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C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冲刺卷(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选择题,每题2分,计24分)
1.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
A.国家产生 B.社会转型 C.政权分立 D.文明起源
2.“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丝绸。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材料表明了丝绸之路的意义是 ( )
A.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C.加强中外之间物种的流通
D.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3.北宋宰相赵普认为,“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初统治者制定的“治之”之财的措施是 ( )
A.将禁军将领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
B.实行“重文轻武”
C.设置副丞相,分化宰相事权
D.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
4.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而一手仍握旧物”,“新其貌,而不新其心”。这里的“握旧物”和“新其心”分别是指 ( )
A.采用旧式武器和采用新式武器 B.维持旧的制度和建立新的制度
C.维持旧的制度和采用新式武器 D.采用旧式武器和建立新的制度
5.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6.这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召开的。毛泽东在大会报告中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该次会议 ( )
A.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论断
C.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7.识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这组图片反映的成就取得主要是由于政府( )
长春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 机鞍山大型轧钢厂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8.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很少赞扬中国,且报道时多使用“红色中国”。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则以《邓小平的梦想》为封面标题,赞扬“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壮举”。这一转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 )
A.美国政府着手改善中美关系 B.中国经济实力已经显著增强
C.中国内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D.美国媒体摒弃意识形态偏见
9.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 )
A.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
B.拜占庭帝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C.拜占庭帝国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
D.拜占庭帝国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10.读右图,这反映了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
A.城市化进程
B.殖民扩张步伐
C.农业的发展
D.战胜封建主义
11.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境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
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D.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12.《二战秘史》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同力景的协调与合作”开始于 (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联合国正式成立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西汉强盛后,汉武帝组建骑兵队伍大举反击的少数民族政权 位于图A中①处;(1分)唐太宗时,文成公主与② 政权最高统治者和亲,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1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 ”(1分)图C人物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 (1分)
材料二:元朝的民族交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受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诗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2)依据材料二,慨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2分)并赫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民族交融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认识。(2 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A情境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1分)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思想。(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具体行动。(2分)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欧洲人带给印第安人的疾病比欧洲人野蛮的剥削还要残忍。印第安人在天花、麻疹等疾病面前毫无抵抗能力,只能成群的死去。孤立隔绝还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心理上的脆弱....殖民统治者在摧毁印第安文化的同时,又力图把宗主国的文化移植过来,以求使印第安人皈依自己的文化和信仰,实现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武力屠杀、疾病以及残酷的剥削使印第安文化丧失殆尽。
——摘编自周穗明《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
①指出图B运动的领导者。(1分)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使欧洲人发现印第安人的航海事件。(1分)依据材料二,概括欧洲人的殖民统治对印第安人的影响。(2分)
材料三:表C欧美主要国家实力对比变化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1 2
1914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3
在20世纪上半叶,英帝国从顶峰上走下来,白人殖民地完成了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成为英联邦中与英国平等的伙伴。亚洲非洲各附属殖民地的民族主义也开始抬头了,民族主义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第二次世界大战推进了所有民族主义潮流,英帝国的末日也即将来临了。民族主义运动一浪高过一浪。第二次世界大战推进了所有民族主义潮流,英帝国的末日也即将来临了。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②表C反映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怎样的发展特点?(1分)依据材料三,分析英帝国走下顶峰再到末日来临的原因。(1分)并举出一-例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推进了民族主义潮流。(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标志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的事件。(1分)综上所述,依据近现代殖民扩张的变化,谈谈你对西方殖民扩张的认识。(2分)
15.(15分)某校九年级( 1)班同学围绕“中国近现代外交"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首遭屈辱】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 ,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1861 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衡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 与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建立外交机构的目的。(1分)概括晚晴时期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特点。(2分)
【再遇不公】
材料二:
(2)依据图A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依据。(2分)
【水到渠成】
材料三:
大洲 投赞成票的国家 占赞成票数总数比重
亚洲 緬甸等19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12个) 68.42%
非洲 加纳等26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4个)
拉丁美洲 智利等7个国家(其中二战后独立的国家2个)
20世纪50年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挠。....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以压倒性多数通过“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驱连台湾代表出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多次派遣维和部队赶往世界各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金朝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2分)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2分)
【广结益友】
材料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陕西.历史第3页(共11 页)
(4)依据材料四,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的特点。(2分)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外交的认识。(2分)
2023年陕西中考历史冲刺卷(七)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C A D C B D A D C
13.(1)匈奴;(1分)吐蕃;(l分)天可汗;(1分)查理曼帝国。(1分)
(2)特点:具有双向性;具有主动性;在长期交往中自然形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认识: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民族交融的形式多种多样;民族交融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民族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等。(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 分)
14.(1)事件:三角贸易。(1分)思想:通过建立海外殖民有效解决国内人口问题;通过海外殖民提高海洋对英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答出任意-点即可得1分)具体行动:成立特许贸易公司;建立殖民地;进行掠夺式贸易;发动殖民争霸战争。(答出任意-点即可得2分)
(2)①领导者:玻利瓦尔;圣马丁。(答出任意一一个即可得1分)航海事件:哥伦布“发现”美洲。(1分)影响:给印第安人带去疾病,使其大量死亡;使印第安人心理脆弱;摧毁了印第安文化,传播了西方文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②特点: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分)原因:白人殖民地建立民族国家;亚非民族主义运动高涨。(1分)史实: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2分)
(3)事件:纳米比亚独立。(1分)认识:推翻殖民统治是大势所趋;殖民侵略是一种罪恶,殖民压迫和掠夺给殖民地带来巨大损失.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当地长期的贫穷和落后,但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民族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15.(1)目的:适应国际交往需求。(1分)特点:外交活动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展;外交受制于西方列强;外交策略与社会环境变化相适应。(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分赃的会议。(2分)依据: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准备。(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2 分)意义: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契机;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特点:重新组合与不同国家的外交关系;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布局;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新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认识:中国近现代外交的主动权从西方列强手中逐渐转人由我国掌握;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艰辛曲折;中国外交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符合题意,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