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09:5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宋 王安石
01
解题
《答司马谏议书》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④“书”,文体名。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
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抚州临川(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
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南京)钟山,谥文。
少年时期 聪慧好学,记忆超群,随父宦游,知民疾苦。
2 1 岁 进士第四,仕途顺利,多次升官,治绩斐然。
4 8 岁 主持变法,曲折不顺,保派阻挠,有得有失。
6 5 岁 元祐更化,废除新法,晚年郁结,因病而终。
了解作者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了解作者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是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谏逐客书》
李斯呈递秦王的奏疏
《与妻书》
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回信
《答司马谏议书》
《答司马君光书》
《答司马君实书》
为什么以《答司马谏议书》为题?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汴河码头相见,一见如故”“唱和《明妃曲》”
“被誉为‘嘉佑四友’”“经常到大相国寺僧房闭门饮茶,高谈阔论,终日不散”“司马光请王安石为自己的堂伯父作墓志铭”。
——江永红《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据《宋稗类钞》卷八言王安石告诉自己的儿子王雩:“欲与司马十二丈(司马光)卜邻,以其修身、起家,事事可为子弟法也。”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敬辞,承蒙
私下
但是
勉强解释
不能被(您)理解
同“辩”,分辩
简慢草率
或许
原谅我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
“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
——益友
司马光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但是他们两位大贤友情的断绝就始于这两封书信。《宋史· 王安石传》记载:“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yí)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
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shuò),斯疏矣。”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所争论的问题
认为
以为,认为
状语后置,在朝廷上修正
不是,不算
排斥
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
施行

批驳
因而招致
用来……
“我们由熙宁之争而论及司马光的改革主张,意在说明熙宁之争乃是改革派内部的一场争斗。司马光的改革偏重于政治、人事方面,但他忽视法制,改革的主张不免有较大的局限性。纵观王安石的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则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改革。至于他所设立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那不过是作为变法的临时机构,始终没有发展到真正的政治改革,因此王安石的变法也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一个强调经济上的变法,一个强调政治上的得人,这就是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基本分歧。”
——李贤臣《熙宁之争的性质刍议——从<答司马谏议书>谈起》
“虽然政见不同,可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站在‘福国利民’四个字上面,所以两人往复辩论,态度是光明磊落的。”
——龙榆生《古今名人书牍选》
盘庚迁殷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
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叔侄之间、兄弟之间等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
盘庚曰:“今我民用荡析离居。”又曰:“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又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又曰:“非废厥谋,吊由灵各。”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与王介甫第三书》
盘庚说“而今我们的百姓家人离散,居无定所。”又说:“我难道是想耍威风吗?迁都是为了奉养你们过上好日子。”又说:“不要听信小人反对迁都的鼓动。”又说:“这是听取了大家意见,从中选出的最好方案。”这都是说盘庚遇到水灾而要迁都,臣民有愿意的,有不愿意的,盘庚不忍心使用刑罚手段逼迫,所以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最终还是化解矛盾,使大家顺从,并不是废弃所有人的意见,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哪里是劝您不以国事为重,以媚俗从众为荣?只是说天下有不同的意见,也希望您能多少留意体察而已。
司马光在信中引用盘庚迁殷的史实,欲说明什么?
司马光认为盘庚迁殷听取大家意见,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施展雷霆手段强迫百姓,司马光借“盘庚迁殷”劝王安石能够听取其他人对新法的不同意见,不要一意孤行。
王安石借盘庚迁殷表明一旦认为适宜的事情就要采取行动,表达将变法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首先,王安石认为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非一日,朝廷士大夫多以不忧国事、附和流俗、讨好众人为处世的良方。
其次,说自己变法是为了“助上抗之”;
最后,举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说明反对者之多并不表明变法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得是对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后悔的必要。这是用历史上改革的事例说明当前所进行的变法的合理与正义性,表明自己不为怨诽之多而改变决心的坚定态度。
问题探究
鉴赏本文语言特点
①柔中带刚
(多用谦称,谦词,并称“与君实游处相好”,但立场坚定)
②态度委婉而坚决
(列出指责自己的罪名,再一一批驳,采用驳论的论证方法)
③言简意赅
(语言精练,客观清晰分析变法原因,)
④不容置辩
(有理有据,驳论有力,立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