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修昔底德陷阱“的含义是?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大国博弈与世界格局的重塑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大国博弈—冷战之源
美国 经济 工业产量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53.90% 74.90% 32.40%
军事 军队 航空母舰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200多万 30艘 1626枚 有
政治 控制联合国
苏联 经济 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军事 军队 作战飞机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140万 40000架 1910枚 有
政治 控制东欧地区,领土扩张60万平方千米,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西欧 普遍衰落——英国:赢得战争输了财富;法国:元气大伤、地位下降;德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材料一:战后各国实力对比表
材料二:美国把德国经济复兴置于优先地位,而苏联考虑的都是如何从德国“尽可能多”地获取赔偿。美国在雅尔塔会议上支持苏联得到 100 亿美元赔偿的主张,而在波茨坦会议上却改变了立场,这恐怕是苏联开始不信任美国的根源之一。
——沈志华《战后赔偿:美苏对德占领政策中的合作与冲突》
根据教材第108页、109页结合材料分析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美苏势均力敌
矛盾猜疑
欧洲地位下降
丘吉尔和平砥柱演说
冷战原因:
势均力敌
同盟基础消失
国家利益、国家战略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矛盾猜疑
大国博弈将人类带入冷战的深渊!
一、大国博弈—冷战之源
1961
基础梳理:阅读教材110页至113页,在3条时间轴上写出重要历史事件。
1947.3
1947.6
1949.1
1947.9
1955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1955
1962
1989
1979
1987
1967
1990
1991
1949.4
1949.5
杜鲁门主义
1947.6
1949.4
北约
成立
1949
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分裂
1947.9
共产党与工人情报局
马歇尔计划
华约
成立
1955
冷战开始
全面冷战对抗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冷战与两极格局形成
1949.1
经济互助委员会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1947.3
1955
万隆
会议
1961
不结盟运动
1962
古巴导弹危机
欧共体
成立
1967
修建
柏林墙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日本经济“起飞”
多极力量成长,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的发展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1979
1987
《中导条约》
1989
东欧剧变
1990
两德统一
1991
苏联解体
苏联入侵阿富汗
冷战的终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终结,
两极格局瓦解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1945年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两极格局形成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1991年
冷战开始
冷战与两极格局演变全过程
1947年
1955年
二战结束
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多极化趋势出现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合作探究:
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冷战的特征。
古巴为西半球唯一社会主义国家。
美国视其为苏联在西半球扩展的基地。
自我控制机制
美国国力优势
军备竞赛
恐怖平衡
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地缘政治特点
国家利益之争
二、大国博弈—冷战之变
古巴与美国本土相距仅217公里
短程导弹仅2分钟可毁灭佛罗里达
中程导弹仅5分钟可毁灭1/3 国土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美 国
中 国
日 本
西 欧
一个声音
一种合力
超级大国
伟大复兴
谋求大国地位
俄罗斯
走出低谷
军事强国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材料三:“冷战”持续40多年,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割成两部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岳麓版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三、大国博弈—冷战之果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冷战知识,谈谈你对冷战的认识。(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材料四:1972 年 5 月,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签署了美苏关于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协定,确定两国将在空气和水源污染、城市环境、北极生态系统等 11 个领域进行友好合作。
——丁金光《国际环境外交》
世界分裂
战争威胁
恐怖平衡
强权政治
局部动荡
合作发展
分裂
恐怖
合作
竞争
和平
统一
三、大国博弈—冷战之果
冷战对抗的悲剧不再重演!
北约东扩
美国新冠疫情的失控
修昔底德陷阱
美俄博弈
四、大国博弈—冷战之思
中美贸易战
中美关系往何处去?
冷战已经终结,冷战思维仍在
中美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是新一轮大国之间的零和博弈,还是走合作共赢之路?
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
打破修昔底德陷阱
克服零和博弈思维
承担起大国责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起向未来
本课小结
参考书目:
[1]沈志华:《冷战五书》九州出版社
[2]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弗里德曼:《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广东人民出版社
[4]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上海人民出版社
[5]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拓展学习
纪录片及电影:
1.冷战全程实录
https://www./video/BV1oW411H7ow share_source=copy_web
2.苏联解体20周年祭
https://www./video/BV17i4y1
3.国际关系史 刘德斌 徐蓝
https://www./video/BV1YA411N7M6 share_source=copy_web
1.《窃听风暴》.[悬疑].(导)多纳斯马尔克,2006
2.《铁幕来鸿》.[剧情].(导)约翰·休斯顿,1970
3.《间谍之桥》.[传记].(导)斯皮尔伯格,2015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