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5张PPT)
鱼、马、羊、猪肉、豆腐、青菜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导 入
姜尚渭水钓鱼
历史典故
秦琼长安卖马
苏武北海牧羊
张飞蜀都卖肉
关羽荆州卖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
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嬴政并吞六国
导 入
导 入
“仁义不施”
“不爱其民”
本文作者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他认为六国败亡的关键是“弊在赂秦”,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的有道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六国为什么被灭?
杜牧
贾谊
授课人:* * *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燕
赵
齐
魏
韩
秦
楚
越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 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
简 介
诗词描绘
生 平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文常题
B
韩柳欧苏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 ,号 ,眉州眉山人。 (朝代)著名散文家,与子 、 并称“三苏”,齐列“唐宋八大家”。苏洵文章笔力雄健,议论锋利,善用比喻,语言明畅。本文选自《 》
北宋
明允
老泉
苏轼
苏辙
嘉祐集·权书
《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仁宗嘉佑元年(1056)携子入京,以所著文章谒翰林学士欧阳修。受赏识,以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遂向朝廷推荐
少时不好读书,由于父亲健在,兄长做官,既没有养家之累,也无科考重任,所以他任侠出游,到过不少地方。19岁时,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后几年仍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其父(苏序)“纵而不问”。
青年游荡
作者简介
发奋读书
作者简介
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苏洵始知读书,起初态度不够认真,导致乡试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书未读透前,不写任何文章。《三字经》载:“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1037年,生子苏轼;1039年,生子苏辙;1042—1055,苏洵绝大多数时间是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二子读书。
作者简介
三苏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
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赍jī志以殁mò(怀抱着未遂的心愿而去世)
作者简介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
作者简介
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
咏苏洵
写作背景
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契丹、辽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能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解 题
论
“六国论”
散文的一种,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
①政论
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当时政治的见解和主张。
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即史论。
②史论
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六国指战国时除国外的燕、赵、韩、魏、齐、楚六诸侯国
六
国
灭
亡
很
简
单
导入新课
读文正音
赂 秦 lù 六国互丧 sàng 率赂秦耶 shuài 获 邑 yì
思 厥 jué 暴 霜 露 pù 草 芥 jiè 与 嬴 yǔ
洎 牧 jì 殆 尽 dài 当 与 秦 tǎng 悲 夫 fú
为……之所 wéi 日削月割 xuē 苟 以 gǒu
文章结构
壹 第一段 引出论题、主论点:弊在赂秦。
贰 第二段 论证第一分论点——赂秦力亏,分析六国破灭直接原因赂秦导致力亏的结果。
叁 第三段 论证第二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论证不赂者因孤立失去援助而破灭,深入论证不赂者灭亡也是赂的结果。
肆 第四、五段 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研读文本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判
判
判
灭亡
武器
弊端
(割地)贿赂
全都
因而或表承接
原因,途径
锋利
因为
有人
相继灭亡
承接上文,表原因
形→动,保全
使…亏损
第一段
第一段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作者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文章第一段五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总领全文,
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1)
赂秦而力亏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中心论点
分论点
总
分
总
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出论点的方法
01
开门见山法。作者在文章的题目或文章开头,摆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02
引经据典法。引用名言或说古道今,概括归纳论点。
03
叙述引论法。通过叙述某人某事引出中心论点。
04
直接反驳法。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确立自己的论点。
05
设问引论法。借用设问提出中心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用、凭
攻战(的方法)
比较
那么
本来
欲望
形→名,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就
城镇
所丢失的土地
城市
古:它的实际情况。 今:实际上
对比论证
第二段
担心
丢失,丧失
助词,不译
助词,不译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 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 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省略句(之)
他们的
去世的
然而
才
拿
看待
古:祖辈和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通“曝”,引申为“暴露于”,冒着
很少的土地
军队
割让
代词,这样
安稳,休息
来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 宜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本来
代词,这样
用
省略句(诸侯)
(强秦)
古:灭亡 今:推翻
既然这样
确定,断定
那么
弥、愈:越,更加
以致于
通“餍”,满足
献,送
名→状,按道理
名→动,侍奉
引证法: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适宜,得当
抱薪救火:比喻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消除祸患,反而会加快祸患的蔓延。
凶残
应当
第二段译文
秦国凭借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它的实际数量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把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第二段译文
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以至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第二段
研读文本
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敌我力量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段
引用论证 道理上
比喻论证
秦国
韩楚魏
数量上
韩楚魏
对比论证
韩楚魏
秦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不战胜负判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攻取所得
战败所亡
受赂所得
赂秦所亡
祖父创业难
子孙割地易
割地安寝
秦军又至
诸侯地有限
暴秦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战争,武力)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灭亡
已经
幸免
开始
这是
判
最后随着
亲附、亲近
效果,结果
名→动,坚持正义
(刺秦)
采用
才
古:招致。 今:快
名→状,在后面
等到
第三段
曾经
却,表转折
句尾语气词
以…为:把…作为 计:策略
因此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被杀
和,跟
表并列
古:两次。 今:又一次
连:连续
却:使…退却
形→动,坚持到底
等到
谗言
成为
却
因为
状语后置
武:名词,泛指与武力、军事、战争有关的事物。
被动句
代赵国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况且
处在
消灭
数、理:天数,命运。
轻易判断
通“倘”,假如
古:没有出发。 今:不能、、没能力
几乎
古:智谋和力量。 今:指人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许
还
时候
亲附,依附
副词,实在,确实
假如
爱护
没有办法
第三段译文
齐国未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它)结交秦国而不帮助五国的缘故。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守正义而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是用武力(抗敌)的功效啊。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交战,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使它退却。
第三段译文
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况且,燕赵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慧穷竭,国力孤单,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以前假使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要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没有前行,赵国 的良将还健在,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如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容易判断。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赵将犹在
齐:
燕:
赵:
思考题:齐、燕、赵灭亡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以此证明哪个分论点?不亡的对策是什么?
不赂者
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以荆卿为计
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例证)
向使
(假设论证)
胜负或未易量
内因
外因
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反面
正面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中心论点更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
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军事策略相同:
始有远虑,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不同点:
以荆卿为计(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韩(赂秦 )
魏(赂秦 ) 赂秦而力亏
楚(赂秦 )
齐(与赢而不助五国)
赵(诛李牧,用武而不终) 不赂者以赂者丧
燕(以荆卿为计)
秦 (大则得城,小则获邑 )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用
封赏
合力,联合六国
恐怕
咽下
省略句(六国)
被
被
名→动,礼待
名→状,每天,每月
胁迫
名→动,侍奉
名→状,向西
朝向秦国)
而,以致于
取独
表被动
食不下咽:形容心中忧烦,不思饮食。
“为国者” 双关,明指六国统治者,暗指北宋统治者。总结历史教训,申明作者的政见。
形势
积久而成的威势
治理
让,叫
第四段译文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吃不下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重用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贤下士
并力西向——六国联合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承上启下——由“谈古”到“论今”,提出对策
结构上
开药方:
治病根: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句首发语词,翻译成那
势力力量
比
然而 还
却
在六国之后
古:可以凭借
今:表示允许
古:旧例。 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点明本文主旨
追随
状后
代秦国
代词,代指六国
却
趋势
苟:如果
以:凭借
定后
这
第四段译文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它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趋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第二段
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谈古论今,纵横对比,讽喻现实
对比论证 - 明比
“六国” “秦”
“宋朝” “辽、西夏”
六国与秦的地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弱于秦”)。
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
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辽、西夏等外患威胁,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对比论证 - 暗比
借古
讽今
论证结构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1)
不赂者以赂者丧
(分论点2)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强弱胜负不战已判
终继迁灭势所难免
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第一段
弊在赂秦
数量上
程度上
道理上
齐亡之事实
燕亡之教训
赵亡之悲剧
(第二段)
引古
(并 列)
总 分
赂秦
力亏
(第三段)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总 分
第四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分总
(递进)
讽今
第五段
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过渡
论证结构
文章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契丹、西夏的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苏洵希望北宋统治者以六国为鉴,不能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御侮,积极谋求“不赂而胜之”之道。
写法赏析
1.故用设问,立论周密
2.巧用比喻,说理生动
3.对比鲜明,论证有力
现实意义
六国灭亡已成历史,当历史照进现实,新时代的我们能够从六国破灭的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不要畏惧强国,不要屈服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不要被强国的积威所胁迫。
如疫情期间,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有一些别有心的政客,把本国疫情的失控甩锅给中国,鼓噪所谓“追责索赔”这种做法,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厅答记者问中,提到“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滥诉侵犯中国的主权和尊严,敲诈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成果,恐怕是白日做梦,必将自取其辱。”
衔接高考
文化常识
情境式默写
衔接高考
文化常识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分别号颍滨遗老、东坡居士、老泉。三人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文章被学者竞相仿效。
2.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荆卿、庆卿、庆轲。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见秦王后,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4.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衔接高考
情境式默写
1.苏洵《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诸侯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六国论》中,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和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这一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苏洵《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古人的一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如弃草芥
苟以天下之大
举以予人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衔接高考
情境式默写
5.苏洵《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洵《六国论》中归纳燕、赵、齐三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苏洵《六国论》中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苏洵《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不赂者以赂者丧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通假字
暴霜露
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暴”同“曝” ,冒着
“厌”同“餍” ,满足
“当”通“倘” ,如果
“无”通“毋” ,不要
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古 义 今 义
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后秦击赵者再
始速祸焉
可谓智力孤危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那实际情况
实际上
祖辈父辈
指父亲的父亲
两次
表示又一次
招致
指速度快
智谋和力量
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例、旧事
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活用方法 释 义
日割月削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义不赂秦
不能独完
李牧连却之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的、一月月的
形容词作名词 小(大)的方面
名词作动词 坚持道义
形容词作动词 完整地存在,保全
动词使动用法 使……退却;击退
形容词作动词 坚持到最后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活用方法 释 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名词作动 礼遇,礼待
名词作动词 降低身份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亏损
名词作状语 按道理。
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之后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或曰:六国互丧…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
有人
有时,偶或
有的……有的……
或许,也许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
大则得城 得到,获得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引申为正确
诚不得已 能够,可以
吾得兄事之 读děi,必须,应当
当与秦相较 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读xiànɡ,宰相
会不相从许 表动作只涉及一方,你
得
相
文言知识积累
特殊句式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 判断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举以予人 省略句,省略宾语
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句
写作训练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六王对自己国家灭亡的原因会有一个怎样的反思?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六王从心底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任选一王,替他发声。
要求:符合人物身份。
【示例】魏王说:割城池不是良方,勤政事为国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