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课件(共4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2《六国论》课件(共44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07:4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六国论
.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导入课文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
嬴政并吞六国
[战国七雄]—
(秦 -楚- 燕- 韩- 赵- 魏- 齐)
秦—强楚—大 齐—富
[合纵]-------------苏秦 [连横]--------------张仪
(请同学根据历史、文学知识讲述)
六国论
苏 洵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小时候特别喜欢游山玩水,根本无法耐着性子苦读。他的父亲苏序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就由着苏洵玩儿。苏序的理论是“树大自直”。苏序对苏洵很了解,苏洵颇有大志,不愿为声律句读之学所束缚;所谓“游荡不学”,对书本知识来说,固然是“不学”,但对社会知识来说,“游荡”也是一种学习,可增加同社会的接触;加之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曾巩《苏明允哀词》),只要他下决心静下来苦读,是不难“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苏洵后来曾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应该说,苏序是因材施教,不教却是教。
胸怀炽烈报国热忱的苏洵,开始刻苦攻读,但都未考中,他自觉不该为应试而读书,愤而烧去平日所为文章数百篇,关门读书五六年,并将研究所得撰写为文。后来,他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教育不见成效的情况下,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孩子一来,便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
怪,以为父亲一
定瞒着他们看什
么好书。两人出
于强烈的好奇
心,趁父亲不在
家时,把书“偷”
出并认真地读
起来,从此逐
渐养成读书的习惯。
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解题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
时代背景
听课文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
读课文,掌握下面的重点字词
六国互丧
赂秦
暴霜露
抱薪救火
邯郸
殆尽
下咽
胜负之数
或未易量
sàng


xīn
hán dān
dài
yān
shù
liàng
为 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
wéi
wéi
文章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兵:兵器
道:原因
互丧:相继灭亡
盖:句首发语词
独完:单独保全
全都,一概
学生朗读第一段,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兵(bīng)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②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④故上兵伐谋。
⑤左右欲兵之。( )
⑥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兵器,武器
军队,士兵
战争,军事
用兵的策略 所以,最好的作战方法是以谋略取胜
复合词。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等制成,状如虎,又称虎符,剖成两半,国君和统帅各掌握一半,以便对证
以兵器杀人
盖(gài)
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赤壁之战》
④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⑤今言 “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遮盖,掩盖
胜过,超过
副词,大概、大约
连词,表原因
句首发语词,
率(shuài)
①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与妻书》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③大率用根者,若有宿xiǔ 根,须取无茎叶适采。 《采草药》
④六国互丧,率贿秦耶。《六国论》
⑤有军功者,各以率(lǜ)受上爵。《商君列传》
率领,带领
遵循,依顺
大概,大致
一概
标准,条例
(一)第一段那句话概括力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从正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弊在赂秦
(1)赂秦而力亏
(2)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
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
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
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
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
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
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
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学生朗读第二段,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秦以攻取之外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以地事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凭,靠

拿,用
拿,用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问其深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
“那么”“就”“便”。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为“虽然”“倒是”。
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连词。连接句子,句子开头,表示连贯关系。犹言“既然这样,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示条件:“那么”“就”“便”。
假设关系 “那么”
假设关系 “那么”

找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
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
今义: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那实际情况
实际上
父亲的父亲
祖辈父辈
承接上文,表示下文是上文引出的结果。犹以致于。
到;达到。于,助词,无义
表示另提一件事
比喻指用阴谋破坏而非直接用武力从根本上推翻
古义:
今义:
灭亡
颠覆
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
①思厥先祖父
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C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拿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和战胜所得的土地比较,它实际(数目)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和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际(数目)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不在于战争。
第二段作者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 比
大欲
大患
得难(祖父)
献易(子孙)
有限
无厌
奉繁
侵急
不尽
不灭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韩魏楚


今安
明危
胜负判矣
颠覆
引 证
(实力弱)
(实力强)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
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得百倍
失百倍
得地难
献地易
地有限
欲无厌
奉之繁
侵之急
薪不尽
火不灭
对比 引喻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后秦击赵者再
始速祸焉
可谓智力孤危
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古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古:智谋和力量。
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
丧失,丢失,动词
灭亡,动词。
作为,动词
成为,动词
被,介词
治理,动词
灭亡,动词
熄灭,动词
如果,连词
朝着,动词
名词,军队
名词,军事、战争
动词,好象
副词,还
与战胜而得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相较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失其所与,不知
介词:和,跟,同
连词:和,跟,同
连词:和,跟,同
结交,亲附
结交,亲附

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不赂者

与嬴不助五国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不能独完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得到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收获
志得意满
得意,满足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实现
此言得之
合适,恰当
得过且过
能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心得
下列各组句中红色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
思相同的一组是( )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课堂练习
B
得到,获得,动词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不得已而为之
能,能够,动词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五段得出了什么教训?
第四段------
第五段------
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教训: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承上启下 得出结论
中心论点: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分论点①
(赂秦力亏
破灭之道)
分论点②
(不赂秦者
以赂者丧)


韩 魏 楚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不战胜负
强弱已判


结论
教训
(六国)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宋)为国者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