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26 06: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阳县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宋代景德镇制出独特的青白瓷,因其品质优越而闻名天下,成为中国瓷器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远销海外。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景德镇瓷土数量减少和广东省佛山市引进先进陶瓷生产线,中国陶瓷生产中心南迁。21世纪初,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之路,重点发展高档日用陶瓷、陈设艺术瓷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今天的“瓷都”正在从一座陶瓷之城衍生为活力四射的“创意之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宋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瓷土储量丰富,瓷器的产量大 B.瓷土矿储量大,瓷器物美价廉
C.河流航运便利,瓷器的销路广 D.制瓷工艺先进,青白瓷品质高
2.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业衰落的原因是( )
A.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B.市场对瓷器的需求量逐渐减小
C.缺乏政策的扶植和资金投入 D.手工制瓷生产成本高且产量大
3.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
A.沿江临湖,地理位置优越 B.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C.产业起步早,多熟练工人 D.环境污染较轻,城市环境良好
灌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灌木植株高度58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风影沙丘( )
A.体积与植株高度呈正比 B.长度与植株高度呈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测算,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这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淘金、采药、偷猎等现象屡禁不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江源地区的服务功能表现为( )
①供给服务突出——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支撑服务突出——为鸟类等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
③调节服务突出——调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径流
④文化服务突出——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源头会干涸,长度也会缩短
C.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并恢复原貌
D.植被退化既会造成荒漠扩大,又会导致大面积水土流失
输沙模数是指河流断面上单位面积所输移的泥沙量。下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流域输沙模数小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流域面积小 B.林冠茂密加剧了雨水的冲刷能力
C.因地表枯落物阻碍,地表径流增加 D.地下根系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
10.图示区域输沙模数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①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塔里木河下游 B.腾格里沙漠 C.黄土高原 D.呼伦贝尔草原
12.治理②地土地荒漠化的有效措施重点应( )
A.防止过度农垦 B.合理利用水资源
C.保护植被,防止沙丘活化 D.限制载畜量
下图是某地的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该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风力较大,受堆积作用形成
B.此类景观上大下小,多独立分布
C.此景观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
D.此景观站在下方、近观效果最佳
14.该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①晴天多昼夜温差大 ②全年高温,降水多
③风力较大而频繁 ④植被茂密草原广布
⑤河流稀少,多时令河 ⑥地表多沙漠和戈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⑥ D.①③⑤⑥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6.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1)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图2),完成下列小题。
17.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8.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A.②弱、③强 B.①强、③弱 C.②强、④强 D.②强、④弱
数字经济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水平的一系列融合性经济活动,数字技术创新是其核心动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说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 )
①上游地区高于下游地区②上游地区低于下游地区③成渝城市群形成高发展水平集聚区④长三角城市群形成高发展水平集聚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对长江经济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A.信息化水平 B.产业结构 C.老龄化程度 D.城市等级
21.苏州市的数字经济指数高于贵阳市。与贵阳市相比,苏州市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是( )
A.城市行政级别更高 B.空间位置邻近上海 C.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D.交通枢纽地位重要
2022年夏季鄱阳湖遭遇大旱,退去湖水后的湖床变成干涸的滩涂,鄱阳湖湖床上出现“大地之树”的景观。下图为鄱阳湖边的冲沟形态图,冲沟呈树枝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此次鄱阳湖湖面严重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当地农民大量引水灌溉 ②副高势力偏强,位置偏西
③长江上游来水量偏少 ④湖床抬升,湖水外泄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23.下列关于图中甲、乙的海拔及附近“大地之树”景观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
A.甲<乙,流水堆积 B.甲>乙,流水侵蚀
C.甲>乙,风力堆积 D.甲<乙,海浪堆积
光伏发电设备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5°C左右,温度升高时,发电效率降低。2022年,我国首个远海漂浮式(发电设备直接漂浮在海面上)光伏项目在山东省海阳市(122.5°E,37°N)南侧离岸30公里的海域成功建成。该项目比宁夏盐池(107°E,37°N)光伏园区的发电效率更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中国海上光伏电站从近海向远海拓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可用海域更广 B.海水盐度更高 C.海水密度更大 D.海域波浪更大
25.夏季,海阳市远海漂浮式光伏发电效率比盐池高,是因为远海( )
A.日照较长 B.光照较强 C.比热容大 D.反射率高
26.10月16日两地天气晴好,海阳市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不考虑地形影响,推测当天阳光开始照射到盐池光伏园区太阳能板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
A.5:50 B.6:10 C.6:42 D.7:02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8日23:00,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在多哈北部的卢塞尔球场(图)举行。卡塔尔是世界重要的油气生产国,近年来逐渐转向新能源开发。卡塔尔首个光伏发电站由我国承建,预计每年提供电能约18亿度,减排CO约90万吨,为成功举办首届“碳中和”世界杯贡献了中国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世界杯决赛期间,卢塞尔球场耗电量最大的设备是( )
A.取暖 B.降温 C.转播 D.照明
28.卡塔尔逐渐转向新能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全球能源地位 B.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举办“碳中和”世界杯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过冷却的水汽在草木等地表物体上凝华形成的乳白色冰晶。雾凇是罕见的自然奇观,沙漠戈壁中更难得一见。雾凇的形成与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密切相关。下图为某次降雪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雾凇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29.与此次雾凇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受热环节是( )
A.大气反射作用强 B.地面反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弱 D.地面辐射强
30.沙漠垄上雾凇一般要比垄间雾凇量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垄上地势更高,降温更明显 B.垄间处于背风处,多晴天气温高
C.垄间地势低洼,地下水更丰富 D.垄上处于迎风处,水汽更易与草木接触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从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原因。(6分)
(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近年来,中智两国经贸合作日益紧密,我国向智利出口机电、轻工等产品,从智利主要进口矿产、农林产品,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3)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8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四大工业原料中唯一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柬埔寨橡胶种植业发展较快。柬埔寨橡胶一般直接引用品种来源国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由企业或胶农自己繁育。为了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积极在柬埔寨示范推广中国先进的天然橡胶育种、栽培、割胶和胶乳初加工技术,并有效地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下图示意柬埔寨位置。
(1)说明柬埔寨在发展橡胶产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人文条件。(6分)
(2)指出中国与柬埔寨开展合作可采取的形式。(6分)
(3)推测中国推动柬埔寨橡胶产业实现“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8分)
试卷第8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解析】1.根据材料“宋代景德镇制出独特的青白瓷,因其品质优越而闻名天下,成为中国瓷器中心”可知,宋代景德镇成为中国瓷器中心主要原因是制瓷工艺先进,青白瓷品质高,D正确;瓷土储量、瓷土矿品质和河运条件从材料中无法判断,ABC错。故选D。
2.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景德镇瓷土数量减少和广东省佛山市引进先进陶瓷生产线,中国陶瓷生产中心南迁”可知,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陶瓷业衰落的原因是瓷土枯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是市场对瓷器的需求量减少,A正确、B错误;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是外部因素,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C错误;手工制瓷生产成本高且产量小,D错误。故选A。
3.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优势是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B正确;沿江临湖,地理位置优越、产业起步早,多熟练工人和 环境污染较轻,城市环境良好都不是景德镇所特有的优势条件,ACD错误。故选B。
【点睛】工业的区位因素①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②科技,科技进步能促进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能力的提高;能使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还使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③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④劳动力,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⑤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⑥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
4.D 5.D 6.C
【分析】4.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结合图中指向标可判定,图中沙区位于植被的西南方,因此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故选D。
5.读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相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从图中无法判断风影沙丘长度和高度与植株的关系;风影沙丘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当灌丛迎风面面较大时,风影沙丘宽度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第一小题解答时应注意有指向标的地图应依据指向标定向;解答第二小题时应注意“正相关”与“正比例”的区别;理解“风影沙丘”的概念是解答第三小题的突破口。
7.C 8.B
【解析】7.本题考查区域环境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知识。三江源属于生态保护区,供给服务并不突出,①错;三江属于生态保护区,能够给鸟类等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支撑服务突出,②对;三江源为河流源头,不能够起到调蓄河流径流的作用,③错;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较高,文化服务突出,④对。四个组合中,A、B、D错,C对。故选C。
8.本题考查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会导致地表蒸发更加旺盛,河流源头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小,进而导致河流长度缩短,B对,A错;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被破坏后难以恢复原貌,C 错;三江源地区为河流源头,地表起伏小,水流速度慢,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弱,水土流失问题并不严重,D错。故选B。
【点睛】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源头河段主要是高山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小。地势起伏小,流水速度慢,侵蚀搬运能力弱,河湾众多。高寒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是众多野生动物栖息地,但因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9.D 10.D
【分析】9.输沙模数取决于侵蚀力与地面抗蚀力的对比关系,是反映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甲处南部支流流域的植被是以封禁26年的山杨、白桦为主,植被覆盖率高,地下根系发达,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减少了地表径流,减轻了水土流失,使输沙模数小,故D正确;甲流域流程较长,有支流汇入,流域面积较大,故A错;林冠茂密会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能力,故B错;因地表枯落物阻碍,会减小地表径流,故C错。故选D。
10.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山西省,流经黄土高原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输沙模数最高,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且降水少,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最弱,区域输沙模数最低,故D正确,B错,春秋季区域输沙模数比冬季要高些,故AC错。故选D。
【点睛】输沙模数高,表示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道输沙能力大;反之,表示流域水土流失弱,河道输沙能力小。
11.D 12.C
【分析】11.据图可知,①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形成的,应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塔里木河下游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不适合放牧,故A错;腾格里沙漠已经沙化,故B错;黄土高原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过度开垦的结果,故C错;呼伦贝尔草原草质好,适合放牧,当超载放牧和樵采造成土地荒漠化,故D正确。所以选D。
12.据图可知,②地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形成,治理的措施主要从恢复植被、防止沙丘活化着手,故C正确;该区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是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放牧导致的,ABD错。所以选C。
【点睛】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人口不断增长,而土地的面积却在不断变小,导致了土地过度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垦荒过度砍伐,导致了土地荒漠化或者土地荒漠化加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合理开矿,也对土地沙漠化也有着不小的影响。气候也会影响沙漠化。当气候变干时,沙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化。
13.B 14.D
【解析】13.由图可知,图示地貌呈蘑菇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地貌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A、C错误;风蚀蘑菇上大下小,多独立分布,B正确;风蚀蘑菇规模较大,应站在较远处观看效果更佳,D错误。故选B。
14.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地貌,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即气候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地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①正确;气候干旱地区,降水少,冬冷夏热,②错误;气候干旱地区,风力较大而频繁,③正确;气候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稀少,④错误;气候干旱地区,河流稀少,部分河流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多时令河,⑤正确;气候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地表多沙漠和戈壁,⑥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⑤⑥正确。②④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风力侵蚀地表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等。
15.D 16.B
【解析】15.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2.对航海的影响:顺水,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节约时间。但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给船只出行带来威胁。
3.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4.大型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同时两种洋流交汇,形成“鱼障”,也使得鱼群在此集中,进而形成较大的渔场。
17.D 18.D
【解析】17.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水分;经度地带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垂直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形成的基础是水热垂直差异;从陆地自然带上来说,月牙泉位于温带荒漠带,以荒漠为主,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说明在沙漠地区有地下水出露,属于非地带性景观,即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节目拍摄过程中,是12月5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弱。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是因为沙漠地区天气晴朗,白天云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强,地面辐射③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弱,温度低。所以该日应该是①弱,②强,③强,④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分析昼夜温差大小。气候干旱地区或晴天天气地区,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导致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导致夜晚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较大。
19.D 20.C 21.B
【解析】19.由图可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数字经济指数小于下游地区,说明上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下游地区,①错误,②正确;成渝城市群集聚效应不明显,③错误;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数字经济高发展水平集聚区,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①③错误,②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城市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实现交易、交流与合作,且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因此信息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大,AB不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城市等级越高,经济规模越大,产业层次越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数字经济高水平发展,故城市等级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大(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印证),D不符合题意;老龄化程度对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影响较小,C符合题意。故选C。
21.读图可知,作为国际大都市和全国的经济、金融、创新中心,上海发展成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核心,而苏州市与上海地理位置邻近,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有利于其数字经济的发展,B正确;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行政级别更高,A错误;苏州矿产资源贫乏,且矿产资源与数字经济关系不大,C错误;贵阳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的辐射功能指城市的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2.A 23.B
【解析】22.当地农民引水灌溉的年际差异小,①错误;鄱阳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降水补给和径流汇入为主,湖面水位高低受夏季降雨量和上游来水影响。2022年夏季水位严重降低主要是副热带高压带势力偏强,南方降水异常偏少,上游来水量较往年少,湖水补给异常偏少,②③正确;鄱阳湖面积大,泥沙淤积导致的河床抬升幅度小,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④错误,②③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由图可知,甲处远离湖水,是冲沟上游,地势较高;乙处靠近湖水,是冲沟下游,地势较低,AD错误;由所学地貌知识可知,鄱阳湖边树枝状冲沟是湖水退却时冲刷形成的,B正确,C错误。故选B。
【点睛】水在数量上遵循水平衡原理,即一个地区的储水变化量等于收入减去支出。水分的收入包括大气降水,湖泊、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人工调水输入、径流汇入等。水量支出包括蒸发、蒸腾、下渗、径流输出、人类生产生活用水、人工调水输出等。
24.A 25.C 26.D
【解析】24.远洋海域面积相对近海海域更广阔,可利用的海域面积更大,适宜建设更多的海上光伏电站,A正确;海水的盐度更高,对海上光伏设备的腐蚀程度更高,B错误;海水的密度对海上光伏电站的建设影响较小,C错误;海域波浪更大,更不利海上光伏电站的建设,D错误。所以选A。
25.海水的比热容更大,吸收同样多的热量升温更慢,导致夏季时远海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温度低于内陆地区的盐池光伏电站,根据材料信息“光伏发电设备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5°C左右,温度开高时,发电效率降低。”可知,夏季时远海漂浮式光伏电站的温度更适宜,发电效率更高,C正确;两地纬度位置一致,日照时间差异不大,A错误;盐池降水更少,光照更强,B错误;反射率率越高,吸收的太阳能越少,D错误。所以选C。
26.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盐池的经度为107°E,当地地方时12时对应北京时间12:52,海阳昼长为11小时40分,盐池纬度位置与海阳一致,昼长也为11小时40分,上午时长为5小时50分,则当地日出地方时6:10,北京时间为7:02,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计算的一般方法: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12-日出时间)×2;昼长=(日落时间-12)×2。
27.B 28.C
【解析】27.卡塔尔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只分为夏、冬两季,夏季气温高达 43℃,完全不适合举办足球比赛,即使比赛被安排在冬季进行,当地气温仍然不低,不需要取暖设备,A错误;为了让体育场内保持舒适的温度,免得运动员、观众在这“火热”里中暑,在设计球场时尽量减少热空气进入和内部冷空气的逸散,采用反光材料以最大限度反射太阳辐射,避免吸收过多热量,这样可使球场的内部温度降低 5℃。然后再利用空调系统进行“针对性的降温”或者“局部降温”,所以卢塞尔球场耗电量最大的设备是降温设备,B正确;转播和照明设备相对于降温设备而言,耗电量小,CD错误。故选B。
28.根据材料“卡塔尔是世界重要的油气生产国,近年来逐渐转向新能源开发。”可知,卡塔尔作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国,其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卡塔尔逐渐转向新能源开发的目的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C正确;转向新能源与巩固全球能源地位无关,A错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举办“碳中和”世界杯不是转向新能源的主要目的,BD错误。故选C。
【点睛】碳中和,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29.C 30.D
【解析】29.根据材料信息“雾凇的形成与温度、湿度、风速等条件密切相关”可知,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弱,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雾凇,C正确;大气反射作用、地面反射都不是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的原因,若地面辐射强,说明地温高,不利于形成雾凇,ABD错误。所以选C。
30.垄上与垄下高差相差较小,温度差异较小,A错误;垄上与垄间的天气状况差异较小,B错误;地下水丰富,会导致雾凇更大,C错误;垄上为迎风坡,水汽更易与草木接触,更有利于雾凇的形成,雾凇较大,D正确。所以选D。
【点睛】雾凇,其实也是霜的一种,是由冰晶在温度低于冰点以下的物体上形成的白色不透明粒状结构沉积物。其形成过程是:当过冷水雾(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凇。
31.(1)智利西临太平洋,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
(2)S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3)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分析】本题以智利地图为材料;涉及智利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该地的气候特征、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对智利自然地理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详解】(1)智利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原因:智利位于南美洲,西临太平洋,太平洋海域辽阔,与其他国家距离遥远;南部隔海与南极洲相望,南极大陆无人定居,多冰雪;陆上东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和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北部有沙漠阻隔,与邻国交往不便被“孤立起来”。
(2)S市气候特点: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或M市气候特点:M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
(3)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智利,中国技术、资金充足;智利: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经济发展水平低,价格低。
32.(1)橡胶产业发展较晚,种苗繁育过程不规范;教育、科技水平较低,栽培技术落后,培训机制缺失;管理水平有限,收获的原料良莠不齐,整体质量较差;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差,橡胶加工业落后;本国橡胶消费需求量少,出口市场狭小等。
(2)直接投资;国际贸易;技术输出;扶贫减贫等。
(3)积极发挥柬埔寨天然橡胶原料产地优势和中国在资金、技术及贸易上的优势;推动第一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发展(高性能的乳胶制品)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广泛应用于生活日用品、汽车及交通运输等行业;发掘柬埔寨在培育橡胶木、环保新材料等产业的优势,发展旅游、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
【分析】本题以柬埔寨天然橡胶产业为背景,涉及产业区位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区位分析的能力
【详解】(1)柬埔寨橡胶一般直接引用品种来源国的栽培技术进行种植,由企业或胶农自己繁育。说明当地橡胶产业发展晚,没有栽培种植以及初加工的技术;柬埔寨属于发展中国家,教育管理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没有相应的培训机制,从而导致橡胶加工过程中会出现原料和产品质量较差的情况;柬埔寨经济水平较低,本国橡胶消费市场需求量少,橡胶产业起步晚,国外市场销路没有打开。
(2)柬埔寨经济水平低,橡胶生产技术落后,中国可以直接在当地投资,推广先进的天然橡胶育种、栽培、割胶和胶乳初加工技术,从而帮扶当地人脱贫减贫。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大,可以进口柬埔寨的橡胶产品,进行国际贸易合作。
(3)柬埔寨有天然橡胶原料产地的优势,中国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从而可以推动柬埔寨第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天然橡胶可以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广泛应用于生活日用品、汽车及交通运输等行业;柬埔寨天然橡胶林、割胶等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并且进行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