12.4升华与凝华 课件 (共38张PPT)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12.4升华与凝华 课件 (共38张PPT)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25 15: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4节 升华与凝华
九全 物理
我们已经学习了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也学习了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那么气态和固态之间可不可以直接转化呢?
气态
液态
固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新课引入
夏天湿衣服很快可以晾干,完成液态到气态的转化,但是冬天湿衣服结冰后也能够晾干,并且在晾干过程中见不到冰化成水的过程,这是怎么回事呢?
樟脑丸常常被放在衣柜里,防虫防蛀防霉,放置一段时间后,樟脑丸会变小甚至消失不见,它去哪里了呢?
1. 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2. 理解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3. 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目标
一、升华
碘的升华
实 验 1
把少量的碘放入烧瓶,上面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现在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新知学习
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加热后碘是什么状态?
观察与思考
固态
气态
变化条件
吸热
你还知道哪些升华现象?
升华需要吸热
定义:
条件:
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衣柜里的樟脑球是怎么消失的?
一直冰冻的衣服是怎么“晾干”的?
升华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樟脑蒸气
释 疑
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为什么?
升华

水蒸气
注意: 升华不存在中间状态,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
过程不是升华。
升华是吸热过程,人们常将升华吸热的特点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你能举例说明吗?
升华代表物质:干冰
特点:容易升华,有致冷作用
(气态二氧化碳降温加压到一定程度形成的白色固体)
冷藏
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创设舞台效果
干冰瞬间升华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导致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被降温液化成小液滴(“烟雾”)
如果在饮料中加入干冰,饮用的时候凉爽可口,且杯中“烟雾缭绕”,十分怡人。
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食品中的应用
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工业清洗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 升华 B. 汽化
C. 液化 D. 熔化
A
针对训练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能看到冰箱中的冷冻室结霜了。冷冻室没有水,最低可达零下24℃,霜是哪里来的呢?
思考
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
物质是如何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呢?
再次观察碘升华实验,当停止加热后你在烧瓶壁看到了什么现象?碘蒸气还在吗?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壁上附着固态的碘微粒
思考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二、凝华
定义:
碘蒸气
碘微粒
变化条件
停止加热(放热)
固态
气态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放热。
凝华条件:
冰箱中的霜,是在开冰箱时,屋里的水蒸气进入冰箱冷冻室,遇冷就会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气态水蒸气
凝华
固态小冰晶
趣学物理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气态水蒸气
凝华
(遇冷)
固态小冰晶
形成霜的条件:
1.有足量的水蒸气
2.温度要降到0℃以下
信息窗
入秋后最早出现的霜叫“初霜”,开春后最后出现的霜为“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日子为无霜期。我国北方的无霜期短,南方的无霜期长。
如果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见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变成冰雹降落到地面上.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灯泡内壁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
钨丝(固态)
钨蒸气(气态)
钨的颗粒(固态)
升华
凝华
吸热
放热
温馨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升华现象,只有冰、碘、樟脑、干冰等少数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升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都不存在中间状态,而是直接转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的过程不是升华.
试着从物态变化的角度理解人工降雨过程
试一试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吸热升华,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人工降雨过程:
干冰
小冰晶
升华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二氧化碳气体
小水滴

熔化
放热
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户的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的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户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A
针对训练
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思考
你能总结一下物体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吗?
凝华
放热
液化
吸热
吸热
升华
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气态
液态
固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冰箱的制冷原理与吸热、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关。
蒸发器内
低温低压气体
被压缩机
抽出
温度较高压缩气体
冷凝器
(液化放热)
低温低压液体
蒸发器
(汽化吸热)
电冰箱中的制冷物质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了汽化 → 液化 → 汽化的物态变化.
电冰箱的构造
学者认为大量使用氮肥和氟利昂、大型超音速飞机的空中废气、核试验及火山爆发等,都会产生破坏臭氧层的有害气体。现在,人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采用各种方法保护臭氧层。
信息窗
请指出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情况。
(1)吃雪糕感觉比较凉爽。________,________。
(2)洗澡后出来风一吹感觉比较凉爽。________,________。
(3)向空中撒干冰,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后空气温度降低。_____,_____。
(4)蜡泪滴在手上可能会将手烫伤。______,______。
(5)利用高温水蒸气蒸饭,饭很快就熟了。______,______。
(6)冬天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雪,而下雪前感觉不是特别寒冷。
______,______。
熔化
吸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固
放热
液化
放热
凝华
放热
针对训练
一、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
樟脑片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二、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凇的形成、灯泡变黑了.
课堂小结
1.如图所示为寒冬出现的四个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B
随堂练习
2. 填写下面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的早晨树枝上有霜是______现象,夏日清晨草叶上有露水是_______现象,春、秋的早晨易出现“大雾”是______现象,用久的灯泡发黑是________________现象,湿衣服晾干了是______现象,冬天在室外人口中的白气是______现象,夏天洒在地面上的一些水,过一会变干了是______现象,用铁水浇铸机座是_______现象,夏天喝饮料常在饮料加块冰,冰块逐渐消失,这是________现象 。
凝华
液化
液化
先升华后凝华
蒸发
液化
蒸发
凝固
熔化
升华
3.人工降雨时常利用干冰,因为干冰在空
中 时要 大量的热,使周围
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
就 成小冰晶,冰晶下落时遇到暖气
流就要 成水,就可变成雨点下落到
地面。
吸收
凝华
熔化
图1
图2
①如图1,将冰块与盐按照2:1的比例放入易拉罐中,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
②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如图2)。
尝试动手制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