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1.了解和掌握有关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镇南关起义
(一)萍浏醴起义
1、时间:1906年冬
2、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3、领导人: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4、结果:失败,刘道一遇害
5、地位(意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二)安庆、绍兴起义(浙皖起义)
1、时间:1907年夏
2、地点:安庆和绍兴
3、领导人:徐锡麟和秋瑾
4、结果: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
徐锡麟
秋瑾
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庆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
7月14日秋瑾被捕。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三)广西(镇南关)起义
1、时间:1907年
2、地点:广西镇南关
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4、结果: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四)广州黄花岗起义
1、时间:1910年
2、地点:广州黄花岗
3、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
4、结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5、影响: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起义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结果 意义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萍浏醴起义
1906冬
刘道一
第一次
失败
安庆绍兴起义(浙皖起义)
1907夏
秋 瑾徐锡麟
失败
失败
失败
镇南关起义
1907
孙中山黄 兴
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黄 兴
影响最大
1911.4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时间:
地点:
经过:
结果:
影响:
二、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
占领楚望台
→猛攻湖广总督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和汉阳
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推荐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全国十几个省宣告独立
革命主力:湖北新军
起义的有利条件:革命组织文学社、共进会的谋划,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
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
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
潮流的闸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课堂小结
主力:湖北新军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革命起义:
武昌起义:
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演练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广西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2.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 )
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
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
C.革命党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C
D
3.武昌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中国同盟会 B.湖北文学社
C.湖北新军 D.湖北共进会
4.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
C
C
6.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
A.工人 B.学生
C.湖北新军 D.农民
5.领导黄花岗起义的革命者是( )
A.秋瑾 B.徐锡麟
C.邹容 D.黄兴
D
对比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
比较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政治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宪制,保留皇帝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历史背景 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清政府极端腐败民族危机之时 目的 都为了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级 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有既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都有软弱妥协 最络结果及原因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的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比较项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起止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中 1898 1911
领导阶级及派别
目的 性质 学习侧重 积极影响 局限性 只学习技术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对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退让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维护清朝统治
救亡图存,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西方资本入侵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传播;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
改革要从实际出发,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