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月是故乡明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9:5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月是故乡明
五年级·下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走近作者
季羡林,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散文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
翻译作品:《罗摩衍那》。
散文作品集:《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
我会认
















pái
huái
miǎo
gōng
méng
chéng
chè


ruì
lái
yín
qǐng
é
yān
zhuì

婵娟 冰轮 玄兔 银钩 玉盘
玉镜 素娥 桂月 嫦娥 蟾宫
月是故乡明

mēng 蒙骗
měng 蒙古包
例:天空飘着蒙(méng)蒙细雨,在蒙(měng)古包外,警察抓获一批靠蒙(mēng)骗游客获得钱财的犯罪团伙。
méng 蒙蒙细雨

月是故乡明

yàn ① 燕子,候鸟。
yān ①周代诸侯国名。
②指河北北部。
③姓氏。
词语解释
【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 形容形象高大,
气概豪迈。
【烟波浩渺】
形容水面烟雾笼罩、广阔无边的样子。
【乐此不疲】
形容对某事特别喜爱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
指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离乡背井】
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人人都爱故乡的月亮,点明题意。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不知什么时候再看到故乡里的月亮,点明中心。
本文可分三部分:

故乡月
他乡月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找找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用小标题的形式,在书上做标注。
坑边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
坑边望月亮

坑边数星星
点篝火摇知了
坑边望月亮
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感情。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承接上文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由月到山、到水,引领下文。
默读第5~6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分别先写了自己在异乡看月亮的感受,再写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感情。这样对比,衬托出了故乡月亮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内容详解
回忆童年
由童年的趣事自然写到童年对月亮的深刻印象,自然表现出对“故乡的月”的深刻记忆与思念。
3.童年趣事的部分与主题有什么联系?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内容详解
他乡月亮
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突出对故乡的眷念,越是对平凡的小月亮念念不忘,思乡越是深切。
对比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
什么写到那些童年的趣事呢?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通过回忆这些往事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开篇点题
照应前文
对故乡与童
年的回忆
离开家乡后的生活
月亮
思乡
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一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感谢您的观看
201x.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