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体会并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2.学习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对眼睛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重点
3.把握祥林嫂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难点
[学习方法 ]
1.速读方法 2.圈点标划法 3.讨论探究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见示范15页) 鲁迅《我之节烈观》(见示范19页)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一、基础过关
1.熟记下列字的字音
钝(dùn)响 监(jiàn)生 寒暄(xuān) 朱拓(tà )
陈抟(tuán ) 间(jiàn )或 悚(sǒng)然 执拗(niù )
谬(miù )种 诧(chà )异 雪褥(rù ) 负疚(jiù )
俨(yǎn )然 忌讳( huì ) 形骸(hái ) 两颊(jiá )
窥( kuī)探 新正(zheng) 瘦削 (xuē) 呜咽(yè )
驯(xùn )熟 桌帏(wéi ) 草窠(kē ) 咀嚼( jué )
渣滓( zǐ) 蹙( cù )缩 炮烙(páo ) 窈(yǎo )陷
惴(zhuì )惴 歆(xīn )享 讪讪(shàn ) 蹙(cù )缩
不更(gēng )事 瞥(piē )一眼 踌蹰(chóu )(chú )
荸(bí )荠(qí ) 醉醺醺( xun )
2.理解词语意思,给下列成语各造一个句子.
横七竖八 百无聊赖 宽洪(宏)大量 沸反盈天
天有不测风云 走投无路
二、整体感知
速读文章,用事件为横轴、命运为竖轴画一个“祥林嫂命运曲线图”.(小说的速读,要抓住中心人物、理清围绕中心人物发生的中心事件。)
三、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通过人物描写,理解人物命运
小说主要采用肖像描写来刻画主人公---祥林嫂,在肖像描写中最经典的就是对她眼睛的描写。。
1.鲁迅先生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下面请同学们来找一下文中共有几处对人物眼睛的刻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并完成下表。
时间 眼睛刻画 精神特点
初到鲁镇 只是顺着眼 善良、温顺、安分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上带着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巨大的打击已使她如同霜打的蔫苗了。
讲阿毛的故事 没有神采的眼睛 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所遭受的一切已使她失去了生气,麻木面对一切
捐门槛后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赎罪之后的解脱
不让祝福 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了,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把一双如空洞一样的眼睛写了出来,被摧残垮了
行 乞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极大摧残后的呆滞神态,对生活全乎绝望,完全是行尸走肉。
问有无灵魂 她那没有精彩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即将丧失生命的祥林嫂仍存有一丝希望
除了眼睛的刻画,文中还多次出现衣着、脸色的描写,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窥看到了祥林嫂每况愈下的悲惨一生。
〔二〕通过环境描写把握主题
社会环境,可以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理解环境描写,才能深入地把握住主题。
再婚让这个命运多舛的不幸女人,拥有了未曾有过的幸福时光,但它给祥林嫂也带来了深重的苦痛,逼着她一步步走向死亡。
1.“我真傻,真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四次,一个承受丧子之痛的母亲何以会一遍遍地向别人讲述孩子死时的惨状?
痛苦、空虚、自责、赎罪心理,渴望理解、安慰。
2.再回到鲁镇,对祥林嫂的不幸,她周围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什么态度?在文中圈出相关内容
四叔、四婶歧视、厌弃 柳妈赏玩、嘲笑 镇上人的赏玩、嘲笑、冷漠、厌弃、践踏
3. 祥林嫂凄然地死在了祝福声中,对她的死,周围的人怎么看?
四叔:生气、谬种 短工:穷死、淡然 我:不安、愤激、沉痛
4. 谁应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真正的元凶?
(1)柳妈 A.奚落祥林嫂的伤痕 B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情她却给她增加了痛苦
(2)我 我说不清,始终不否定灵魂的有,表现我对帮助祥林嫂摆脱封建迷信毫无力量,甚至没有勇气正视祥林嫂提出的问题,我的"软弱""无能",没有改良的办法.
(3)四老爷、四婶:不让亡夫丧子沾满晦气和再嫁的祥林嫂参与祝福,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捍卫者。
(4)镇、上人的赏玩、嘲笑、冷漠、厌弃、践踏
(5)祥林嫂自身的愚昧、迷信
(6)婆婆与贺大伯
正如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他们要么是那吃人制度与思想的奴役者,要么是不能敌过那吃人制度思想的"软弱""无能"者。真正的元凶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
补充:鲁迅先生的《我之节烈观》中的两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字:“节烈这两个字, 据时下道德家的意见来定界说,大约‘节’是丈夫死了,决不再嫁,也不私奔,丈夫死得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得愈好。‘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有强暴来污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抗拒被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得愈好,倘若不及抵御,竟受了污辱,然后自戕,便免不了议论。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可是文人学士,已经不甚愿意替他作传;就令勉强动笔,临了也不免加上几个‘惜夫惜夫’了。”
“社会上多数古人模模糊糊传下来的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实在无理可讲;能用历史和数目的力量,挤死不合意的人。这一类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里,古来不晓得死了多少人物;节烈的女子,也就死在这里。……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他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
点拨归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所谓的封建正统思想的毒害下,人们麻木地、严格地遵守着封建礼教规范,而把人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活的权利、最基本的人格尊严、最基本的同情心,全都泯灭了。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麻木,缺少同情、缺少关爱。
5.小说叙述的是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为什么不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祥林嫂”为题而取名“祝福”呢 ?
祝福是鲁镇的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充满了“男尊女卑”等封建礼教色彩,祝福之时也正是封建思
想对人们影响和制约最深的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候,也是人们对祥林嫂歧视和迫害最甚的时候。以此为题可突出主题。
——“祝福”与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是人物命运转变的契机和背景。“祝福”展示了初到鲁镇的祥林嫂的勤劳能干,“祝福”时使一向勤快能干的祥林嫂受到了鲁家的冷遇和歧视,即使她倾其所有,花费了“历年积存的工钱”“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也没有改变。这使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总是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逐出鲁家,沦为乞丐,惨死雪夜。
---所谓“祝福”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其实像祥林嫂这样的处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压迫下的劳动人民哪有福可“祝”?又岂能“祝”来幸福?以“祝福”为题有反讽之意。祥林嫂在祝福的欢乐中倒毙在雪地上,于对比中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四、欣赏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艺术。(见课本25页练习2)
五、讨论探究
电影中增添了祥林嫂捐门槛不被承认后砍门槛的情节,好不好?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不拘定论)
六、链接练习
1.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书房的描写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个怎样的人?
鲁四老爷的书房中的对联的完整内容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一细节
描写用意何在?
鲁四老爷的事理极不通达,心气极不和平。是借此联表达强烈的讽刺意味。
2.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这段话中雪花的描写有何作用?
首尾照应,结构严谨;以无声衬有声,突出凄凉气氛,衬托心境;表现屋内的静,衬托无聊,引出联想和下文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