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14.06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2.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5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派qiǎn( ▲ ) ②分qí( ▲ ) ③àn( ▲ )然失色 ④离经pàn( ▲ )道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感动于大自然的天然韵味,感动于人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之间不言而愉的某种和谐。不管是因为什么而感动,四季的天空都会明郎许多,心中不时涌现的灰暗也会因此而消退。
②它在水洼中盘缠交结,变幻百态,像在故影自怜,又像在自我拥抱,也许是在用这种怪诞的方式向世界和自己的身体绝别。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诗家清景在新春, ▲ 。 (杨巨源《 ▲ 》)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 。 (李商隐《无题》)
③ ▲ ,寻常百姓家。 (葛天民《迎燕》)
④ ▲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 。 (范仲淹《渔家傲》)
⑥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况属高风晚, ▲ 。 (王勃《山中》)
⑧ ▲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4.名著阅读。(3分)
一件事情的成功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智取生辰纲》-回中,吴用等人为何能顺利截取生辰纲?请就三个条件简述理由。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有语病,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①偶然一次路过花店,我一眼就发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角落里其貌不扬的她。②坑洼的表面,翠青中泛出丝丝微黄的叶瓣,心中一动,便把她带回了家。③出乎意料之外的,妈妈竟然同意了我养花。④她淡淡地说:“养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得要细心,得要耐心”。
①有语病的一句是: ▲ 。
修改: ▲ _。
②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修改: ▲ 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5分)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这首小令中哪些景物明确暗示了秋季?哪些景物暗示了旅人的思归之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枯藤老树昏鸦”描绘的是一幅萧瑟暗淡的图景,而“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却是一种温馨恬静的意境。联系全篇,说一说词人为什么这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文字,完成8-10题。(8分)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②凡所宜有之书 ▲
③与之论辨 ▲ ④其将归见其亲也 ▲
9.选文多处运用对比,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将选文画线句改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非他人之过也。”你觉得好不好,请阐述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⑤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照明。⑤悦:敬佩。
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呋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孔乙己》节选文字,完成12-13题。(5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2.文章语言精练,用词准确,细细咀嚼,意味深长。请以加点字“笼”为例,体会用词的精当。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作者写那群人的笑和鲁迅先生写众人的笑目的有何相同之处,试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8分)
雾霾
①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②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
③雾霾天气影响生态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雾霾天气时气压低,湿度大,人体无法排汗,诱发心脏病的几率会越来越高。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这些包括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道病粘着在肺泡上,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鼻腔疾病外,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肺癌。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④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⑤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⑥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14.雾霾天气给人体健康主要带来哪些危害?请结合文章概括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⑤段加点词“首次”能否删掉,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6分)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1)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 ( http: / / www.21cnjy.com )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2)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3)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4)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5)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6)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7)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8)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9)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一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9)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10)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11)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12)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 ( http: / / www.21cnjy.com )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13)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 ( http: / / www.21cnjy.com )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14)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 ( http: / / www.21cnjy.com )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
(15)所以在这阴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16)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17)于是你在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7.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对牡丹描写的句子说说牡丹高贵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开头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从第(10)自然段开始,作者转换视角,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请体会这样转换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在第(9)节为什么提及“梧桐”“柳枝”“桃花…梨花”“海棠”这些景物呢?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析标题“牡丹的拒绝”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60分)
22.作文。(60分)
请以“这也是一种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所在学校、班级及真实姓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