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26张PPT)经典语句之我思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共26张PPT)经典语句之我思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0: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借古观今,对话先哲
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微专题四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经典语句之我思(一)
专题导入
今人为什么要读经典?
本专题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对经典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深入思考,跨越时空,与先哲展开精神对话。
——与经典对话,与大师为友,与时代同行。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
今人应如何读经典?
活动过程
全班同学分两组,分别代表现代读书人和孔、孟、老、庄、墨等先哲。现代组选择先哲组的精神对话人,就本单元经典文本中的思想观点对今天治国理政与个人修身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展开讨论。
任务一
借古观今,对话先哲
1.说出疑问和困惑
2.思考继承的方法
活动过程
当一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物欲横流,我的人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抑人们过度的物质欲望,给人们某种精神的安慰,让人们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心理上的平衡,最终促使社会的发展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状态。
您好,在我生活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去努力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前进。您这种寂静无为、消极忍耐、随遇而安、祈求心理解脱的人生哲学与现代社会的进程符合吗?
庄子
活动过程
《论语》十二章
好学之人先端正态度。
“礼乐”与“仁”
仪式感与本质的仁爱
思考生命的终极价值
从“利”到从“义”,是格局问题也是道德问题。
见贤与不贤:从别人的德行反观自己。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持之以恒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在内心
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
从经典中全面汲取营养
朝闻道,夕死可以
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志存高远,需有刚毅之品格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仁者不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诗》可以兴……
君子食无求饱……
人而不仁,如礼何?
内外兼修
活动过程
“四端”学说
性善论
如何让良善之心不被污染
净化社会环境以保护
求知以明道
让四端形成道德
立德树人
社会公德
通过宣传以发扬光大
修身以自省
教育以引导
社会风尚
活动过程
亲民:
以民为本
止于至善:
人的全面发展
格物致知:
实践出真知
诚意正心:
诚实、求真、
良好的初心
修身、齐家:
自我完善
家庭责任
治国、平天下:
社会责任
普世价值弘扬
明明德:以德治国,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
活动过程
其安易持:
慎终如始:
自见者不明:
谦虚者方成就大事
自知者明: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老子》四章
复众人之所过:
将志向付诸实践并坚定不移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盲目追赶潮流
听取别人意见建议
自伐者无功:
充分了解自我
克制过分欲望,知足常乐
活动过程
从世俗认为的无用处寻找生命的自由本真状态
不被功利所拘役,则悠然自在。
……
不凝滞于物的外在,探究其内在价值。
《五石之瓠》
多角度看待事物的多维思维
活动过程
兼 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以德治国
世界和平共处
亲密和谐的团体关系
民主管理思维
勇于承担
见义勇为的价值导向
缩小贫富差距,共同富裕
活动过程
任务二
写作——名言警句之我思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
活动过程
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审 题
立意
明辨题目所给的材料和要求。
明确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对文题所给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向读者展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
活动过程
整体性原则 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等现象。
多向性原则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提炼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时要注意三点: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有理可讲,有话可说。
审题三原则
活动过程
准 准确、鲜明。立意准确就是准确提炼材料的主旨,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就是要体现时代的正能量,抒发积极健康的感情。
稳 理性、稳妥。所持观点中肯,不走极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问题,行文缜密妥当。
深 深刻、集中。“深刻”指论证触及事物或问题的本质,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观点具有启发性。“集中”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开掘,不旁敲侧击,不零乱分散。
新 新颖、独到。指观点、材料、论证过程新鲜有创意,有个性特点,能给人以新鲜的心灵感受与教益;但“新”建立在写作者对社会、生活、事物所具有的独到、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之上,要行文有度,不可弄巧成拙。
立意四原则
活动小结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仁者智,自知者明。
……
审题明两点:一审意图,二审要求。
先要搞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有价值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指向是什么?
还要明确命题者的命题要求:要我干什么?要求共有几条?都是些什么?
命题意图:
1.经典语句给我们启迪。
2.新时代下应有新的思考。







1 材料要求
2 要选好角度。
3 立意要求
4 字数要求
5 议论性文体
6 题目要求

活动过程
立意步骤 示例
一 选择名言警句。 致知在格物
二 多角度思考名言警句对今天的启迪或需革新扬弃的地方。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怎样面对间接经验和获取到的信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实地查验吗?
三 选定写作角度。 信息社会如何发扬“格物精神”?
四 形成观点句。 信息社会需要新的“格物”方式
活动小结
经典文本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讨论到了我们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面临的特别经典的问题。它的回答是什么本身不重要,它是怎么去回答的,这才是更重要的。
活动作业
2.观看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1.完成作文——“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之我思。
——“经典语句之我思”习作评改
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微专题四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经典语句之我思(二)
活动导入
本单元学习,我们阅读经典,思考经典,对话经典,其目的是为了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同学们的习作是否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呢?
“经典语句之我思”交流评改。
《典籍里的中国》
活动过程
复习写作的审题立意知识,从审题、立意和其他角度为本次习作制作一份评价量表。
任务一
制作习作评价量表
活动过程
评价维度 评价要点 分值 自评 互评 修改建议
审题 材料使用 10分
文体要求 10分
字数要求 10分
立意 准确,鲜明 10分
理性,稳妥 10分
深刻,集中 10分
新颖,独到 10分
内容表达 充实,流畅,有文采 30分
活动过程
1.根据习作评价量表交流评改习作。
2.推选优秀习作全班交流。
3.修改习作。
任务二
评改习作
活动小结
经典文本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讨论到了我们每一个时代的人都会面临的特别经典的问题。它的回答是什么本身不重要,它是怎么去回答的,这才是更重要的。
专题作业
写作“走近先秦典籍,选择精神对话人”主题交流活动总结,在班级平台发布。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