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长征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1: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课前准备:把以下用品放在左上角
1.一本语文书、笔记本、各色水笔
2.《词语手册》
铃声响 请安静 坐端正 等老师
第二单元学习任务导读
课前准备
5.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新中国的开国领袖,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来,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七律·长征
1 2 3 4 5 6 7
1.红军不怕远征难,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五岭逶迤腾细浪,
4.乌蒙磅礴走泥丸。
5.金沙水拍云崖暖,
6.大渡桥横铁索寒。
7.更喜岷山千里雪,
8.三军过后尽开颜。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1 2 3 4 5
1.白日依山尽,
2.黄河入海流。
3.欲穷千里目,
4.更上一层楼。
五言绝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歌常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诗歌常识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万五千里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和词语手册,了解诗意。
2.思考:长征之“难”体现在哪些词中?圈出来。
长征之“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主学习:结合注释和词语手册,了解诗意。
2.思考:长征之“难”体现在哪些词句中?圈出来。
长征之“难”
长征之“难”
乌蒙磅礴
疾跨乌蒙
乌蒙山,峰高谷深,如刀切斧削,最高峰4000多米。
1936年2月27日,天寒地冻,红二、红六军团西进乌蒙山区。红军一万多人在一座座大山中转来转去,弹尽粮绝。这时,国民党
军派出10个师又1个旅,一面尾追,一面从南面侧击,妄图将红军困死乌蒙山内。
长征之“难”
五岭逶迤
翻越五岭
全长1600多公里,山林高密。
敌军居险布防。
长征之“难”
岷山千里雪
喜踏岷山
岷山全长约500公里,有“千里岷山”之称,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由于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战士们胸口像堵着团团棉絮,呼吸非常困难。战士们衣衫单薄,靠姜汤、辣椒刺激起来的热量,难以抵挡行军的疲惫,倘若脚一软倒在雪山上,从此再也起不来了!部队在雪山地区减员2000多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之“难”
喜踏岷山
疾跨乌蒙
翻越五岭
长征之“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之“难”
抢夺大渡
巧渡金沙
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形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但红军一面佯攻龙街,一面分兵到绞车渡奇袭守敌,缴获渡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结果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到达江北。
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桥头还有敌人的重兵把守,当时的情景叫人看了心惊胆寒。但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缘着铁索匍匐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用自己的身躯和鲜血铺路,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之“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仗
总起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背一背

以点代面
律 崖 渡 索
书 写
课前准备:把以下用品放在左上角
1.一本语文书、笔记本、各色水笔
2.《词语手册》《课堂作业本》
铃声响 请安静 坐端正 等老师
课前准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之“难”
翻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
抢夺大渡
喜踏岷山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之“勇”
思考:红军“不怕”体现在哪些词中?圈出来,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因为红军 就像 ,我体会到 。
我从 等词语中感受到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之“难”
表达了红军顽强乐观、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之“勇”
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喜悦。
暗示巧夺大渡的惊险悲壮。
抒发踏越岷山,胜利在望的喜悦。
表达了对红军神勇无比的赞美。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作者选取了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巧夺大渡、喜踏岷山这五幅图是红军所有的艰难困苦中最典型的画面,用以表现红军顽强乐观、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小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总-分
对仗
押韵
比喻
以点代面
书法欣赏
阅读诗歌《菩萨蛮·大柏地》,体会诗词背后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情怀。
1929年2月10日,毛泽东与朱德在大柏地与国民党军大战后获胜。1933年夏,重经大柏地有感而写。
阅读链接
诗歌拓展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还是诗人、书法家,他的诗词和书法都体现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完成课堂作业本
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