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蜀道难》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8-18 10:5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三语文第二单元教学案
——唐代诗歌
教学目标
1.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成就以及古体诗、近体诗的体裁常识。
2.体味作品的景、物、人、情,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鉴赏诗词意境。
3.反复吟诵,感知诗词的声韵美。
4.学习李白潇洒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情感真挚以及李商隐意蕴深厚的诗歌特点。
5.分析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诗歌的内涵,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二、重点
1.古诗的体裁常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理解诗歌的意思
3.从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体味作品的景、物、人、情,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鉴赏诗词意境。
2.从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
课时:一课时
学法:问题引导法
诗歌鉴赏理论指导
诗歌体裁常识(详见《语文知识手册》336页)
1.古诗可分为近体诗和 古体诗 ,近体诗可分为 律诗 和 绝句。
2.中国古代诗歌包括诗、 词 、 曲 。
3.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是 唐朝 。
(二)诗歌鉴赏常识
1.形象:包括景象、物象、人像。(参看《语文知识手册》500页)
2.语言:(1)炼字、炼句。诗歌语言富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弹性美,常表现为对语言的变形: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等等(相当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
(2)语言风格。古代诗歌语言风格鉴赏常用词语: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3、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设问、反问、互文、通感、双关、对比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等>)、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俯—仰,点—面,工笔—白描,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
(3)其他技巧:想象联想、渲染、衬托、赋比兴、象征(托物言志)、抑扬、烘托、借古讽今、对比等
4、思想内容: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忧国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等等。
练习——鉴赏下列诗歌,完成诗歌后面的题目。
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著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3、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蜀道难 李白
一、目标
1.领会诗歌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2. 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本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重点
1.领会诗歌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在此基础上背诵诗歌。2.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本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难点
1.理解本文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2.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四、教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五、学法:问题引导法
六、课时: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就是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来“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课题及作者、背景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 瑟调曲》旧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三)预习检测
1.给加点字词注音。
噫吁嚱(yīxūxī) 鱼凫(fú) 秦塞(saì)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猿猱 ( http: / / www.21cnjy.com )(náo) 扪参(mén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2.找出并改正有错的字词。
峨眉 钩连 攀援 朱颜 瀑流 万壑
地崩山摧 冲波逆折 扪参历井 雄飞雌从 磨牙吮血
3.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四)文本探究
1、朗读文本
自由读、听朗诵带、全班齐读、自主朗读(结合注解阅读、理解)
2、解读文本、读懂文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危乎高哉! 高 开国何茫然 多么
西当太白有鸟道 对着、面对 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百步九折萦岩峦 弯曲 以手抚膺坐长叹 徒、空
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
一夫当关 占着、把着 所守或匪亲 通“非”
锦城虽云乐 即使 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难于上青天 介词结构后置句
但见悲鸟号古木 省略句
(3)自主提问,合作探究(略)
3、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分三层:第一层叙述蜀国长期闭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状况,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第二层描述秦蜀之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第三层叙述蜀道来由。
第二问:表现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2)本诗题为“蜀道难”,此道到底有多难?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把蜀道之艰难表达的淋漓尽致?
诗人运用比喻和反复,直接抒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要点: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
4、诵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六)、反馈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三题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唐诗,是中国诗歌的珠穆朗玛,而李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是珠穆朗玛上空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作为他的成名作的《蜀道难》又是如何体现他的这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诗歌。
(二)复习检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3、写五丁开山传说语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直接描写蜀道惊险的语句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文本探究(小组合作探究)
1、本诗意境阔大,气势逼人,气象宏伟,画面使你怵目惊心,叹为观止,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体会。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象中,他仿佛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16个字就将民间传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 ( http: / / www.21cnjy.com )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http: / / www.21cnjy.com )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教师总结: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岂虚语哉!
2、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①“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②“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人的想像。是夸张。
3、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4、写剑阁的那一段包含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
剑阁为蜀之门户,写剑阁,正如胡震亨所说,是为了“著其戒”。此题涉及诗的寓意。
  答案要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这番预言在十多年后就得到了证实:从上元二年(761年)到大历初(766、767)即有段子璋、徐知道、崔旰等人相继发动叛乱。
  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
5、本诗主要写蜀道之高险,目的何在?只是单纯的以写景为目的还是另有他意?
(学生讨论,请个别学生谈谈看法。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与学生“剥皮抽筋”读法。让学生划出文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并组成一诗。)
全诗的骨干句子集中起来: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问君西游何时还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诗歌主旨:赠别友人入蜀,对友人去蜀地的忧虑和惜别之情。
(四)个性化朗读
诵读提示(供参考)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1.噫吁……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抚膺坐长叹。”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朱颜。”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旨句,至“凋朱颜”略作一顿,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嵘而崔嵬……化为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豺。”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一夫”两句应读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长咨嗟。”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五)背诵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练习:阅读李白《登太白峰》,完成1~7题。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
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1.诗中两个“太白”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
2.“夕阳穷登攀”中一个“穷”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答:
3.诗人怎样描写太白峰的高峻雄伟? 答:_______________
4.诗人想象的乘风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答:_
5.“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矛盾?答:
6.《蜀道难》中与“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出同一机杼的两句诗句是:答: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前者为山峰名字,后者是星宿名称。作者运用相关联想,登太白峰而见太白星,极富情趣。
2.太白山高峻,但诗人攀登到夕阳在山也要登上峰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3.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写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攀登太白山,直到夕阳残照,才登上峰顶,侧面烘托了山的高峻。随后写他和太白星倾耳密语、接谈融洽的情景,化实为虚,以虚写实,夸张地表现出太白山直插云空的雄姿。
4.诗人想象自己乘着习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飘然飞升,自由轻快,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他举起双手飞向皎洁的明月,幻想超离人间,摆脱尘世,追求个性自由,追求光明理想。
5.诗人在朝廷“格言不入,帝用疏之”,不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用,郁郁不得志。登太白峰而幻想神游,远离人世,正是这种苦闷心情的反映。但作者毕竟留恋人间,渴望有所作为。这句诗细致的表达了作者欲去还留,既出世又入世的微妙复杂的矛盾心理。
6.①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②连峰去天不盈尺
(八)教学反思
八、高考链接(2010年江西高考题)
(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绚(xuàn)丽 丰腴(yú) 倩(qiàn)影 乳臭(chòu)未干
B.赦(shè)免 嗜(shì)好 逡(qūn)巡 弱不禁(jīn)风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
D.泅(qiú)渡 坍圮(pǐ) 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
答案:B。(A臭xiù ,C传zhuàn,D吓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 吻颈之交 自诩 一筹莫展
B.寒碜 礼尚往来 偿试 杀一儆百
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杀 原形毕露
D.肆意 淋漓尽致 编撰 理屈词穷
答案:D。(A、吻(刎)颈之交B、偿(尝)试C、改弦更章(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答案:A.A.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久。(B、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刮目相看【解释】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D、拾人牙慧【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答案:B。A、“这里”“青松翠柏”主谓搭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C、“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D、“受惠”的对象不正确。可修改为“为了让这项住房政策真正使低收入家庭受惠”。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 答案:A.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三)、作文语言训练
(09年重庆卷)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答案 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 不狂妄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 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九、自助餐(见《目标素养》或《同步课堂》
十、作文素材
名家素材运用:用生命创造的杰作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运 用 提 示
对于《最后的常春藤叶》这一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思考。从琼珊的角度,可提炼出“信念的力量”“希望”“精神支柱”等;从贝尔曼的角度,可提炼出“牺牲精神”“品质”“人性美的光辉”“友谊”等。
这一素材,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用作论据,让文章更加饱满,充实;写作以记叙或抒情为主的作文时,可以将其引入文章,使文章更富感染力。还可以抓住“藤叶”这一含义丰富的事物,扣住写作主题,将其贯穿全文,与文章浑然一体。
优 秀 片 段 展 示
生命是脆弱的,就像树上的叶子。
在欧·亨利的经典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琼珊本是一个富有理想的艺术家,但是病魔吞噬着她的肉体,苦难摧垮了她的精神,使她没有了生的留恋,最后一片叶子成了她存世或离世的理由。而一生穷困潦倒的失败画家贝尔曼,却用他的善良和爱心,以自我的牺牲为代价,让一个年轻的生命绝处逢生,让自己的生命杰作与世长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后的一片叶子,尽管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只要它在你心灵的窗口闪动,你就有凝望它的理由。不管你有没有勇气走近,去看一看那是真实的叶子,还是颜料的魔术,只要有一片叶子,你就会存在。只有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这片叶子不复存在,它才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为了这个理由掉落的叶子,应该不是在秋冬,而是在失去希望的夜晚。
(选自冬之韵《贝尔曼的叶子》)
十一、07江西高考满分作文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人心若是一方小池/必有一泓清泉/缓缓而入/呢喃起诗意的涟漪/吟咏着岁月的旋律/此际/心清如许
  ——题记
  贾平凹曾写道:“人生得也罢, ( http: / / www.21cnjy.com )失也罢,悲也罢,喜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此言得之。如果语文是人心中的一泓清泉,那么我对语文的爱就如皎皎月辉,长照人生路。
  语文,是无处不在的。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看那灼灼其华的背后,是语文把一段宋词的婉转情思幽幽吹起。“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在那千层碧山之中,千载白云之上,语文把盏而吟,吐纳着唐诗超然物外的开阔大气。
  “绣榻闲时吹红雨,雕栏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处倚黄昏。”桨声灯影里,小桥流水边,可不是语文在漫步,为江南的烟雨平添了几许温柔。“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滚滚波涛中,浩浩大海上,可不是语文在倚天扬帆,于劈波斩浪间展露中华文明的浩瀚博大。
  语文,是动人心魄的。
  霓虹闪烁的上海滩上,语文带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访一个又繁华又空洞的世界。那里有一个比烟花还寂寞的女子,扑闪扑闪着一双犀利敏锐的眼睛,跟你缓缓道出那动荡年代不凡的情愫。于是在张爱玲空灵的文字间,你看到了语文的长度,从很远的地方跨越时空而来,说一段令人涕下的故事,道一曲百转千回的歌。
  塞草连天的大漠里,语文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见一位唤作蔡文姬的女子。“泪水和墨续汉史,秋风兰蕙化为茅。”舍夫弃子只因心系汉文化的传承大业,只因铭记自己是汉家的好女儿,于是便在黄沙中走上了艰难的归路。于《胡笳十八拍》中,你听到了语文的密度,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语文,是催人奋进的。
  我曾读余光中的文章,只看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也要一直萦绕着这大地,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便倏地落下泪来。祖国的伟大与崇高,在语文中体现;文人的爱国与执著,在语文中彰显。
  我曾在食指的《相信未来》中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前进的动力,在毛泽东的《沁园春》中获取少年的豪情,在汪国真的诗篇里徜徉,从而明了:不须在意身后的寒风冷雨,只要认真向前,朝着目标前驱。
  语文就像是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玲珑的五言诗,于平平仄仄之中给人以清新的意蕴;语文又像是一幅空灵的山水画,于点染勾勒中给人以深邃的感悟;语文更像是一泓清泉,在心灵的小池里注入源头活水,由此,天光云影共徘徊。
  浮泛在诗与爱与梦的泉流上,我侧耳聆听语文清越的声音,汩汩,汩汩……
诗 形象:景象、物象、人像
歌 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
鉴 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其他技巧
赏 思想内容:
一、叹蜀道之高险 蜀道来历
蜀 (难行) 蜀道高峻
二、叹蜀道之惊险 景物凄清
道 (可畏) 山水险恶
难 三、叹蜀道之凶险 剑阁险要
(申戒) 杀人惨景
蜀道难
形象、意境:凄清,高、惊、凶险
技巧:比喻、反复、衬托、渲染、想像、夸张、
一咏三叹、点面结合等。
主旨:赠别友人入蜀,对友人去蜀地的忧虑和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