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部分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直接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新冠感染由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下列关于COVID-19和新冠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VID-19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B.高温可破坏COVID-19蛋白质的肽键,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COVID-19
C.戴口罩可减少COVID-19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D.房间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COVID-19的浓度
2.每年12月,重庆巫山红叶迎来最佳观赏期。巫山红叶的物种繁多、分布面积广,主要以黄栌、枫树等为主。下列有关巫山县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栌的叶子②枫树的细胞③枫树细胞中蛋白质分子④一棵枫树⑤黄栌的分生组织⑥小三峡的所有黄栌⑦小三峡的所有生物⑧小三峡景区内所有竹木、猴群、水鸟
A.②⑤①④⑥⑦ B.②⑤①④⑧⑦
C.③⑤①④⑧⑦ D.③②①④⑥⑤⑧⑦
3.幽门螺旋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胃里的一种细菌,喜欢在酸性环境下生长,通过产生的尿素酶,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保护自己免受胃酸的灭杀。其感染与诸多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旋杆菌合成并分泌尿素酶的过程,无高尔基体的参与
B.使用公筷、公勺,注意口腔卫生等,可有效预防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C.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幽门螺旋杆菌吸收所需营养物质时,某些膜蛋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4.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奶茶是一种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饮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消耗的氧气少,但产生的能量多
B.长期大量饮用奶茶会使过剩的糖类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C.饮用高糖高脂奶茶易使人血液变稠,血压升高
D.高糖饮品有可能让人越喝越渴
5.下列有关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检测成分、材料、试剂和显色结果的说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检测成分 材料 试剂 显色结果
A 还原糖 红心火龙果 斐林试剂 砖红色
B 蛋白质 豆浆 双缩脲试剂 黄色
C 淀粉 大米 碘液 蓝色
D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染液 橘红色
A.A B.B C.C D.D
6.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的细胞核,控制着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B.①与②相连接,二者共同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
C.③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真核细胞核糖体形成的必需结构
D.⑤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⑤的多少可反映细胞代谢的强弱
7.“秋水青峰瘦,长天落日圆。月湖千万鹭,随喜复盘旋”。这是描写在双牌月湖越冬的上万只白鹭,白鹭以小型鱼类、虾、蟹等为食,支原体可以感染某些鱼、虾等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虾、蟹的外骨骼主要由几丁质组成,几丁质可用于废水处理
B.白鹭细胞的细胞骨架由纤维素组成,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C.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等
D.月湖里的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叶绿素,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
8.下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则来自于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9.下图为生物细胞内ATP形成及水解图,图中a表示氧化分解过程。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①和酶②是同一种酶
B.乙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而丁可用于ATP的合成
C.图中a过程为放能反应,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通常用于放能反应
D.丙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与丁组合成的物质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0.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
B.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
C.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
D.衰老细胞内多数酶的活性降低,凋亡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升高
11.如图为某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B.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①②④
C.④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及8个核DNA分子
D.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采用了“减法原理”
C.T2噬菌体感侵染细菌后,搅拌的目的是使亲代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大肠杆菌裂解则35S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增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3.某同学测得不同O2浓度下酵母菌在一段时间内分解葡萄糖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O2浓度为a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彻底
B.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的5倍
C.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
D.O2浓度为d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14.如下图所示,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4中的b可对应图3中的BC段;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B.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的BC段,此时染色体加倍
C.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单体,4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
D.图3中核膜核仁的消失发生在AB段,核膜核仁的重建发生在DE段
15.某植物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受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现以某一杂合子红花植株为亲本,自花传粉产生F1,让F1中红花植株分别进行自由交配和自交,则后代中红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 )
A.5:1和5:3 B.5:1和8:1 C.8:1和5:1 D.5:3和8:1
16.下图为甲病(B—b)和乙病(A—a)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3号不含甲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B.Ⅲ—11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
C.Ⅲ—10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AXb、aXB、aXb或AXB、AXb
D.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乙病但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为1/4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如图 1 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 中 a、b、d、e、f 代表小分子,A、B、E 代表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_______________,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__________种; 若 E 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 E 是__________。
(2)两个物质 b 通过_______________(2分)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图 2 所示化合物。假设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现由四条肽链共n个b构成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______(2分)。
(3)图2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图中所示肽链含_____种氨基酸,它们的不同取决于图中的哪些基团?___________(填序号)(2分)。
(4)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例如,鸡蛋和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吃熟鸡蛋和熟肉容易消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17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图1为植物叶肉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图2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光合作用需要色素的参与,在色素分离实验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
(2)过程⑤产生的C3表示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______,过程③~⑦中,能产生ATP的是______(2分)(填序号)。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______(2分)(填结构名称)。
(3)细胞呼吸过程中需多种酶参与,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细胞中绝大多数酶都在_______(细胞器)中合成。
(4)图2中d点时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是______(CO2mg/100cm2·h)(2分),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该植物若缺镁,则图中c点如何移动______(左移/右移/不动)。
19(15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下面甲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为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①为清水,②为0.3g/mL的蔗糖溶液),图乙所示是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请据图回答:
(1)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细胞膜”这一说法,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细胞膜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2分)模型。某些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2分)的功能。
(2)如果将一个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___________(2分)现象。K+与NO3-会通过图乙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方式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出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吸收量明显减少,而K+的吸收量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Ⅰ.组装图甲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Ⅱ.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Ⅲ.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Ⅳ.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②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
20(14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3种类型,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玉米既可自株受粉,也可异株受粉。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花授粉产生子一代,则子一代为红色籽粒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出现不同颜色籽粒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1分)。如果进行玉米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_(1分)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2)现有一株白色籽粒的植株,如果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利用种群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的纯合子与之杂交。
(3)不是所有植物都需要去雄这一环节,例如喷瓜有雄性(G)、两性(g)、雌性(g-)三种性别,三个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G>g>g-,例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在喷瓜的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若让基因型为gg-的两性植株进行自交,则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株Gg与雌株g-g-杂交子代中雄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