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 达古拉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 达古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5-25 18:2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达古拉》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2.能用身势律动等参与表现音乐,感受蒙古音乐风格特点。
3.能够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文化充满期待,以前学过《我的家乡日喀则》藏族歌曲,对祖国美好河山充满向往,大多学生多没去过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对大草原的神秘渴望了解;通过蒙古歌曲《达古拉》的教学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从而培养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达古拉》
难点:
歌曲中八度大跳音准、切分节奏、长音的声音控制,把握好蒙古歌曲的韵味。
教学准备:
琴、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蒙古大草原的图片)
师:同学们,请看这一组图片,想想把我们带到了哪里呢?宁静宽广的大草原上有碧绿的小草,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雄鹰和小花般点缀在绿地上的蒙古包,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来自草原的音乐,请你们把我们围坐的地方当做草原上的蒙古包,听着音乐围着蒙古包走一走,请一定合上音乐的节拍。
二、感受歌曲
(一)、初次聆听歌曲《达古拉》,感受四拍子的韵律和歌曲情绪。(课件播放《达古拉》音乐)
1、合上音乐的节奏,随着音乐走一走,可以模仿老师动作。(老师先用脚走一次,然后在第三段可以在强拍子加入击掌)
2、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他是三拍子还是四拍子?
(二)、第二次聆听歌曲《达古拉》,用雄鹰展翅飞翔的动作,感受四拍子的强弱以及歌曲悠远绵长、柔中带刚的韵律特点。(课件播《达古拉》放音乐和雄鹰在草原飞翔的图片)
1、学生围着圈逆时针随音乐飞翔律动。
2、学生可以随音乐自由的朝着想去的方向飞翔。
要求:飞翔的时候脚走恒拍,手的节奏4/4 X — X — 第一拍拍击臀两侧,第三拍空中振翅,像老师这样,合上音乐的节拍,像一只翱翔的雄鹰飞到草原上任何一个地方,飞翔的时候请你文明礼让,不要和别人相撞。(师适当的数节拍)
(三)、第三次聆听歌曲《达古拉》,感受歌曲乐句。
1、教师随音乐律动,学生观察。(课件播放《达古拉》音乐和大草原图片)
师导言:我仿佛看见了一群自由的蒙古人在草原上随音乐起舞,下面请你原地不要动,转向老师,看看老师做的动作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老师做的四个方向的变化。)
2、生交流回答。
3、感受乐句。
歌曲分为两个大的乐句,两个大的乐句里面各有两个小分句,共四个分句,下面请你在小分句处换方向做动作。
4、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熟悉乐句。(课件播放《达古拉》音乐和歌谱)
(设计意图:通过四次不一样的方式聆听表现音乐、感受音乐,让学生在表现感受音乐的同时了解歌曲情绪、拍子、乐句,并熟悉了歌曲音乐。)
三、歌曲学唱
(一)、老师范唱歌曲。 (课件播放《达古拉》伴奏及歌谱)
师: 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优美的歌曲是一首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民歌,蒙古族名歌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这是一首短调民歌名叫《达古拉》。下面老师将这首歌曲献给你们,请你边听边看歌词,并想一想《达古拉》会是什么意思呢?老师范唱一段
(二)、解读歌名《达古拉》。
“达古拉”是蒙古女孩常见的名字,相当汉语“招弟”“引弟”的意思,是大人希望再生个男孩的意思。这首歌曲的“达古拉”是指很久以前草原上的一位勤劳、善良、勇敢的蒙古女孩。
(三)、学习曲谱。
1、聆听歌曲,划旋律线。
师:这个优美动听的歌曲我想随着音乐画一画旋律线,请看黑板。
2、看图谱分析歌曲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旋律。(课件显示歌谱)
解决歌曲中八度大跳音准。
3、用献哈达的方式参与旋律线的感受, 用“呜”音感受旋律。(课件播放歌谱和《达古拉》伴奏)
师:下面我们再一次举起双手为远方的客人献上哈达,请你献的时候嘴巴里加上wu来伴唱。
4、唱歌谱。
师:我们一起感受了优美的旋律,下面让我们用连贯优美的声音
唱一唱歌曲的旋律,请你耳朵认真聆听钢琴,嘴里含上一大口草原上的新鲜空气,用最大的力量说悄悄话的感觉演唱,让你们的声音像草原上的清风一样柔美。(提出声音的要求,唱出美的感觉,重点解决八度大跳、切分音、长音的时值)
(四)、学唱歌词。(课件显示《达古拉》歌谱)
1、随琴唱词。
2、解决一字多音的几处地方。
3、第一分句两个小节的情绪处理。
4、两个长音的地方力度处理。
5、完整演唱,整首歌曲的情绪。(课件播放《达古拉》音乐)
四、拓展与延伸
(一)、聆听速度变化的达古拉,师随乐展示筷子舞。(课件播放欢快的《达古拉》音乐)
师:我们一起演唱了优美的蒙古族民歌《达古拉》,蒙古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下面我们将音乐的速度改变,请大家看看音乐的风格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改变,给歌曲情绪意境带来的变化)
(二)随音乐跳筷子舞。(课件播放欢快的《达古拉》音乐,出示节奏:4/4 X — X —)
师导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蒙古的筷子敲击节奏带给我们的热情。请你拿好你的筷子,随老师用跳筷子舞的感觉一起敲敲节奏来表现热情欢快的达古拉吧!(说明:蒙古的筷子舞蹈是通过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声音,请你们敲击自己喜欢的部位随着音乐敲起来)
(三)、用优美+欢快+优美的情绪来表现《达古拉》(课件播放完整版的《达古拉》音乐)
师:下面我们将三段完整的演唱一遍吧!首先是舒缓优美的达古拉,然后是热情欢快跳着舞的达古拉;第三遍草原上恢复了平静,让我们随着夕阳回家!(快慢快完整演唱三段)
(四)、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达古拉》简介马头琴。(课件播放马头琴版的《达古拉》音乐)
五、小结全课
蒙古族音乐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蓝天、白云、马背和草原铸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文化。今天我们学习了《达古拉》这首蒙古族短调民歌,用不同的力度与速度进行表现,蒙古民歌就像蒙古人一样热情豪爽,像蒙古草原一样宽广悠远,它孕育了德德玛、腾格尔、韩磊等许多优秀的草原歌手,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和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后,更能热爱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
《达古拉》教学反思
《达古拉》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蒙古族是一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歌曲的旋律本身难度不大,最大的难点就是八度的跳跃上,要把握好直上直下的感觉。但是这首歌曲的曲风把握却很难,要唱出蒙古族的儿女的豪迈还要变现出马头琴的悠扬,这是难点。特别是歌曲中“走向远方”中“远”的跳跃性和“方”的悠扬性,还有“吐露着芳香”中的“芳”的波音效果以及“我的家乡”中“家”的跳跃感和“乡”的气震效果,也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一个个难点。
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一首歌曲为主要内容的唱歌课教学,即在一节课以唱好一首歌曲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课型教学时不只是纯粹的学唱歌曲,而是需要反复参与感受,即以聆听音乐参与律动为引导,采取反复聆听歌曲做不同层次的动作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熟记歌曲旋律,了解歌曲的旋律特点及相关的音乐常识。教学围绕学唱歌曲《达古拉》展开,通过多种层次的参与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歌曲的旋律,最后完整表现歌曲。
本课教学设计亮点是设计了多种参与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方式。如:听音乐恒拍律动、用献哈达方式感受旋律起伏、用模仿雄鹰展翅飞翔来感受音乐的乐句、用舞蹈来表现音乐速度带来的音乐情绪变化等等,通过聆听参与表现歌曲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解决了歌曲教学当中的难点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新理念。
在肯定课堂教学的同时,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时间设置不合理,学唱时间过长,以至于分组表演时间不够;跳筷子舞的环节学生放不开、比较拘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歌曲的难点处理可以做到更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