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排比)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②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被融入“诗经”的抑扬顿挫;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淡泊成最美的风景;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③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④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累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因此,⑤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是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A.第②句中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B.第④句的“积累”应改为“积淀”。
C.第②句使用排比修辞,抒发了对国学经典的赞美之情。
D.第③句中“奔涌不息”的“息”与“瞬息万变”“休养生息”“生生不息”中的“息”的意思分别是“停止”“呼吸”“繁殖”“休息”。
2.在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责任,让我们任劳任怨;担当,让我们勇往直前;奉献,让我们无悔青春。
B.一个民族的青年没有担当,毋庸置疑,这样的民族是一幢没有根基的大厦。
C.从来国运看青年,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学生肩负重任,对此我们当之无愧。
D.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众多青年让人刮目相看,怎能说当下青年人没有担当?
3.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纠正发现缺点”,表意很清楚,所以不是病句。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个句子连用三个“在那”相并列,是一组排比句。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被列为古代“四书五经”的“五经”之一。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交往用语也就有谦辞和敬辞之分。谦辞如“敝人”“赏脸”“见谅”等;敬辞如“家严”“惠顾”“奉陪”等。
4.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
(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文》)
5.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大同自古称“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穿行在大同这些古香古色的小街巷,能回响出经久不息的历史足音。这些足音是嘈杂的,仔细辨析,有“琵琶老庙”王昭君回望中原弹奏琵琶的惆怅,有百碑洼北魏崔浩树碑张扬鲜卑民族历史的严谨,也有明朝正德皇帝邂逅并调戏李凤姐的轻佻。有慈禧西逃驻跸“凤临阁”吃“烧麦”的庆幸,有四牌楼下悬吊王龙怕其转生再叛的传奇,也有神偷李文全盗银行戏弄日本鬼子的惊险……沧桑变迁似乎湮没了历史,但不经意又显示出了历史。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还有一种风骨,一种北方的雄浑和厚重,灵隽与神奇。
A.段首“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引文中的句号应在下引号外边。
B.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句式连贯,展示大同街巷的丰厚历史。
C.“历史足音”、“回望中原”、“古香古色”和“弹奏琵琶”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是一个病句。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7.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
B.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张晓风《到山中去》)
C.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
D.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梁实秋《雅舍小品》)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红衣青年仿佛一个完全的外行。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D.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9.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借代)
B.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比喻、拟人)
C.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设问)
D.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排比、反复)
10.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喜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 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 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 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二、填空题
1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
②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枝笔。
③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12.指出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②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③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三、语言表达
13.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 初心 徘徊 芳菲 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50字)
14.将下面画线的句子改为排比句。
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工作、责任、义务。也正是这些十字架,让我们明白了很多。
四、综合题
1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是夯实人生基础的课程,让我们走向丰饶和充盈。行走,让人生更精采。[甲]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乙]使至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 ;[丙]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生无涯,行者无缰。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1)语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应将 改为 ; 应将 改为 。
(3)[甲] [乙] [丙]应填入的三个人物分别是 、 、 。
(4)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6.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承( )受 收藏( ) qí( )岖 眼móu( )
17.“风光”中“风”的意思是()
A.风声;消息 B.风气;风俗 C.景象 D.态度;姿态
18.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19.请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
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20.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人活着就得有盼头”,从这句话看,盼望已然成为人生命大厦的支柱和基石。如果没有了盼望,人的生存也就没有了理由,理想和信念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了无痕迹。
苍茫大地,芸芸众生,因为有了盼望,柔弱的臂膀才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了盼望,婆婆的泪眼才放出坚毅的光芒;因为有了盼望,脚下的道路便越走越长,越走越宽广。盼望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情怀;盼望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A;盼望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望眼欲穿;盼望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B。
盼望与生命如影随形,如果说生命是一粒种子,盼望就是阳光雨露;如是说生命是一艘航船,盼望就是高扬的白帆。
(1)写出文中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 。
(2)在文中A、B两处各填写一个四字短语(或成语)。
(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21.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xī)戏,憨态可(jū),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啃着竹枝,神情悠然自得;有时团作一团打滚,曼不经心;有时拖着笨拙的身躯,晃晃悠悠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骑木马、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与欢笑声。犬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也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濒危动物。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填汉字。
倚 笨拙 (xī) 戏
憨态可(jū)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22.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rǎn (
)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中华大地的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zhèn(
)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ɡèn(
)古不变的艾香。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
在想到诗人的江畔行吟时,我更感动于他的《九歌》;________;__________;更能以敬佩的心情看待他那些极浪漫极抒情的诗篇了。由民歌那样纯粹的浪漫和抒情到《天问》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再到《离骚》中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该是何等痛苦的一个过程啊!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rǎn ②zhèn ③ɡèn
(2)加下划线字“悄”的正确读音是( )
A.qiāo B.qiǎo
(3)“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请给第②段中两处空缺处选择合适的句子是( )
A.更理解他的《天问》了
B.更理解他的《离骚》了
C.更能体会到他面对《离骚》的喟叹了
D.更能体会到他面对《天问》的喟叹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锦秀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昔日的中国,欢快的鸟儿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美丽的花儿芬芳了人们的生活,吟唱的小溪增添了人们的诗意。今天,建议美丽中国,需要走好绿色发展道路。110个家和国际组织、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参加的北京世园会,是一场“绿色之约”。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zhāo示着未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孕( )育 弥( )补 zhāo( )示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中“璀璨”的意思是 ;“竭泽而渔”的“渔”意思“ ”。
(4)文段中画线语句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
2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春后,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它们柔小的身影像一只只翘起的耳朵,听雨水在阳光下奔跑,听落在地上的云彩被风卷起又铺开,听雷声碾过的泥土和石头使劲地翻身。地耳一动不动地趴着,巧妙地wǔ住身子下面的雨水和雷声担心阳光下的蒸发会让它们生命的河床再次干hé。蜷缩的耳朵耐心地等侍春雷响过,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耳星星点点的黛绿,如火把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碾过 wǔ 住 干hé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联系上下文,“蜷缩”在文中的意思是 。
(4)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 和 的修辞手法。
2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qí( )岖 眼móu( ) 承( )受
(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3)文段中的“风光”中“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
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 B.风俗,风气
C.景象,景色 D.外在的姿态
(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方法。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ci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②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严谨( ) 精湛( ) cí堂( )
(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 ”,正确写法是“ ”。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 。
(4)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滋润我们心田;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íng lín
香 甘
(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4)在中国,有一位翻译家和他儿子的通信后来结集成书,感动了无数人。请写出此书的书名。
答 案
1.D 2.C 3.B 4.C 5.C 6.B 7.A 8.B 9.B 10.D
11.拟人;比喻、设问;排比、设问 12.排比;反问;比喻
13.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
14.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的责任,也许是我们的义务。
15.(1)排比 (2)采;彩;缰;疆 (3)孔子;王维;陶渊明
(4)示例:李白江边送友,孤帆远影牵出依依别情;东坡夜游古寺,月色柏影驱散贬谪之闷;龚自珍黯然离京,片片落红化作多情春泥。
16.chén;cáng;崎;眸 17.C 18.比喻;排比 19.我们成了风光。
20.(1)比喻;排比 引用 (2)手足之情 归心似箭
(3)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远足,盼望就是前方的风景。
21.(1)yǐ;zhuō;嬉;掬 (2)曼不经心;漫不经心 (3)排比;拟人
22.(1)染;振;亘 (2)B (3)A;C
23.(1)yùn;mí;昭 (2)锦秀;锦绣
(3)形容光彩夺目,非常绚丽;捕鱼。 (4)拟人;排比
24.(1)niǎn;捂;涸(2)等侍;等待(3)蜷曲而收缩(4)拟人;排比
25.(1)崎;眸;chéng(2)世事仓桑;世事沧桑(3)C(4)比喻;排比
26.(1)jǐn;zhan;祠(2)积;集(3)紧挨着(4)排比
27.(1)茗;霖(2)蜕—褪;遐—暇
(3)书信,似风帆带给我们动力。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进。(4)《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