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
(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重点: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
①东南:台湾
②西南:西藏
③西北:新疆
④东北:黑龙江流域
3.清朝管理边疆措施
对统一民族国家的意义
三、统一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一)温故知新:明清易代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616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
建立后金
1635-1636
1644
1644
皇太极称帝,
改女真为满洲
改国号为大清
李自成攻占北京,
崇祯帝自缢,
明朝灭亡。
顺治帝,多尔衮辅政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
进占并迁都北京
(一)温故知新:明清易代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代:皇太极-顺-康-雍-乾四帝
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1644-1661在位
康熙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1661-1722在位
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1722-1735在位
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1735-1795在位
(二)统治全国的措施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阅读图片材料思考入关后的清朝统治者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建立起对全国统治?
一面尊崇明太祖,封建其后(分封他的后人),以减少汉族的反感。圣祖南巡,每过南京,必向明太祖陵致祭……一面表章程朱,尊崇理学(儒学),想唤起汉人尊君之心。
——吕思勉《中国通史》
①军事: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和反清力量。
②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大一统;
③思想: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影响:
巩固了自身统治。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对比明朝疆域图和实行巩固统治措施后清朝疆域图,
思考此时的清朝还面临什么问题?具体有哪些?
边疆问题:
东南:台湾 西南:西藏
西北:新疆 东北:黑龙江流域
地区 主要威胁 方式 措施(时期+具体措施)
东南 台湾 军事打击
设置机构
西南 西藏 册封制度
设置机构
制定法律
西北 新疆 军事打击
设置机构
东北 黑龙江流域 军事打击
签订条约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
阅读89-93页,梳理总结清朝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管理边疆的措施?
(一)东南:台湾——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背景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宋元:大陆居民开始移居垦殖
明末:颜思齐、福建官府、郑芝龙等
招募福广等地居民移居台湾
明末: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称谓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南部。
郑成功个人经历
时代: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
南明抗清名将。
出身:父亲郑芝龙海盗出身,
母亲田川氏日本人。
祖籍:福建南安人
经历:自幼好学,清军入关后,其父降清,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后来被清军打败,退至厦门。郑成功面对严峻形势,决定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
1661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以赤嵌城为东都,建立府县,编制军队,屯田垦荒,奖励移民,推进了台湾经济发展。
(一)东南:台湾——①郑成功收复台湾概况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事件名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阅读88-89页梳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概况?
(1)时间:
(2)路线:
(3)据点:
赤崁(kàn)城、台湾城
金门→台湾海峡→台湾岛南部
1661年-1662年
(4)结果:
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被占据38年)
(5)意义:
金门
台湾城
赤坎城
①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维护了国家统一,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②促进了台湾地区开发,
郑成功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
(一)东南:台湾——②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台湾岛
京师
阅读89页梳理清朝对台的管理措施?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683年,攻台郑氏败北,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行省。
意义:
①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②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③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发展。
康熙皇帝
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根据地图回顾大陆与台湾交往史实?
吴国孙权派 , 到达 ;
元朝设 ,管理澎湖和 ;
清朝1684年,设立 ,隶属______省
1885年,台湾正式 ;
三国
隋朝
元朝
清朝
时期,派人三赴 ;
卫温
夷洲
隋炀帝
流求
澎湖巡检司
琉球
台湾府
福建
建省
(一)东南:台湾——③温故知新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利用钓鱼岛。最早记载1403年《顺风相送》;
2.清代《台湾府志》明确将其置于台湾政府的行政管辖下;
3.明清在海南设琼州府管理南海东沙、西沙、南沙、中沙四大群岛。
4.1895年《马关条约》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
5.1943年《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中国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6.1951年《旧金山和约》美擅自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划入琉球群岛,为日本所谓”有效控制“领土。
7.1971年日美协定,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施政权”归还日本。
知识拓展:钓鱼岛和南海问题(p94页)
历史证明了
谁是匆匆过客
谁是真正主人
(二)西南:西藏——①温故知新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唐朝疆域图(669年)
唐朝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元朝
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③唐穆宗时,“唐蕃会盟碑”
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
清朝
(二)西南:西藏——②管理举措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西藏
阅读90-91页梳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1)册封制度:
(2)设置机构:
(3)颁布法律:
①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②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顺治帝
五世达赖金印
康熙帝
班禅金印
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
①1727年,设驻藏大臣,
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②1751年,在西藏地区设立噶厦,
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金瓶掣签:活佛转世需要金瓶掣签,
依照定制,报请朝廷批准。
知识拓展:金瓶掣签与班禅
1951年5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向毛主席献哈达
2005年2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 胡锦涛主席接受十一世班禅·确吉杰布的拜见。
1995年11月29日,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在拉萨大昭寺的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通过金瓶掣签,并经国务院批准,被确认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真身,为中国政府批准认定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1995年在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前通过金瓶掣签仪式选出十一世班禅的佛门盛事。
表现了中央代表、高僧大德、各界领导、各派僧众、各地群众等一百多个形象。
于小冬、阿扎、韩书力《金瓶掣签》油画
顺治·达赖
康熙·班禅
雍正·驻藏大臣
乾隆·噶厦
乾隆·章程
金瓶掣签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二)西南:西藏——③措施作用
第一个进入西藏英国官员,是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意欲破坏西藏与清廷关系。但遭到班禅批驳。1775年4月,波格尔一行离开西藏。临行前,六世班禅交给他一封信,郑重声明:西藏处于中国皇帝的绝对统治之下!
六世班禅
波格尔
1780年8月,六世班禅带着一支两三千人的“祝寿团”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乾隆皇帝特意修建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乾隆
思考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措施有何作用?
作用: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西北:新疆——①平定叛乱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新疆
京师
准噶尔部
天山以北,居住蒙古族准噶尔部,经常越过天山攻击回部;
回部
天山以南,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朝称之为“回部”。
阅读92页两部落各在什么时期发动叛乱?
康熙时
蒙古族准噶尔部
发动叛乱
乾隆时
回部大、小和卓
发动叛乱
乾隆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康熙三次亲征
平定准噶尔叛乱
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三)西北:新疆——②管理机构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读图结合92页思考清朝在新疆加强控制的措施?
设置伊犁将军
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湖在内
的整个新疆地区
伊犁将军
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正一品武官。
伊犁将军有统率驻军、考察官吏、屯田置牧、组织生产、核征赋税、巡边守土等职能。1884年新疆建省后,伊犁将军则只负责伊犁和塔尔巴哈台的防务和军政。
(三)西北:新疆——③土尔扈特部回归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明崇祯三年,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威胁,蒙古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游牧。西迁后的土尔扈特部受沙皇俄国控制和压迫
我们的子孙永远不当奴隶!
乾隆时,土尔扈特部
在首领渥巴锡领导下返回新疆。
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三)西北:新疆——④温故知新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唐朝疆域图(669年)
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设北庭都元帅府
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平定准噶尔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立伊犁将军
(四)东北:黑龙江流域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
东北
阅读93页回答有关清管理黑龙江流域的问题?
(1)背景:
17C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侵略据点。
(2)经过:
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进攻
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中俄雅克萨之战)
(3)结果:
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条约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地区 主要威胁 方式 措施(时期+具体措施)
东南 台湾 军事打击
设置机构
西南 西藏 册封制度
设置机构
制定法律
西北 新疆 军事打击
设置机构
东北 黑龙江流域 军事打击
签订条约
二、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氏割据台湾
沙俄侵略势力
西藏地区
统治不稳定
蒙古准噶尔部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
1683年,统一台湾
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建台湾省,成为中国的行省
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设驻藏大臣
1751年,设立噶厦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金瓶掣签
康熙三次亲征,平定准噶尔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1685-1686年,中俄雅克萨之战
1689年《尼布楚条约》
恩施域外心无倦,
威慑荒遐化欲齐。
归戍健儿欣日暖,
放闲战马就风嘶。
——康熙 1696 年
注:写于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时。
根据诗歌结合清朝管理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边疆的措施表,思考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有何特点?
特点:恩威并施
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三、清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一)疆域
三、清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一)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
南海诸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清朝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三、清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二)统一多民族之“中国”
“中国”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意为“中央之国”。在中国古代长期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金代统治者常以“中国”自居。金海陵王时,徒单太后就曾以“兴兵涉江、淮伐宋,疲弊中国”为由劝谏停止征战。
——脱脱等《金史》
自我朝入主中土, 君临天下, 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 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 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雍正《大义觉迷录》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作为签约一方,清朝第一次使用“中国”这一国号,而非“大清”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四夷”、“化外之民”
多民族的团结统一
民族认同的统一
清一代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此一对我民族丰功伟业,即以汉唐盛世版图相况,亦不能与之比拟。
主权意识的统一
辽阔疆域的统一
①维护了祖国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权意识;
③奠定现代中国版图;
④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
根据材料思考古代中国在民族、主权、版图发生的变化?
西 北
东 北
西 南
东 南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东归
新疆
顺治册封达赖
康熙册封班禅
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设立噶厦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与六世班禅会晤
西 藏
清朝政府
1689年《尼布楚条约》
雅克萨之战
东北
1683灭郑氏势力
1684设置台湾府
1885设置台湾省
台湾
课堂小结
课堂思考
国内民族矛盾
一是台独势力与国家统一的矛盾。
二是达赖集团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三是中华民族与新疆分裂恐怖分子即疆独的矛盾。
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习近平
从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结合我们现在面临的状况,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台湾、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
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这段文字评价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 )
A.文天样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在该校举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专题讲座,需要搜集相关史料。下列能够选用的是( )
①西汉设西域都护;②元朝设澎湖巡检司;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朝设台湾府;⑤1885年清朝设台湾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D
B
课堂小练
4.《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这些史料能印证( )
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 B.台湾属清廷管辖 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 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
B
1.日本学者稻叶君山在《清朝全史》中记载:“满族统治者进入北京后,立即”遣官祭先师孔子“;接着又以孔子后人‘仍袭封衍圣公’;一六四五年为孔子加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头衔,多尔衮并亲自‘谒先师孔子庙行礼’。”推崇儒家学说体现清朝统治者( )
A.文化认同 B.重文轻武 C.罢黜百家 D.谦恭心态
A
5.乾隆时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这体现了清朝
A.设宣政院统辖西藏 B.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C.创设金瓶掣签制度 D.加强对西藏管辖
6.“文成公主入藏”“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其探究主题可能是 ( )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D.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D
B
课堂小练
7.元朝和清朝分别对西藏进行有效管理的措施是
A.设枢密院、宣慰使司 B.设驿站、伊犁将军
C.设宣政院、驻藏大臣 D.设喝厦、册封制度
8.清朝乾隆年间,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既有“被后人传颂和铭记”的回归事件,也有“遭人们唾弃和不齿”的分裂事件,这两个事件分别是( )
A.台湾回归祖国、噶尔丹叛乱 B.土尔扈特回归、大小和卓叛乱
C.土尔扈特回归、噶尔丹叛乱 D.台湾回归祖国、大小和卓叛乱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