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强化训练2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强化训练2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2:07:32

文档简介

内江名校 2022—2023 学年(下)高 2023 届强化训练 2
语文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下小说创作难见精彩的风景描写有着复杂原因,主要包括小说家的人生阅历、观看之道和艺
术技巧等方面。
人生阅历是文学风景描写的基础。一般看来,叙事和抒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但写景又何
尝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充溢着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从《楚辞》到《红楼
梦》都是如此,这与作家的人生阅历密切相关。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年少优游”
“蜀中漂泊”也为他们诗歌中的风景描写奠定了坚实基础。人生阅历不仅为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描写
奠定基础,也孕育了作家对山河大地的情感,并由此升华为对家国的深厚感情。中国古代文学中,
虽然风景所蕴含的情感各有不同,但是家国情感是最常见也是最深沉的情感,屈原、李白、杜甫、
辛弃疾等诗歌中的山川风物无不寄托了他们对家国的热爱。当代文学中,柳青、曲波、周立波等一
代作家的人生经历也是波澜壮阔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代作家有着极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因此他
们的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当下中青年小说家的人生阅历与老一辈作家相比确实望尘
莫及,这对他们在小说中描写风景有着极大影响。
观看之道是文学风景描写的重要前提。自然是一切风景的源泉,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决定了艺术
作品风景描摹的特征与意义。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开创
了中国传统的观看之道。《周易》提出了“物感说”,“物”包蕴自然万物,“感”是人对自然万
物的感应。“物感说”对中国文学写景产生了深刻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物感”作为文
学写景的基础,他强调“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也就是说情感源于物感,
物感源于自然。“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诗句都体现了
“物感说”的深刻影响。“物感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影响深远,与古人生活节奏缓慢、和自然的
接触较多等原因密切相关。然而,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很多小说家不仅很少接触自然,而且很
难有充裕的时间感悟自然。毫无疑问,小说家长期待在高楼大厦里很难描写出有力量、有格调的风
景。
艺术技巧是文学风景描写的重要条件。刘勰认为文学创作应该“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
主张观察细致,写景真实。司空图认为文学写景要“真力弥满”,强调写景只有真实生动、活力饱
满,才能驾驭万象、妙造自然。虽然刘勰和司空图概括的写景方法源于诗词,但对当代小说创作不
无借鉴价值。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描写的庄稼地风景显得“真力弥满”,这是小说家在
庄稼地“窥情”和“钻貌”的杰作。小说家写景不仅需要细致观察,也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
周克芹描写庄稼地时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使风景描写显得贴切而又生动。当下小说
家大多追求写作速度和创作数量,忽视了艺术技巧的锤炼,这也影响了小说家的风景描写。
小说中描写风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小说家在思想上认识到风景描写的重要性,并在
创作中努力实践,那么小说中出现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描写也将不再稀罕。“江山壮丽,人民豪
迈”是当代中国风景的重要内容,以深沉的情感描绘这一壮丽风景,是当代小说家的重要使命,也
是当代小说家不断努力的方向。
(摘编自颜水生《以深沉的情感描绘壮丽风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楚辞》《红楼梦》等作品来看,写景和叙事、抒情一样,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
B.当下中青年小说家作品中的写景逊于柳青、曲波等一代作家,这和他们的人生阅历有关。
C.《周易》提出的“物感说”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感应,对中国文学写景产生了深刻影响。
D.刘勰和司空图的文学创作理论相同,如都主张注重写景,且要写得真实生动,富有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析了当今小说创作的优点和缺点,并号召当代小说家以深沉的情感描绘祖国的壮丽风景。
B.文章分析当今小说作品缺乏精彩的风景描写的三个原因时,都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
C.文章以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等为例,论证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的景物描写。
D.文章第三段先提出分论点,接着阐述“物感说”的含义,最后阐述“物感说”对中国古今文学的
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在流放过程中遍览楚国山川风情,曹雪芹钟情山水风物并行万里路,这是他们作品中有大量
精彩的风景描写的原因。
B.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瞻万物而思纷”的观点,意即看见万物而产生众多思绪,这
种观点和“物感说”相同。
C.如果周克芹一味追求写作速度和创作数量,忽视艺术技巧的锤炼,那么他作品中可能就不会有“真
力弥满”的景物描写。
D.当代小说家应该丰富人生阅历,孕育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也应该深入自然,真切感悟江山的壮丽,
还应该提升艺术技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称大科学装置,是指为提升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实现科
技变革的能力,由国家统筹布局,依托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复杂科学研
究装置或系统,是为高水平研究活动提供长期运行服务、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共设施。按
照不同的用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专用设施,这是为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而建设的研究装置。如北京正负
电子对撞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专用设施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
追求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设施开展的研究内容、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特定、集中。
第二类是公共实验平台,这类设施主要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
这类装置为多个领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户提供实验平台和测试手段,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
供关键支撑,追求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全面完整。
第三类是公益基础设施,主要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
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设施,追求满足国家和公众需求。
(摘编自《王贻芳院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材料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着策源地作用。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
头,不少设施为此立下汗马功劳。面对快速射电暴起源这一天体物理领域前沿问题,我国科研工作
者利用“慧眼”卫星精准定位了快速射电暴对应的 X 射线天体,还利用“中国天眼”第一次捕捉到
了快速射电暴多样化的偏振信息,揭示其来源和辐射机制。东方超环实现了 1056 秒的长脉冲高参数
等离子体选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
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比如
医疗领域,重离子研究设施一展身手。重离子进入人体后,有一个奇妙功能——按照重离子的能量
停留在某一深度。科研工作者设想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杀死体内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伤害。
(摘编自王贻芳、彭良强《助建科技创新高地的大国重器》)
材料三:
《瞭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
赵红卫:我国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关,世界范围内亦是如此。世界范
围内来说,40%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得成果。
《瞭望》:如何更好地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赵红卫:可以吸引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有发达国家企业与国家实验室
合作,大型设备的所有权由实验室掌握,企业有使用权。我国也可以借鉴此类做法,吸引民营企业
参与。同时,国家亦可鼓励地方政府投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
《豪望》: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我们面临哪些新挑战?
赵红卫:目前,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部分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部分分系统、某个
方向或设备性能等领先的较多,全面领先、领跑的相对较少。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红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造福人类》)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共实验平台和公益基础设施这两类大科学装置与专用设施相比,其立足于公众,所服务的领域
相对较广,所创造的价值也相对较大。
B.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事实证明,而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正是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利器。
C.我国利用“慧眼”卫星捕捉到了快速射电器多样化的偏振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快速射电暴起源问
题奠定了基础。
D.在世界范围内,四成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得成果;在我国,重大科技
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医疗领域。
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文本一:
青春余梦
孙犁
我住的大杂院里,有一棵大杨树,树龄至少有七十年了。它有两围粗,枝叶茂密。经过动乱、
地震,院里的花草树木,都破坏了,惟独它仍然矗立着。这样高大的树木,在这个繁华的大城市,
确实少见了。
我幼年时,我们家的北边,也有一棵这样大的杨树。我的童年,有很多时光是在它的下面、它
的周围度过的。我不只在秋风起后,在那里拣过扬叶,用长长的柳枝穿起来,像一条条的大蜈蚣;
在春天度荒年的时候,我还吃过杨树飘落的花,那可以说是最苦最难以下咽的野菜了。
现在我已经老了,蛰居在这个大院里,不能再向远的地方走去,高的地方飞去。每年冬季,我
要升火炉,劈柴是宝贵的,这棵大杨树帮了我不少忙。霜冻以后,它要脱落很多干枝,这种干枝,
稍稍晒干,就可以升火,很有油性,很容易点着。每听到风声,我就到它下面去拣拾这种干枝,堆
在门外,然后把它们折断晒干。
在这些干枝的表皮土,还留有绿的颜色,在表皮下面,还有水分。我想:它也是有过青春的呀!
正像我也有过青春一样。然而它现在干枯了,脱落了,它不是还可以帮助别人升起火炉取暖吗?
是为序。
我的青春的最早阶段,是在保定育德中学度过的。保定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荒凉的城市,但也
是很便于读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我呆了六年时间。在课堂上,我念英语,演算术。在课外,我
在学校的图书馆,领了一个小木牌,把要借的书名写在上面,交给在小窗口等待的管理员,就可以
拿到要看的书。图书管理员都是博学之士。星期天,我到天华市场去看书,那里有一家卖文具的小
铺子,代卖各种新书。我可以站在那里翻看整整半天,主人不会干涉我。我在他那里看过很多种新
书,只买过一本。这本书,我现在还保存着。我不大到商务印书馆去,它的门半掩着,柜台很高,
望不见它摆的书籍。
读书的兴趣是多变的,忽然想看古书了:又忽然想着外国文学了:又忽然想研究社会科学了,
这都没有关系。尽量去看吧,每一种学科,都多读几本吧。后来,我又流浪到北平去了。除了买书
看书,我还好看电影,好听京戏,迷恋着一些电影明星, 一些科班名角。我住在东单牌楼,晚上
一个人走着到西单牌楼去看电影,到鲜鱼口去听京戏。那时长安大街多么荒凉、多么安静啊!一路
上,很少遇到行人。各种艺术都要去接触。饥饿了,就掏出剩下的几个铜板,坐在露天的小饭摊上,
吃碗适口的杂菜烩饼吧。
有一阵子,我还好歌曲,因为民族的苦难太深重了,我们要呼喊。
无论保定和北平,都曾使我失望过,痛苦过,但也都给过我安慰和鼓舞,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
我在那里得到过朋友们的帮助,也爱过人,同情过人。写过诗,写过小说,都没有成功。我又回到
农村来了,又听到杨树叶子,哗哗的响着。
后来,我参加了抗日战争,关于这,我写得已经很多了。战争,充实了我的青春,也结束了我
的青春。我的青春,价值如何?是欢乐多,还是痛苦多?是安逸享受多,还是颠沛流离多?是虚度,
还是有所作为,都不必去总结了。时代有总的结论,总的评价。个人是一滴水,如果滴落在江河,
流向大海,大海是不会涠竭的。正像杨树虽有脱落的枝叶,它的本身是长存的。我祝愿它长存!
是为本文。
1982 年 12 月 6 日,凌晨
文本二:
关于散文创作的答问(节选)
孙犁
从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长时期被人称诵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实,文字朴
实之作。比如说欧阳修的《陇冈阡表》,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我们常说,文
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动别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读者自然会认为你是欺骗。读者
和作者一样,都具备人的良知良能,不会是阿斗。你有几分真诚,读者就感受到几分真诚,丝毫作
不得假。欧阳修在写他这篇文章时,叙述的只是家庭琐事,夫妇、母子之常景常情,诸葛亮当时虽
然是丞相,他这一篇文章,并没有多少空洞的官腔。李密当时的处境,尤其困难,如果他不说真情
实话,能够瞒得过司马氏的耳目?文章能取信于当世,方能取信于后代。这三篇文章,所以能流传
百代,就是因为感情的真挚和文字的朴素无华。所谓感情真实,就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身份、
处境、思想、心情,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写出这些,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触及文字,
很多人就做不到。这就无怪自古以来,名篇范作如凤毛麟角了。文字是很敏感的东西,其涉及个人
利害,他人利害,远远超过语言。作者执笔,不只考虑当前,而且考虑今后,不只考虑自己,而且
考虑周围,困惑重重,叫他写出真实情感是很难的。只有排除这些顾虑的人,才能写出真诚的散文。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的“序“部分侧重写作者童年和老年的感受, “本文”部分侧重写青春回忆。
B.文本一语言平淡自然,同时使用了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C.文本一作者写青春时期“我们要呼喊”,指的是用歌曲唱出民族苦难的心声,抒发积郁的情感。
D.文本二中作者对“我们熟读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的优点有所概括,文本一也具备这些优点。
8.文本一中,作者多次提到杨树,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9.文本二中,孙犁在谈及散文创作时,认为作家“要写出真诚的散文”。请结合文本一,谈谈你对
孙犁所说的“真诚的散文”的理解。(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
能行之?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
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
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桓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
“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
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
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
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
后目夷归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鉏麑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
早,坐而假.寝。鉏麑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日:“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
也。”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
今诚利,子大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
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退而伏剑。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乃为桐棺三寸,
加斧质其上,以徇于国。
(节选自《说苑·立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也/
B.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也/
C.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也/
D.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
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过之,不轼”与“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轼”字含义相同。
B.“桓公爱之”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两句话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C.“坐而假寝”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的“假”字含义不同。
D.“辱君亏地”与“宠辱借忘,把酒临风”(《岳阳楼记》)两句话中的“辱”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陈之战后,孔子经过陈国,看到陈国降民在修城门,认为他们不智、不忠、不廉,从心里鄙视
他们,所以不肯下车以礼仪致敬。
B.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之间。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
是“义”的表现。
C.上朝时间还早的时候,赵盾就把朝服穿好了。鉏麑感动于赵盾对朝廷的恭敬态度,又不愿失信于
晋灵公,最终自杀,令人钦佩。
D.子囊向国君复命请死,国君赦免了他,但子囊认为自己的行为未来会给楚国带来不良的影响,所
以选择伏剑自尽。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2)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题伯时天育骠骑图二首①
黄庭坚
其一
玉花照夜今无种②,枥上追风亦不传。
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
其二
明窗槃礡③万物表,写出人间真乘黄④。
邂逅今身犹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
[注]①伯时:宋代画家李公麟的字。天育:天子所畜养的马。②玉花:玉花骢。照夜:照夜白。两
者皆为唐玄宗坐骑名。③槃礡:箕踞而坐,表现不拘形迹的神态。④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⑤江
都王:唐代画家李绪,善画马。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一前两句反复强调玉花、照夜、追风等名马失传,为李公麟所画骏马的出现蓄足了气势。
B.其一第四句紧承上句,以景收结,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后想象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
C.其二后两句将李公麟与江都王作对比,表明作者认为李公麟在画马方面技高一筹的态度。
D.两首题画诗立意新,入思深,虽视角不同,但前后照应,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宛若一诗。
15.两首诗在题咏的侧重点和具体写法方面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6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 , 。”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侧面烘托箫声的悲凉
与幽怨,以突出客人吹箫的音乐效果的句子:“ , 。”
(3).在《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
是的一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赵九章,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奠基人。
他用 61 年传奇人生谱写出一曲乐章——它在动荡与炮火中跌宕起伏,在悲欢与离合中百转千回,在
复苏与萌芽中摇曳多姿,在奋发与自强中荡气回肠。这首歌,叫作中国科学家的赤子之歌。
1949 年 11 月,中科院成立。赵九章出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在“物理化、工程化、
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使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和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
科学的摇篮。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① 。赵九章的血液像黄河
一样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1965 年 10 月,我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代号“651 会议”。经过② ,会议用 4 个方案、
15 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
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征途,“文革”中,赵九章饱受冲击,内心的孤独与苦楚他③ ,
心里想的只有人造卫星。1970 年 4 月 24 日,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
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
原意。(4分)
19.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暖手宝是以电池供能的、可持续对外传热的电子产品,因便于携带深受消费者青睐。 ① ,
有些暖手宝存在安全隐患,对其质量予以完全信赖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某市市场监管局曾对暖手宝类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共采集样品 40 批次,其中有 7 批次不合 格。
根据抽查结果, ② :一是标识说明不规范,如产品信息不全等;二是常温下有效输出容量未
达标;三是自由跌落测试不合格。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暖手宝时,应查看铭牌,挑选有注册商标
并标明了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
要特别注意的是,暖手宝最怕跌落。一旦跌落, ③ ,而没了外壳的保护,电池和线路就
会裸露出来,极易出现电池受到挤压、短路等情况,甚至会起火爆炸。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21.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2 个字。(3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个运动场上,有人在练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还有人在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和散步
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从自己身边全速而过,他们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
对于以上的情境和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答案?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2
【答案】1.D 2.B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刘勰和司空图的文学创作理论相同”错误,选项扩大了范围。根据文章第四段“刘勰认为文学创作应该‘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主张观察细致,写景真实。司空图认为文学写景要‘真力弥满’,强调写景只有真实生动、活力饱满,才能驾驭万象、妙造自然。虽然刘勰和司空图概括的写景方法源于诗词”,两人只是在写景方面的观点相同,这并不意味着两人所有的文学创作理论都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分析了当今小说创作的优点和缺点”错误,文章只分析了当今小说创作缺乏精彩的风景描写的缺点,没有分析优点;
C.“论证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精彩的景物描写”错误,结合例子前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充溢着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从《楚辞》到《红楼梦》都是如此,这与作家的人生阅历密切相关”“人生阅历不仅为文学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奠定基础,也孕育了作家对山河大地的情感,并由此升华为对家国的深厚感情”可知,论证的应是人生阅历对风景描写的重要性;
D.“最后阐述‘物感说’对中国古今文学的影响”错误,结合原文“‘物感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影响深远,与古人生活节奏缓慢、和自然的接触较多等原因密切相关”“当代社会生活节奏过快,很多小说家不仅很少接触自然,而且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感悟自然。毫无疑问,小说家长期待在高楼大厦里很难描写出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可知,文段最后没有写“物感说”对中国当代文学写景的影响,最后阐述的是“物感说”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原因,并以当代社会与之进行对比,揭示当代小说家很难描写出有力量、有格调的风景的原因。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是他们作品中有大量精彩的风景描写的原因”错误,结合原文“小说创作难见精彩的风景描写有着复杂原因,主要包括小说家的人生阅历、观看之道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可知,丰富的阅历是基础,只是原因之一,还有观看之道、艺术技巧方面的原因。
故选A。
【答案】4.C 5.B
6.作用: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着策源地作用。
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③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创新,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关。
不足: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领先、领跑的相对较少。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
C.“公共实验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基础领域中的理论研究”错。材料一第三段“第二类是公共实验平台,这类设施主要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这类装置为多个领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户提供实验平台和测试手段,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关键支撑”,据此分析出,公共实验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关键支撑。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所创造的价值也相对较大”错。材料一第二段“专用设施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追求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设施开展的研究内容、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特定、集中”,材料一第三段“公共实验平台,这类设施主要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提供支撑性平台。这类装置为多个领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户提供实验平台和测试手段,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关键支撑,追求满足用户需求,服务全面完整”,材料一第四段“公益基础设施,主要为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服务,属于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性设施,追求满足国家和公众需求”,据此看出,原文并未比较公共实验平台和公益基础设施这两类大科学装置与专用设施的创造价值。
C.“我国利用‘慧眼’卫星捕捉到了快速射电器多样化的偏振信息”错。材料二第一段“我国科研工作者利用‘慧眼”卫星精准定位了快速射电暴对应的X射线天体,还利用‘中国天眼’第一次捕捉到了快速射电暴多样化的偏振信息,揭示其来源和辐射机制”,据此看出,是利用‘中国天眼’第一次捕捉到了快速射电暴多样化的偏振信息。
D.“在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与医疗领域”错。材料三“我国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关,世界范围内亦是如此。世界范围内来说,40%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得成果”,据此看出,在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科技方面。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不足:
作用方面:
材料二第一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着策源地作用”,据此分析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挥着策源地作用。
材料二第二段“面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据此分析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三“《瞭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如何推动科技创新的?赵红卫:我国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关,世界范围内亦是如此”,据此分析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科技创新,已取得的科技成就多数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关。
不足之处:
材料三“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部分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部分分系统、某个方向或设备性能等领先的较多,全面领先、领跑的相对较少”,据此分析出,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领先、领跑的相对较少。
7.B 【解析】文本一没有设问的修辞手法。
8.①杨树为全文的线索,文章从对杨树描写人手,因杨树生发联想,以杨树结尾,杨树贯穿了全文。②杨树又是苦难时代的亲历者,经历了人事和自然的风霜,见证历史的变迁。③作者以杨树脱落的十枝自喻,展开回忆、思索人生的价值(或意义),意蕴丰富。④杨树伴随着作者的生命历程,和作者一起保持着坚强坚韧的生命意志。(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满分。)
9.①散文内容反映真实生活。散文以作家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文本一中,孙犁客观叙述了自己青年时期的种种人生经历,呈现了其青年时期的理想、追求、挫败,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孙犁。②散文的情感真实。感情真实是如实地写出作者当时的思想、心情。文本一中,孙犁不管是对童年时期的快乐与苦涩的回忆,还是青年时期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败的痛苦,或者是晚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都真实地写出了当时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情感真挚,发自肺腑,感人至深。③散文语言真诚朴实。真实的情感需要以真诚的文字加以表现,在文本一中,孙犁在叙述人生经历、表达人生感悟时,语言平淡自然,文字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却自有动人之处。(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
10-12题:
翻译:
读书人有杀身成仁、舍身犯难而取义的,为坚守气节和伦理,不惧怕死亡的危险,所以能够在他死后名声传播于后世。没有勇敢果断的精神,谁人能够做到这样?
楚人攻伐陈国,陈国西门被烧毁,于是便命陈国的降民修理西门。孔子经过这里,在车上没有手扶横木表示敬意。子路说:“按照礼节,在车上遇见三人经过时就要下车,遇见两人经过时就要扶轼表示敬意。今天陈国修城门的人数众多,先生您为何不扶轼表示敬意?”孔子说:“我听说过:国家灭亡却不知道,这是不智;知道了却不斗争,这是不忠;忠于国却不殉死,这是不廉。现在陈国这些修城门的人,不能实行其中一条,所以我不用扶轼向他们表示敬意。”
宋襄公兹父是宋桓公的太子,宋桓公还有个后妻所生的儿子,叫公子目夷,桓公很喜爱他。兹父因为父亲宠爱目夷,就向宋桓公请求说:“请让目夷立为嗣君,我做他的国相来辅助他。”桓公问:“为什么呢 ”兹父回答说:“我的舅家在卫国,很疼爱我,如果最终立我为嗣,就不能前往,不能再去卫国,这是背弃了母亲。况且我知道自己才能也不足以居于目夷之上。”桓公便同意了他。桓公将要立公子目夷为嗣君,目夷推辞说:“兄长立为嗣君而弟在下位,这是符合礼义的。如果弟弟立为嗣君而兄在下位,就不符合礼义。不符合礼义的事却要我来做,我将要出逃。”于是他就逃到了卫国,兹父随后也跟他到了卫国。过了三年,桓公生了病,派人召回兹父,说:“如果你不回来,将使我忧愁而死。”兹父这才返回,桓公又立他为嗣,让他做太子,然后目夷也回国了。
晋灵公暴虐,赵宣子屡次进言规劝,灵公厌恨他,派力士鉏麑去杀害他。鉏麑早晨前往,看见赵宣子寝室的门打开了,赵宣子衣冠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便坐在那里打盹。鉏麑退出来,叹息说:“不忘谦恭礼敬,是百姓的主心骨。杀害百姓的主心骨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是不守信用,有其中一条,还不如死了吧。”于是,他就头撞槐树而死。
楚国将与吴国开战,楚军兵少而吴军兵多,楚国将军子囊说:“我们攻击吴国必定失败,使国君受辱,使国土受损,是忠臣不忍心做的。”他便罢兵撤退。回到了国都郊外,他派人向国君复命说:“请求赐我一死。”国君说:“你之所以逃跑,是为了对国家有利。而今看来确实有利,你不必死。”子囊说:“逃跑的人没有罪过,那么后世做国君与臣子的,都会用于国不利的名义来仿效我逃跑。如果像这样,那么楚国终究会成为天下的弱国了。我请求赐死。”他退下来就伏剑自尽。国君说:“果真如此,就让我成全你的大义。”于是就为他做了三寸厚的桐木棺材,把铁砧放在棺材之上,以此在国都向众人宣示。
14.C(“对比”“技高一筹”错)
15.①第一首侧重题咏马画,避开常见的“以画作真”的写法,以真龙马来衬托画中马,称赞了李公麟马画的逼真传神。②第二首侧重题咏画家,首先正面描写李公麟在明窗前不拘形迹、凝神聚思作画的神态,然后以画家李绪侧面衬托李公麟,赞扬了李公麟画艺的高超。(6分。每点3分)
16.(1)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答案】17. ①举世震惊②集思广益③只字不提(置之度外)
18. 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地球物理研究所学科领域迅速扩展,学术水平快速提高,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的摇篮。
19. ①运用比喻,把赵九章的一生比作乐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赵九章一生曲折的经历与不同的精神状态,赞颂他的爱国精神。②运用排比,概括出了赵九章一生的不平凡经历,节奏整齐,增强了表达的气势,突出了赵九章的贡献。
【答案】20. ①但其质量参差不齐;②不合格的情况主要有三种;③外壳就可能发生破损
①不能盲目信赖暖手宝质量。②不要购买劣质暖手宝。③不要让暖手宝跌落。
22. 解题
1.首先,此材料为问题式,答案是多样的还是单一的?这直接决定立意的准确性。运动场上的三种人,“五千米”“百米”“散步”,他们选择不同的体育运动,这三项运动对人的动作、体能要求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既然选择了散步和长跑,为什么要用短跑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这样毫无价值和意义。并且三项运动分属不同范畴,彼此形成不了竞争,构成不了威胁,哪来的“恐惧”和“被淘汰”呢?!所以答案是唯一的:不会。
2.接着进一步探究。长跑、散步、冲百米三项不同体育运动,选择哪一种首先与个人的喜好有关,这正如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无关他人,不分优劣,只要守住这份初心本心,不盲从,不任性追随,生活就会幸福快乐,人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其次与个人的体力有关,自身素质不允许冲百米或跑五千米,怕“被淘汰”而硬生生地去追赶,其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还会损害自己的身体,最后也许连自己散步的资本都丧失了。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正如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一样,如此才能有所成就。而不能生活在别人的影子中,迷失自己,患得患失。
参考立意
1.人贵自知,活出真我。
2.量力而行,何须攀比
3.人生多彩,从吾所好。
4.找准道路,明确方向,从容前行。
5.给自己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6.拒绝盲目攀比追随,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7.找准人生跑道,走好脚下之路。
8.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无需与别人比较。
9.人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范文展示
本不同路,何言快慢优劣?
人生在世,虽短短几十载,但过程却不尽相同。有的人为了名利奋斗终身;有的人为了某一项事业呕心沥血;有的人为了追求高度而放空自身……目标不同,人生轨迹自然不同。村中泥地上的老翁怎会在乎方程式赛道上疾驰如风的赛车?本不同路,何言快慢优劣?(开头以目标不同的三类人形成不同的人生轨迹引出文章观点,简明扼要。排比句及反问句的使用不仅有力度、说服力强,语言也有文采。)
如果跑五千米甚至散步的人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要求自己,这不是很荒谬吗?就如同梅西在足球世界里称王,然而他非要把自己和科比放在篮球场上同台竞技,这不是十分可笑吗?人生路不同,何须都求同。(运用材料及相关例证,重申观点。两个相同结构的反问句增强语气,加强了说服力。)
人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不一而足的,同是教书育人,乡村教师致力于教育普及,而大学里的知名教授则致力于精英教育,二者有优劣之分吗?前者享受内心的温暖和平静,后者享受社会的地位和名誉,各自坚守自己的追求,遵从内心,快乐生活。并不是所个人的目标都是星辰大海,也有小桥流水人家。彼此目标不同,追求不同,只要不忘初心,随心而活,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快乐。无须羡慕,无须恐惧。(两种不同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精彩,用这样的对比论证,让观点更突出。)
龙生九子,尚各有不同,我们又如何能保证人与人之间追求理想的相似性?如何去让那些“烨然若神人”的学生去明白宋濂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所追求的是知识的增长和精神的丰盈,和那些追求物质充盈的普通人如何相提并论?如何让“翱翔蓬蒿之间”斥鴳去理解“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鸟?大鹏鸟所追求的是天地的广阔,和那追求数十米高远的斥鴳鸟如何混为一谈?如何让“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去接受即使年迈但仍“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辛弃疾拥有的是征战沙场、收复国土的执着情怀,和那追求闲适恬淡生活的陶渊明如何等量齐观?他们只有目标的不同,何有快慢优劣之别?彼此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生活,从容前行。既不受彼此影响,更没有被形势裹挟,最终活出了自己该有的模样。(进一步分析论证。三组事例紧扣文章观点,不仅构成排比,每组又构成对比;既有强烈的说服力,又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反观当今,人心浮躁,有几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准确定位、理智规划呢?人们往往人云亦云、人行亦行,在羡慕和恐惧中碌碌无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何而出发。”斯言有理,人应当坚守初心,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心无旁骛,不受周遭人事的影响,孑然自傲,不要不辨是非的随波逐流。我们应坚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你有你的气宇,我有我的风采。只是人生路径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联系现实,指正当今一部分人的不理智、不自信、没定力、没原则,导致最终碌碌无为。从反面论证观点。)
从人生意义上讲“泥瓦匠不如万户侯”,但从人生享受的层面上讲,泥瓦匠不一定不如万户侯,毕竟人生路不同,何须都求同!(最后反观人们信奉的“泥瓦匠不如万户侯”的人生信条,总结人生只是追求不同,无优劣之分,不须求同。重申观点,首尾照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