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过关训练——文言基础(二)
(第22课 《礼记》二则测试)
学生: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解释加点字词。
虽有嘉肴
虽( )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 ) 有
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
曰:教学相长( )也。《兑命》曰:“学( )学( )半。”其( )此之谓乎!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 )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 )睦。故 人
不独( )亲( ) , 不 独 子 ( )其子( ),
使老 ( )有所终( ),壮( )有所用( ),幼有所长,矜(
)、寡 ( )、孤( )、独( )、废疾( )者( )皆有所
养,男有分 ( ),女有归( )。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
于身也,不必
为己。是故( )谋 闭 ( ) 而不兴C ),盗窃乱贼( ) 而不作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字词归纳。
1.通假字:
选贤与能 与:
矜、寡、孤、独 矜:
学学半 第一个"学":
2.词性活用现象:
不知其善也 善;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
子;
选贤与能 贤: 能:
老有所终 老:
壮有所用 壮:
幼有所长 幼;
3.古今异义:
不知其旨也 旨:古义: 今义:意义
教然后知困 困:古义: 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也 长:古义: 今义:增长
矜、寡、孤、独 孤:古义: 今义:孤单
独:古义: 今义:单独
作文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14-0701/(F) 蓉城金典 语文同步精练试卷(八年级下) -33-
三、一词多义。
①虽 有 至 道
(1)道 (2)学
②国人道之
①然 后 能 自 强 也 ①盗 窃 乱 贼 而 不 作
(3)强 (4)乱
②赏 赐 百 千 强 ② 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①人 不 独 亲 其 亲
(5) (6)独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
①谓 是 谓 大 同
(7) (8)谓
②权谓吕蒙曰
①不知其旨也
(9)其 ②其此之谓乎
③人 不 独 子 其 子
四、重要句子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
4.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
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
8.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译: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
10.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