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5 12:23:21

文档简介

建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因为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契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摄影者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光亮
张金凤
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棵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
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强子。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强子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强子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强子爸在医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强子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强子超市”开张了。
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强子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强子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这天,强子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强子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强子爸开始力所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强子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强子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强子超市开了一年多后,强子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强子家早早就开着门,强子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强子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丈夫干不了重活儿,强子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强子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多起来。无论多忙,强子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强子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取快递的人说,你收点费吧,要不我们以后不好意思麻烦你。可强子妈执意不收,邻居间这么点小事都不能托付吗?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去年夏天,强子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强子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再次营业的时候,强子妈满脸灿烂的笑容。邻居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强子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强子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平时热热闹闹的合欢树下变得十分安静,表现了街坊大妈们对店铺新来房客的好奇,引出了对新房客一家的介绍。
B.强子爸遭遇车祸后,强子妈率先振作,置办货架开小超市,并以儿子的名字“强子”命名,寄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C.强子超市是一家人的根基,夫妻二人共同打理超市,水果蔬菜新鲜,价格也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因而生意红火。
D.“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强子妈自豪的语气说明一家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
5.强子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6.小说以“幸福的光亮”为题,有哪些内涵?(3分)
二、整本书阅读(7分)
7.结合《乡土中国》所学知识,选择填写适合的核心概念解读相应的社会现象(每个空1分,共3分)
长老统治 熟人社会 教化权力 礼俗社会 横暴权力
(1)山深人俗淳 ______________ (2)远亲不如近邻_____________
(3)苛政猛于虎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1分)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中的“停机德”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个女子?其命运如何?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1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0.下列划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
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11.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帝王位高权重,处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使命,刚开始人才兴旺,到后来却成了孤家寡人。
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百姓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
D.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从汉朝开始,王朝开国皇帝的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的庙号常常为“太宗”。
B.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以主持变法知名。《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回信,逐一反驳对方所加罪名,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
C.魏征,唐代著名的政治家,以敢谏善谏著称。辅佐唐太宗一度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著有《资治通鉴》一书。
D.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朱颜青鬓”运用正面描写方法,塑造了年轻将领的形象,和首句“壮岁从戎”相照应。
B.“儒冠”代指读书人,词人笑读书人虚度光阴,在批评儒生误国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豪情。
C.下片一、二句写作者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吴、楚以自我解愁消闷。
D.“望秦关何处”实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作者不禁产生了“年华虚度”的伤怀之感。
15.有人评价这首词为“壮词与悲歌同声”,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3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6.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破敌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3)《赤壁赋》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毛泽东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读过无数______①______的作品。毛泽东的读书志向、读书精神、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读书治学的一代新风,也留下了许多人间佳话。毛泽东对《资治通鉴》研究颇深。他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尽管立场观点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读这部书来熟悉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晚年,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论《资治通鉴》时说:“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啊!我读了十七遍,每读一遍都______②______。”延安时期流传一句毛泽东的名言“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领导武装斗争后,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如饥似渴,红军每打下一个城镇,他都要派人到邮局搜罗一捆报刊,犒劳自己的“精神世界”。全国解放后,毛泽东阅读的报刊数量更多、范围更宽,一天几万字的《参考资料》是他的每日必读。正是因为长期养成了读报的好习惯,毛泽东一生对世界风云洞若观火,对天下大事_______③_____。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一生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
B.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
C.毛泽东喜好读报,也酷爱读书的一生。
D.毛泽东酷爱读书,也喜好读报的一生。
五、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50分)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我们的一生中会收获无数的帮助,当回忆首去时,我们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朋友的一路陪伴,感恩挫折,感恩社会,感恩遇见……
要求:请以“感恩”为话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建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1.C 2.D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错,原文“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可见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
B.“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错,原文“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可见应是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
D.“真实地展现”不当。原文“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可知,京剧高于生活,艺术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错,倒数第二段写“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没有采用类比论证。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错,原文“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可见京剧摄影家并不需要学习京剧演员刚柔相济的表演美,是要学习他们的信念。
故选D
4.C
5.①乐观开朗。强子妈率先振作起来,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②勤劳能干。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强子超市开张了,丈夫干不了重活儿,强子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
③善良仁义。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收钱。
④关爱家人。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
6.(1)指强子超市的灯光。在营业期间,强子超市的灯每天亮到很晚。后经过强子妈的擦拭,灯光更加明亮;
(2)象征强子妈内心的希望。强子妈在困境中心怀光亮,不放弃希望,乐观面对;
(3)揭示小说的主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强子一家通过劳动创造了幸福光明的生活。
7.答案: (1)礼俗社会 (2)熟人社会 (3)横暴权力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观点,然后仔细查看所给四个选项,分析选项的内容是否符合文章的观点。“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应指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等。
A.“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谚语里明确提到了“兄弟”和“父子”,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B.“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谚语里包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有“朋友” 关系,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句谚语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了势,而“和他有关系的人”往往是他的父母、兄弟、儿女、朋友等,所以这句谚语非常契合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D.“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谚语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这句谚语只是客观地表达同类的人或物易于聚在一起,所以不属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
故选D。
9.薛宝钗。“停机德”,这里是称赞薛宝钗贤良淑德,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读书进取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但她嫁给了志趣不合的丈夫,饱受冷落,命运凄惨。
10.D
11.B
12.C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
13.(1)竭尽诚心,胡越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2)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
14.B【解析】“批评儒生误国”错误。儒冠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自嘲怀抱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也可理解为彼时诗人意气风发,嘲笑读书人虚度青春,表达了以身许国的自信和豪迈之情。均没有批评儒生误国的意思。
15. 答案:“壮词与悲歌同声”指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与理想成空的悲愤融合在一起。
上片回忆过去,以“气吞残虏”“拥雕戈西戍”等表现了年轻时杀敌的豪情壮志;下片书写现在,以 “梦断”“悲歌”叹流年虚度等表达了壮志难酬,光阴虚度的悲愤。
16.(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7.①脍炙人口 ②获益匪浅 ③了如指掌
18.比喻。①把毛泽东对读报的需求比喻成如同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一般。②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毛泽东对读报的迫切需求。
19.B
20.作文
例文:
弦歌不辍,感恩不止
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接受领导好意的下属,多年来,仍不忘那一份知遇之恩的感动,始终如一的追随在他身边。由此,我想说:常怀一颗感思之心,方能在内心修篇种菊,以更有力的姿态面对人生种种。
怀一颗感恩之心,个人可以立于世,馈乡梓。
也许有人觉得当下人人皆可自立于世,我们还需感恩什么呢?斯言大谬!马旭老人清贫一生,一餐只吃一点面条和青莱,如此节俭地过生活,她却仍不忘家乡的养育之恩,用积攒多年的巨资,在家乡捐助学校建设,助力数千孩子走出大山;叶嘉莹先生鲐背之年不忘感恩,将退休金全部捐助给学术机构,助力经典诗歌传播。因此,常怀感恩之心,一个人可以为家乡,为他人贡献一己之力,回馈乡土,灌溉一世的乡愁。
怀一颗感恩之心,企业可以成大事,立大业。
创业之初总是一波三折。马云的阿里集团最初仅四五个人,在一间租来的小办公室里工作。最初几年零收入,连租金都负担不起。这时正是由于一对美国夫妇对马云的慷慨资助,马云才渡过难关,拥有今日之电商帝国。也许马云对这对夫妇的感恩并不一定促成他的成功,但在他想放弃时,却是感恩的力量激励他走下去。
怀一颗感恩之心,国家可以同命运,共繁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疫情之初,巴基斯坦兄弟、蒙古老友、非洲多国兄弟等都对中国鼎力相助,抗疫之时患难见真情。而在这些国家疫情危急时,中国也毫不犹豫的反向支援。中国不会忘记那些曾给予我们帮助的国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以说,正是这场疫情,将人类更紧密的连在一起,“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花,同园之叶”,疫情下的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互助和感恩加速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因为每个国家都铭记着他国的友好互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共同屹立于地球之上,有难同当,共同繁荣。
“你的好,请让我终其一生去回报”。故事中的仆人,其感恩的美好品德值得每个人学习。而正如崔卫平所言: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行动吧,弦歌不辍,感恩不止,让明天的中国以我们为荣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