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中考生物冲刺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和清洁,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绿化环境 B.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 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 D. 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2.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某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形成“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者专门培养的噬菌体可以绕过细菌的典型耐药机制,有效治疗“超级细菌”引起的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噬菌体和超级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B. 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菌细胞内
C. 抗生素使超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D.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超级细菌属于传染源
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脊髓有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 B. 小脑可以形成感觉并能控制运动
C. 脑干可以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 D. 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神经中枢
4. 东营植物园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各色植物赋予园区不同的景致,下列有关植物体的生理活动及在生活实践中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园中松土能减少杂草与花卉的竞争,与呼吸作用也有关
B. 植物园中的荷花茎、叶中有空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C. 园区内比较凉爽,是因为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同时带走热量
D. 植物园中的核桃结果了,核桃果实中的硬壳属于种皮
5. 下面是阳阳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成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昆虫的生殖行为
C.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
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6.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表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⑤~⑧表示心脏中的四个腔;a、b表示毛细血管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与②均为静脉血管 B. ③与④中均流动脉血
C. 体循环的途径是⑦④①⑥ D. 当血液流经b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
7. 2022年1月7日,美国马里兰医学院进行了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进入人体的手术,如图为猪心脏移植过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D猪出生后表现B猪的遗传性状
B. 从免疫角度看移植到人体的猪心属于抗体
C. 植入的基因是位于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
D. 往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类基因,采用了克隆技术
8. 21世纪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世纪。如图是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虫性状是由杀虫毒素基因控制的 B. 苏云金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C. 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 D. 抗虫棉的培育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9.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B. 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这三个结构
C.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细胞质
10.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 扬子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 朱鹮的胸肌发达,为其在空中飞行提供动力
D. 蝗虫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东营地区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影响海带生长的阳光、海水、浮游动物、贝类等因素统称为 ______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在该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
(3)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该养殖模式可以 ______ 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
②分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 ______ ,通过 ______ 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沿 ______ 传递;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 ______ (填“强”或“弱”),原因是 ______ 。
(5)为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学生在生活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12. 日常开车过程中,在马路上如遇堵车时,想要快速、安全地让行身后的救护车,可采用火遍网络的“45度让路法”。“45度让路法”是指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后,两条车道上的车同时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让45度(如图甲所示),为后方的救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后,两条车道上的私家车车主迅速做出反应,同时将车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让45度,这种反射属于 ______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 。
(2)救护车行驶过程中,图乙中私家车车主眼球内的[⑥] ______ 能感受到救护车警报灯光线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入到 ______ 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救护车上的病人在进行图丙中b过程时,膈肌舒张,膈顶部 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胸廓容积 ______ (填“扩大”或“缩小”)。
(4)为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医生建议多食用鱼、奶、蛋等含 ______ (填营养物质名称)较为丰富的食物,该物质在图丁中的[ ______ ] ______ 中被初步消化。
(5)组成心脏的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形成心脏的搏动。当病人的心脏处于图戊的工作状态时,心室所处的状态是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
13. 如图是酵母菌、流感病毒和番茄果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正在进行 ______ 生殖,它有这种独特的生殖方式主要是由图中[ ______ ]所示结构决定的。
(2)图乙为甲型流感病毒结构示意图,它结构简单,仅有A ______ (填名称)和内部的B组成,相较于甲和丙,甲型流感病毒没有 ______ 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3)在种植番茄时可能会喷洒农药治虫,但农药不会进入番茄细胞内,主要是有 ______ (填名称)将细胞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分割开来。
14. 东营市持续巩固“三保障”成果,确保打好脱贫攻坚战,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请据图回答:
(1)为了研究如何提高大棚种植产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根据图甲中气体浓度的变化分析可知,该气体为 ______ ,一天中 ______ 点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2)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特点,该小组继续进行探究,该植物在6:00~18:00时间段内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 (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在12:00时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______ (用图丙中的序号表示)。
(3)为了让大棚种植的西红柿提早上市,应适当多施富含 ______ 无机盐的肥料;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 ______ 花;西红柿中有150粒种子,这至少需要 ______ 个精子参与受精。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______ 。
(5)大棚种植辣椒,辣椒的辣度、果型、果皮颜色等逐渐多样化。辣椒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用基因B和b表示),如下表是辣椒果皮颜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代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色 黄色
一 红色×黄色 108 110
二 红色×黄色 212 0
三 红色×红色 319 106
四 红色×红色 269 0
①辣椒的果型与果实的辣度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的太空椒果型增大、果实辣度变高等现象属于 ______ 。
②表中能够判断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组合有 ______ 。
③如果用组合一子代中的红色作为亲本进行相互授粉,子二代红色中与组合一中红色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和清洁,我们可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在室内多放些绿色植物,尤其是夜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和人共同消耗室内氧气,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细菌具有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菌细胞内。B正确。
C、细菌本身就存在抗药性变异,抗生素的使用起到了选择作用。C错误。
D、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属于病原体,超级细菌属于病原体。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A、膝跳反射是脊髓灰质内的神经中枢完成的低级的神经活动,控制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B、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错误。
C、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人体脑干具有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C正确。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D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田间松土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保证土壤透气,利于植物根的呼吸作用,A正确。
B、荷花的茎(藕)生长在泥中,茎的孔道与叶柄中的孔道相通,适于生活在水中,B正确。
C、园区内比较凉爽的原因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同时带走了部分热量,降低了温度,C正确。
D、核桃果实中的硬壳属于内果皮,D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正确;
B、“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蝶类在采食花粉,因此描述了昆虫的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因此描述了昆虫的繁殖行为,B正确;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C错误;
D、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静脉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图中①肺静脉;②上、下腔静脉都属于静脉,A正确。
B.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③主动脉内流动脉血;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④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
C.体循环的途径是:⑧左心室→③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b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②上、下腔静脉→⑤右心房,C错误。
D.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当血液流经b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时,组织细胞处缺少氧气,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细胞核中含有主要的遗传物质,在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体基因,故D猪出生后不可能完全呈现A猪的遗传性状,A错误。
B、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角度看移植到人体的猪心属于抗原,B错误。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植入的基因是位于DNA上与遗传有关的片段,C正确。
D、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所以往A猪的体细胞中植入人类基因,采用了转基因技术,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因此,抗虫性状是由杀虫毒素基因控制的,A正确。
B.苏云金杆菌是细菌,细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植物的组织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利用组织培养这种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由一个棉花细胞发育成抗虫棉应用了组织培养技术,C正确。
D.抗虫棉运用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分离纯化或人工合成的DNA在体外与载体DNA结合,成为重组DNA,导入到宿主细胞中筛选出能表达重组DNA的活细胞并进行纯化,它的种植能减少农药的使用,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同时还含有遗传物质DNA,正确;
B、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错误;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在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错误;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液泡凉拌黄瓜时盘子里的水分来自于液泡,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A、鲫鱼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它减小游泳阻力,正确。
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错误。
C、朱鹮属于鸟类,胸肌发达,为其在空中飞行提供动力,正确。
D、蝗虫属于昆虫,后足发达,适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正确。
故选:B。
11.【答案】(1)生态因素;分解者;
(2)海带→贝类(或浮游植物→贝类);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降低;生产者;光合;食物链;
(4)弱;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
(5)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
【解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其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以图甲中未体现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该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海带→贝类、浮游植物→贝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因此最短的食物链为:海带→贝类、浮游植物→贝类;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3)①由图乙可知,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低于非养殖区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所以该养殖模式可以降低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②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生产者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养殖区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非养殖区海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原因是:浮游植物和藻类作为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食物链上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5)“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12.【答案】(1)条件(复杂);反射弧
(2)视网膜;大脑皮层
(3)上升;缩小
(4)蛋白质;①胃
(5)收缩
【解析】(1)条件(复杂)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通过大脑皮层形成;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当听到救护车的警报声后,两条车道上的私家车车主迅速做出反应,同时将车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让45度,这种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眼球的视网膜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救护车行驶过程中,图乙中私家车车主眼球内的⑥视网膜能感受到救护车警报灯光线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3)救护车上的病人在进行图丙中b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升高,气体出肺。
(4)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为促进病人伤口愈合,医生建议多食用鱼、奶、蛋等含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在图丁中的①胃中被初步消化。
(5)当病人的心脏处于图戊的工作状态时,心室所处的状态是收缩,将血液由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心房舒张使全身各处的血液能够充分就会心脏。
13.【答案】(1)出芽;③
(2)蛋白质;细胞
(3)细胞膜
【解析】(1)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从母体上生长出芽体,随着芽体长大,脱离母体成为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出芽生殖,图甲示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③细胞核控制酵母菌的生殖发育等生理活动。
(2)图乙是流感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3)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农药大部分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内,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膜。
14.【答案】(1)二氧化碳;18;
(2)ABC;①②⑤⑥;
(3)钾;两性;300;
(4)繁殖速度快,保持亲代优良性状,后代不容易发生变异;
(5)①性状;变异;
②三;
③50%。
【解析】(1)由图甲可知:0~6:00、18:00~24:00无光,植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故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掉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即为积累的有机物,由甲图可知6:00~18:00有机物在不断地进行积累,积累最多的时间点是18:00。
(2)图乙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12:00时,叶片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即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绿体在消耗线粒体提供的二氧化碳得同时,还通过叶片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一部分提供给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另一部分通过叶片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叶肉细胞在图甲中12:00时进行的生理过程与图丙中①②⑤⑥过程相对应。
(3)为了让大棚种植的西红柿提早上市,应适当多食富含多施钾肥,原因是钾肥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西红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属于两性花。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150粒种子是由150个胚珠发育而成,每个胚珠中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因为番茄是双受精,需要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成受精极核,双受精一次需要两个精子,故150粒种子需要300个精子.这至少需要300个精子参与受精。
(4)将马铃薯切成带芽眼的小块,在适应条件下,会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繁殖速度快,保持亲代优良性状,后代不容易发生变异。
(5)①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因此,辣椒的果型与果实的辣度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通过太空育种培育的太空椒果型增大、果实辣度变高等现象属于变异。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表中能够判断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组合有组合三。
③辣椒的红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用基因B和b表示),红色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黄色的基因组成是bb,组合一子代中红色和黄色,说明亲代都含有基因b,因此,红色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为:
子代中的红色基因组成是Bb。
如果用组合一子代中的红色作为亲本进行相互授粉,遗传图为:
由此可看出子二代红色中与组合一中红色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几率是50%。
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