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
16 《金色的草地》说课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说教材
本章主题与
内容结构
本节内容
七 说
教材改革后,如今的统编教材从
三年级开始,每册都独立编排一个以
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
强化习作能力的培养,丰富了语文教材
单元组元的形式,是教科书编撰史上的
一个创举。习作单元与普通单元相比
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
和教学价值。
说教材
七 说
说单元
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
在阅读中学习表达方法
归纳梳理
提炼方法
初步尝试
运用
进一步感知写法
本章主题与
内容结构
教材分析
形成单元成果
本节内容
《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因为“我”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所以从平凡的大自然中、看到了有趣的变化,发现了变化的秘密。
课后题直接指向本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第二题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我”观察到的草地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第三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并和同学交流观察所得。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七 说
说 学 情
学生已有知识
已有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
1
三年级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习作时的观察方法。
2
没有进行习作的观察文专项训练
落实完成新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的孩子提出的对于习作的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
虽然拥有了对事物的观察经验,但 是很难观察中的发现写清楚
生活经验
许多学生没有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使其不易理解草地变色的奥妙, 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此环节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采用边读边用动作演示的方法,和蒲公英开花的视频,让学生体验到蒲公英花朵的变化过程。
手掌
拳头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
本单元作为一个习作单元,对于单元目标的确定,我综合了新课标中对于第二学段中的习作目标和课本上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核心素养是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掌握重点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3.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3.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4.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巧创情境,整体感知
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合作探究,交流共学
读写结合,优化表达
(四)
(一)
(二)
(三)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新授课(第二课时)教学模式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金色的草地
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情景教学法
读书指导法
直观教学法
01
03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领悟文章主题。
在学习描写蒲公英花朵的句子上,借助手掌演示蒲公英花朵的开花和合拢的状态,让学生了解花朵的变化过程。
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细致写法,出示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的场景中自己会观察到什么,然后与作者观察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感受作者的细致。
探究学习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学习法
01
03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领悟文章主题。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草地的场景图时,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草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用课文中所学到的观察方法,侧重观察场景或事物的变化情况。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说板书
说 设 计
教学环节
复习旧知
3′
合作探究,
交流共学
5′
六、说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
优化表达
10′
巧创情境,
整体感知
7′
文本引路,
学习观察
15′
一、复习生字词和第一、二自然段。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叫喊
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叫喊
哈欠 钓鱼 而是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睡觉
pú yīnɡ
shuǎ
qiàn
diào
lǒnɡ
一、复习生字词和第一、二自然段。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抓住书上的词句回答)
再读课文,思考:
作者眼中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一、复习生字词和第一、二自然段。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抓住书上的词句回答)
【设计意图】回顾旧的知识,在阅读中学会抓住关键词。关键词是文章主旨的灵魂,因此,我让学生通过找句子抓关键词来理解课文。
二、巧创情境,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草地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围绕课后第一题的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通读全文,金色的草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因此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草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
二、巧创情境,整体感知
(二)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巧创情境,整体感知
(三)学生讨论: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和可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文章内容。
三、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一)了解草地变化。
1、自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 个时间点草地的样子。
2、将3个时间点草地的颜色分别填入课后第二题的空白处。
教学重点:第三自然段集中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
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
就变成绿色的了。
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早上,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中午,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傍晚,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绿色的
金色的
绿色的
三、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一)了解草地变化。
1、自读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每 个时间点草地的样子。
2、将3个时间点草地的颜色分别填入课后第二题的空白处。
教学重点:第三自然段集中体现了“我”观察的细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设计意图】抓住作者在观察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学习观察方法中的“时间顺序”观察方法。
三、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二)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1、边读第三自然段边画出描写蒲公英花朵的词句。
2、教师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
3、学生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蒲公英花朵在一天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草地颜色变化的关系,并将思考的结果填入第三题的空白处。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
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
就变成绿色的了。
蒲公英的变化
时间:
草地颜色: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拢像——
张开像——
拳头
手掌
花的形状
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早上,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中午,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傍晚,草地是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__。
绿色的
的花朵是合拢的
金色的
的花朵是张开的
绿色的
的花朵是合拢的
三、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二)了解草地变化的原因。
1、边读第三自然段边画出描写蒲公英花朵的词句。
2、教师用手掌动作演示蒲公英花朵张开、合上。
3、学生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蒲公英花朵在一天内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草地颜色变化的关系,并将思考的结果填入第三题的空白处。
【设计意图】 描写蒲公英花朵的词句,了解其变化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故我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动作演示,让学生明白“张开”“合拢”。
三、文本引路,学习观察
(三)引导学生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1、出示图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如果你的窗前有一片这样的草地,上面开满了花,你会观察到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想象自己所做的观察和课文中“我”的观察有什么异同,从而体会到我不只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更进一步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张开合拢的关系。
四、合作探究,交流共学
1、小组交流:生活中你观察到的一种植物或者动物,在之前的基础上,侧重交流你观察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交流你的观察所得。
2、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之前的观察记录进行扩充,侧重体现出观察到的事物和场景的变化情况。
五、读写结合,优化表达
(一)图片出示,让学生观察夜来香昼夜的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前后进行描写。
(二)出示评价标准,观察图片抓住前后不同提点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用夜来香昼夜的变化图片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如叶圣陶说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说课流程
说学情
说教材
说板书
说目标
说模式
说方法
说设计
金色的草地
说课流程
16 金色的草地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学会运用时间顺序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
早晨 合拢 绿色
中午 张开 金色 细心观察
傍晚 合拢 绿色
【设计意图】利用提纲式的板书,体现了作者的观察细致,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