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古诗三首之《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三首之一《望天门山》,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这首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本诗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教材皆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部分古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孩子们相对比较熟悉。他们对古诗的学习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初步形成了借助插图和注释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但通过想象体会诗句中的画面和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仍是学生的难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其他方式学习古诗,如朗读、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等方式。
三、说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整节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的适当引导、点拨,以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新课导入
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认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3.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5、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板块二、学习古诗
1、第一步:
①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
②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
第二步:
①小组合作,利用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天(通)、至此回(在这里打转)
②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大家解决(集体解决)。
④抽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可做适当讲解。
⑤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抽学生上黑板把想到的画面画下来,结合画面讲述。
第三步:
①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
②交流。
第四步:
①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
②背诵这首诗。
板块三、学写生字
1.学生自由准备,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想给哪个字组就给哪个字组,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
4.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教师巡回指导。
板块四、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板块五、作业
1.背诵本古诗。
2.搜集、背诵李白的诗。
板块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断) 楚江(开)
碧水(回) 青山(出)
孤帆(来) 红日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没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根据诗句大胆想象,没有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提供给学生更优质的课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