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校、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校、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5 16: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校、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
地 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
第I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最大的流域,该流域内的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湘江流域特色。中田村位于湘江中游的山坳之中,另有竹山河的两条支流汇成小溪,流经村落东西两侧,是一个军事防御功能特别显著的传统村落,内部巷道遵循横平竖直的规律分布,无论在空间格局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近年来,该村落居住功能显著下降。下图为中田村空间结构图。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中田村传统村落的朝向为( )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2.中田村显著的军事防御功能,主要是利用( )
A.平直的巷道布局 B.坚固的山墙构造 C.有利的地理条件 D.茂密的森林植被
3.近年来,该村落居住功能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房屋年久失修,村落损毁严重
B.受经济因素影响,旅游功能增强
C.对外交通不便,人口大量流失
D.河流供水不足,人口大量搬迁
最近邻指数是指平均观测距离与预期平均距离的比值。预期平均距离是假设随机分布中的邻域间的平均距离。如果最近邻指数小于1,所表现的模式为集聚类;如果最近邻指数大于1,则所表现的模式趋向于离散或竞争。下表示意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最近邻指,据此完成4~5题,
行业 最近邻指数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0.430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0.170
房地产商务服务业 0.355
科学研究与综合服务业 0.500
4.按照集聚与离散趋势的划分,青岛市各生产性服务业中集聚最弱的是( )
A.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B.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C.房地产商务服务业 D.科学研究与综合服务业
5.青岛市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空间布局集聚态势强于其他行业,主要原因是( )
A.受位置和交通因素影响较大
B.受人力和市场因素影响较大
C.受资金和技术因素影响较大
D.受环境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
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物体在随冰川运移过程中磨蚀基岩,形成凹槽,冰川消融后冰碛物停留其中,形成凹槽冰碛。瑞士阿杰特冰川末端萎缩后,在地表留下众多条带状排列的凹槽冰碛,大小不一,棱角分明。下图为阿杰特冰川末端局部景观图,甲区域地表寸草不生,乙区域有草类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凹槽冰碛呈条带状排列,能够指示古冰川的( )
A.规模 B.走向 C.厚度 D.分布
7.冰川萎缩后,凹槽冰碛的位移主要通过
A.流水搬运 B.风力搬运 C.重力崩塌 D.温差风化
8.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地表有草类,主要得益于( )
A.坡度较缓 B.热量较足 C.土壤发育较好 D.有丰富的融水补给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明显的经济集聚现象,其辐射带动效应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下图示意长江三峡库区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选项中,辐射范围最小的中心城市是( )
A.重庆主城 B.万州 C.涪陵 D.夷陵
10.与其他中心城市相比,影响夷陵辐射范围内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气候条件 C.地形 D.人口数量
11.推动长江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 )
A.推动人口外迁 B.完善交通条件
D.建设高等院校 C.禁止工业发展
粮食生产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预计未来粮食总需求量的增长将会远超过粮食生产量的增长。同时,中国粮食进口量日益剧增,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85~2015年,中国南方地区粮食产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粮食主产区逐渐向北转移,形成“北粮南运”的格局。据此完成12~13题。
12.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粮食产量增长率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且复种指数下降
B.劳动力老龄化,耕作技术下降
C.农业资金投入减少,且单产下降
D.粮食进口量大,且价格较低
13.粮食主产区逐渐向北转移,给北方农业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A.导致土地粗放利用,耕地产出效益下降
B.加剧农业用地开发,引发区域水土流失
C.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作物种类单一
D.加剧农业用水不足,造成粮食产量不稳定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和海岸带经济的复苏,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愈发突出,为此,国家近10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围填海管控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的政策措施。2012年4月,原国家海洋局公布《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中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2000 km的目标。下图示意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变化特征。据此完成14~15题。
14.我国四大海区开发利用程度从强到弱的排序为( )
A.黄海海区、南海海区、东海海区、渤海海区
B.东海海区、渤海海区、南海海区、黄海海区
C.南海海区、东海海区、黄海海区、渤海海区
D.渤海海区、黄海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
15.整治和修复自然海岸线对我国海洋生态安全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防止海平面上涨,减轻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威胁
B.提高海水自净能力,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
C.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强海洋生态服务功能
D.扩大海域面积,增加海水对温室气体的储存量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海南岛受季风影响,降水夏季多、冬季少,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冬季风的影响下,岛上冬季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1%,也是暴雨发生最少的季节。2013年12月14日~17日,海南岛位于副热带高压西侧和生成于南侧的低压槽前,海南岛东部出现自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最强降雨,导致海南岛东部地区大面积受灾。下图示意1951~2016年海南岛冬季日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1)指出1951~2016年海南岛冬季日最大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冬季海南岛暴雨区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4分)
(3)说明副热带高压对此次降水产生的影响。(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水温度和盐度是海水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渤海地处季风区,水浅,热容量低,受局地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海洋站是获取沿岸海洋水文数据的依据,秦皇岛、唐山三岛、曹妃甸和黄骅是渤海沿岸的海洋监测站。下列图表分别示意渤海海域四个海洋监测站月平均表层盐度季节变化和累年平均表层水温。
站名 累年平均表层水温/℃
秦皇岛 13.2
唐山三岛 13.8
曹妃甸 13.4
黄骅 14.3
(1)与渤海深海海域相比,沿岸浅海海域海水温度季节变化更显著,分析其原因。(4分)
(2)分析渤海海域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盐度发生的变化。(4分)
(3)指出黄骅沿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西北“水三线”由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共同构成,其不仅可有效指导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还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西北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多山地、丘陵,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在60%以上,面临着资源约束、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西北“水三线”地区各级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区和率先发展区,也是完善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的活力引领区与核心潜力区。下图示意西北“水三线”地区空间范围及分区。
(1)指出“水三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具体表现。(3分)
(2)说明西北“水三线”地区各级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发展区的原因。(6分)
(3)请为“水三线”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18年天然气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23.87%,已成为世界主体能源。然而,因区域经济差异及天然气分布不均衡等条件约束,世界天然气生产地与消费地存在明显的错位,由此促使天然气供给国与消费国资源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且增长迅速,能源安全形势严峻,保障天然气资源安全日益成为国家战略重点。下图示意2018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重心和输出规模(109m3)格局。
(1)说明阿拉伯海域形成液化天然气输流节点重心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我国液化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的原因。(6分)
(3)为保障我国能源消费安全,请提出合理的措施。(4分)
地理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图示月光塘和翠微峰所处村落的位置,可知中田村村落的朝向为坐南朝北。故B选项正确。
2.C【解析】中田村位于山坳之中,且北面有月光塘,东西两侧有溪流合围,背靠山地,利用其有利的地理条件,可提高军事防御功能。故C选项正确。
3.B 【解析】由材料可知,古村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因此不会年久失修,由于古村落空间布局特殊,且文化内涵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受经济因素的刺激,近年来,古村落旅游功能上升,导致古村落原来的居住功能下降。故B选项正确。
4.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如果最近邻指数小于1,则表现的模式为集聚类,越趋近0,集聚越强烈;如果最近邻指数大于1,则表现的模式趋向于离散或竞争,越趋近1,离散或竞争越强烈,表中科学研究与综合服务业的最近邻指数最大,说明其在四种生产性服务业中的离散程度最强烈。故D选项正确。
5.C 【解析】读表可知,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最近邻指数远小于其他行业,反映出其空间布局的集聚态势强于其他行业。其主要原因是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受资金和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大,只有集聚形成规模优势,才能稳步快速发展。故C选项正确。
6.B 【解析】冰川底部的物质随着古冰川的运动而向下移动,因此条带状能够指示古冰川的移动方向,即可以看出古冰川的走向。故B选项正确。
7.C【解析】冰碛物大小不一,通常情况下流水难以搬动,风力也无法搬动;风化只能使冰碛物破碎,并不会发生位移;冰碛物在坡面重力的作用下可以向下滑塌。故C选项正确。
8.C 【解析】由图可知,甲区域距离凹槽冰碛更近,地表大粒径冰碛物质更多,且位置相比乙区域更高,冰川退缩的时间更晚,因此土壤发育条件更差。故C选项正确。
9.B 【解析】据图可知,万州的辐射范围仅为108km,是四个中心城市中辐射范围最小的。故B选项正确。
10.C【解析】夷陵辐射范围靠近巫山,该区域地形复杂,海拔较高,经济发展缓慢。故C选项正确。
11.B 【解析】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缩短各个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是推动长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举措。故B选项正确。
12.A 【解析】南方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同时,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复种指数降低,导致南方地区粮食增长率逐渐降低。故A选项正确。
13.D【解析】粮食主产区北移,会加大对农业资料的投入,使北方农业区耕地利用会更加精耕细作,产出效益提高;农业耕作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不会下降;北方农业区开发较早,耕地开发潜力较小;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粮食主产区北移,会加剧农业用水不足,导致粮食产量不稳定。故D选项正确。
14.D 【解析】根据图示2010~2020年我国四大海区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的变化,可知渤海海区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指数最大,黄海次之,东海较小,南海最小,所以四大海区开发利用程度从强到弱的排序是渤海海区、黄海海区、东海海区、南海海区。故D选项正确。
15.C 【解析】整治和修复自然海岸线有利于恢复海洋的原生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海洋的不合理利用程度,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增强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海平面上涨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海水富营养化是由人类向海洋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引发的,海水对温室气体的储存量决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均与自然海岸线的整治和修复无关。故C选项正确。
16.(1)海南岛1951~2016年冬季日最大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150 mm以上的大暴雨出现海南岛东部,其中万宁冬季日降水量最大。(4分)
(2)冬季冷空气南侵,海南岛常处于高压底部,受偏东气流影响;来自偏东气流的水汽充足;偏东气流从海南岛东部的迎风坡辐合抬升,造成强降水天气。(答出两点,4分)
(3)副热带高压阻挡了南支槽东移的速度,导致南支槽在华南地区停留时间较长;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加强了南海暖湿气流向海南地区的输送,有利于出现持续性大暴雨过程。(4分)
17.(1)沿岸浅海海域靠近大陆,陆地气温变化对沿岸海水温度影响大;沿岸浅海海域海水深度小,海水热容量较深海海域小,海水温度变化更显著。(4分)
(2)海水温度升高时,表层海水蒸发量更大,海水盐度增大;海水温度升高,溶解盐类物质量更大,海水盐度更高。(4分)
(3)特征:总体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趋势;冬季盐度高值点集中在12月,夏季盐度最低值多出现在8月。(4分) 理由:冬季,河北省沿岸偏北风强,海水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来自陆地的径流汇入少,对海水的冲淡作用弱,表层盐度达到全年最高;夏季,降水以及陆地径流汇入多,表层盐度达到全年最低。(答出两点,4分)
18.(1)水资源短缺;水土资源不匹配;荒漠化严重;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答出三点,3分)
(2)城市群人口分布较集中,劳动力充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周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基础设施完善,吸引外部开发投资的能力较强。(6分)
(3)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提高区域生态功能;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增强经济支撑功能;打通各片区交通网络,增强各片区资源、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利用资源优势,吸引产生集聚,带动经济发展。(答出两点,4分)
19.(1)邻近中东地区,液化天然气产量大,消费量少,可供大量出口;地理位置优越,液化天然气通过海运出口,向欧洲出口量大。(4分)
(2)工业化水平提高,液化天然气需求量增大;国内液化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远超生产量,液化天然气供应不足;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煤炭利用减少,能源短缺现象加剧。(6分)
(3)开发国内潜力大的新能源,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发展新的能源合作伙伴,开辟能源进口多元化渠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答出两点,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