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单元能力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住房和它的建造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上海东方明珠塔的塔身结构符合___ ___、___ _____的原理,因此它很牢固,不容易倒。
3.通过《小小工程师》 单元的学习, 我们知道______是工程的核心, 工程建设的完成需要运用到______和______。
4.建立______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模型的美观度、材料、______、______等。
5.建筑物中需要设计并安装窗户, 窗户具有______、______
的作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窗户是纸糊的,现代建筑的窗
户它上面安装的是玻璃。这两种窗户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埃菲尔铁塔建成于1889年,距今已有100多年
历史,经历了风吹雨打。它的设计采用了__________结构,
同时它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计30分)
7.工程是由( )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
A.一个系统 B.二个系统 C.多个系统
8.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把生产要素投人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等产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及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其包括( )。
A.电工技术、焊接技术 B.木工技术、激光技术
C.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 D.以上都是
9.如图,这是用鸡蛋壳、纸、螺丝帽制作的不倒翁,制作时
螺丝帽应该放在( )
A.1号位置 B.2号位置 C.3号位置 D.都可以
10.建造高大的铁塔,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铁塔中大部分结构是镂空的三角形,稳固且风阻小
B.将铁塔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
C.如果要进一步加固铁塔,可将塔的表面用铁皮密封加固
11.六(2)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他们学习了材料和结构的知识后,要
设计建造自己的高塔并检验高塔承受压力的能力,按正确的操作顺序,下列排列
正确的是( )。
①测量高塔的高度和承受力; ②画出设计草图;
③选择制作材料和连接物,确定合适、牢固的连接方法。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12.铁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 )。
A.上面小而轻,下面大而重
B.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轻
C.材料是实心的
13.右图是用塑料瓶建造高塔的实验图,为了检测哪个小组
的“塔”最不容易倒,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
A.用同样的力度去推“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B.把“塔”放在同一块纸板上,倾斜纸板,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C.用嘴吹气,判断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14.像右图这样的户外太阳伞,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风吹
倒,其原因是( )。
A.上面体积小,下面体积大
B.上面体积大,下面体积小
C.上面轻,下面重
15.如图,三个相同的瓶子,装的水量不同,如果将底板
慢慢倾斜,( )。
A.A号瓶最后倒 B.B号瓶最后倒 C.C号瓶最后倒 D.同时倒
16.如图是沿海及岛屿附近的海上风力发电场,这些风力
发电装置在设计、安装时,下列因素中最需要考虑的
是( )。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上圆下方
17.下面四种物体,能放得最稳的是( ) 。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D.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18.使用下列( ) 结构在搭建塔台时能够更稳固。
A. B. C. D.
19.下列不属于工程师建造塔台模型时需要经历的过程是( ) 。
A. 设计 B. 评估 C. 测试 D. 招标
20.将住房分成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这是按照( ) 标准分类的。
A. 功能 B. 楼层高度 C. 地域 D. 楼梯结构
21.在设计和搭建塔台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 。
A.独立设计,独自搭建 B.组内分工,合作搭建
C.组长设计,完成搭建 D.组员围观,只需观察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计18分)
( )22.高压电线输电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上面小而轻,下面大而重。
( )23.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 )24.高压架线塔不容易倒的主要原因是铁塔全部使用了金属材料。
( )25.实验证明半瓶水比满瓶水更不容易倒。
( )26.铁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是用钢铁建成的。
( )27.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 )28.钢索桥的铁塔建那么高,是为了增加钢缆的拉力。
( )29.系统:自成体系的组织;相同或相类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某种特性或功能的整体。如组织系统、灌溉系统、呼吸系统。
( )30.在台风来临之前,工作人员会把路边广告牌上的广告布取下,目的是为了增强抗风能力。
四、填表:(6分)
31.港珠澳大桥的建造曾面临哪些限制和挑战?这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
限制和挑战 解决办法
大桥要经过通向香港唯一航道,桥面高度必须要超过80米,桥塔高度超过200米,而香港机场不允许有超过88米的建筑物出现
桥梁和隧道需要用岛屿连接,但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
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
五、探究题:(共26分)
32.学校要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以供足球教练站在塔台上指
挥队员训练,现在需征集塔台的设计方案,最终通过竞标的
方式确定建塔资格。
(1)在制订竞标书时,小阔根据右图所示的学校足球场平
面图,挑选建塔位置,你认为建在( )比较合适。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2)右图是小阔设计的塔台侧面设计图,你认为他的设计
图有问题吗?如果有,请在图中帮他改进。
(3)在设计塔台底面时,小阔设计了三种方案,你认为最
稳定的是( )。
(4)根据改进后的设计图,他们小组选择用吸管搭建一个模型,但由于吸管不够长,需要将吸管进行拼接,下列拼接方法更牢固的是( )。
A.将两根吸管口相对,用胶带在相接处缠绕几圈进行固定
B.将吸管口上下交叠1厘米,然后用胶带缠绕进行固定
C.将一根吸管口捏扁后插入另一根吸管口,然后用胶带缠绕进行固定
(5)搭建过程中为了使塔台更稳定,下列方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三角形结构增加塔台的稳定性
B.控制好立柱的高度,尽量等高,防止塔台的倾斜
C.搭建时与设计方案不一致,增加模型的高度
(6)测试塔台模型。小阔和同学一起完成了塔台模型的制作,并对关键项目进行了测试,请你根据检测情况回答问题。
塔台 塔台塔高 (cm) 顶端承重 (g) 抗风能力 (级) 抗震能力 (级) 材料成本 统计(元)
甲 62 195 5 7 8
乙 63 210 6 6 8.6
丙 63 205 6 5 8.2
①小阔要测量塔高是否达到要求,选择以下工具中的( )比较合适。
A.绳子 B.米尺 C.电风扇
②下列测试抗震能力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三个塔同时放在同一个抗震仪上测试
B.三个塔分别放在同一个抗震仪上测试
C.三个塔放在同一抗震仪上用7级抗震等级测试
③如果招标方要建造的塔台高度不低于60厘米,顶端承重不少于200克,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分别达到5级及以上,同时成本控制在8.5元以内,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A.甲塔台 B.乙塔台 C.丙塔台
④按照上题中的招标要求,其余两个塔台需要改进的地方分别是
、 。
⑤在参与班级的塔台抗风能力测试时、下列测试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三个塔台与风扇距离相同 B.使用同一型号电风扇测试
C.选择在操场上用自然风测试
⑥根据招标要求,小阔和同学对三个塔台进行了改进,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你帮招标方在符合招标要求的方案中选择一种,并说说理由。(4分)
塔台 塔台塔高 (cm) 顶端承重 (g) 抗风能力 (级) 抗震能力 (级) 材料成本 统计(元)
甲 63 212 5 7 8.4
乙 63 210 6 5 8.4
丙 63 205 6 5 8.2
第一单元能力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选址、设计、预算成本、时间安排、明确要求
2、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3、设计 知识 技术
4、模型 塔台高度 建筑位置
5、能透光 能通风 玻璃窗户比纸窗户透明度高 玻璃窗户比纸窗户牢固 玻璃窗户比纸窗户隔音效果好
6、框架 上小下大/三角形结构
二、选择题
7.A 8.D 9.C 10.C 11.A 12.A 13.B 14.C 15.B 16.B
17.B 18.C 19.D 20.A 21.B
三、判断题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填表
31①选择 米长的海底隧道和22.9千米长的跨海大桥
②修建人工岛
③用圆钢筒围岛
五、探究题
32(1) C
(2)
(3) B (4) C (5) C
(6)①B ②C ③C
④甲塔台需要增加塔台的顶端承重能力、 乙塔台需要控制材料成本
⑤C
⑥甲塔台和乙塔台任选一,合理即可(例如选择甲塔台:对比甲、乙塔台,两种塔台的成本预算相同、但是甲塔台的塔台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比乙塔台好;对比甲、丙塔台,虽然丙塔台的抗风能力更好,但是塔台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没有甲塔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