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26 09:2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国民党抗战
共产党抗战
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国性、全民族的
抗日战争(全面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国民政府正规军在国统区内阻击来犯日军的进攻,多为大兵团作战。
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敌后战场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2.正确分析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
正面战场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
沈阳
北平
南京
上海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日本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徐州
中国军队
日本军队
山东半岛登陆日军
津浦铁路南下日军
合攻徐州
津浦铁路北上
会师台儿庄
打通南北战场
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
台儿庄地处山东省枣庄市,位于津浦路台枣支线及台潍公路的交叉点上,扼大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台儿庄战役
经过
兵力
中方
日本
29万
5万
将领
李宗仁
板垣征四郎
矶谷廉介
台儿庄
徐 州
临 沂
滕 县
板垣师团
矶谷师团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尸横遍野的日本鬼子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台儿庄战役
时间
地点
指挥
歼敌
影响
1938年3月
山东台儿庄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台儿庄战役
武汉经长江水路,东下可以直抵南京、上海,西进可以抵达重庆、成都,通过铁路干线直达河南、湖南、广东等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日军侵占南京后,国民政府虽然西迁重庆但将大部分机关和全国军事统帅设在武汉。武汉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
二、武汉会战
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
思考:日军为什么要进攻武汉?
南京
重庆
武汉
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就决定发动武汉会战,以“迅速解决中国事变”。
中国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会令中国停止抵抗。因此,中共在徐州会战前就提出,派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等人到武汉。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
花园口事件
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撰有日军侵华史长编。其中第440页记载如下:“中国军队6月10日左右于郑州东北掘开黄河堤防,使黄河水向东南方向涌出,采取了水淹战术,淹没了自己的广大沃野,形成了经中牟、尉氏、周口、阜阳连接淮河的大地障,给我军行动造成极大困难。”
淹没耕地2994余万亩
逃离家园391万多人
被迫改变作战计划!
保卫大武汉
万家岭战役中,我军重机枪阵地向敌发射。
万家岭战役中共消灭日军3000余人!
炮火弥漫、枪声震天的万家岭战役
万家岭大捷:抗战时期唯一全歼日本整师团战役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双方兵力
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日40多万,中国100多万
万家岭大捷等
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撤出武汉。
万家岭大捷
薛岳
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分割包围。
战果:日军损失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击毙日军3000余人。
概况
沈阳
北平
南京
上海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沦陷
1931.9
1937.7
七七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1937.8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1937.12
1938.5
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
徐州
1938.10
广州
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
广州
1937.7
1937.11
1937.12
1938.12
北平天津失陷
上海
失陷
南京
失陷
广州武汉失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41.12.7
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1.12.8
美英向日本宣战
1941.12.9
中国正式对日宣战
国际局势
1939年9.1二战爆发
1941年12.7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起太平洋战争后,日本驻广州军进攻香港,日军驻武军决定再次发动对长江以南中国军队的进攻,从而牵制中国军队转用广东方向,阻止中国军队援助英军保卫香港。为此,武汉日军再次进攻长沙。
30万
薛岳
12万
阿南惟几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他(指薛岳)的战略战术足以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无以名之,故曰《天炉战》。”
诱敌深入,依靠有利地形迟滞敌进攻锋芒。将兵力部署在炉壁,布成网状的据点以伏击等方式分段消耗。最后把敌军“拖”到“炉底”,与长沙守军里应外合围歼敌军。如炉熔铁,如火炼丹,故名天炉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被国军打死的日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缴获的敌军器械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
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战役中至少2.4万日军死亡,加上伤病者共十万人。日军尽管达成作战企图,却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由于分散了兵力,反而为国民党军队反攻提供了条件。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损失
结果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这次战役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
日益腐朽,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表格总结内容:
战役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1938年3月
1938年6月
1941年12月
胜利
失败
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广州、武汉失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4年初
失败
台儿庄战役1938.3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1938.6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课堂小结
________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____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____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________是日本侵华的最大罪证。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南京大屠杀
温故知新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日军计划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
战略反攻阶段 1944.1—1945.8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检测提升
1.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
A.万家岭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徐州会战
A
2.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