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元代,占人口少数的蒙古族作为统治者,在法律上对不同民族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并将各民族依次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类,即“四等人制”。这一制度( )
A.旨在接受中原文明
B.巩固了蒙古政权
C.具有因俗而治特点
D.加剧了民族矛盾
2.据《元史》记载,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但蒙古人不在此限。材料反映出元代( )
A.监察制度带有民族压迫性质 B.监察制度得到健康发展
C.选官制度上存在民族歧视 D.所有失职官员遭到严惩
3.《元史 地理志》中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由此可知,元朝( )
A.赋税徭役相对沉重 B.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C.基层治理更加高效 D.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趋于一体
4.《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 D.明清时期的奏折制度
5.南宋诗人范成大1170年曾出使金朝,他在《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金人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
A.宋金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B.女真人吸收了中原文化
C.重阳节发端于金朝时期 D.宋金议和改善双边关系
6.辽初政权礼制建设过程中承继了中原“生有名,死有谥”的传统,至迟到辽中期,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谥号赠赐的制度。据目前所知的材料,辽代官员获赠的谥号以褒奖美德善行为主。在谥字选择上,“忠、恭、懿、肃”等字的使用频率较高。这种举措的作用是( )
①消除了文化差异②集中反映儒家礼治思想
③引导了社会风尚④树立官方主流道德标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7.辽朝境内既有以游牧、渔猎生活为主的契丹人和其他游牧部族,也有以农耕为主的汉人;各民族、各地方之间经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发展水平判若云泥。辽朝统治者据此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金瓶掣签制
8.依据如表内容,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
民族 政权 制度
契丹 辽 中央“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汉制待汉人”,地方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
党项 西夏 仿宋设中书、枢密、三司分管行政、军事、财政,又保留了原有“蕃官”体系。地方州、县官员多由部族首领充任。
女真 金 中央沿袭唐宋制度,地方以猛安谋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县制管理汉人。
A.完成了与内地一体化的进程 B.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
C.促进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扩展 D.注重本民族先进制度的保留
9.“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此观点认为行省制( )
A.成为农民起义频发的根源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克服了唐宋地方治理之弊 D.不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
10.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 )
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 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
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11.《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此种人颇受重视,头胸腹皆缠布带,否则不堪疲劳。常持一海青符,俾其奔驰之时,偶有马疲或其它障碍之时,得在道路上见有骑者即驱之下,而取其马。此事无人敢拒之,由是此种铺卒常得良马以供奔驰。”据此判断,“此种人”工作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急递铺 D.宣慰司
12.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 )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云南
13.元代,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元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宗王特权 B.完善中央制度
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地方治理
14.《辽史》记载:“契丹……宫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表述的是( )
A.中书门下省 B.南北面官制 C.猛安谋克制 D.四等人制
15.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列举的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历程,省略号处可以填( )
A.皇帝制 B.盟旗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16.据《辽史》载:“辽有五京。上京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余四京随宜设官,为制不一。”东京地区用渤海制,南京、西京地区用汉制,上京、中京地区则是汉制、契丹制兼而有之,史称“五京体制”。辽代实行这一体制意在( )
A.全面汉化 B.方便迁徙 C.因俗而治 D.统一体制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派遣专职官员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张骞出使西城后,汉王朝将匈奴势力赶出了河西地区,并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并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御史台与廉访使司所构成的地方监察网络,构成了防范行省擅权坐大的特殊机制。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朝行省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余尝见枢密都承旨张诚一说,昔年(公元1075年)使北虏,因问耶律、萧姓所起,彼人云:“昔天皇王问大臣云:‘自古帝王英武为谁邪?’其大臣对曰:‘莫如汉高祖’。又问:‘将相勋德孰为优?’对以萧何。天皇王遂姓耶律氏,译云刘也。其后(皇后)亦锡(通“赐”)姓萧氏。”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
材料二 金太宗不但“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而且“分遣使者诸路劝农”。金熙宗诏“罢来流水、混同江护逻地与民耕牧”,还将皇帝狩猎的“禁苑隙地分给百姓”。明昌四年(1193年),尚书省报告说:上京路诸县“每岁收税粟二十万五千余石,所支者六万六千余石,总其见数二百四十七万六千余石。臣等以为此地收多支少,遇灾足以赈济”。
——据漆侠乔幼梅《中国经济通史·辽金经济卷》
材料三 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举例
语法形式 表现 举例(《元典章·刑部》)
定中结构的复杂化 “的”字结构的复杂化和定语的多层化 蛮子田地里看守五河县的张千户小名的受宣的官人。(卷四,倚势抹杀县尹)
“着”的“方式化”用法 用“着”表示动作的持续 为那般,仿效着称冤的人多有。(卷一五,称冤赴台陈告)
介词带“着” “因”、“依”这两个介词后头可以加“着” 因着胡家的气力里,做到参政的名分有。(卷三,胡参政杀弟)
——据李崇兴《论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四等人制”带有一定的民旅歧视色彩,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巩固蒙古的统治,D项正确,排除B项;进行“四等人制”的划分并不是为了接受中原文化,排除A项;因俗而治是依据当地的风俗特色进行统治,而“四等人制”是进行民族的等级划分,二者并不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但蒙古人不在此限”可得出,元朝的处罚只针对蒙古族外的其他民族,说明其监察制度带有民族压迫性质,A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其监察不包括蒙古族,说明监察不全面,不能反映健康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不是选官,排除C项;材料中监察的不包括蒙古族,不是“所有”,排除D项。故选A项。
3.D
【详解】根据材料“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对边疆地区的赋役,进行与内地一样的管理,说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趋于一体,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将边疆地区纳入与内地一样的管理,无法判定赋税徭役是否相对沉重,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将边疆地区纳入与内地一样的管理,没有体现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相互制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将边疆地区纳入与内地一样的管理,与基层管理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人设立契丹官和汉官,组成南北枢密、南北宰相等,分管不同区域,反映的是辽朝的南、北面官制,C项正确;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与“契丹官仪”“北枢密”“南枢密”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并非魏晋时用以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明清时期的奏折制度与材料描述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至是,适以重阳,金人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可知,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出使金朝,在金朝,人们重视重阳节日,在重阳节这天进行祭天活动,说明中原文化成为金朝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金朝吸收了中原文化,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金朝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没有描述宋金对峙局面信息,排除A项;重阳节是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而非发端于金朝时期,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金朝对中原文化的吸收,而非宋金议和,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辽初政权礼制建设过程中承继了中原‘生有名,死有谥’的传统,至迟到辽中期,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谥号赠赐的制度。”可知,辽朝学习与继承了中原的文化,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谥号赠赐的制度,其官员获赠的谥号以褒奖美德善行为主,这些措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风尚,也树立了官方主流道德标准,对于维护辽朝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无法消除文化差异,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辽朝继承中原文化,而非集中反映儒家礼治思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
7.B
【详解】辽朝统治者根据各民族、各地方之间经济、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采取“因俗而治”的南、北面官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B项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清朝在西藏实行金瓶掣签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和金在政治制度上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C项正确;辽、西夏和金在学习中观政治制度的同时也保留了少数民族特色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辽、西夏和金没有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排除B项;题干强调少数民族政权学习中原地区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导致黄河、长江等自然屏障瓦解,无法阻挡流贼蔓延,因此作者认为此项制度变革不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稳定,D项正确;行省制度与农民起义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作者认为行省制度破除山川形便导致无法应对流贼问题,与中央对地方控制无关,排除B项;行省制度无法克服唐宋地方治理的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忽必烈即位后......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忽必烈分别为辽、宋、金修史,三国都为正统,忽必烈以此表明元朝为三者的统一,中华的正统,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为少数民族修史先例的开创,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元朝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元朝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偶有马疲或其它障碍之时,得在道路上见有骑者即驱之下,而取其马。此事无人敢拒之,由是此种铺卒常得良马以供奔驰。”可知,这是中国古代用来传递紧急物资的机构——急递铺,C项正确;中书省是元朝的最高中枢机构,材料的信息体现的是公文、物资传递的信息,不符题意,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和宗教事宜的机构,材料未体现相关信息,排除B项;元朝是宣慰司是管理西域的机构,材料体现不出,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以经略台湾,C项正确;西藏、新疆、云南与澎湖巡检司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可得出元代的这一做法是通过宗王与行省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强化对地方的治理与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宗王也受到行省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制度,排除B项;相互牵制并不会提高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建国后,按照“以国法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因此材料是对南北面官制度的描述,B项正确;中书门下是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行政机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排除A项;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排除C项;四等人制是元朝时期民族歧视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行省制度。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固定常设,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 个行省。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统治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于吐蕃地区,则由全国最高佛教机构宣政院进行政教合一的管理。D项正确;皇帝制度秦朝创立,不是地方制度,排除A项;盟旗制是清代的,排除B项;分封制是周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6.C
【详解】解读材料可知,辽代的五京体制,有用渤海制有用汉制,还有汉制与契丹制兼而有之,这说明是为了实现因俗而治,C项正确;辽并没有实行全面的汉化,如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排除A项;在东京地区用渤海制,在南京和西京汉族为主的地区采用汉制,并非方便迁徙,如果方便迁徙应该都实行契丹制度,排除B项;根据题干辽的政治体制并不统一,有契丹制、汉制和渤海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7.(1)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设立河西四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特点:大而不专;犬牙交错,以北制南
意义: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详解】(1)措施:根据所学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措施可知颁布推恩令;根据材料“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派遣专职官员巡视所部郡国”可知设立刺史制度;根据材料“张骞出使西城后,汉王朝将匈奴势力赶出了河西地区,并设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可知设立河西四郡;根据材料“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可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特点:根据材料“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可知大而不专;根据材料“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可知犬牙交错,以北制南。
意义:根据材料“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可知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结合所学行省制的历史影响可知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8.观点:少数民族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作出贡献。
论证:各少数民族政权拓展了王朝统治的疆域,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收中原文明,树立“正统”形象,强化了华夏认同观念;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重农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语法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
总之,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得出观点:根据材料“天皇王遂姓耶律氏,译云刘也。其后(皇后)亦锡(通“赐”)姓萧氏”、“金太宗不但‘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而且‘分遣使者诸路劝农’”、“元代蒙古语对汉语语法的影响”可以得出观点:少数民族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作出贡献。论证:结合所学“少数民族对统一的民族国家疆域的巩固史实”得出各少数民族政权拓展了王朝统治的疆域,为现代中国版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华夏认同观念”得出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吸收中原文明,树立“正统”形象,强化了华夏认同观念;结合所学“少数民族对边疆的开发史实”得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重农政策,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结合所学“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史实”得出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语法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中原民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融。最后得出结论:总之,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加快了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