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澳大利亚唐人街日本唐人街唐装第2课 “贞观之治”唐高祖—李渊一、唐朝的建立1、阅读P7,找出唐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建立时间:618年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
世民功勋显赫,对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构成了极大
的威胁。斗争中,李建成得到四弟李元吉的支
持,处于优势。626年,他俩借突厥进兵之机,
共谋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力量。李
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策划,
抢先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埋伏。李建成、李
元吉上朝路过玄武门时,伏兵突然杀出,李建
成、李元吉中箭而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 玄
武门之变 ” 。 二、贞观之治1 唐太宗都有哪些开明的治国思想?请在P8中找出最能体现他开明思想的一段文言文。
2 他在位时实行了哪些政策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唐太宗(李 世民)
(一)、治国思想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答:皇帝好比是船,老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把船倾覆。 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
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重要性。政策、措施:1.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2.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3.统治者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房玄龄杜如晦房
谋
杜
断“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你知道唐太宗关于”三镜”的故事吗?谏臣魏征1、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隋末农民大起义等战争的浩劫、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统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加上人民的辛勤创业,科技的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从而出现了这种盛世局面。
昭陵全景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飒露紫 昭陵六骏拳毛騧白蹄乌特勤骠什伐赤青骓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
唐高宗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
公元705年11月,中国历史上执政21年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了。乾陵“无字碑”,也称丰碑,墓碑通高7.53米,宽2.l米,厚1.49米,但碑中不见唐代所刻一字。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历代学者为此争执不休,众说纷纭。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评价她呢?如果请你来为武则天的墓碑撰写碑文,你会怎样行文呢?武则天与无字碑2、在位措施及作用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 )、( )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3、如何评价我国历史上( )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 ),治宏( )”。农业生产选拔贤才唯一开元贞观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动脑筋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秦隋: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
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 政治黑暗
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贞 观 之 治”唐朝建立: 618年 李渊(唐高祖) 长安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上: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用人上: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
虚心纳谏(魏征)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国号周)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小结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1、唐朝建立于:
A.618年 B.626年 C.581年 D.589年
2、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3、发现并提拔名臣姚崇、宋璟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AAC课堂练习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
(2)他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
(3)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政治局面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面?
(4)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5)要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唐太宗李世民。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是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之一。 要维护其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材料一: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下图)
材料二: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他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他以隋炀帝杨广的破家亡国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在政治上励精图治,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见,虚怀博纳,从谏如流,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很多错误。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史治比较清明。⑴电视剧连续剧《贞观长歌》的主人公是谁?在你心目中,他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⑵材料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你能否举出历史上“水能覆舟”的两个例子。
⑶材料三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历史上这一时期被称为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主人公是唐太宗李世民,比较开明懂民生的皇帝 材料二“君王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进,也能将船推翻”,说明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隋炀帝荒淫奢华残暴不仁最终被老百姓推翻;秦始皇用武力征服六国,后来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暴施政,最终被老百姓推翻。 “贞观之治”,统治者要体恤民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