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兴化期中)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它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紫土地 D.黑土地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在冷湿的自然环境下,发育分布着肥沃的黑土,沃野千里,平坦广阔,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东北平原,在我国的东北部,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广布,进行分析解答。
2.(2020八下·射阳期中)东北三省气候( )
A.热湿 B.冷湿 C.干旱 D.寒冷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纬度较高,形成冷湿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3.(2020八下·偃师期中)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这里地处东北平原,三面被山脉包围,另一面朝向渤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征,水网密布是指南方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指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指青藏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4.(2020八上·东莞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2)A和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3)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西北地区
(4)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B.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C.雨热同期
D.属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答案】(1)A
(2)D
(3)B
(4)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地是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即东北平原,该地地势坦荡开阔;黑土面积广大;沼泽湿地较多。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从图中可知,A处地形平坦,适宜发展耕地;B是大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C位于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从图中可知,该地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即东北平原,该区主要的省份是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些省份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所以A、B、C是正确的;属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故D是错误的,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5.(2019八上·长春期中)<<爸爸去哪儿了>>第3季:村长:“明天我们要去的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这座山脉林海茫茫,非常奇特的是在山的最高峰顶部有个湖泊叫长白山天池。”
村长:“我们的任务是准备当地特色物产,谁准备的最好,谁就有优先选房权。”你认为哪个组有优先选权( )
A.黄某父女:金针菜、银鱼、大闸蟹
B.曹某父子:人参、貂皮、鹿茸
C.陆某父女:菠萝、苹果、菱角
D.杨某父子:长绒棉、哈密瓜、葡萄干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冬季寒冷而漫长,当地的特产有人参、貂皮、鹿茸,所以曹某父子回答是正确的,有优先权;其他三级的特色特产不在东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6.(2020八下·射阳期中)东北三省地形的( )为主。
A.山地和丘陵 B.山地和平原 C.丘陵和平原 D.平原和盆地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7.(2020八下·河源月考)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答案】(1)A
(2)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解:甲地是小兴安岭,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
故选:A。(2)解:由于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评】(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8.(2020八下·濉溪开学考)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这里的“白”和“黑”是指 ( )
A.大兴安岭 松花江 B.长白山 黑龙江
C.长白山 鸭绿江 D.小兴安岭 松花江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这里的“白”和“黑”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所以选B。
【点评】白山黑水中的白山指的是长白山,黑水指的是黑龙江。
9.(2020八上·九台期末)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与此相关的是 ( )
A.防寒保暖 B.通风散热
C.防止野兽袭击 D.利于雨水下泄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由于这些省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主要目的是防寒保暖。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10.(2019八上·大洼月考)东北地区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B.流域内降雨较多
C.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D.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成为河流的补给,河流水量增加。夏汛是夏季降水多,雨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1.(2019八上·蒙阴月考)如图是东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终日期之间的天数)和积雪厚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与图中A山脉无关的是( )
A.年降水量400mm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2)关于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漠河
D.纬度位置、地形、距海远近对雪期和积雪厚度都有影响
【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年降水量400mm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是太行山;
(2)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其南部较北部气温高,东北地区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故答案为:A错误;
积雪厚度受地形,距离海洋的远近的影响,故答案为:B错误;
漠河虽然纬度最高,但由于降水受地形的影响,漠河不是降雪最多的地区,故答案为:C错误;
东北地区受位置、地形、距离海洋远近对积雪和积雪厚度都有影响,故答案为: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2.(2019八上·常德月考)我国的东北地区不包括下列哪个省(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轮廓图可知,A是黑龙江省,B是吉林省,C是河南省,D是辽宁省;我国东北地区的省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故答案为: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县级行政区:969个市辖区、386个县级市、132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7个县级区划。
乡级行政区:8562个街道、20988个镇、810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8773个乡级区划。
13.(2019八下·贵池期中)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B.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高粱和玉米
C.该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自南向北分别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寒温带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A正确;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水稻,高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故B错误;
该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辽河平原粮食消费量大,不属于商品粮基地,故C错误;
自南向北分别是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是位于中温带,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4.(2019八下·盐湖期中)家住唐河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
A.“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气候较低,尤其是冬季,所以寒假去东北旅游,要注意保暖,而且当地的冰雕很飘亮,东北还有著名的“三宝”,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一般影响不明显;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5.(2019八下·盐湖期中)下列关于东北三省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纬度较高,气温低
B.紧邻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C.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
D.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由于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气温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邻国:A ,B 。
(2)山脉:① ,② ,③ 。
(3)临海:C 、河流:d 。
(4)东北三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 , , 。
【答案】(1)俄罗斯;朝鲜
(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3)渤海;松花江
(4)哈尔滨;长春;沈阳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可看出A是俄罗斯,B是朝鲜。
(2)从图中可看出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
(3)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一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C为渤海,d为松花江。
(4)东北三省分别为吉林省,省会长春,辽宁省,省会沈阳,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
故答案为:(1)俄罗斯、朝鲜;(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3)渤海、松花江;(4)哈尔滨、长春、沈阳。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我国的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
(2)考查的是东北的山脉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形象记忆山脉的名称。
(3)考查的是东北的临海和河流的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养成阅读地图的好习惯。
(4)考查的是省级行政中心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拼图掌握此类知识,加深记忆。
17.(2020八上·宽城期末)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写出三个省的简称: ; ; ;
(2)东三省长白山是图们江、鸭绿江、 三江发源地
(3)东三省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
(4)东三省的地形地势特点用一句概括为( )
A.西高东低成阶梯分布 B.山环水绕 ,一池沃野
C.东中西纵列分布 D.东西山地成对称分布
(5)A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成为了“北大仓”。请从至少两个角度简要说明A地成为“北大仓”的自然条件:
【答案】(1)黑;吉;辽
(2)松花江
(3)平原;丘陵
(4)B
(5)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雨热同期。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分别是黑龙江省(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辽宁省(简称辽)。
(2)读图可知, 东北三省的长白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江的发源地。
(3)东北三省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即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北地区外围被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河流环绕,内部则是肥沃的东北平原。因此东北三省的地形地势特点用一句概括为“ 山环水绕,一池沃野 ”。故B符合题意。
(5)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三江平原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
故答案为:(1)黑;吉;辽;(2)松花江;(3)平原;丘陵;(4)B;(5)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雨热同期。
【点评】(1)黑龙江省行政中心哈尔滨;吉林省行政中心长春;辽宁省行政中心沈阳。
(2)本题考查发源于长白山的河流,读图解答即可。
(3)(4)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5)本题考查“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的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1 / 1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兴化期中)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它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紫土地 D.黑土地
2.(2020八下·射阳期中)东北三省气候( )
A.热湿 B.冷湿 C.干旱 D.寒冷
3.(2020八下·偃师期中)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4.(2020八上·东莞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中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2)A和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3)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西北地区
(4)下列关于该区域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B.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C.雨热同期
D.属于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
5.(2019八上·长春期中)<<爸爸去哪儿了>>第3季:村长:“明天我们要去的是一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这座山脉林海茫茫,非常奇特的是在山的最高峰顶部有个湖泊叫长白山天池。”
村长:“我们的任务是准备当地特色物产,谁准备的最好,谁就有优先选房权。”你认为哪个组有优先选权( )
A.黄某父女:金针菜、银鱼、大闸蟹
B.曹某父子:人参、貂皮、鹿茸
C.陆某父女:菠萝、苹果、菱角
D.杨某父子:长绒棉、哈密瓜、葡萄干
6.(2020八下·射阳期中)东北三省地形的( )为主。
A.山地和丘陵 B.山地和平原 C.丘陵和平原 D.平原和盆地
7.(2020八下·河源月考)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冬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2)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于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8.(2020八下·濉溪开学考)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这里的“白”和“黑”是指 ( )
A.大兴安岭 松花江 B.长白山 黑龙江
C.长白山 鸭绿江 D.小兴安岭 松花江
9.(2020八上·九台期末)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与此相关的是 ( )
A.防寒保暖 B.通风散热
C.防止野兽袭击 D.利于雨水下泄
10.(2019八上·大洼月考)东北地区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B.流域内降雨较多
C.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D.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11.(2019八上·蒙阴月考)如图是东北三省雪期(降雪最初日期和降雪最终日期之间的天数)和积雪厚度分布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分界线,与图中A山脉无关的是( )
A.年降水量400mm界线 B.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C.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 D.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2)关于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漠河
D.纬度位置、地形、距海远近对雪期和积雪厚度都有影响
12.(2019八上·常德月考)我国的东北地区不包括下列哪个省( )
A. B. C. D.
13.(2019八下·贵池期中)有关东北地区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B.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高粱和玉米
C.该地区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D.自南向北分别为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寒温带
14.(2019八下·盐湖期中)家住唐河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
A.“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15.(2019八下·盐湖期中)下列关于东北三省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纬度较高,气温低
B.紧邻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C.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区
D.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1)邻国:A ,B 。
(2)山脉:① ,② ,③ 。
(3)临海:C 、河流:d 。
(4)东北三省的省级行政中心分别是 , , 。
17.(2020八上·宽城期末)读东北地区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写出三个省的简称: ; ; ;
(2)东三省长白山是图们江、鸭绿江、 三江发源地
(3)东三省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
(4)东三省的地形地势特点用一句概括为( )
A.西高东低成阶梯分布 B.山环水绕 ,一池沃野
C.东中西纵列分布 D.东西山地成对称分布
(5)A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成为了“北大仓”。请从至少两个角度简要说明A地成为“北大仓”的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在冷湿的自然环境下,发育分布着肥沃的黑土,沃野千里,平坦广阔,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东北平原,在我国的东北部,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沃野千里,黑土广布,进行分析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纬度较高,形成冷湿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冬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最多的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3.【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这里地处东北平原,三面被山脉包围,另一面朝向渤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特征,水网密布是指南方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指黄土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指青藏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4.【答案】(1)A
(2)D
(3)B
(4)D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该地是位于我国最大的平原,即东北平原,该地地势坦荡开阔;黑土面积广大;沼泽湿地较多。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2)从图中可知,A处地形平坦,适宜发展耕地;B是大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C位于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从图中可知,该地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即东北平原,该区主要的省份是黑龙江、吉林、辽宁,这些省份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4)我国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所以A、B、C是正确的;属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故D是错误的,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5.【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冬季寒冷而漫长,当地的特产有人参、貂皮、鹿茸,所以曹某父子回答是正确的,有优先权;其他三级的特色特产不在东北地区,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6.【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7.【答案】(1)A
(2)C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解:甲地是小兴安岭,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发生弯曲。
故选:A。(2)解:由于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粘重,气候温凉,冻土发育,夏秋多雨,蒸发较弱,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致引起土壤过度潮湿,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沼泽,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评】(1)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8.【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形容东北三省,这里的“白”和“黑”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所以选B。
【点评】白山黑水中的白山指的是长白山,黑水指的是黑龙江。
9.【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由于这些省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所以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主要目的是防寒保暖。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为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10.【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成为河流的补给,河流水量增加。夏汛是夏季降水多,雨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而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1.【答案】(1)C
(2)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A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年降水量400mm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是太行山;
(2)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其南部较北部气温高,东北地区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故答案为:A错误;
积雪厚度受地形,距离海洋的远近的影响,故答案为:B错误;
漠河虽然纬度最高,但由于降水受地形的影响,漠河不是降雪最多的地区,故答案为:C错误;
东北地区受位置、地形、距离海洋远近对积雪和积雪厚度都有影响,故答案为:D正确。
故答案为:(1)C;(2)D;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2.【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读轮廓图可知,A是黑龙江省,B是吉林省,C是河南省,D是辽宁省;我国东北地区的省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故答案为: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县级行政区:969个市辖区、386个县级市、1321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7个县级区划。
乡级行政区:8562个街道、20988个镇、810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1个县辖区,合计38773个乡级区划。
13.【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故A正确;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水稻,高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故B错误;
该地区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辽河平原粮食消费量大,不属于商品粮基地,故C错误;
自南向北分别是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是位于中温带,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14.【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气候较低,尤其是冬季,所以寒假去东北旅游,要注意保暖,而且当地的冰雕很飘亮,东北还有著名的“三宝”,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一般影响不明显;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三省由于纬度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气温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6.【答案】(1)俄罗斯;朝鲜
(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3)渤海;松花江
(4)哈尔滨;长春;沈阳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从图可看出A是俄罗斯,B是朝鲜。
(2)从图中可看出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
(3)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一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C为渤海,d为松花江。
(4)东北三省分别为吉林省,省会长春,辽宁省,省会沈阳,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
故答案为:(1)俄罗斯、朝鲜;(2)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3)渤海、松花江;(4)哈尔滨、长春、沈阳。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我国的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
(2)考查的是东北的山脉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形象记忆山脉的名称。
(3)考查的是东北的临海和河流的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养成阅读地图的好习惯。
(4)考查的是省级行政中心的知识,学生可以利用拼图掌握此类知识,加深记忆。
17.【答案】(1)黑;吉;辽
(2)松花江
(3)平原;丘陵
(4)B
(5)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雨热同期。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分别是黑龙江省(简称黑)、吉林省(简称吉)、辽宁省(简称辽)。
(2)读图可知, 东北三省的长白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江的发源地。
(3)东北三省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即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平原、丘陵。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北地区外围被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河流环绕,内部则是肥沃的东北平原。因此东北三省的地形地势特点用一句概括为“ 山环水绕,一池沃野 ”。故B符合题意。
(5) 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的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三江平原由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
故答案为:(1)黑;吉;辽;(2)松花江;(3)平原;丘陵;(4)B;(5)地形平坦,土地肥沃;雨热同期。
【点评】(1)黑龙江省行政中心哈尔滨;吉林省行政中心长春;辽宁省行政中心沈阳。
(2)本题考查发源于长白山的河流,读图解答即可。
(3)(4)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5)本题考查“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的自然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