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
高一地理试题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1.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信息文明
2.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右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4.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价格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3年10月,台风“菲特”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5~6题。
5.台风属于
A.生物灾害 B.海洋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
6.我国多个城市一遇暴雨,往往地面积水形成内涝。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B.河流富营养化严重
C.原河网系统遭到破坏 D.地表径流下渗量大
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下图为“1960—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
7.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
A.冰川米娜及显著增加 B.气温波动下降
C.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 D.冰川消融面积过半
8.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寒潮频发 C.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
2013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为“我国2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
9.2003—2012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
A.出生率大幅上升 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死亡率持续下降 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10.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 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
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下表是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它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完成11~12题。
?
11.该国家最可能位于
A.北欧 B.南亚 C.非洲 D.拉丁美洲
12.解决现阶段该国人口问题的针对性措施是
A.鼓励入口外迁 B.一对夫妇生一胎
C.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D.实行提前退休
13.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国家
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
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14~15题。
?
14.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15.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16.若下图中坐标轴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和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则b点0—14岁和15—64岁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是
A.30% 4% B.30% 66%
C.66% 30% D.4% 66%
17.冰岛火山喷发时,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8~19题。
?
18.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读图回答20~21题。
?
20.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
A.a区?????? ??B.d区?????? ???C.e区??????? ??D.g区
21.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央商务区
读某城市平面简图,完成22~23题。
?
22.影响老城区城市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铁路 C.公路 D.地形
23.现城区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B.大型超市
C.农药厂 D.高新技术开发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模式图”,读图回答24~25题。
?
24.从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考虑,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商贸区、轻工业区、重工业区 B.轻工业区、商贸区、重工业区
C.重工业区、商贸区、轻工业区 D.重工业区、轻工业区、商贸区
25.图中住宅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土地价格低 B.对外交通便利
C.环境条件优越 D.位于城市中心区
2013年11月,浙江省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下图为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
26.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A.城镇人口减少 B.服务范围增大
C.城市等级变高 D.职能种类减少
27.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是
A.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B.加速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C.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D.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28.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交通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下图为山东省某城市市区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29~30题。
?
29.下列时间段,该市汽车平均时速最高的是
A.15日10:00-12:00 B.16日10:00-12:00
C.15日16:00-18:00 D.16日16:00-18:00
30.城市过度拥堵会促使部分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转移,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国内到国外 B.国外到国内 C.城市到郊区 D.农村到城市
?
第Ⅱ卷 综合题(40分)
31.(10分)读甲乙两国的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两国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4分)
(2)目前甲国正大量新建、扩建幼儿园和小学,小学和幼儿教师缺口巨大。结合甲国人口统计图说明其理由。(2分)
(3)简述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政策。(4分)
3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市城区图:
?
材料二: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图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图:
?
材料三:主要人口迁出省份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3分)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地区构成特点?(4分)
(3) 分析人口迁入对武汉市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3分)
?33.(8分)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的主导风向为 。(1分)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方面?(3分)
(3) 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区域。A、B、C、D四地中,最适宜开发高档楼盘的是______地,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4.(12分)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
(1)自1990年至2001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4分)
(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
?
?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60分)
1.C 2.B 3.B 4.B 5.C 6.C 7.C 8.A 9.B 10.B
11.A 12.C 13.D 14.D 15.A 16.B 17.A 18.D 19.C 20.A
21.C 22.A 23.C 24.D 25.C 26.B 27.B 28.C 29.A 30.C
?
第Ⅱ卷 综合题(40分)
31.(10分)
(1)高增长阶段(或传统型;或高低高);低增长阶段(或现代型;或低低低)(4分)
(2)少年儿童比重大(2分)
(3)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或人口出现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2分)
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2分,答出两点即可)
32.(10分)
(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铁路枢纽,陆上交通便利。(3分,答出3点即可)
(2)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周边省份为主(4分)。
(3)影响:增加劳动力;促进武汉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带来交通、住房、教育、环境压力等。(3分)
33.(8分)
(1)偏南风(1分)
(2)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河流下游,不污染水源;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3分)
(3)G A 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4分)
34.(12分)
(1)江苏省城市化速度比贵州省的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的高。(4分)
(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南沿海,地理环境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