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3.1《别了,“不列颠尼亚”》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3.1《别了,“不列颠尼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0 17:00:3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3.1《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④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⑤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
⑥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开放倒逼改革深化,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持续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一个大国释放出举世瞩目的活力奇迹。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近日,习总书记考查兰考,寄言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不负众望,做一个对得住历史的好官。
B.孟子说的“毋忘”“毋助”,表达了一种成事态度:一方面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挥而就的,另一方面要有笃定不移的毅力。
C.江西婺源既是一个合乎现代背景下城市人乡村情怀的秀美之乡,也是一处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等功能为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瞩目 冰凌 盐碱地 欺软怕硬
B.嘱托 陵墓 百页箱 铺天盖地
C.缄默 斑痕 白内障 来龙去脉
D.箴言 暮蔼 趵突泉 自力更生
4.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 、 和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A.装修、改建、扩建 B.扩建、改建、装修
C.改建、扩建、装修 D.装修、扩建、改建
5.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6.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社会名流、演艺明星、职业赛车手、专业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车队, 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
②焦裕禄同志总是 ,要求同志们公私分明,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
③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范维龙 ,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连续从废墟中救出39人。
A.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D.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脱坯(pēi) 涝洼窝(lào) 盐碱 (jiǎn) 瘟神(wēn)
B.淤塞(yū) 屹立(yì) 慷慨(kǎi) 饲养(sì)
C.佯装(xiáng) 渍死(zì) 噙着泪( qín) 涵闸 (zhá)
D.窟窿 (kū long) 麦穗( suì) 踮着脚(diān) 灌溉(gài)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想无独有偶,命丧黄泉。
②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很少遭遇望其项背的尴尬了。
③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
④我们饭店的大堂内,就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空运过来的海鲜,客人们大都神情自若地挑选着,十几年前的奢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稀松平常。
⑤近些年,上海的中学生不孚众望,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⑥北汽集团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并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人自此踏上了奋发图强的圆梦征程。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二、综合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______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_____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_____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_____,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爆发 鼓舞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B.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D.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B.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们的家园;而我喜欢鸟语花香的社会,我渴望没有硝烟的世界,那才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是人类!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
曾几度在电视上看到西方列强,动辄 对某某国家进行军事打击,让原本和平安宁的家园瞬间变得硝烟弥漫、残垣断壁、尸横遍地。因为战争,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常受到军事 ,失去了自由。战争带来的罪恶 ,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终生难忘。
人类本应该让战争成为历史的 ,不应该让战争的阴云时常笼罩在人们的头顶。人类需要安宁,世界需要和平,衷心祝愿地球上遍布着橄榄绿,天空中飞翔着和平鸽。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B.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C.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
D.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又是谁
B.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又是谁
C.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又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
D.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又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宣告 管制 有目共睹 陈迹
B.宣布 控制 有目共睹 遗迹
C.宣布 管制 引人注目 陈迹
D.宣告 控制 引人注目 遗迹
15.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围绕所给的两句话谈谈你的感受。(200字左右)
16.如果你是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一名主持人,现在需要你简洁地播报课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则新闻,你会筛选哪些内容呢?请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200字左右。
17.
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日,请你以香港一普通市民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感想,对香港未来提出畅想,要求不少于200字。
18.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
(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   
20.请将下面一个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的陶罐。
21.下面是写作材料收集完毕后的处理方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①________,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像春花一般骄做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②________,可是还有荷叶,它们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2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拟人、对比 B.借代、夸张、对比
C.比喻、拟人、排比 D.借代、夸张、排比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5.(2020高一下·潍坊月考)清明时节,学校开展网上祭奠英烈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林逢春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
林逢春,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代坪村党支部书记,疫情期间,一连25天没有休息,“现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我们不敢马虎”是他的口头禅。为增强群众防护意识,他组织村干部在交通要道悬挂横幅,在居住区张贴宣传标语和公告,入户发放告知书,持续在微信上推送信息,引导群众不要走亲访友、到处串门。对此,有人不太理解,认为小题大做。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群众的心门。只有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2月19日,他从村子巡查完,回到疫情监测点,不幸被一辆失控的白色轿车撞倒,4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疫一线。
26.(2019·台州模拟)结合说明文字,为下方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不少于100字)
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帝国末日
英国王储查尔斯有关他参加香港1997年移交仪式时所写日记的内容,最近被英国传媒公开。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香港《太阳报》报道了查尔斯日记的内容:一架英航747包机将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罗机场载往香港。我发现自己和助手们身处只属商务客舱的上层,我要定一定神才意识到这并非头等舱,虽然我早已疑惑为何坐得这样不舒服。后来我发现连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以及麦理浩、卫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适地安坐在我们下面的头等舱。我唯有独自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
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令人动容的演说。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在仪式进行中,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大雨随即猛降。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
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在出发参加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个澡。一如所料,当我浸在浴缸中时,烟花表演随即开始,在我整装待发时,表演亦已结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身旁,他似乎对应该如何对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经过多轮祝酒后,我们离开宴会厅,等待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面,盘算着如何令双方不失面子。
在移交仪式每个细节的安排上,中国人也要争执一番。他们坚持要我走到一个房间拜会国家主席,英方上下对之强烈反对。最后我们同意折中方案,由我们分从两边进入一个房间,在中间碰头。
国家主席和他的亲信与我们(即外交大臣、国防参谋长与我)面对面而坐,宣读预先拟定的声明。我知道无可避免一定要回应,懊恼地左思右想,思量着说什么好,而又不会引发外交事件。我说了几句有关莎士比亚的轻松趣语,一行人就走向会展新翼的主礼堂——又一次长征,从我们的位置出发,可真是长路漫漫。
为了移交仪式,这个会场被改成类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模样。我们发表演说后,江主席走到演讲桌前发表讲话。此后,我们还要观看中国士兵上台,把英国国旗降下,升上中国国旗。在典礼结束时,我们合影留念,互相握手,然后从不同门口离去。我们就此离开。
多亏彭定康,我们在一片钟爱及感激声中离去。
码头上聚集了专程来送别的民众、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紧随彭定康登上游艇,与他的几名女儿碰面,她们均非常激动及疲累。“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徐徐驶离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边眺望着缓缓远去的香港地平线上的景观,一边告诉自己,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
(有删改)
2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尔斯的日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英国代表从英国启程前往香港参加交接仪式和离开香港的过程。
B.在查尔斯的眼中,隆重庄严的交接仪式是“豪华铺张”且“漫长”的,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情绪低落沮丧。
C.“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一句,充分说明查尔斯并不欣赏当时的演出,急于离开香港。
D.“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一句的意思是:我参加这一不光荣的仪式,是为了祖国英格兰。
28.文中一再浓墨重彩写雨势,这是为什么?
29.查尔斯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3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英国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31.第⑦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
32.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问题。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3.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分别是什么?
34.文章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请简要概括这四个场景?
35.作者在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神州共此时
新华社内蒙古额济纳旗9月26日电(记者景如月、任会斌)
……
25日的天气并不好,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一带一早就刮起了风,空中阴云密布,还扬起了沙尘,人们心里都打起了鼓:飞船还会如期发射吗?但是,很快航天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发射按原计划进行!
夜色渐浓,随着发射时间一秒秒逼近,一些性急的群众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拿出望远镜、照相机、录像机调试,并讨论着想象中的发射景象。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当地的干部群众外,前来观看的群众很多是外地人,有些甚至是专程从广东,重庆等地赶来的。进入深秋,东风航天城一带夜里的气温已降至10摄氏度左右,很多衣着单薄的群众不时冻得发抖,但这丝毫未影响大伙的热情!
也怪,下午时还布满阴云的天空,21时左右已依稀露出了颗颗星斗。在远处发射台的强光灯照耀下,乳白色的飞船箭体依稀可见,观看点的群众借助望远镜或照相机眺望着。随着时间一秒秒地消逝,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终于迎来了1分钟倒计时。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红黄色的火焰伴随着“点火”的口令喷涌而出,发射台两侧立即升起了两团巨大的烟气,火箭轰鸣着随之拔地而起,记者站着都能感觉到脚下大地的震动。
通过持续加速,火箭越飞越快,直插天宇,并逐渐缩为黑暗中的一个光点。记者看到,这个光亮越来越弱,未待人们过足眼瘾,即已消失在了视野尽头,仅留下了一条烟雾轨迹。
东风跟踪正常!
酒泉,逃逸塔分离!
渭南跟踪正常!
箭船分离!
喇叭里传来的信息令人振奋!
听到载着3名航天员的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的消息后,观看点再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一刻,全球为之瞩目!
这一刻,华夏为之自豪!
(摘编自新华网,2008年9月26日)
36.新闻为什么要具体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
37.新闻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发射地天气的变化?
3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港督    紫荆   花 冉   冉    内涝   盐碱    脱坯   人 堌   阳 哺   育
淤塞   泡   桐
39.(2020高一上·岷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
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
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温暖人心的冬奥:索契有的不仅是冰冷的赛道冰与雪组成了索契的赛场,但严寒与酷冷并非冬奥会的全部。在冬奥会的赛场上,选手们展现出的姐妹之情、兄弟之义,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遵循等,都让赛场外的你我深深感受到了这股温情。索契奥运会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美远比金牌本身更重要。
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赛场上,上演了开赛以来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来自加拿大的阿莱克斯·比洛多在成功卫冕自由式滑雪金牌后,第一时间将站在场边的哥哥弗里德里克一把抱过,将自己的金牌戴在他的脖子上,和他一起分享。
弗里德里克在很小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脑瘫,医生说他12岁后就无法行走了,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如今已经27岁的弗里德里克依旧站在了索契冬奥会的赛场边,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弟弟加油。
“过去的四年中,他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想要偷懒的时候鼓励我,过去的四年中他从未离开过。在他的眼中我能看到骄傲和自豪,这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我不需要什么关注度,我能做的只有努力拿到冠军,不仅为我还有他。”在采访时,比洛多坦言哥哥才是激励他不断进步的终极动力。
比洛多成了加拿大冬奥会历史上首位在该项目实现卫冕的运动员,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比洛多和哥哥兄弟情深的场面就曾上演过一次。接下来,这位加拿大小伙已经做好了退役后的准备,他希望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会计工作中,并且用更多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哥哥和女朋友。
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中的导语部分,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作用。
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第二类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凡·高离我们够远,我们才把他看清,可是当日阿罗的市民只看见一个疯子。叔本华的传世杰作《意志与观念的世界》在他31岁那年出版,其后反应一直冷淡,叔本华要等待很多很多年,才等到像瓦格纳、尼采这样的知音。
风格正如心灵的面貌,比肉体的面貌更难作假。模仿他人的风格,等于戴上一副假面具;不管那面具有多美,它那死气沉沉的样子很快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使人受不了,反而欢迎奇丑无比的真人面貌。学他人的风格,就像是在扮鬼脸。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轰动一时的作品,虽经报刊鼓吹,市场畅售,也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传后率”不高。判别高下,应该是批评家的事,不应任其商业化。其间如果还有几位文教记者来推波助澜,更据以教训滞销的作家要反省自己孤芳的风格,那就是僭越过甚,误会采访就是文学批评了。
(选自余光中《夜读叔本华》,有删改)
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禹偁没有发生多少作用;西昆体起来了,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辞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他对人民疾苦体会很深,用的字句也颇朴素,看来古诗从韩愈、孟郊,还有庐仝那里学了些手法,五言律诗受了王维、孟浩然的启发。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例如聚餐后害霍乱、上茅房看见粪蛆、喝了茶肚子里打咕噜之类。可以说是从坑里跳出来,不小心又恰恰掉在井里去了。再举一个例。自从《诗经·邶风》里《终风》的“愿言则嚏”,打嚏喷也算是入诗的事物了,尤其因为郑玄在笺注里采取了民间的传说,把这个冷热不调的生理反应说成离别相思的心理感应。诗人也有写自己打嚏喷因而说人家在想念的,也有写自己不打嚏喷因而怨人家不想念的。梅尧臣在诗里就写自己出外思家,希望他那位少年美貌的夫人在闺中因此大打嚏喷:“我今斋寝泰坛外,侘傺愿嚏朱颜妻。”这也许是有意要避免沈约《六忆诗》里“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那类套语,但是“朱颜”和“嚏”这两个形象配合在一起,无意中变为滑稽,冲散了抒情诗的气味;“愿言则嚏”这个传说在元曲里成为插科打诨的材料,有它的道理。这类不自觉的滑稽正是梅尧臣改革诗体所付的一部分代价。
(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4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0小时 虎口拔牙通管道
——贵州“11·26”事故抢险救援
11月26日22时许,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大猫坡特大桥12#桥墩的塔吊轰然倒塌。……
为对汽油和火焰实施隔离,救援人员用石棉和不渗透材料对管道底部进行铺垫,并在泄漏点两端和底部浇筑水泥隔断。
(28日)17时41分,焊接堵漏作业重新开始。焊接产生的火花一次次被液氮冷却,“22次!”一旁双手抱着带压泡沫枪的张郭涛默默数着扑火次数,“给我的命令是一秒钟之内必须将泡沫喷射出来,手都麻了,但是精神高度紧张!”
19时50分,管道漏油点焊接完成第一道焊接,彻底切断漏油来源,周边油气浓度检测为零。
20时08分,指挥部下达铁路通车指令。20时24分,现场响起欢呼声,第一列货运列车顺利通过事发地点,沪昆大动脉恢复运营。
11月29日零时,西南成品油管道贵阳—安顺段恢复正常输油,抢修工作完成。此时,张郭涛和其余13位战友已在一线坚守近50个小时……
(选自2013年《人民日报》,有删改)
题目:这篇新闻报道的标题采用了什么形式?有什么作用?
4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梁宗岱先生
温源宁
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也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对文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文章有删节)
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何失实信息屡屡出现在网络中?在《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这是信息供给严重过载和用户注意力严重缺失造成的。报告认为,尽管当前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的便捷性、时效性等优势已经充分获得网络新闻信息用户的认可,但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没有同步提升。在新闻的诸多属性中,真实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核心属性,脱离了真实性,新闻便失去了其所有价值。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是相互作用的,新闻媒体信用程度越好,其生产的新闻可信性就越高,而新闻可信度越高,为受众带来的价值回报就越高。
(摘编自《让新闻回归本真——记<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二
近年来兴趣类个性化推荐资讯产品成为市场上一大趋势,并在2017年迎来井喷式发展,个性化推荐产品,符合用户对兴趣、娱乐化、个性化内容的需求,其用户活跃量增长迅猛也就不足为奇。但从工信部的报告中不难发现,在信息过载的媒体环境下,用户对网络媒体的可信度、真实度、责任感,对高品质内容的需求和期待依然强烈。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和高品质的内容相较于个性化资讯,更能获得用户的好感度。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这一现象,也将督促整个网络媒体平台行业提升其自身的媒体专业性和公信力。
(摘编自《2017年网络媒体现状:用户活跃量稳增公信力却没悉数跟上》)
材料三
媒体公信力报告显示,体制内媒体的媒体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人民日报客户端,澎湃新闻客户端表现较好;商业类媒体平台中只有少数媒体如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等跻身第一阵营。
在用户信任度与社会责任感方面,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网站有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同样位于第一梯队的新闻客户端有人民日报、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体制内媒体在用户信任度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现非常好,商业类媒体较为欠缺,而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位居商业新闻品牌第一位。
在覆盖率与影响力的维度上,商业类媒体比体制内媒体表现好。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腾讯网与腾讯新闻客户端,成为网民访问量最大、用户选择度最高的商业类网络媒体平台。然而,越是有影响力的媒体,就越需要提高用户信任度和加强社会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更要认真审核信息,深度挖掘新闻、杜绝有偿报道等。这样,商业类媒体才能在高覆盖率和强大的影响力下树立自身的权威性。
中国(商业)网络媒体的满意度图谱
(摘编自《工信部舆情中心报告:网络媒体公信力有待提升》)
材料四
新闻素养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这要求我们判断:新闻是什么内容;新闻的内容是否完整;信息源是谁,是否可靠;新闻提供了哪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有没有其他可能性的解释或理解,有没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
(摘编自江禾《如何在“后真相”时代坚守新闻真实》)
4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互联网新闻生产及传播已经具有便捷性、时效性等优势,但是新闻资讯的质量却未同步提升。
B.新闻的真实性会影响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两者相互作用。新闻媒体的被信任程度与新闻的可信性成正比。
C.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好感度排名靠后,是因为兴趣推荐类资讯在客观真实性方面表现较差,较难获得用户好感。
D.调查显示,体制内媒体的媒体满意度整体高于商业类媒体,但也有少数商业类媒体跻身整体满意度第一阵营。
4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真实性的角度对《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进行解读,认为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核心属性。
B.材料二分析了2017年兴趣推荐类资讯产品井喷式发展的原因,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C.材料三对体制内媒体与商业类媒体在媒体满意度、用户信任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D.材料四提出公民应当提高自己的新闻素养,并对公民需要掌握的新闻知识的具体内容做了阐述。
47.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体制内媒体和商业类媒体各自应侧重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的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中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人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对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可见,科幻小说的特性导致了它的努力方向不会是传统的文学性,而是集中于对新世界的探索以及对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其实这些方面自有其文学魅力。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反过来看待科幻小说呢?文学理论家卡勒提出,文学性其实就像杂草。没有任何一种草天生就是杂草,杂草是根据人们的目的来划分的。如果希望庭院里种的是鲜花,那么任意生长起来的蕨类植物就是杂草;如果希望种植野菜,那么偶尔生长的鲜花就是杂草。文学史中的文学性已经形成惯性,但是这并不表明所有的文学性都是如此。如果缺乏变革意识,那么我们就陷入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的误区,而这种态度忽视了文学性形成的机制。文学性重要吗?重要。一种文学范式稳定之后,各种文学规则才得以确立。但当新的文学样式崛起,挑战既有文学范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有的文学性不足以涵盖新的文学样式,这时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在科幻作品面前,假如不顾时代的要求,把文学性固化,那么科幻小说就会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而将基于文学史树立起来的文学性抛在脑后。
(摘编自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
材料三:
科幻小说是姓“科”还是姓“文”,一直有争论。就如武侠小说是武侠题材的小说,不等于武术和侠行;侦探小说是侦探题材的小说,不等于刑侦侦破;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题材的小说,不等于科学技术。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刘慈欣、王晋康和韩松这“三剑客”的作品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了明显变化:一是因果关系的时间叙事结构已被打破,现实和虚拟交织的时空组织造就了结构的精美;二是类型小说的通俗化和现代主义的意念化成为小说情节模式的重要形态。
《三体》的第一部基本上还是时间叙事:第二部《三体II 黑暗森林》时间叙事渐渐弱化,空间叙事上升为叙事主体;到了第三部《三体III 死神永生》中,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结合在一起,小说叙事由空间对抗变成融合循环,形成一个精美的轮回式的叙事结构。类型小说的情节模式在刘慈欣和王晋康的小说中相当明显,而韩松的叙事有着鲜明的现代主义的变异风格。
(摘编自汤哲声《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思维和边界》)
4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描绘,要集中于创造新的世界框架,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作细致描绘。
B.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更看重题材的新奇,而不是形式的讲究,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
C.材料二可以从学理上解释材料一中的现象,并指出被传统的文学所排斥的刻板的文风恰是科幻文学需要的。
D.材料三认为当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思维”有变化,这里的“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
49.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慈欣看重科学设定的宏大和新奇,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他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也有借鉴和吸收。
B.《三体》被一些读者评价为“细致不足”,是因为这些读者还是以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形成的审美习惯来看待它。
C.科幻作品激发的阅读快感通常是一种令人倍感惊奇的体验,也是一种比传统文学所激发的阅读快感更有力的体验。
D.“文学性”这个概念应该与时俱进,避免固化,保持边界的开放,以更公允地评价科幻文学等文学样式。
50.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科幻小说定义的困难性,主要在于科幻小说是一种跨门类的、延展广阔的文学。
B.科幻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丰富的故事资源,这种资源由科技的进步源源不断地提供着。
C.只要不违反基本的科学原理,作家完全有权利在作品中加进自己的天才臆测。
D.现代科幻文学对科学最新进展的表现很有限,大量故事的核心仍基于古典科学。
51.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2.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的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这里用于指避免房地产弊端累积下去影响行业发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用于指民警和消防员劝说跳楼女子不合语境,此处应用“苦口婆心”;“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不能用于形容想象力,不符合语境;“进退有度”,前进、后退都有规律,有标准,合法度。符合“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的语境,使用正确;“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这里指寻根问祖的人,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举世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人或事。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用于修饰大国的活力奇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2.【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与语境焦裕禄做一个好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相符;B项,“一挥而就”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不能指办事快,改为“一蹴而就”;C项,“胜地”指风景秀美的地方,而革命之地应为神圣之地,改为“圣地”;D项,“无所不为”贬义词,无恶不作的意思,词义色彩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3.【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
A无误。
B项,“页”应为“叶”。
C项,“斑”应为“瘢”。
D项,“蔼”应为“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大多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似字和易误读的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坚持长期积累。
4.【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装修”,对房屋进行装潢和修饰,使美观、适用;“改建”,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如将一建筑物变为另一建筑物,可以指改变外形、特点、性质或作用;“扩建”,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或区域规模。本题考查的是对“港督府”的建设流程,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应是“改建、扩建、装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5.【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一树寒梅白玉条”,以“白玉条”喻“寒梅”,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碧玉”喻“柳叶”,以“绿丝绦”喻“柳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代指美女,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D项,“潭面无风镜未磨”,以“镜”喻“潭面”,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结合语句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6.【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做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
第一空,通过“组成了一支车队……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可知,此处强调“亲自实践”,故选“身体力行”。
第二空,通过“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可知,此处强调焦裕禄同志“榜样”作用,故选“以身作则”。
第三空,通过“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可知,此处强调“带头去做”,故选“身先士卒”。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7.【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脱坯”的“坯”读作pī;B无误;
C.“佯装”的“佯”读作yáng;
D.“踮着脚”的“踮”读作d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大多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似字和易误读的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坚持长期积累。
8.【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本词曲解词意,应改为“弄巧成拙”;②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是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该成语用于肯定句,错误;③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本句是说在“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这一情况上不能不均衡。正确;④神情自若:神情态度十分自然,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合乎语境,正确;⑤不孚众望:不合乎大家的希望。结合语境中“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分析,此处说的是上海中学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⑥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合乎语境,正确。故①②⑤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答案】9.A
10.B
11.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词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句式,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病句的类型包括两面对一面、多重否定、中途易辙、缺少句子成分、逻辑颠倒、成分搭配不当等类型。做此类题型,首先明确病句的类型,然后结合选项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9.“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山洪暴发。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鼓动”,①煽动。②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②兴奋;振作,褒义词。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夙夜在公”,一天从早到晚都勤于公务。“舍身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应选用“舍身取义”。
故答案为:A。
10.括号前面“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一句,此句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明白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A、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与前文不对应。“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不连贯。故排除C项。只有B选项中,“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答案为:B
11.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秉承五四精神”是“家国同构”的前提,故“家国同构”与“秉承五四精神”应调换位置;二是“建立”与“动力”搭配不当,应该是“建立”精神支撑”,“增强”〝奋斗动力”。B项,“加快”与“动力”不搭配。
故答案为:D
【答案】12.D
13.C
14.A
【知识点】语句连贯;近义词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病句的类型包括两面对一面、多重否定、中途易辙、缺少句子成分、逻辑颠倒、成分搭配不当等类型。做此类题型,首先明确病句的类型,然后结合选项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句式,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12.通过分析可知,原句的语病有三处,①语序不当,“看到”应移至“电视中”前;②为介词误用,应把“被”改为“因”;③搭配不当,“流露出……呼唤”不搭配,应把“呼唤”改为“期待”。据此可知,只有D项修改最恰当。
故答案为:D
13.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也是句子描述的重点,根据后文的“是人类”推断,补写句子的主语应该是“谁”。由选项可知,两个分句为递进关系,“土壤”变化在前,“生活”变化在后,不可颠倒表述,据此排除A、D两项。“是谁……又是谁”的提问方式与后文“是人类!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结构一致,感彩协调,据此排除B项。
故答案为:C
14.宣告,着重指公开宣布重大事情。如国家诞生、抗战胜利。宣布,着重指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对某某国家进行军事打击”属于重大事件,故应选“宣告”;管制,强制管理,对犯罪分子施行强制管束限制其一定的行动自由。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从语境来看,此处指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常失去自由,所以应选“管制”;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从句意来看,该句表达的是战争带来的罪恶大家都能看到,所以应选“有目共睹”。陈迹:过去的事情。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根据文意可知,是要让战争成为过去,所以选择“陈迹”。
故答案为:A
15.【答案】示例:
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且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义”高于“富贵”之上。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比如,2019年底,我国湖北等地相继爆发了“新冠肺炎”。先后十几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就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新冠”斗争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没有做到“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义、富贵
写作对象:围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谈感受。
写作要点:抓住“‘义’置于‘富贵’之上”这一中心,还要考虑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
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且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义”高于“富贵”之上。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比如,2019年底,我国湖北等地相继爆发了“新冠肺炎”。先后十几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就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新冠”斗争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没有做到“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6.【答案】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997年7月1日。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
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
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米字旗。而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简洁地播报本课这则新闻。首先要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新闻一般分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结语,对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新闻语段压缩方法:提炼导语或提炼主要信息,基本原则是删次留主。次要信息主要包括:重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描写信息;影响、意义、作用信息;举例信息;解说信息;句子的次要附加成分;补充信息。语言力求简明平实,控制字数在200字左右。
本题,播报稿首先要有称呼,然后明确播报稿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然后由“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这句话引出新闻主体部分。新闻主要内容的压缩为:导语部分为“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新闻的主题部分压缩时特别强调时间,即每一个时间点都要交代清楚说清整个告别仪式上的具体步骤(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旗。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最后交代这件事的意义是“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故答案为: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997年7月1日。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
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
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米字旗。而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7.【答案】回顾过去,风风雨雨,我们这23年之旅,是制度的探索,是香港人精神面貌的探索,也是我们价值与理想的探索。
在1997年出生的孩子,与香港度过了喜怒哀乐的23年。他们下一个23年怎样度过,你和我都有责任去塑造。我希望未来的香港,不会是上一个23年的简单重复。“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政府的期望。我希望1997年出生的孩子,到了30岁生日那天,会更加以香港为荣。
香港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个毫不显眼的地方,但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地方。在香港,“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无数的个体在努力奋斗,集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香港的进步繁荣,使之成为一个生机勃发、包容开放、进步文明的行政区。
我相信未来10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香港始终有你!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首先要注意发言的背景,“香港回归23周年”这个时间在文中应当有所交代。虽然题干要求“畅想未来”,可是未来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可以回顾香港23年来走过的路,歌颂成绩,总结经验;也可以谈谈香港的现在,有哪些进步,存在哪些问题;最后再畅想未来,表达对香港美好明天的祝福。注意发言要包含感情,要体现出一个普通市民对香港的热爱和期待。
故答案为:回顾过去,风风雨雨,我们这23年之旅,是制度的探索,是香港人精神面貌的探索,也是我们价值与理想的探索。
在1997年出生的孩子,与香港度过了喜怒哀乐的23年。他们下一个23年怎样度过,你和我都有责任去塑造。我希望未来的香港,不会是上一个23年的简单重复。“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政府的期望。我希望1997年出生的孩子,到了30岁生日那天,会更加以香港为荣。
香港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个毫不显眼的地方,但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地方。在香港,“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无数的个体在努力奋斗,集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香港的进步繁荣,使之成为一个生机勃发、包容开放、进步文明的行政区。
我相信未来10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香港始终有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8.【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
(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1)由“劳模,即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可知“劳模精神”的特性为:先进性、民族性、教育性。由“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可知“ 劳模精神”具有时代性。由“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可知“劳模精神”具有思想性。
(2)由“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可知劳模体现了劳动价值。由"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可知劳动是光荣的,劳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学习劳模的意义可以是: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概括能力。首先给语段划分层次,然后根据关键信息概括出符合题目的关键点,注意概括的信息要简洁明了,尽量保持句式大致相同。
(2)本题考查对文字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在文本中找到相关句子并进行勾画,分析句子并概括出答案。
19.【答案】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了,我获奖只是沾了所扮演角色的光。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焦裕禄的事迹是感人的,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受“苦和累”。李雪健获奖也正是因为焦裕禄本人的角色感动了观众,获得很高的评价,也就是说李雪健认为自己能获奖要归功于焦裕禄感人的事迹。体现了焦裕禄的事迹的感人,李雪健的谦虚。
故答案为: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了,我获奖只是沾了所扮演角色的光。
【点评】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此类题型答案较为广泛,不能只对句子分析,还要联系前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写作意图,注意不可脱离文本。
20.【答案】思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选用、变换句式
【解析】【分析】文段中主语是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谓语是收藏,宾语中心词是陶罐。“陶罐”的定语又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这构成一个短句“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还有陶罐的制作时间,形态规模。各自构成短句。
故答案为:思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改写的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然后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将句子划分层次。
21.【答案】材料收集完毕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选取的材料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整理材料时,要整合同类材料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可知,表述应当自下而上,材料处理分为两个方向,即“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然后再根据“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整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材料收集完毕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选取的材料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整理材料时,要整合同类材料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筛选题目中关键的文字信息,然后图表信息,理解图表的真正含义以及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意义。注意答题时语言简洁,切记不可以偏概全。
【答案】22.C
23.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感;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24.都摆列得那么好看;荷花虽久已残败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辨别修辞手法。首先,明确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然后用排除法将错误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此类题型从句式、用词、修辞三个方面作答。句式包括长短句、整散句、单句、复句等,结合句式分析其作用。用词包括拟声词、叠词等。修辞包括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情境的补写能力。此类题型属于高考卷中的新题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补写句子时应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保证语句通顺、逻辑关系严密、语句简洁,且符合题目要求。
22.逐个分析文段中语句可以发现,“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从……从……从……”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春花一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23.“有的坐着莲花”改句放到了“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的后面;另外“有的肩着”改成了“有的肩膀上担着”,那么就可以从语序和用词的角度去分析原句的好处。原句前两个句子都是短句,“骑着”“坐着”意思更相称,排列更整齐;后两个句子较长,且“肩着”不仅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又与后句的“背着”更好地形成了排比,给人一种画面感。因此原句效果更好。
24.①横线前的句子可以确定主语是“(店里或摊子上的)水果”,横线后先是对水果状态的描述,然后是对此的评论,“图案画”“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就是关键信息,可推出横线处应填“都摆列得那么好看”之类的句子。②横线前说青年学生们去北海划船,横线后说的是划船时所见,这里的转折词“可是”是关键信息,可是还有荷叶“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说明前文是在惋惜没有荷花的清香,联系文段描述的是北平之秋,可推出横线处应填“荷花虽久已残败”之类的句子。
25.【答案】示例一:
逢疫情不大意宣传防护千家遍知形势峻
临危难勇向前安抚民心一村倍感党恩深
示例二:
为民尽心服务敢解难题护百家无恙是好支部书记
不畏疫情凶险勇挑重担保一方平安乃真共产党员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首先阅读材料,本材料是有关林逢春在抗疫一线牺牲的事迹;然后分析写作的情境:清明节祭奠英烈,写给林逢春,表达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对联的内容要表现林逢春的抗疫事迹,考生要从材料中筛选一些重要消息,如“党支部书记”“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不敢马虎”“张贴宣传标语和公告,入户发放告知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根据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把人物事迹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
故答案为:示例一:
逢疫情不大意宣传防护千家遍知形势峻
临危难勇向前安抚民心一村倍感党恩深
示例二:
为民尽心服务敢解难题护百家无恙是好支部书记
不畏疫情凶险勇挑重担保一方平安乃真共产党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26.【答案】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关注图片上的文字,“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不仅是两个人的手,还是两代人及很多人的手,这一握手的喜极而泣,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同时这一握手也是传递与搭建。
故答案为: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点评】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语言生动形象、修辞得体、能感染教育观众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答案】27.C
28.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也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查尔斯王子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的心境。
29.查尔斯王子当时的心境是疲惫的、沮丧的,同时带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悄悄离去。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本题考查文中某处情节的作用。首先,精读文章,明确此处情节的内容与前后文的联系,例如:与下文中某处情节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前后照应等。然后结合此处情节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作者感情是通过文章中的事所体现出来的,首先明确文中的事件,然后通过事件分析作者的感情,注意从不同角度作答,且语言简洁,联系文本。
27.C项,“急于离开香港”理解不准确,,从文中来看,“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此处表现了查尔斯的沮丧情绪。
故答案为:C
28.查尔斯在日记中一再描写“雨势”,属于环境描写,可以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角度分析。“毛毛细雨徐徐落下”“大雨随即猛降”,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结合和查尔斯王子此行的目的可知,这样描写雨势其实也是渲染一个特殊环境查尔斯王子,因为在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激动、哀伤、沮丧的心境。
29.“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紧扣“徐徐驶离”“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查尔斯此行是参加把香港交还给中国的仪式,这一仪式之后就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了,此时的查尔斯王子心境应是疲惫和沮丧的,“徐徐驶离”中蕴含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
【答案】30.B
31.将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天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进行对比,将英国黯然离去,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32.同意。本文选材角度别具一格。选择了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把对现实场景的记述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而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纵深感。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考查内容的理解分析。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此类题型答案较为广泛,不能只对句子分析,还要联系前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注意不可脱离文本。
30.A项,“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反映不出“中国的日益强大”。B项无误。C项,由文章第五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可知,对“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理解有误。D项,“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理解错误。由文章最后一节“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可知,是从对比中抒发胜利的自傲之情。
故答案为:B
31.从此段内容可以看出,“156年前”与“今天”形成对比,“156年前”一名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由此可推断出主题: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
32.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答同意,就要从选材的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独特性,例如:选择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还有表现主题的方式,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33.一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一课一练3.1《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④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⑤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
⑥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开放倒逼改革深化,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持续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一个大国释放出举世瞩目的活力奇迹。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答案】B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积羽沉舟”,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的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这里用于指避免房地产弊端累积下去影响行业发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用于指民警和消防员劝说跳楼女子不合语境,此处应用“苦口婆心”;“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不能用于形容想象力,不符合语境;“进退有度”,前进、后退都有规律,有标准,合法度。符合“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的语境,使用正确;“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这里指寻根问祖的人,使用对象错误,可用“络绎不绝”;“举世瞩目”,全世界都在关注某人或事。形容人或事非常重要。用于修饰大国的活力奇迹,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近日,习总书记考查兰考,寄言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不负众望,做一个对得住历史的好官。
B.孟子说的“毋忘”“毋助”,表达了一种成事态度:一方面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挥而就的,另一方面要有笃定不移的毅力。
C.江西婺源既是一个合乎现代背景下城市人乡村情怀的秀美之乡,也是一处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等功能为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A项,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与语境焦裕禄做一个好官,不辜负人民的期望相符;B项,“一挥而就”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不能指办事快,改为“一蹴而就”;C项,“胜地”指风景秀美的地方,而革命之地应为神圣之地,改为“圣地”;D项,“无所不为”贬义词,无恶不作的意思,词义色彩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瞩目 冰凌 盐碱地 欺软怕硬
B.嘱托 陵墓 百页箱 铺天盖地
C.缄默 斑痕 白内障 来龙去脉
D.箴言 暮蔼 趵突泉 自力更生
【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解析】【分析】
A无误。
B项,“页”应为“叶”。
C项,“斑”应为“瘢”。
D项,“蔼”应为“霭”。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大多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似字和易误读的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坚持长期积累。
4.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 、 和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A.装修、改建、扩建 B.扩建、改建、装修
C.改建、扩建、装修 D.装修、扩建、改建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装修”,对房屋进行装潢和修饰,使美观、适用;“改建”,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如将一建筑物变为另一建筑物,可以指改变外形、特点、性质或作用;“扩建”,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或区域规模。本题考查的是对“港督府”的建设流程,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应是“改建、扩建、装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5.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答案】C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
【解析】【分析】A项,“一树寒梅白玉条”,以“白玉条”喻“寒梅”,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以“碧玉”喻“柳叶”,以“绿丝绦”喻“柳枝”,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C项,“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代指美女,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D项,“潭面无风镜未磨”,以“镜”喻“潭面”,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结合语句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6.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①“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社会名流、演艺明星、职业赛车手、专业媒体记者,组成了一支车队, 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
②焦裕禄同志总是 ,要求同志们公私分明,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
③在这次抢险救灾中,范维龙 ,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连续从废墟中救出39人。
A.身体力行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B.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身先士卒
C.身先士卒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D.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身体力行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以身作则:着重于自身做出榜样。身体力行:着重于亲自实践,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战时将帅冲在士兵前面,多引申为职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带头去做。
第一空,通过“组成了一支车队……倡导使用环保新能源座驾”可知,此处强调“亲自实践”,故选“身体力行”。
第二空,通过“他自己连一本公家的稿纸也不肯拿回家给孩子”可知,此处强调焦裕禄同志“榜样”作用,故选“以身作则”。
第三空,通过“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带着连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可知,此处强调“带头去做”,故选“身先士卒”。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脱坯(pēi) 涝洼窝(lào) 盐碱 (jiǎn) 瘟神(wēn)
B.淤塞(yū) 屹立(yì) 慷慨(kǎi) 饲养(sì)
C.佯装(xiáng) 渍死(zì) 噙着泪( qín) 涵闸 (zhá)
D.窟窿 (kū long) 麦穗( suì) 踮着脚(diān) 灌溉(gài)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形近字的字音;多音字字音分辨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A.“脱坯”的“坯”读作pī;B无误;
C.“佯装”的“佯”读作yáng;
D.“踮着脚”的“踮”读作diǎn。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大多是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形似字和易误读的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坚持长期积累。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想无独有偶,命丧黄泉。
②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很少遭遇望其项背的尴尬了。
③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
④我们饭店的大堂内,就陈列着许多国内外空运过来的海鲜,客人们大都神情自若地挑选着,十几年前的奢望如今已经变成了稀松平常。
⑤近些年,上海的中学生不孚众望,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⑥北汽集团的前身——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井冈山”牌小轿车,并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北汽人自此踏上了奋发图强的圆梦征程。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答案】A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①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本词曲解词意,应改为“弄巧成拙”;②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是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该成语用于肯定句,错误;③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本句是说在“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这一情况上不能不均衡。正确;④神情自若:神情态度十分自然,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合乎语境,正确;⑤不孚众望:不合乎大家的希望。结合语境中“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分析,此处说的是上海中学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⑥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合乎语境,正确。故①②⑤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二、综合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______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______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______,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______,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爆发 鼓舞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B.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D.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1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B.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答案】9.A
10.B
11.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词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句式,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病句的类型包括两面对一面、多重否定、中途易辙、缺少句子成分、逻辑颠倒、成分搭配不当等类型。做此类题型,首先明确病句的类型,然后结合选项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9.“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山洪暴发。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鼓动”,①煽动。②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①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②兴奋;振作,褒义词。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夙夜在公”,一天从早到晚都勤于公务。“舍身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应选用“舍身取义”。
故答案为:A。
10.括号前面“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这一句,此句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明白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A、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与前文不对应。“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不连贯。故排除C项。只有B选项中,“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答案为:B
11.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秉承五四精神”是“家国同构”的前提,故“家国同构”与“秉承五四精神”应调换位置;二是“建立”与“动力”搭配不当,应该是“建立”精神支撑”,“增强”〝奋斗动力”。B项,“加快”与“动力”不搭配。
故答案为: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花儿喜欢肥沃的土壤,那是它们的家园;而我喜欢鸟语花香的社会,我渴望没有硝烟的世界,那才应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是人类!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
曾几度在电视上看到西方列强,动辄 对某某国家进行军事打击,让原本和平安宁的家园瞬间变得硝烟弥漫、残垣断壁、尸横遍地。因为战争,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常受到军事 ,失去了自由。战争带来的罪恶 ,战争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终生难忘。
人类本应该让战争成为历史的 ,不应该让战争的阴云时常笼罩在人们的头顶。人类需要安宁,世界需要和平,衷心祝愿地球上遍布着橄榄绿,天空中飞翔着和平鸽。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B.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呼唤。
C.我时常电视中看到那些被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
D.我时常看到电视中那些因战争而失去父母家园的孩子们,呆滞的目光里流露出更多的无奈和期待。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又是谁
B.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的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的又是谁
C.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又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
D.是谁让幸福的生活变得动荡痛苦,又是谁把肥沃的土壤变得贫瘠荒芜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宣告 管制 有目共睹 陈迹
B.宣布 控制 有目共睹 遗迹
C.宣布 管制 引人注目 陈迹
D.宣告 控制 引人注目 遗迹
【答案】12.D
13.C
14.A
【知识点】语句连贯;近义词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的能力。病句的类型包括两面对一面、多重否定、中途易辙、缺少句子成分、逻辑颠倒、成分搭配不当等类型。做此类题型,首先明确病句的类型,然后结合选项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句衔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以从句式,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与上下文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平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做题时联系上下文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的分类,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此类题型用排除法是最好的方法。
12.通过分析可知,原句的语病有三处,①语序不当,“看到”应移至“电视中”前;②为介词误用,应把“被”改为“因”;③搭配不当,“流露出……呼唤”不搭配,应把“呼唤”改为“期待”。据此可知,只有D项修改最恰当。
故答案为:D
13.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也是句子描述的重点,根据后文的“是人类”推断,补写句子的主语应该是“谁”。由选项可知,两个分句为递进关系,“土壤”变化在前,“生活”变化在后,不可颠倒表述,据此排除A、D两项。“是谁……又是谁”的提问方式与后文“是人类!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们!”结构一致,感彩协调,据此排除B项。
故答案为:C
14.宣告,着重指公开宣布重大事情。如国家诞生、抗战胜利。宣布,着重指公开正式告诉大家。“对某某国家进行军事打击”属于重大事件,故应选“宣告”;管制,强制管理,对犯罪分子施行强制管束限制其一定的行动自由。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从语境来看,此处指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常失去自由,所以应选“管制”;有目共睹,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见,形容事实极其明显。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从句意来看,该句表达的是战争带来的罪恶大家都能看到,所以应选“有目共睹”。陈迹:过去的事情。遗迹:古代或旧时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根据文意可知,是要让战争成为过去,所以选择“陈迹”。
故答案为:A
15.孔子强调将“义”置于“富贵”之上(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今天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存在。围绕所给的两句话谈谈你的感受。(200字左右)
【答案】示例:
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且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义”高于“富贵”之上。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比如,2019年底,我国湖北等地相继爆发了“新冠肺炎”。先后十几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就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新冠”斗争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没有做到“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义、富贵
写作对象:围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谈感受。
写作要点:抓住“‘义’置于‘富贵’之上”这一中心,还要考虑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
孔子强调对富贵财利的追求必须合乎道义,且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义”高于“富贵”之上。在今天,这依然是一种极富现实意义的思想。比如,2019年底,我国湖北等地相继爆发了“新冠肺炎”。先后十几个省份报告有疫情,数以千计的人染病入院。就在全国人民上下一心,掀起了抗击“新冠”斗争的时刻,也有极少一部分人趁机大发不义之财。原因之一,是这一部分人没有正确的义利观,为牟取财利而罔顾道义,不择手段。没有做到“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6.如果你是中央电视台演播室的一名主持人,现在需要你简洁地播报课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则新闻,你会筛选哪些内容呢?请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200字左右。
【答案】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997年7月1日。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
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
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米字旗。而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对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进行压缩,简洁地播报本课这则新闻。首先要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新闻一般分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结语,对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新闻语段压缩方法:提炼导语或提炼主要信息,基本原则是删次留主。次要信息主要包括:重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描写信息;影响、意义、作用信息;举例信息;解说信息;句子的次要附加成分;补充信息。语言力求简明平实,控制字数在200字左右。
本题,播报稿首先要有称呼,然后明确播报稿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然后由“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这句话引出新闻主体部分。新闻主要内容的压缩为:导语部分为“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新闻的主题部分压缩时特别强调时间,即每一个时间点都要交代清楚说清整个告别仪式上的具体步骤(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旗。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最后交代这件事的意义是“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故答案为: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1997年7月1日。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是“米字旗降落,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振离香港”。
下面为您播报送来自香港的具体报道。
英国的告别仪式于6月30日下午在港督府开始。4时30分,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落。4时40分,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正式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查尔斯王子宣读了英国女王的赠言。7时45分,进行每天一次的降旗仪式。当晚11时59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第三次降米字旗。而在0时0分,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同时在广场上和添马舰营区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美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怀抱,从此开启“一国两制”的新局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7.
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日,请你以香港一普通市民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感想,对香港未来提出畅想,要求不少于200字。
【答案】回顾过去,风风雨雨,我们这23年之旅,是制度的探索,是香港人精神面貌的探索,也是我们价值与理想的探索。
在1997年出生的孩子,与香港度过了喜怒哀乐的23年。他们下一个23年怎样度过,你和我都有责任去塑造。我希望未来的香港,不会是上一个23年的简单重复。“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政府的期望。我希望1997年出生的孩子,到了30岁生日那天,会更加以香港为荣。
香港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个毫不显眼的地方,但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地方。在香港,“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无数的个体在努力奋斗,集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香港的进步繁荣,使之成为一个生机勃发、包容开放、进步文明的行政区。
我相信未来10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香港始终有你!
【知识点】小作文
【解析】【分析】首先要注意发言的背景,“香港回归23周年”这个时间在文中应当有所交代。虽然题干要求“畅想未来”,可是未来是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可以回顾香港23年来走过的路,歌颂成绩,总结经验;也可以谈谈香港的现在,有哪些进步,存在哪些问题;最后再畅想未来,表达对香港美好明天的祝福。注意发言要包含感情,要体现出一个普通市民对香港的热爱和期待。
故答案为:回顾过去,风风雨雨,我们这23年之旅,是制度的探索,是香港人精神面貌的探索,也是我们价值与理想的探索。
在1997年出生的孩子,与香港度过了喜怒哀乐的23年。他们下一个23年怎样度过,你和我都有责任去塑造。我希望未来的香港,不会是上一个23年的简单重复。“不甘平庸,追求卓越”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对政府的期望。我希望1997年出生的孩子,到了30岁生日那天,会更加以香港为荣。
香港在世界地图上只是个毫不显眼的地方,但却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地方。在香港,“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无数的个体在努力奋斗,集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香港的进步繁荣,使之成为一个生机勃发、包容开放、进步文明的行政区。
我相信未来10年,香港可以做得更好,因为香港始终有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18.以下是选自媒体的一段文字,请你认真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辈出。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社会学家艾君在《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一文中对“劳模”作了如下解释和评论: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他认为,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
(1)简要概括“劳模精神”的五个主要特性。
(2)用一句话概括出学习劳模的意义。
【答案】(1)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思想性(道德)、教育性(学习)。
(2)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1)由“劳模,即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可知“劳模精神”的特性为:先进性、民族性、教育性。由“劳模精神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道德取向”可知“ 劳模精神”具有时代性。由“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人之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思想与情愫"可知“劳模精神”具有思想性。
(2)由“从王进喜、倪志福、时传祥、张秉贵、雷锋、郝建秀、王林鹤……到徐虎、王选、袁隆平、李素丽、宋鱼水、许振超、郭明义等劳模身上,都带有不同时代的烙印,都体现了一个时代劳动者的价值”可知劳模体现了劳动价值。由"劳模,即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学习的楷模,劳模永远是时代的领跑者”可知劳动是光荣的,劳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诠释。所以学习劳模的意义可以是:崇尚劳动光荣,体现劳动价值。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概括能力。首先给语段划分层次,然后根据关键信息概括出符合题目的关键点,注意概括的信息要简洁明了,尽量保持句式大致相同。
(2)本题考查对文字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首先,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在文本中找到相关句子并进行勾画,分析句子并概括出答案。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著名电影演员李雪健因扮演焦裕禄而荣获“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在颁奖仪式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苦和累都让焦裕禄受了,所有的荣誉都让一个傻小子得了。”
李雪健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了,我获奖只是沾了所扮演角色的光。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焦裕禄的事迹是感人的,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受“苦和累”。李雪健获奖也正是因为焦裕禄本人的角色感动了观众,获得很高的评价,也就是说李雪健认为自己能获奖要归功于焦裕禄感人的事迹。体现了焦裕禄的事迹的感人,李雪健的谦虚。
故答案为:焦裕禄的事迹太感人了,我获奖只是沾了所扮演角色的光。
【点评】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此类题型答案较为广泛,不能只对句子分析,还要联系前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或说话者的写作意图,注意不可脱离文本。
20.请将下面一个长句改写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的陶罐。
【答案】思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选用、变换句式
【解析】【分析】文段中主语是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谓语是收藏,宾语中心词是陶罐。“陶罐”的定语又有“一只出土于埃及加纳地区”。这构成一个短句“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还有陶罐的制作时间,形态规模。各自构成短句。
故答案为:思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里,收藏有一只从埃及加纳地区出土的陶罐,它制作于公元前32世纪,陶罐的形状具有典型的埃及古王国风格。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改写的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然后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将句子划分层次。
21.下面是写作材料收集完毕后的处理方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
【答案】材料收集完毕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选取的材料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整理材料时,要整合同类材料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首先分析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可知,表述应当自下而上,材料处理分为两个方向,即“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然后再根据“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整合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材料收集完毕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选取的材料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整理材料时,要整合同类材料并删去冗繁的部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筛选题目中关键的文字信息,然后图表信息,理解图表的真正含义以及背后作者所表达的意义。注意答题时语言简洁,切记不可以偏概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①________,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像春花一般骄做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②________,可是还有荷叶,它们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22.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拟人、对比 B.借代、夸张、对比
C.比喻、拟人、排比 D.借代、夸张、排比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2.C
23.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感;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24.都摆列得那么好看;荷花虽久已残败
【知识点】语句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辨别修辞手法。首先,明确文中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然后用排除法将错误选项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此类题型从句式、用词、修辞三个方面作答。句式包括长短句、整散句、单句、复句等,结合句式分析其作用。用词包括拟声词、叠词等。修辞包括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情境的补写能力。此类题型属于高考卷中的新题型,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补写句子时应注意前后文的联系,保证语句通顺、逻辑关系严密、语句简洁,且符合题目要求。
22.逐个分析文段中语句可以发现,“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从……从……从……”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春花一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C
23.“有的坐着莲花”改句放到了“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的后面;另外“有的肩着”改成了“有的肩膀上担着”,那么就可以从语序和用词的角度去分析原句的好处。原句前两个句子都是短句,“骑着”“坐着”意思更相称,排列更整齐;后两个句子较长,且“肩着”不仅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又与后句的“背着”更好地形成了排比,给人一种画面感。因此原句效果更好。
24.①横线前的句子可以确定主语是“(店里或摊子上的)水果”,横线后先是对水果状态的描述,然后是对此的评论,“图案画”“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就是关键信息,可推出横线处应填“都摆列得那么好看”之类的句子。②横线前说青年学生们去北海划船,横线后说的是划船时所见,这里的转折词“可是”是关键信息,可是还有荷叶“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说明前文是在惋惜没有荷花的清香,联系文段描述的是北平之秋,可推出横线处应填“荷花虽久已残败”之类的句子。
25.(2020高一下·潍坊月考)清明时节,学校开展网上祭奠英烈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林逢春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
林逢春,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代坪村党支部书记,疫情期间,一连25天没有休息,“现在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我们不敢马虎”是他的口头禅。为增强群众防护意识,他组织村干部在交通要道悬挂横幅,在居住区张贴宣传标语和公告,入户发放告知书,持续在微信上推送信息,引导群众不要走亲访友、到处串门。对此,有人不太理解,认为小题大做。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解释。他说:“我们敲开的不仅是群众的家门,更是群众的心门。只有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群众才会更安心。”2月19日,他从村子巡查完,回到疫情监测点,不幸被一辆失控的白色轿车撞倒,4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抗疫一线。
【答案】示例一:
逢疫情不大意宣传防护千家遍知形势峻
临危难勇向前安抚民心一村倍感党恩深
示例二:
为民尽心服务敢解难题护百家无恙是好支部书记
不畏疫情凶险勇挑重担保一方平安乃真共产党员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首先阅读材料,本材料是有关林逢春在抗疫一线牺牲的事迹;然后分析写作的情境:清明节祭奠英烈,写给林逢春,表达对抗疫英雄的崇敬之情。对联的内容要表现林逢春的抗疫事迹,考生要从材料中筛选一些重要消息,如“党支部书记”“疫情形势比较严峻”“不敢马虎”“张贴宣传标语和公告,入户发放告知书”“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群众心里”。根据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把人物事迹用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
故答案为:示例一:
逢疫情不大意宣传防护千家遍知形势峻
临危难勇向前安抚民心一村倍感党恩深
示例二:
为民尽心服务敢解难题护百家无恙是好支部书记
不畏疫情凶险勇挑重担保一方平安乃真共产党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上下联字数相等,语意相关,词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26.(2019·台州模拟)结合说明文字,为下方的图片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中两代航天科技工作者握手细节的内涵。(不少于100字)
1月3日,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走向前排工作席喜极而泣的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答案】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知识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题干要求至少用两种修辞,关注图片上的文字,“74岁的嫦娥卫星系列总指挥叶培建”“年轻人—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两只手不仅是两个人的手,还是两代人及很多人的手,这一握手的喜极而泣,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同时这一握手也是传递与搭建。
故答案为:两代“嫦娥人”,一个航天梦。握手的,其实不只是两个人、两代人,更是中国航天60多年来接力前行的所有人;握住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喜悦,还有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的未来。正是这群仰望星空的人,在手把手传递之间,贡献出中国力量,搭建起梦想天梯,创造了探月奇迹。
【点评】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由此可见,语言生动形象、修辞得体、能感染教育观众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帝国末日
英国王储查尔斯有关他参加香港1997年移交仪式时所写日记的内容,最近被英国传媒公开。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香港《太阳报》报道了查尔斯日记的内容:一架英航747包机将大批官方代表由希斯罗机场载往香港。我发现自己和助手们身处只属商务客舱的上层,我要定一定神才意识到这并非头等舱,虽然我早已疑惑为何坐得这样不舒服。后来我发现连首相希思、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新任外交大臣罗宾·库克以及麦理浩、卫奕信等前任港督,都舒适地安坐在我们下面的头等舱。我唯有独自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
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
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令人动容的演说。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在仪式进行中,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大雨随即猛降。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生平从未试过在“水中”发表演说,这是首次。事实上,没有人听到我说了些什么,因为大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太吵了。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
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在出发参加4000人的晚宴前先洗个澡。一如所料,当我浸在浴缸中时,烟花表演随即开始,在我整装待发时,表演亦已结束。盛大的晚宴上,我坐在中国外交部部长的身旁,他似乎对应该如何对待我感到不知所措。在经过多轮祝酒后,我们离开宴会厅,等待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会面,盘算着如何令双方不失面子。
在移交仪式每个细节的安排上,中国人也要争执一番。他们坚持要我走到一个房间拜会国家主席,英方上下对之强烈反对。最后我们同意折中方案,由我们分从两边进入一个房间,在中间碰头。
国家主席和他的亲信与我们(即外交大臣、国防参谋长与我)面对面而坐,宣读预先拟定的声明。我知道无可避免一定要回应,懊恼地左思右想,思量着说什么好,而又不会引发外交事件。我说了几句有关莎士比亚的轻松趣语,一行人就走向会展新翼的主礼堂——又一次长征,从我们的位置出发,可真是长路漫漫。
为了移交仪式,这个会场被改成类似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模样。我们发表演说后,江主席走到演讲桌前发表讲话。此后,我们还要观看中国士兵上台,把英国国旗降下,升上中国国旗。在典礼结束时,我们合影留念,互相握手,然后从不同门口离去。我们就此离开。
多亏彭定康,我们在一片钟爱及感激声中离去。
码头上聚集了专程来送别的民众、彭定康的友人及前同僚。我紧随彭定康登上游艇,与他的几名女儿碰面,她们均非常激动及疲累。“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徐徐驶离港口。我站在甲板上,一边眺望着缓缓远去的香港地平线上的景观,一边告诉自己,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是好事。可能吧。
(有删改)
2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尔斯的日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英国代表从英国启程前往香港参加交接仪式和离开香港的过程。
B.在查尔斯的眼中,隆重庄严的交接仪式是“豪华铺张”且“漫长”的,从侧面表现了他的情绪低落沮丧。
C.“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一句,充分说明查尔斯并不欣赏当时的演出,急于离开香港。
D.“为了英格兰,我真做了不少牺牲!”一句的意思是:我参加这一不光荣的仪式,是为了祖国英格兰。
28.文中一再浓墨重彩写雨势,这是为什么?
29.查尔斯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的心境是怎样的?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话简要分析。
【答案】27.C
28.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也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在查尔斯王子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的心境。
29.查尔斯王子当时的心境是疲惫的、沮丧的,同时带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悄悄离去。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文本的艺术魅力;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本题考查文中某处情节的作用。首先,精读文章,明确此处情节的内容与前后文的联系,例如:与下文中某处情节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前后照应等。然后结合此处情节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作者感情是通过文章中的事所体现出来的,首先明确文中的事件,然后通过事件分析作者的感情,注意从不同角度作答,且语言简洁,联系文本。
27.C项,“急于离开香港”理解不准确,,从文中来看,“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此处表现了查尔斯的沮丧情绪。
故答案为:C
28.查尔斯在日记中一再描写“雨势”,属于环境描写,可以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的角度分析。“毛毛细雨徐徐落下”“大雨随即猛降”,这是交接仪式当时的天气,“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毯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预感到当自己站起身讲话时,滂沱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正如所料,当我走到演讲桌前的一刻,我看着手上湿淋淋、黏作一团的数页讲稿,尝试辨认文中的内容”“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经过一轮情绪起伏后,全身湿透的我第一时间返回游艇”,结合和查尔斯王子此行的目的可知,这样描写雨势其实也是渲染一个特殊环境查尔斯王子,因为在看来,这场雨渲染了哀伤的气氛,能很好地表现他当时激动、哀伤、沮丧的心境。
29.“他在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紧扣“徐徐驶离”“在同一年告别这一切以及我心爱的游艇”分析其中隐含的情感。查尔斯此行是参加把香港交还给中国的仪式,这一仪式之后就代表英国在香港的统治结束了,此时的查尔斯王子心境应是疲惫和沮丧的,“徐徐驶离”中蕴含着对香港的留恋和对结束这一令人伤感情绪的期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3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
B.“‘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描写出英国王子和末任港督乘船驶离香港的情形,暗示这艘船及船上的人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上。
C.文章中英国的告别仪式之所以被称为“日落仪式”,是因为“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发生的时间是在“晚6时15分”。
D.最后一段采用今昔对比的形式,陈述了香港殖民统治开始和结束的时间。“156年5个月零4天”,说明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期盼之深,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
31.第⑦段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彰显了什么样的主题?
32.有人说本文能够荣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一个主要原因是选材角度独特。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30.B
31.将156年前英国占领香港时升起英国国旗与今天英国海军士兵降下米字旗进行对比,将英国黯然离去,而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32.同意。本文选材角度别具一格。选择了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把对现实场景的记述和对历史事实的回顾融合在一起,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从而使香港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具有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纵深感。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然后精读文章,依据选项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选项意的段落或句子,仔细理解分析选项意并找出与文章不同的地方。
(2)考查内容的理解分析。分析小说的主旨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从周围的人对他的影响或他对周围的人的影响的角度分析,从文章的次要人物的性格分析,从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等,总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此类题型答案较为广泛,不能只对句子分析,还要联系前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注意不可脱离文本。
30.A项,“文章中港督府的沧桑巨变暗示了香港的百年变迁,也反映出中国的日益强大”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反映不出“中国的日益强大”。B项无误。C项,由文章第五节“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可知,对“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理解有误。D项,“直接抒发了胜利的自豪之情”理解错误。由文章最后一节“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可知,是从对比中抒发胜利的自傲之情。
故答案为:B
31.从此段内容可以看出,“156年前”与“今天”形成对比,“156年前”一名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由此可推断出主题: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自豪之情。
32.本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如果答同意,就要从选材的角度来谈这篇文章的独特性,例如:选择英国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还有表现主题的方式,通过表现英国的失落感来反衬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自豪感,如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阅读下面的演讲词,完成问题。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33.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分别是什么?
34.文章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请简要概括这四个场景?
35.作者在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33.一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开展奠定基础。
34.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四个场景:1997年7月1日0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5.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侧重点。首先,精读文本,将材料中的重点句子标画出来,然后总结概括出答案,注意分条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的能力。首先筛选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然后依据关键信息回归文本,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文本并圈画出来,最后分析概括出答案。
(3)本题考查句子反复出现的作用。解答此题可以从情节、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结构:与前文相照应,与题目相照应,承上启下。主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33.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是“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概括为:首先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概括为:该句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回归。三是“”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概括为: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开展奠定基础。
34.首先阅读有关这四个场景的描写的语段。第一个场景:“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概括为: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概括为:晚上6点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概括为: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四个场景:“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概括为:1997年7月1日0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35.作者在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的目的要抓住“国旗”的象征意义,即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然后分析英国国旗降下和中国国旗升起的不同的象征意义。“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最后回答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他对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心情是喜悦的、自豪的、庄严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神州共此时
新华社内蒙古额济纳旗9月26日电(记者景如月、任会斌)
……
25日的天气并不好,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一带一早就刮起了风,空中阴云密布,还扬起了沙尘,人们心里都打起了鼓:飞船还会如期发射吗?但是,很快航天城那边就传来了消息,发射按原计划进行!
夜色渐浓,随着发射时间一秒秒逼近,一些性急的群众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拿出望远镜、照相机、录像机调试,并讨论着想象中的发射景象。记者采访了解到,除当地的干部群众外,前来观看的群众很多是外地人,有些甚至是专程从广东,重庆等地赶来的。进入深秋,东风航天城一带夜里的气温已降至10摄氏度左右,很多衣着单薄的群众不时冻得发抖,但这丝毫未影响大伙的热情!
也怪,下午时还布满阴云的天空,21时左右已依稀露出了颗颗星斗。在远处发射台的强光灯照耀下,乳白色的飞船箭体依稀可见,观看点的群众借助望远镜或照相机眺望着。随着时间一秒秒地消逝,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终于迎来了1分钟倒计时。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红黄色的火焰伴随着“点火”的口令喷涌而出,发射台两侧立即升起了两团巨大的烟气,火箭轰鸣着随之拔地而起,记者站着都能感觉到脚下大地的震动。
通过持续加速,火箭越飞越快,直插天宇,并逐渐缩为黑暗中的一个光点。记者看到,这个光亮越来越弱,未待人们过足眼瘾,即已消失在了视野尽头,仅留下了一条烟雾轨迹。
东风跟踪正常!
酒泉,逃逸塔分离!
渭南跟踪正常!
箭船分离!
喇叭里传来的信息令人振奋!
听到载着3名航天员的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的消息后,观看点再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一刻,全球为之瞩目!
这一刻,华夏为之自豪!
(摘编自新华网,2008年9月26日)
36.新闻为什么要具体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
37.新闻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发射地天气的变化?
【答案】36.①在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之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②反映出当时紧张的气氛以及人们紧张而激动的心情。
37.天气直接关系到发射能否顺利进行,写天气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天气对发射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紧张、焦急的心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知识点】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1)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概括文本内容,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新闻为什么要具体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然后要回顾新闻这种文体的特点,再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接着要思考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跟这些内容之间的关联。解答这类题目,可从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新闻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和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新闻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发射地天气的变化”,然后到文中找到写发射地天气变化的内容,接着思考环境描写通常的作用有哪些,再结合文本具体作答。
3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概括文本内容,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从报道内容的角度看,本文写的是飞船发射的情况,因此需要让读者了解相关的科技知识,飞船发射后需要监控,所以有必要具体交代飞船发射后的跟踪情况。从新闻的特点的角度看,文中用短句独立成段来写跟踪情况,反映出当时现场的紧张气氛,而“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则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考生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①在没有进入预定轨道之前,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②反映出当时紧张的气氛以及人们紧张而激动的心情。
3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和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新闻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发射地天气的变化”,然后到文中找到写发射地天气变化的内容,接着思考环境描写通常的作用有哪些,再结合文本具体作答。
故答案为: 天气直接关系到发射能否顺利进行,写天气的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天气对发射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紧张、焦急的心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3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港督    紫荆   花 冉   冉    内涝   盐碱    脱坯   人 堌   阳 哺   育
淤塞   泡   桐
【答案】dū;jīng;rǎn;rǎn;lào;jiǎn;pī;gù;bǔ;sè;pāo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音分辨;多音字字音分辨
【解析】【分析】“督”读作“dū”;“荆”读作“jīng”;“冉冉”读作“rǎnrǎn”;“涝”读作“lào”;“碱”读作“jiǎn”;“坯”读作“pī”;“堌”读作“gù”;“哺”读作“bǔ”;“塞”读作“sè”;“泡”读作“pāo”。
故答案为:dū;jīng;rǎn;rǎn;lào;jiǎn;pī;gù;bǔ;sè;pā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要注意平常的识记积累,读音不同,词意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辨析时也要结合前后语境辨析词语的含义。
39.(2020高一上·岷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
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
(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B.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D.从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中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由“大国气质”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中国的大国气质”的分析论述。
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特性。
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
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
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
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D.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A项,“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说法绝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B项,“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D项,因果颠倒,应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故选C。
(2)C项,“逐层深入”错。正确的是: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并列式地论述了中心论点。故选C。
(3)D项,“以和为贵”“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到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属于以偏概全。正确表述应是:中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价值体系。故选D。
故答案为:(1)C
(2)C
(3)D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综合能力。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与论据及论证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分析内容要点、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推理、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做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
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温暖人心的冬奥:索契有的不仅是冰冷的赛道冰与雪组成了索契的赛场,但严寒与酷冷并非冬奥会的全部。在冬奥会的赛场上,选手们展现出的姐妹之情、兄弟之义,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遵循等,都让赛场外的你我深深感受到了这股温情。索契奥运会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美远比金牌本身更重要。
在冬奥会自由式滑雪赛场上,上演了开赛以来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来自加拿大的阿莱克斯·比洛多在成功卫冕自由式滑雪金牌后,第一时间将站在场边的哥哥弗里德里克一把抱过,将自己的金牌戴在他的脖子上,和他一起分享。
弗里德里克在很小的时候被诊断出患有脑瘫,医生说他12岁后就无法行走了,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如今已经27岁的弗里德里克依旧站在了索契冬奥会的赛场边,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弟弟加油。
“过去的四年中,他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想要偷懒的时候鼓励我,过去的四年中他从未离开过。在他的眼中我能看到骄傲和自豪,这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我不需要什么关注度,我能做的只有努力拿到冠军,不仅为我还有他。”在采访时,比洛多坦言哥哥才是激励他不断进步的终极动力。
比洛多成了加拿大冬奥会历史上首位在该项目实现卫冕的运动员,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比洛多和哥哥兄弟情深的场面就曾上演过一次。接下来,这位加拿大小伙已经做好了退役后的准备,他希望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会计工作中,并且用更多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哥哥和女朋友。
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文体中的导语部分,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内容上: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奠定情感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赛场温情和人性美的具体叙述。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新闻报刊、对话访谈类
【解析】【分析】导语部分为第一段。“在冬奥会的赛场上,选手们展现出的姐妹之情、兄弟之义,以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遵循等”概括了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奠定情感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中说“严寒与酷冷并非冬奥会的全部”“索契奥运会比赛中折射出的人性美远比金牌本身更重要”,下文叙写比洛多兄弟间感人的情义,所以,在结构上,这篇新闻的导语引出下文对赛场温情和人性美的具体叙述。
故答案为:内容上: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奠定情感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赛场温情和人性美的具体叙述。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新闻中的导语部分的作用的能力。新闻的导语一般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新闻的主题思想,或采取其它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所谓“硬式导语”,是指那些“六要素”导语、归纳式导语等比较规范直观的导语,它常被用在动态消息,政策性强、内容单一的短消息以及突发事件等新闻当中。软式导语常以描写式、反问式、仿写式、悬念式、隐喻式、引语式、背景式等表现形式出现,其中以描写、抒情、说明手法最为常见。分析导语的作用,先要考虑其位置(文章开头),然后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即可。
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第二类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观点的改变而变形。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凡·高离我们够远,我们才把他看清,可是当日阿罗的市民只看见一个疯子。叔本华的传世杰作《意志与观念的世界》在他31岁那年出版,其后反应一直冷淡,叔本华要等待很多很多年,才等到像瓦格纳、尼采这样的知音。
风格正如心灵的面貌,比肉体的面貌更难作假。模仿他人的风格,等于戴上一副假面具;不管那面具有多美,它那死气沉沉的样子很快就会显得索然无味,使人受不了,反而欢迎奇丑无比的真人面貌。学他人的风格,就像是在扮鬼脸。作家的风格各如其面,宁真而丑,毋假而妍。这比喻也很传神,可是也会被平庸或懒惰的作家用来解嘲。这类作家无力建立或改变自己的风格,只好绷着一张没有表情或者表情不变的面孔,看到别的作家表情生动而多变,反而说那是在扮鬼脸。颇有一些作家喜欢标榜“朴素”,其实朴素应该是“藏巧”,不是“藏拙”。轰动一时的作品,虽经报刊鼓吹,市场畅售,也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传后率”不高。判别高下,应该是批评家的事,不应任其商业化。其间如果还有几位文教记者来推波助澜,更据以教训滞销的作家要反省自己孤芳的风格,那就是僭越过甚,误会采访就是文学批评了。
(选自余光中《夜读叔本华》,有删改)
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弦外之音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文章的高下优劣应该由文学批评家评判;优秀作家不应媚俗,而应该坚守自己的创作个性;含蓄地表达了对文学商业化的否定。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
理解句子的含意,一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二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画线句子中提到“几位文教记者”对文章的评判是“推波助澜”“僭越过甚”,意在阐明文章的高下优劣应该由文学批评家来评判;结合上文“虽经报刊鼓吹,市场畅售,也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不应任其商业化”可知,画线句子中的“几位文教记者……僭越过甚”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商业化的否定;同时,也暗示了作家应坚守自己的创作个性,不要轻易被市场影响。
故答案为:文章的高下优劣应该由文学批评家评判;优秀作家不应媚俗,而应该坚守自己的创作个性;含蓄地表达了对文学商业化的否定。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1)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2)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3)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4)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4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禹偁没有发生多少作用;西昆体起来了,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辞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他对人民疾苦体会很深,用的字句也颇朴素,看来古诗从韩愈、孟郊,还有庐仝那里学了些手法,五言律诗受了王维、孟浩然的启发。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经的用些笨重干燥不很像诗的词句来写琐碎丑恶不大入诗的事物,例如聚餐后害霍乱、上茅房看见粪蛆、喝了茶肚子里打咕噜之类。可以说是从坑里跳出来,不小心又恰恰掉在井里去了。再举一个例。自从《诗经·邶风》里《终风》的“愿言则嚏”,打嚏喷也算是入诗的事物了,尤其因为郑玄在笺注里采取了民间的传说,把这个冷热不调的生理反应说成离别相思的心理感应。诗人也有写自己打嚏喷因而说人家在想念的,也有写自己不打嚏喷因而怨人家不想念的。梅尧臣在诗里就写自己出外思家,希望他那位少年美貌的夫人在闺中因此大打嚏喷:“我今斋寝泰坛外,侘傺愿嚏朱颜妻。”这也许是有意要避免沈约《六忆诗》里“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那类套语,但是“朱颜”和“嚏”这两个形象配合在一起,无意中变为滑稽,冲散了抒情诗的气味;“愿言则嚏”这个传说在元曲里成为插科打诨的材料,有它的道理。这类不自觉的滑稽正是梅尧臣改革诗体所付的一部分代价。
(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案】梅尧臣反对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主张“平淡”,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一个比喻句,结合上下文内容找到“坑”和“井”具体所指的内容即可。先理解“坑”的含义,根据“西昆体起来了,愈加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辞藻。梅尧臣反对这种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的诗体”可知,“坑”指的是西昆体诗歌的毛病,比如“脱离现实,注重形式,讲究华丽的辞藻”“意义空洞语言晦涩”等。而“井”是指梅尧臣“主张‘平淡’”“不过他‘平’得常常没有劲,‘淡’得往往没有味。他要矫正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习气,就每每一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