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隆 中 对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在湖北襄阳
对策,下级回答上级的提问。
陈寿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作者作品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走近作家作品: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
背景简介: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一对:《隆中对》;
二表:前、后《出师表》;
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
七纵: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
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
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好为《梁父吟》( )( )挟( )
胄( )诣( ) 吴会( )
度( )存恤( ) 殆 ( )
箪食( )沔( )屏人( )
蠡( )欲信大义( )璋( )
yì
duó
kuài
dài
xù
dān
fǔ
zhòu
hào
xié
miǎn
bǐng
lǐ
shēn
zhāng
预习检测:
读准下列字音: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 中 对
陈寿
听读课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
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
信然。
亲自
经常
只有
确实这样
当时的人
许,赞许
没有承认这件事的。
田地
喜欢
唱
友好
高
说是
疏通文意:
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宾语前置:莫许之。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
“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
宜枉驾顾之。”
当时
者…也…表判断
难道
委屈招来
车马
对……说
疏通文意:
译文: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器重
驻扎
一起
接近
应该
委屈
看望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卧龙”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整体感知: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
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拜见
窃取皇帝的命令
估计
因此
衡量
表转折
伸张
替
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总共
才
就
屏退
衰败
疏通文意:
译文: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蒙受风尘。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蒙受灰尘
智谋方法
因此
失败
停止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
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
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
可与争锋。
一起
小
从 ...... 成为
挟持
争胜、争强、
战胜
尽
确实
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从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同袁绍相比,名声小而兵力薄弱,然而曹操终于战胜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争强的。
疏通文意:
占据
而且
谋划
表并列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拥护
谋取
到达
用来 资助
难道
转折
疏通文意:
译文: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往南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都是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
经历三代
被
作为
转折
物资 全部取得
连接
这(是)用兵之地
大概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
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凭借
爱惜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盼望
富裕
昏庸懦弱
译文: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被誉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帝业。(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百姓富裕、国家强盛,但(刘璋)不知道爱惜(百姓)。有智谋才能的人都盼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疏通文意:
转折
来
险要的地方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荆、
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
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
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矣。”
布
守住
修理政治
带领
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
(用)壶装着酒
果真是这样
占据
亲自
译文: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疏通文意:
后代
广泛的罗致
险要的地方
和好
安抚
联合
来
1、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说的一番话表现其什么态度和心情?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什么结论?
谦虚诚恳的态度,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室倾颓”是刘备“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敌的结论。
整体感知:
3、接着从哪几方面分析孙权?结论是什么?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怎样暗示刘备?
5、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从政权、地利、人和几方面分析,结论是孙权可结为外援,不可图也。
地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用反问句方式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给了刘备。
有利条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整体感知:
①准备
军事上:
民族关系上:
外交:
内政:
②行动
。
6、建立根据地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怎么办?
诸葛亮的惊人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见识。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后顾之忧)。
外结好孙权。
内修政理。
等待时机,兵分两路。
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整体感知:
7、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揽英雄。
整体感知:
曹
兵力雄厚,谋略出众,政治地位优越。
不可与争锋
和
抚
政权地利人和
可为援不可图
孙
地形有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
荆州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益州
黄河
长江
联
刘
课堂小结: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
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感情 一天天
解释
好象
译文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解释这件事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作罢。
疏通文意:
1、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类似的写法?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整体感知:
徐庶举荐 (侧面描写)
刘备的评价 (侧面描写)
2、思考:全文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分?三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一(1---3)记述诸葛亮的出身志向,
并从侧面表现他的才华和清高。
二(4)诸葛亮在分析军阀割据的
基础上提出对策。文章的主体。
三(5---6)通过刘备的评价再次赞
诸葛亮的才华。
“对”之前
“对”之时
“对”之后
时间顺序
整体感知:
1、欲信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
归纳整理
“信”通“伸”, 伸张
“已”通“以”, 以来
猖獗
今
古
有意
今
古
猖狂、凶猛而放肆
失败
故意
有某种打算、想法
犹
然
已
信
然志犹未已
犹鱼之有水也
自董卓已来
然志犹未已
今操已拥兵百万
然志犹未已
谓为信然
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还
好像
停止 罢休
同“以”
已经
然而
这样
同伸,伸张
诚信 信用
确实
谓
因
好
谓为信然
君谓计将安出
谓先主曰
因屏人曰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好为《梁父吟》
外结好孙权
情好日密
说
认为
对…
于是
凭借
喜好
友好
友好
将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君谓计将安出
出郭相扶将
为
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大将 率领
将要
挟持
吟唱
是
成为
被
遂用猖蹶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用
因此
利用
运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水壶装。名词作动词。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君与俱来。
3、时人莫之许也。
4、君谓计将安出?
5、贤能为之用
判断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疑问句
被动句
隆中对
一、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
三、
刘 备 问 计
诸葛亮对策
抱负
正面写为下文作铺垫
侧面烘托
四、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侧面烘托
1、不具备向东或向北发展的可能性。
2、夺取荆、益州二州作为根基。
3、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二、徐庶推荐诸葛亮
隆中对前
隆中对中
隆中对后
政治蓝图: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军事才能
板书设计: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3《隆中对》同步练习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一、基础训练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 ) 挟( ) 胄 ( )
诣( ) 吴会( ) 度 ( )
存恤( ) 殆 ( ) 箪食( )
屏人( ) 欲信大义( ) 璋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④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⑤谓为信然( ) ⑥此人可就见( )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
A 自董卓已来 B 欲信大义于天下
C 故患有所不辟也 D 西和诸戎,南抚吴越
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
B 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C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D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隆中对》节选自________(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史学家________(姓名)的历史著作《________》,题中“对”的意思是________。我国史学上合称“四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部历史著作。21cnjy.com
二、课内阅读
(一)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2、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3、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21·cn·jy·com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2·1·c·n·j·y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4、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21教育网
①曹操: ②孙权:
③荆州、益州: ④诸戎、夷越:
5、“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简要概括三点即可。www.21-cn-jy.com
(二)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臣不胜受恩感激。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先帝不以臣卑鄙 (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由是先主遂诣亮( )
2、甲文中带线句子“受命以来,夙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3、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
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5、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 ,“一对”指的是 。
23、《隆中对》答案
一、基础训练
( http: / / www.21cnjy.com )
5、A
6、汉 陈寿 《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 回答、应对 《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
二、课内阅读
(一)
1、C
2、C
3、B
4、此诚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 夺取、占领 和、抚
5、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
1、卑鄙:低微鄙陋 顾:拜访 以:把 由是:因此
2、效忠刘氏父子的一片赤胆忠心。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3《隆中对》导学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导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导学难点: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探究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
导学时间: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航
1、作者简介
陈寿陈寿(233—297),字承祚,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史学家。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入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此书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 ( 21世纪教育网 )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对,回答,应对。 古代臣民回答统治者所问的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刘备在公元207年(汉献帝建安十二年)10月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就刘备提出的问题所陈的对策。 21教育网
二、学习第一小节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寓: 每: 许:
信然: 谓为:
2、翻译下列句子文章第一小节:
3、概括第一段意思:
三、学习第二小节:
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将军岂愿见之乎 : 君与之俱来 :
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 :
将军宜枉驾顾之:
2、翻译第二小节。
3、概括第二段意思:
四、学习第三小节
1、解释下列词语
由是 : 诣 : 凡:
因 ; 屏人 : 信 :
倾颓 : 度德量力:
犹: 已 : 安出:
2、翻译第三段:
3、问题探究:“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和心情 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4、概括第三段意思: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四段
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已来: 不可胜数: 众寡:
非惟…抑亦人谋: 挟令 : 诸侯 :
争锋: 国险而民附 : 援: 囹:
利尽 : 此用武之国 : 殆:
资: 险塞天府之土: 因 :
暗弱 : 殷: 存恤:
胃 : 信义: 著 : 总揽: 岩阻:
戎: 夷越 : 修政理: 身 : 箪食壶浆 :
2、翻译第四段:
3、概括段意:
4、问题探究。
(1)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 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 21世纪教育网 )
(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 为什么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 摆了哪些事实 得出了什么结论
(4)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 结论是什么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 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 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7)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8)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中什么?
二、学习研讨第五、六自然段
1、结合重点词语翻译课文。
2、问题探究。
(1)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的目的是什么?
(2)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三、写法探究
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
四、练习反馈:
1、一词多义:
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日( )
已 然志犹未已( )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
信 谓为信然( )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
然 谓为信然( ) 然志犹未已( )
用 遂用猖獗( ) 贤能为之用( ) 此用武之国( )
2、词性活用
百 ( 21世纪教育网 )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 壶: )
3、句式 (翻译出来)
(1)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君与俱来。
(3)倒装句。时人莫之许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3《隆中对》教案
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
教学要求:
1.学习古人按一定顺序说理论事的方式。
2.掌握文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
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教学难点: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2.探究本文在谋篇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的特色。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 ( 21世纪教育网 )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知识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简介:《三国志》是晋代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21教育网
2、背景简介: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 ( 21世纪教育网 )事形势做分析。21cnjy.com
3、下面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一对:《隆中对》;
二表:前、后《出师表》;
三分:分为魏蜀吴三国;
六出:六出祁山北伐;
七纵:七擒七纵孟获;
八阵图:孔明所设军阵。
总之,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
三、预习检测:读准下列字音:
好为《梁父吟》( hào)(fǔ ) 挟(xié ) 胄( zhòu)
诣( yì ) 吴会( kuài) 度( duó) 存恤( xù)
殆 ( dài) 箪食( dān) 沔( miǎn) 屏人( bǐng)
蠡( lǐ) 欲信大义( shēn) 璋( zhāng )
四、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和朗读的语气。
五、学习第一、二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理解重点字词:
躬:亲自。 陇亩:田地。 好:喜欢。 为::唱。 长:高。 每:经常。
时人:当时的人。 惟:只有。 友善:友好。 谓为:说是。 信然:确实这样。
时:当时。 屯:驻扎。 器:器重。 谓…曰…:对……说。者…也…:者…也…表判断。
岂:难道。俱:一起。就:接近。屈致:委屈招来。枉:委屈招来。驾:车马。顾:看望。
2、学生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六、整体感知:
1、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介绍人物和身份。
2、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卧龙”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了诸葛亮超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才智,在徐庶看来,“枉驾”才是得“宜”,“俱来”便为“屈致”,这就突出了诸葛亮的才能,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七、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学习三、四段。
1、 男生齐读第三段,女生齐读第四段,理解重点字词。
由是:因此。 诣:拜见。 凡:总共。 乃:才。 因屛:就屏退。 倾颓:衰败。
窃命:窃取皇帝的命令。 蒙尘:蒙受灰尘。 度:估计。 量:衡量。 信:伸张。
于:替。 而:表转接,可是。 智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谋方法。 遂用:因此。 猖獗:失败。已:停止。 谓计将安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并:一起。 跨:占据。胜:尽。微:小。而:表顺接。克:战胜。以…为…:从 ...... 成为。 抑:而且。 谋:谋划。 挟:挟持。 诚:确实。
争锋:争强、争胜。 历三世:经历三代。 附:拥护。 为:被。 为:作为。
而:转接。 图:谋取。 利尽:物资全部取得。 连:连接。 通:到达。
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 殆:大概。 以资:用来资助。 岂:难道。
险塞:险要的地方。 天府之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凭借。
以:来。 暗弱:昏庸懦弱。 殷:富裕。 而:转接。 存恤:爱惜。 思:盼望。
胄:后代。 著:布。 总揽: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泛的罗致。 跨:占据。 保:守住。岩阻:险要的地方。和:和好。 抚:安抚。 结好:联合。 修政理:修理政治。 将:带领。 身:亲自。
孰敢不箪食壶浆: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以:来。诚如是:果真是这样。
2、 学生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译文: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蒙受风尘。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从董卓独掌大权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占据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同袁绍相比,名声小而兵力薄弱,然而曹操终于战胜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着皇帝向诸侯发号施令,这实在是不能同他争强的。孙权占据江东已经三世了,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顺,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以它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往南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面和巴郡、蜀郡相通,这都是战略要地,而刘表却没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用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被誉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帝业。(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百姓富裕、国家强盛,但(刘璋)不知道爱惜(百姓)。有智谋才能的人都盼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21·cn·jy·com
三、整体感知:
1、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说的一番话表现其什么态度和心情?
谦虚诚恳的态度,流露出对汉室江山的焦虑心情。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什么结论?
因为曹操使“主上蒙尘,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室倾颓”是刘备“信大义于天下”的头号敌人。曹袁并论用事实有力地肯定了曹操谋略出众,兵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得出强弱悬殊,难与敌的结论。
3、接着从哪几方面分析孙权?结论是什么?
从政权、地利、人和几方面分析,结论是孙权可结为外援,不可图也。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怎样暗示刘备?
地利物产丰富,军事要塞,刘表无能;用反问句方式暗示刘备含蓄而有分寸,巧妙地将荆州可取,勿失良机的信息给了刘备。www.21-cn-jy.com
5、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有利条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心已失。
6、建立根据地后,诸葛亮告诉刘备进一步怎么办?
军事上: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先保住荆、益二州,积蓄力量)。
民族关系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后顾之忧)。
外交:外结好孙权。
内政:内修政理。
等待时机,兵分两路。钳形攻势,直取中原。
诸葛亮的惊人政治军事才能和卓越见 ( 21世纪教育网 )识。
7、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
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总揽英雄。
贤能为之用。
课堂小结:(略)
第三课时
一、学习五、六段。
1、学生齐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情好:感情 。日:一天天。解:解释。犹:好象。
2、学生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译文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解释这件事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作罢。 2·1·c·n·j·y
二、整体感知:
1、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类似的写法?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徐庶举荐 (侧面描写)
刘备的评价 (侧面描写)
2、思考:全文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怎样分?三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一(1---3)记述诸葛亮的出身志向,并从侧面表现他的才华和清高。(“对”之前)
二(4)诸葛亮在分析军阀割据的基础上提出对策。文章的主体。(“对”之时)
三(5---6)通过刘备的评价再次赞诸葛亮的才华。(“对”之后)
时间顺序
三、文言积累:
1、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 伸张。
(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以来。
2、 古今异义:
猖獗
今:猖狂、凶猛而放肆。
古:失败。
有意
今:故意。
古:有某种打算、想法。
3、一词多义:
犹
然志犹未已 :还
犹鱼之有水也:好像
已
然志犹未已:停止 罢休
自董卓已来:同“以”
今操已拥兵百万:已经
然
然志犹未已:然而
谓为信然:这样
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信用
谓为信然:确实
谓
谓为信然:说
君谓计将安出:认为
谓先主曰:对…
好
好为《梁父吟》:喜好
外结好孙权:友好
情好日密:友好
因
因屏人曰:于是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将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大将 率领
君谓计将安出:将要
出郭相扶将:挟持
用
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 利用
此用武之国: 运用
为
好为《梁父吟》: 吟唱
谓为信然:是
以弱为强者: 成为
贤能为之用: 被
4、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
壶,用水壶装。名词作动词。
5、特殊句式: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
(2)君与俱来。 省略句
(3)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
(4)君谓计将安出? 疑问句
(5)贤能为之用。 被动句
四、板书设计:(见课件)
五、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