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1.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东欧、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要成就,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历史事实,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历史解释的能力。 东欧与苏联的改革与剧变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知识梳理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苏联的发展
(1)成就: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2)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主要内容 评价
政治 领域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经济 领域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2)勃列日涅夫改革
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领域: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经济改革成效甚微。
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放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3、苏联的解体
(1)过程
1990年,立陶宛独立后,俄罗斯及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发表主权宣言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背景
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各国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改革
南斯拉夫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东欧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如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等。
3、东欧剧变
背景
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苏联鼓动东欧改革。
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表现: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特点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罗马尼亚发生了流血冲突;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改革开放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自此以后,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科技自主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难点突破
一、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 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经济体制,对苏联传统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①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二、从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
改革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调动人民积极性。
改革要协调好国民经济的比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课时训练
1.赫鲁晓夫时期对经济理论的讨论十分活跃,特别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苏联学者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尽管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毕竟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实际已变化了的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由此可见,赫鲁晓夫改革( )
A.引发了苏联思想大解放
B.否定了计划经济模式
C.冲击了斯大林经济理论
D.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据材料“特别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但毕竟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实际已变化了的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可知,赫鲁晓夫时期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对苏联的商品货币关系体制进行了新的探索,有利于冲击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选C项;在斯大林体制的束缚下,人们对斯大林体制的反思所起到的反响极为有限,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排除B项;赫鲁晓夫时期依然坚持斯大林体制,只是对斯大林体制局部的小修小补,依然承认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排除D项。
【答案】 C
2.苏联某领导人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效果有限;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他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国防相关的工业部门,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该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 据材料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故选C项;斯大林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领域,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根本上放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直接导致苏联解体,排除D项。
【答案】 C
3.有学者称,戈尔巴乔夫实施“加速发展战略”意图扭转苏联经济停滞,在初期经济效果不佳时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收效甚微下又骤然转向政治领域。该学者意在说明苏联改革进程中( )
A.存在过激倾向,缺少宏观规划
B.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C.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解析】 “在初期经济效果不佳时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而“收效甚微下又骤然转向政治领域”,这体现了过激倾向,同时也看不出之前有宏观规划,故选A项;题干中的信息没有提到社会制度问题,所以作者不是意图说明其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都是国家对经济控制的表现,排除C项;“加速发展战略”体现的是对苏联经济停滞现象的关注和调整,所以不是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排除D项。
【答案】 A
4.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 )
A.是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改革
B.推动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
【解析】 据材料“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可知,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受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进行改革,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元化”,故选A项;1985年以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是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的,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论战,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C项;不只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混乱,还导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排除D项。
【答案】 A
5.1990年两德统一之后,大量外来移民涌入德国,在尊重和保护少数族裔的语言、文化和宗教的同时,德国要求所有外来移民必须学习和了解德语,接受德国社会的人权、民主、法制及爱国主义等主流价值观。这些做法反映出德国政府( )
A.依然固守着冷战思维意识
B.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心存顾忌
C.重视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D.努力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对外来移民提出的相关要求,反映了德国政府注重强化外来移民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故C项正确;德国政府要求外来移民接受的人权、民主、法制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这表明德国政府存在一定的冷战思维意识,但是“固守冷战思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对外来移民提出的相关要求,并未涉及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没有涉及提升德国国际影响力的问题,排除B、D两项。
【答案】 C
6.1992年,陕西省政府开始实行国企“破三铁”行动,一是通过建立劳动合同制破除“铁饭碗”,二是通过建立干部聘任制破除“铁交椅”,三是通过建立技能岗位工资制破除“铁工资”。这次行动( )
A.增强了国企的经营活力
B.改变了国企所有权性质
C.优化了国企的产业结构
D.消除了国企发展的障碍
【解析】 由材料“通过建立劳动合同制破除‘铁饭碗’,二是通过建立干部聘任制破除‘铁交椅’,三是通过建立技能岗位工资制破除‘铁工资’”可知“破三铁”行动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故选A项;国有企业改革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并未改变企业的所有权性质,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激发活力的国企改革,不能体现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排除C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 A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设、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20世纪30年代末,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
——摘编自叶艳华《苏联时期北极地区和
北方航道开发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苏联开发北极地区的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对北极地区的开发。时间:十月革命后至二战时期。材料突破:(1)”特点”,总结材料,“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继承了沙俄时期开发北极地区的已有成果”→在继承沙俄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制定了统一管理的国家计划,重点关注对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北方海路(西起喀拉海峡,东至白令海峡的航段和水域)”→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为拓展北方海路的运输规模,政府组建北海航线委员会,负责运输货物和开发航线”→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经营;“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并实现了北欧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开发范围较为广泛。(2)“意义”,总结材料,“实现了北歇与远东间的定期航行”→使北方航道得到快速开发,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航线;“1928年后,该委员会除了从事贸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工业建设,负责将西伯利亚地区的谷物、木材加工品和渔产品等物资运往其他地区”“二战期间,苏联远东军舰可经过北海航线进入巴伦支海,支援海军在欧洲战场作战”→为战时苏联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加快推进北方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在极地航空与破冰船舰队建设、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陆路交通运输网建立等领域取得了全新发展”→促进西伯利亚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
【答案】 (1)特点:在继承沙俄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经营;开发范围较为广泛。
(2)意义:使北方航道得到快速开发,成为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航线;为战时苏联物资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西伯利亚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源支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