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三课时
差序格局与私人道德
———《乡土中国》第四、五章阅读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理解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
2.在对家庭、家族、男女有别的评价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3.掌握形象生动的比喻论证。
整体要求
读进去(读懂):
①梳理各章内容(主旨、层意、概念)
②理清各章关联
读出来(审视):
不同观点,对话碰撞,形成独立判断
苏州吴江费孝通纪念馆
梳理各章内容要点,分析两章内在关联
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以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为对照,分析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 的特点:以“己”为中心向外推伸的差序格局,群己、人己界限可伸可缩;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则是自我主义。
第五章主要内容是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特点。仍然以西洋社会为对照,指出差序格局下,没有笼统性的道德观念,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从亲属角度考虑的“孝悌”和从朋友角度考虑的“忠信”,并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不同程度上的伸缩。与团体格局下的道德体系想比,个人之间,没有人人平等的兼爱精神;个人与团体之间,往往先私后公。
第五章谈道德是第四章社会结构的衍生,道德建立在社会结构的基础之上。
填出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第4章
①讲究个人主义 ②以己为中心 ③群己、公私界限模糊
填出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第5章
①克己修身 ②朋友线 ③代理者
内容归纳
理解概念
关键概念阐释
1.请给团体格局下定义。
提示:
(1)不能用原文的比喻代替概念阐释;
(2)界定概念的外延——适用范围, 概念的内涵——本质属性;
(3)分析与相近或相反概念的关系。
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以自己为中心,以亲属、地缘等关系为主轴的亲疏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2.请给团体格局下定义。
答案 指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各成员间界限清晰、关系平等的社会格局。
探讨问题
1.“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为什么重要?它对认识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
答案 (1)原因:它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总结和概括。作为中国本土化的概念,与西方团体格局相对应,并且逐步为国际社会所认可。
(2)意义:传统社会中,人们获取资源的范围通常在自己人的圈子里。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资源的范围超出了狭小的圈子,人际关系也必须变化。在原有的以血缘或姻缘关系为基础的差序格局已经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拜把子、认干亲等形式,转化成拟血缘关系,加强彼此信任,扩大获取资源的渠道,扩大原有差序格局的边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西方的先进思想传入国内,中国社会特别是乡土社会中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等团体格局特点逐渐显现和增强。当今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的界限可能已经没有作者写作时那个年代明晰,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也正悄然改变。
2.在论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时,作者分别用了三个精彩的比喻,请找出并说明各自的喻义。
答案
①水的波纹:喻指差序格局中以“我”为中心,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重在分厚薄、亲疏。
②蜘蛛网:喻指以自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网络。
③北斗星辰:喻指以自己为中心,其他所有人都随着他而转动。
2.在论述“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时,作者分别用了三个精彩的比喻,请找出并说明各自的喻义。
答案
①水的波纹:喻指差序格局中以“我”为中心,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重在分厚薄、亲疏。
②蜘蛛网:喻指以自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网络。
③北斗星辰:喻指以自己为中心,其他所有人都随着他而转动。
关注材料运用,理解论证方法
作者怎样使“差序格局”这个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来对它进行譬喻,借用相对概念进行比较。
三.思辨探究
1.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宝钗和他是姨表,所以林黛玉比薛宝钗亲,可见我国传统文化里这种亲属的远近亲疏的关系根深蒂固,你能用《差序格局》中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吗?
答案 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社圈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了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在父系原则下女婿和结了婚的女儿都是外家人。在父系方面却可以扩大得很远,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
姑表,是按照父系亲属差序来排列的;姨表,是按照母系亲属差序来排列的。两者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应该是一样远近,一样亲疏的。但正因为乡土社会的父系原则,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姑表的林黛玉比姨表的薛宝钗亲。
2.请用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评价下面的事例。
因为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
答案 (示例一)团体格局里的道德观念是:讲究团体道德,道德可以有一个抽象而共同的标准。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是违法行为。既是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举报的责任,不论他是谁。所以,小陈的做法值得点赞。
(示例二)差序格局里的道德观念是具体的,是系维在私人关系之上的。一定要弄清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然后再施以不同的道德标准。小陈举报的是自己的父亲,“子为父隐”,举报父亲,即使是为他好,也是不孝。所以,小陈的做法是不合乎孝道的。
随堂巩固
1.根据《差序格局》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中固定的时间地点个人圈子一定不相同。
B.“差序格局”中社会圈子会因个人势力的厚薄而伸缩。
C.“差序格局”中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严格的界限。
D.“差序格局”中,社会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答案 A
随堂巩固
2.根据《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关系;现代西洋社会的结构则是个人通过团体发生相互的联系。
B.在西洋“团体格局”中,团体对于个人承担着有赏罚的裁判者、公正的维持者、全能的保护者的责任。
C.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忠”,既指对朋友忠信,又指忠君,虽然也包含私人间的关系,但最接近公共的道德观念。
D.中国乡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传统中国的道德和法律在施行时很大程度会受到私人关系的影响。
答案 C
作 业
2.预习第六、七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单。
1.完成学案阅读理解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