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2分式的加减(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分式的加减法法则,并用法则进行运算。
2、通过对分式的加减法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分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计算: +,- , + , - 。
2、分式的乘方性质是什么?用式子表示出来。
学生计算并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引言:我们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对于分式的加减如何来进行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学生阅读教材18页引例,并写出式子来表示。
由复习提问1是根据分数加减法而得到的,与分数减法性质相同,分式也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请同学们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则,总结一下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分式加减法法则,最后教师把答案加以总结。
分式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
+ =; +=+=。
例1计算:
(1)- (2) +
分析:这两题就是分式加减法的运用。(1)是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直接用法则就可以了。(2)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过程是先通分,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师生共同来解两个题。教师写出解题过程。
解:(1)原式== = =
(2)原式=+
=
=
=。
教师在解题时强调分式计算的结果必须化为最简分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最简分式的有关知识,可与最简分数相类比。
课堂练习:教材第20页,1、2、题。教师巡视,学生练习。
小结:通过对分式的加减法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材第27页4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