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标要求:
(识记)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理解)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
一、专制顶峰的时代
自主学习:阅读书本101页,找出清朝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的相关信息。
时期 清初(皇太极) 康熙 雍正
机构名称
人员组成 翰林文人
职责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
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南书房
军机处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皇帝亲信大臣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一)政治——设军机处
履历要求
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
工资待遇
工作内容
组织关系
注意事项
满汉大学士、高级文员
皇上卧室50米处简陋值班房
凌晨3点始,全年无休
兼职光荣,领工资请到原单位
每日所有公文;速记文档
无下属,由由皇帝直接领导
管好嘴,保重膝盖保重腿
军机处工作须知
简
简
速
密
陈设简单
陈设简单,人员少
办事效率高
高度机密
材料研读:依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二:
诸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shàn;zhuàn),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一: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材料研读:依据材料,概括军机处的职能。
积极影响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消极影响
造成君主独断专行,国家兴衰成败取决于
君主个人品质优劣和能力高下;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立的影响。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巩固皇权专制
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顶峰
军机处
随堂练习
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如图图示反映的变革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丞相权力 B.监察权力
C.专制皇权 D.地方权力
C
随堂练习
2.“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锦衣卫
3.清朝雍正年间,朝廷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这一做法的终极目的是
A.适应军务需要 B.保证决策机密
C.提高办事效率 D.强化君主专制
C
D
《明史》案:使用明朝年号,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清的事迹。
胡中藻作诗:“一把心肠论浊清”。
徐骏作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
小组讨论:以下官员或文人如何“得罪”了皇帝?
把参与编写、印刷、销售的70多人处死
腰斩株族,祸及师友。
斩首
入狱自杀,戮尸,满门抄斩。
文字狱
含义: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材料一: …在中国的政治、伦理和历史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自由色彩的理论,他们认为这种理论最后一定导致犯上作乱。
——斯亚东 《我看乾隆盛世》
材料二:明清之际,萌发了具有启蒙思想的社会思潮和具有若干近代色彩的自然科学……由于文字狱一类文化高压政策的实施,启蒙思想的发展道路被粗暴地切断了,民主与科学精神遭到扼杀,广大士人绝口不提国事。 ——冯天宇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课本概括文字狱的危害。。
危害:1.文字狱的推行,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
发展和进步。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组织人力大规模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②清朝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天工开物》、《军器图说》这些科技著作都被禁毁,《天工开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国重见天日。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据统计,在这期间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 ——常建华《清史十二讲》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书“万世师表”匾额
(二)思想——文化专制
实行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目的:控制思想,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随堂练习
4、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记载“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的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的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推崇儒家学说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 )
A.文化认同 B.重文轻武
C.罢黜百家 D.谦恭心态
A
5、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思想专制加强 B.传统文化衰落
C.八股取士盛行 D.儒家地位提高
A
(一)不断加剧的社会危机
养鸟的旗人
兵
官僚腐败
军纪败坏
财政危机
民众困苦
官
八旗兵:射箭箭虚发
驰马人坠地
民
财
和珅恭王府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政策
≠绝对禁止
(二)自我封闭的政策——闭关锁国
过程:
顺治帝:
“禁海令”
康熙帝:
设台湾府后
四口通商
江
浙
闽
粤
乾隆帝: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广州十三行
依据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原因。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
家多安全啊!老百姓
都丰衣足食。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 ——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
自大
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自卫
自给
自足
随堂练习
6.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 1757 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C
7.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从材料可知( )
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
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 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C
根据漫画提示,评价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敲了半天不给开门
不开门,咋办?
打!
清朝前期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
积极影响:对西方侵略者的殖民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影响: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错失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机会
清朝时期的中国与世界
大兴文字狱
机器生产
手工生产
科技之光
查理一世上断头台
强化军权
危机——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击败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