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浙江中考科学考前易错点查漏补缺(十四):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浙江中考科学考前易错点查漏补缺(十四):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27 15:4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如图表示桃花的基本结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②和⑥ B.⑥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传粉
C.受精完成后,①②会凋落 D.③将来会发育成果实
2.图是某学习小组解剖油菜花的展示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解剖时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纸上进行观察
B.从图中可知,油菜花属于单性花
C.图中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D.用解剖刀从雌蕊中央横剖开,用放大镜观察里面的胚珠
3.如图是花的结构及受精作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⑧雄蕊和⑨雌蕊 B.图中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
C.受精后⑦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D.⑤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将来发育成果实
4.下列针对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植物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
B.图甲中②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③和②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
D.与玉米种子相比,丁图中结构④的数量和功能都不相同
5.如图是植物体的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②③④⑤组成种子的胚 B.图甲中的⑥将来发育成根
C.图乙中的⑨将来发育成茎 D.图丙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6.下列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归纳,正确的是(  )
A.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根尖的结构:根冠→伸长区→分生区→成熟区
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导管→根
D.水的运输:根毛→根、茎中导管→叶
7.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8.生物学社团在实践基地种植了花生,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花生种子萌发后,胚芽发育成芽,并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B.花生幼苗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缺乏含钾的无机盐
C.花生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花生果实中一般有2~4粒种子,这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有关
9.通过生命周期的循环,绿色开花植物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不息。学习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后,某同学在笔记本上绘出了如下知识体系图,你认为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子房、柱头、胚 B.子房、胚珠、果皮
C.子房、花柱、果皮 D.胚珠、子房、胚
10.如图为某植物生长过程中各部分结构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结构2由图乙中6发育而来的,也是由图丙中的8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丙中的结构9
C.乙能发育成甲与乙内的分生组织有关
D.豆芽的可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丙10胚轴发育而来
11.下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杨树的枝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4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图二中2、3、4、5组成玉米种子的胚
C.图三中4发育成图四中b D.图四中摘除a后,d很快发育成枝条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树木的生长需要多年的时间。以下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A.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多种肥料,且施肥越多树木生长越旺盛
B.树木的根深入土壤,可将植物牢牢固定,同时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水分
C.树木仅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清晨的树林中,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
D.树木移栽前先修剪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是为了减少树木体内水分散失
1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挑选90粒粒大饱满的玉米籽粒,平均分装到3个锥形瓶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瓶①和瓶②可以探究水分是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B.为达到预期结果,三组实验装置必须放在光下
C.萌发率最高的是瓶③内的玉米籽粒
D.该探究可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四位同学进行识图说结构名称的游戏。识别正确的同学是(  )
A.小兰说:图丁中的③是花药 B.小伍说:图乙中的②是形成层
C.小辉说:图丙中的①是子叶 D.小红说:图甲中的④是成熟区
15.“德州有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跟着帝王天下跑”。德州西瓜是山东省德州市的名特产之一,它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而闻名全国。西瓜、西瓜食用的部分、西瓜籽分别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胚珠、子房壁
C.子房壁、胚珠、子房 D.胚珠、子房、子房壁
16.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由④中子房里的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B.在②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提供适宜的光照
C.③中根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D.在③的生长过程中,由侧芽不断发育成新的枝条
17.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纵切片,视野如图所示。视野中的区域位于根尖结构的(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18.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19.雷竹笋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却不宜多食。
(1)雷竹笋常带有苦味是因为含有氰苷。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________。
(2)当雷竹笋从地下钻出土壤,笋尖被阳光照射后会转为绿色,俗称“出青”。出青后的笋含有更多的氰苷。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
(3)如图为竹子与竹笋的生长示意图,箭头表示糖类的运输方向。下列关于糖类的来源及其运输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 导管 B.光合作用 导管
C.呼吸作用 筛管 D.光合作用 筛管
20.某地区发现一种未知植物的化石,科学家通过技术手段确定该植物叶片在生命活动中总是处于卷曲状态,右图为其显微结构示意图。
(1)该叶片中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上”或“下”)表皮附近,这样更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2)科学家猜测该植物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以下支持这一猜测的有 。
A.气孔着生部位向内凹陷
B.叶片卷起,水蒸气可以积聚在卷起的叶片内
C.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21.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木莲在绍兴分布甚广,常攀援于墙头、桥边。夏日,在其种子中掺入少量果蔬,一并装入纱袋,置于装有井水的盆中,揉搓纱袋后取出,将盆中液体静置半小时,即形成晶莹剔透的木莲豆腐,清凉解暑,食之不忘。
(1)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这一性状由    决定。木莲果实纵切后可见很多种子,其通过种子繁殖的生殖方式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木莲豆腐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内富含果胶酯酶,能将木莲果实内的高酯果胶催化转化为低酯果胶,该操作需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原因是   。
(3)清凉解暑的木莲豆腐富含水分,还含有淀粉、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上述营养物质中需要在消化道内消化后才能被吸收的是    。
22.为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测定了: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甲:温度为15℃时,光照强度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的影响,如图乙。
(温馨提醒:本题CO2释放量是指植物呼吸作用1小时释放的CO2质量:CO2吸收量是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1小时所需原料的CO2的质量与CO2释放量的差值。)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CO2的吸收量 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    点时绘制。
(2)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增大昼夜温差的措施,据甲图分析得知:白天最理想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CO2总质量用m,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质量用m2表示,那么关于图甲中两条曲线交点P的意义,可用m1、m2,表示的关系式是   。
参考答案
1.A
【解析】A.桃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A错误。
B.⑥花药中的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B正确。
C.受精完成后,①②会凋落,③继续发育,并发育成果实,C正确。
D.受精后③子房会发育成果实,D正确。
故选A。
2.B
【解析】A.观察花的结构时,要用镊子依次取下萼片、花瓣,放在纸上观察,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出,油菜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两性花,B符合题意。
C.花的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
D.胚珠在子房的中间部位,一般用解剖刀纵向剖开子房即可观察到胚珠的结构,胚珠不是细微结构(胚珠较大),用放大镜观察便可,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A.一朵花的主要结构是⑨雌蕊和⑧雄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正确。
B.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图中的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正确。
C.受精后,⑥受精极核发育成种子的胚乳,⑦受精卵发育成胚,错误。
D.⑤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子房发育成果实,正确。
4.B
【解析】A.植物的输导组织起运输作用,遍布植物的根茎叶中,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运输到植株各处,A正确。
B.图甲中的②是是连接根和茎的部分,由图丁中的①胚轴发育而来。图甲中的③是根,由图丁中的③胚根发育而来,B错误。
C.图丙中的①是果皮(俗称果肉)由图乙中的⑤子房壁发育而来,图丙中的②是种子由图乙中的⑥胚珠发育而来,C正确。
D.丁图是双子叶植物,④子叶的主要作用是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玉米是单子叶植物,子叶的主要作用是专运胚乳产生的养分供种子的萌发利用,D正确。
故选B。
5.A
【解析】A.在一个完整种子中,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⑥胚根、④胚芽、⑤胚轴、③子叶四部分,A符合题意。
B.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枝芽的结构中,⑦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⑧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⑨芽轴将来发育成茎,⑩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不符合题意。
D.根尖是根生长、分化、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根能长长主要是因为根尖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解析】A、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错误;
B、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错误;
C、有机物的运输:叶→叶脉→茎中筛管→根,错误;
D、水的运输:根毛→根、茎中导管→叶,正确。
7.C
【解析】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错误。芽在发育时,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B错误。茎的形成层是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C正确。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和水,D错误。
8.B
【解析】A.花生种子萌发后,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突破种子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A正确。
B.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因此,花生幼苗植株矮小,叶片发黄,可能是因为土壤中缺乏含氮的无机盐,B错误。
C.花生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C正确。
D.果实中含有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来。因此,花生果实中一般有2~4粒种子,这与子房中胚珠的数量有关,D正确。
故选B。
9.B
【解析】柱头在发育的过程中凋落,受精卵发育成胚,A错误。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故①是子房,②胚珠,③果皮,B正确。
胚珠发育成种子,故②是胚珠,不是花柱,C错误。
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D错误。
10.C
【解析】A.图甲中结构2茎由图乙中6芽轴发育而来的,图丙中8胚轴发育为根和茎的连接部位,A错误。
B.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丙中的结构10胚根,B错误。
C.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C正确。
D.豆芽的可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丙8胚轴发育而来,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A.图一中,大豆种子的[2]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A错误。
B.图二中,玉米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2胚芽、3胚轴、4胚根、6子叶四部分组成,B错误。
C.图三中,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4]芽轴将来发育成图四中的[c]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C错误。
D.顶芽的生长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叫顶端优势。所以,图四中摘除a顶芽后,d侧芽很快发育成枝条,D正确。
故选D。
12.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但是需要合理施肥,施肥过多会导致细胞失水,A错误;
B、树木的根深入土壤,可将植物牢牢固定,同时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与水分,B错误;
C、活的树木时时刻刻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
D、去移栽树木时去掉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D正确。
故选:D。
13.A
【解析】A.瓶①和瓶②只有水分这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水,A正确。
B.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光照不是种子萌发必要的环境条件,B错误。
C.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其中瓶②最符合条件,萌发率应最高。瓶①缺少水分,瓶③温度过低,C错误。
D.该探究只形成了①②、②③两组对照实验,只能得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和适宜的温度,D错误。
故选A。
14.B
【解析】A.图丁为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分别为①花瓣、②花药、③花丝、④子房,A错误。
B.图乙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结构分别①韧皮部、②形成层、③木质部、④髓,B正确。
C.图丙为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C错误。
D.图甲为根尖示意图,图中结构分别为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D错误。
故选B。
15.A
【解析】一朵花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西瓜属于果实,子房发育而成;西瓜食用的部分是果肉属于个果皮,子房壁发育而成;西瓜籽属于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故选A。
16.B
【解析】 A.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由该图可知:①种子是由④子房里的的胚珠发育而来的,A正确。
B.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B错误。
C.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③植物体通过根吸收来的水大约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约99%都被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C正确。
D.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侧芽不断发育成新的枝条,D正确。
故选B。
17.B
【解析】1、细胞分裂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细胞核中出现了染色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它的本质是DNA和蛋白质,细胞不分裂时,遗传物质以丝状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进入分裂状态时,遗传物质高度螺旋化,形成诸如"X"的形状,这时的遗传物质叫做"染色体" 。可根据图中出现了染色体判断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再确定此处的结构是什么;
2、根尖结构分为根冠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
由图示中细胞核内出现了染色体可知,此处细胞在进行分裂,据此可知此处是根尖的分生区,B选项正确。
18.C
【解析】(1)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解答】A.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A错误;
B.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B错误;
C.叶绿素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故C正确;
D.植物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肯定不包括氢元素,故D错误。
19.(1)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其他有加热、高温处理方法的合理答案也给分)
(2)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3)D
【解析】1、根据题中信息“ 氰苷在酶的催化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HCN),HCN沸点为26℃ ”可知,通过加热可使HCN沸腾跑出;
2、由题意知,”出青“是因为受光照引起的,所以可通过避免使长高的雷竹笋受到光照;
3、蒸腾作用是将根吸收的水从叶中散发出去。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
【解答】(1)由题意可知,温度只要达到或超过 26℃ 时,HCN就会沸腾跑出,所以 为避免食用雷竹笋时因HCN引起中毒,烹饪时应 煮熟煮透(或开盖煮、焯水浸泡等);
(2)”出青“是因为受光照引起的,所以可通过避免使长高的雷竹笋受到光照,所以 为避免雷竹笋在出土后继续生长的过程中出青,农民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覆盖干草、黑色塑料布等不透光的物体 ;
(3)糖类是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D选项正确。
20.(1)上(2)A,B,C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
【解答】(1)由该植物的叶片的结构可知,其上表皮能够接受光照,而其他地方难以接受光照,所以其叶绿体主要分布在上表皮附近;
(2)A、气孔向内凹陷,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对会弱许多,可以较好的保水;故A正确;
B、叶片卷起,这样水蒸气拒绝在叶片内,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故B正确;
C、 叶片下表皮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绒毛,能降低叶下表皮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减少叶片下表面水的蒸发,从而减少水分散失;故C正确;
故选:B。
21.解:(1)基因决定性状,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这一性状由基因决定。木莲果实纵切后可见很多种子,木莲用种子繁殖后代,由于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有生殖细胞参与,因此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2)木莲豆腐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少量果蔬,其内富含果胶酯酶,能将木莲果实内的高酯果胶催化转化为低酯果胶,该操作需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原因是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只有在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
(3)木莲豆腐富含水分,还含有淀粉、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上述营养物质中淀粉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小分子的物质后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而水分、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故答案为:(1)基因;有性
(2)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3)淀粉
22.解:(1)光照强度为f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很高,到达g点时二氧化碳吸收量不再增加,综合分析上述两图,图甲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曲线是在光照强度为f点时绘制。
(2)由甲图可知温度为26°C(或25﹣﹣27℃之间)左右时光照下二氧化碳吸收量和黑暗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最高。
(3)如果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用m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质量用m2表示,那么关于图甲中两条曲线交点P的意义,可用m1、m2,表示的关系式是分析曲线可知,图中虚线表示净光合速率,实线表示呼吸速率,因此两曲线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m1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m2相等。
故答案为:
(1)f。
(2)26℃(25﹣﹣27℃之间)。
(3)m1=2m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