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效提优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单元测试B
答 题 卷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2分;共48分)
16、 ; ; ;
17、(1) ;(2) ;(3) ;
18、 ; ;
19、 ; ;
20、(1) ;
(2) ;
21、(1) ;(2) ; ;
22、(1) ;(2) ;
23、(1) ;(2) ;(3) ;
24、(1) ;(2) ;
(3) 。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第2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38分)
25、(1) ;(2) ;
(3) ;
26、(1) ;
(2) ;
(3) ;
27、(1) ;(2) ;
(3) ;(4) ;
28、(1) ;
(2) ;
(3) ;
(4) 。
四、解答题(共7题;共54分)
29、(1) ;
(2) ;
(3) ;
30、(1) ; ;
(2) ;(3) ;
31、(1) ;
(2) ;
(3) ;
32、(1) ;(2) ;(3) ;
(4) ; ;
33、(1) ;(2) ;(3) ;
34、(1) ;(2) ;
(3) ;(4) ;
35、(1) ;(2) ;
(3) ;
(4) ;
(5)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效提优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单元测试卷B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2、如果因某种原因,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会导致桃树的繁殖受影响”这句话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着蜜蜂的活动 B.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蜜蜂与桃树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3、下列选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A. 分生区组织→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 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气泡多且不易染色的是( )
A. 撕取的洋葱表皮过大 B.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到水滴
C. 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D. 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5、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6倍
B.由甲视野到乙视野,首先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甲视野比乙视野暗
6、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D.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7、同学们在山西考察时看到有一种植物,它的叶是针形的,茎、根很粗壮,它不会开花,但也是用种子来繁殖的。你推测它可能属于(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8、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B.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细胞分化只使细胞形态、结构变化
D.细胞分化后细胞形态、结构不变
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B.动、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多数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核
D.动、植物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差异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10、表中所示的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分类等级 紫檀 甘蔗 香蕉 菜豆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豆目 禾本目 芭蕉目 豆目
科 蝶形花科 禾本科 芭蕉科 蝶形花科
属 紫檀属 甘蔗属 芭蕉属 菜豆属
A.紫檀、甘蔗 B.香蕉、菜豆 C.香蕉、甘蔗 D.紫檀、菜豆
1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12、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 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13、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4、对下列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0605\\课件 · 2020秋季 科学ZJ 七年级上册\\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0605\\课件 · 2020秋季 科学ZJ 七年级上册\\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INET
A.①②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
B.①④的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输导组织
C.①④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③④的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成两份,细胞核再分裂
15、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 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的重要原因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2分;共48分)
1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 ,特别是为了保护 和具有代表性的 。
17、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2)在结构层次上B属于 ;
(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 (填字母)。
18、“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以上3种植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培育这些粮食作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以培养其优良性状为目的,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
19、所有的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蝗虫虽然具有保护色, 但是仍有一些个体被食虫鸟类所捕食,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
20、小宇、小豪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小宇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了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_____细胞临时装片。
(2)图中A、B两图是小豪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景,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时有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哪些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出现A、B两种情形。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INET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21、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下图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叶肉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以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③] 的功能,同时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有一定影响;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花蒿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⑥]_______和[⑤] ,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蒿素等多种物质。
22、鼠、猪、猴等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诺贝尔医学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其中有75个奖项得益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1)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
核中的________来实现。
(2)但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法令要求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下列可作为支持减少实验动做
法的理由是___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猪、鼠、猴等哺乳动物的某些性状接近于人类; ②发明了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
③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 ④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
23、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工具中的( )。
A. B. C. D.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4)实验后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24、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 ;
(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过程为 ;
(3)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 ,以适应飞行。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第2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38分)
25、下图是草履虫应激反应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甲,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2)图中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3)根据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26、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烟草危害性的认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活动,方法如下:
(1)用一支香烟浸在50毫升的水里面两小时,得到浸出液;用同样的方法得到40毫升、30毫升和20毫升的烟草浸出液;(2)在烧杯中用吸管吸出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速率(次/分,正常为100到350次/分);(3)将不同梯度体积分数的烟草浸出液滴加到载玻片上;(4)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溶液(浸出液) 清水 50毫升 40毫升 30毫升 20毫升
每10秒内水蚤的心率35 36 37 39 4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设置一组清水的目的是 。
(3)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的影响: 。
27、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硫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气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号为1、2、3、4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4号瓶不充入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中所示(“﹣﹣﹣”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二氧化硫气体浓度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min)
出现黄斑 较多黄斑 大面积变黄 整体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4号瓶的作用是 。
(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 。(写出一点)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
(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是 。
28、科学家刚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时,并不清楚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了弄清细胞核的功能,有人利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伞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如图),其细胞核只位于假根中。甲种伞藻的帽呈伞形,乙种伞藻的帽呈菊花形。科学家先将甲、乙伞藻的帽都切除,然后将乙伞藻的伞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称丙),将甲伞藻的伞柄移植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称丁)。一段时间后,丙、丁伞藻都分别长出了新的帽,帽形如图。
(1)科学家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哪两种假设?
假设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 假设2: 。
(3)根据假设,实验的预期结果: ;
(4)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
(第28题图) (第29题图)
四、解答题(共7题;共54分)
29、以下是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请说出它们的原理:
(1)将食物晒干存放不易变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不易变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是图 ,其与细菌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 。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E]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结构中的D] 。
31、“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烈日当头,天气异常地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地密集而响亮,小科同学了解到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到树干上,蝉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叫声特别响亮。小科同学思考:天气凉了就不易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从生物的分类角度看,知了(蝉)属于 。
A.软体动物 B.爬行动物 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
(2)该类动物成员众多,它们的主要特征是 。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32、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乙显微镜中所标的d指 (填结构名称)。
(2)使用甲图中的镜头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镜头组合是 (填镜头序号)。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4)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应该转动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33、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百头鹤和东方白鹤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l997年l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迂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纺锤形,前肢变成_____,胸部有发达的胸肌;,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
34、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2)C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________发育。
(3)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______植物。
(4)E生活在水中,它用________呼吸。
35、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资料1~资料3再现了这个认识过程。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现在已经知道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把格鲁的看法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实验2:换用野靛做上述实验,结果相同;实验3: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1)资料1我们知道“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
(2)根据上述资料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3:18世纪最流行的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他设想:如果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便可以推断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实际上,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双亲的特征。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
(4)凯尔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是指什么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效提优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单元测试卷B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 )
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 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解析] 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它们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摄食、排出废物、能运动、能对环境变化产生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变异现象等,故A说法正确。
[答案]A
2、如果因某种原因,桃树周围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会导致桃树的繁殖受影响”这句话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 )
A. 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着蜜蜂的活动 B.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蜜蜂与桃树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解析]自然界中,各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答案]B
3、下列选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
A. 分生区组织→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 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 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解析] A、小麦无系统层次,A错误;B、骨骼不是由骨骼肌组成的,B错误;C、胃和小肠均为器官,均属于消化系统,不是包含关系,C错误;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对应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正确。
[答案]D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操作中,会使气泡多且不易染色的是( )
A. 撕取的洋葱表皮过大 B. 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到水滴
C. 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D. 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解析]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依据分析可知B、C、D项正确.A项撕取的洋葱表皮过大不易展平会产生气泡多,且由于标本较大不易染色。
[答案]A
5、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56倍 B.由甲视野到乙视野,首先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甲视野比乙视野暗
[解析] 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6×40=640倍,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成的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从甲到乙要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符合题意;C、图乙中的图象比图甲中的图象大,不符合题意;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甲的视野应比乙亮,不符合题意。
[答案]B
6、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D.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解析] A、在显微镜下,细胞放大的倍数=目镜×物镜.所以是否有利于观察,与目镜和物镜的倍数有关,与材料关系不大,实验材料越大不代表材料上的细胞也越大,A错误;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在同一视野中看到的细胞个数越少而不是越多,B错误;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是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组成它的细胞也几乎是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颜色也很浅,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就要用碘液染色,碘液是碱性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细胞核内的核酸可以被碱性染液染成棕色,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成棕色的细胞结构就是细胞核,C正确;D、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个结构是气泡,D错误。
[答案]C
7、同学们在山西考察时看到有一种植物,它的叶是针形的,茎、根很粗壮,它不会开花,但也是用种子来繁殖的。你推测它可能属于(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答案]C
8、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B.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C.细胞分化只使细胞形态、结构变化 D.细胞分化后细胞形态、结构不变
[解析] A、细胞的分化是产生组织的根本原因,没有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没有改变,就形不成不同的细胞群,也就产生不了组织,A正确。B、分化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B错误。C、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化也没能正常进行,细胞分化不指分裂的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细胞的功能上的改变,C错误。D、细胞的分化只是改变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遗传物质并没有被改变,D错误。
[答案]A
9、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B.动、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C.多数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细胞核
D.动、植物细胞结构最明显的差异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解析] A、细胞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A正确。B、并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如高等生物成熟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也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分化能力,如单细胞生物不能进行分化,B错误。C、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多数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C正确。D、动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正确。
[答案]B
10、表中所示的四种植物,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分类等级 紫檀 甘蔗 香蕉 菜豆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豆目 禾本目 芭蕉目 豆目
科 蝶形花科 禾本科 芭蕉科 蝶形花科
属 紫檀属 甘蔗属 芭蕉属 菜豆属
A.紫檀、甘蔗 B.香蕉、菜豆 C.香蕉、甘蔗 D.紫檀、菜豆
[解析] 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紫檀和甘蔗同门不同纲,香蕉和菜豆同门不同纲,香蕉和甘蔗同纲不同目,紫檀和菜豆都同科不同属,因此紫檀和菜豆二者亲缘关系最近,D正确。
[答案]D
1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解析] 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两栖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故选项D是爬行类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主要原因。
[答案]D
12、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B.哺乳动物一般体表被毛、 胎生
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解析] A、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因此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适于飞翔,A不符合题意;B、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因此不属于鸟类和哺乳类共同特征的是体腔内有膈.B不符合题意;C、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大多有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身体呈流线形,有侧线.因此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不符合题意;D、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符合题意。
[答案]D
13、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四个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解析] 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体有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答案]B
14、对下列四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 "../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E:\\0605\\课件 · 2020秋季 科学ZJ 七年级上册\\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0605\\课件 · 2020秋季 科学ZJ 七年级上册\\20-7SZJF-104.TIF" \* MERGEFORMATINET
A.①②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
B.①④的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输导组织
C.①④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③④的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成两份,细胞核再分裂
[解析] A、①猫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②肾蕨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A错误;B、①猫和④家鸽都是动物,动物的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B错误;C、①猫和④家鸽都是动物,动物的细胞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正确;D、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份,细胞质再分裂,D错误。
[答案]C
15、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 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应于陆地的重要原因
[解析] A、海带是藻类植物,生活在海洋中,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说法错误。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B说法错误。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和叶的的分化,并体内出现了输导组织,但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要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适应陆地生活,C说法错误。D、在结构层次上来说,孢子属于生殖细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种子的生命力壁孢子强,所以种子更适应陆地生活。D说法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共9题,每空2分;共48分)
1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 ,特别是为了保护 和具有代表性的 。
[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就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及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保护生物,除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本身外,还要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
[答案]自然资源; 珍稀生物资源; 自然环境
17、一个受精卵可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或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下图所示为受精卵发育为人体的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④表示细胞的 过程。
(2)在结构层次上B属于 ;
(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 (填字母)。
[解析]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因为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因为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在结构层次上A1、A2、A3、A4属于组织,因为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是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B属于器官,因为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3)人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结构多了系统,C就是系统。
[答案] (1)分化 (2)器官 (3)C
18、“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以上3种植物种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培育这些粮食作物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以培养其优良性状为目的,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
[解析] 因为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水稻与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所以水稻和小麦所属等级小,亲缘关系近。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所以填细胞核。
[答案] 水稻和小麦;细胞核
19、所有的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蝗虫虽然具有保护色, 但是仍有一些个体被食虫鸟类所捕食,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________性。
[解析]所有的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稳定性;蝗虫虽然具有保护色, 但是仍有一些个体被食虫鸟类所捕食,这说明生物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答案]稳定 相对
20、小宇、小豪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另一位同学完成的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请根据他们所做的实验回答问题:
(1)小宇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了一滴生理盐水,他制作的是______细胞临时装片。
(2)图中A、B两图是小豪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景,这表明该同学在装片制作时有不符合要求的操作。请你指出哪些操作不符合要求导致出现A、B两种情形。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Administrator\\Desktop\\七上科学(浙教)练闯考教师用书已导PDF刘2017(廖彩云)\\B20.TIF" \* MERGEFORMATINET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使用生理盐水,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则使用清水,所以应该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2)A中出现气泡,应该是在盖片时没有规范操作导致的,而B细胞折叠,则应该是表皮在清水中没有完全展开导致的。
[答案] (1)人体口腔上皮 (2)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导致装片中出现气泡 放的时候,洋葱鳞片叶表皮未展平,导致出现折转
21、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动物引起的,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下图分别为疟原虫和黄花蒿叶肉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蒿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以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③] 的功能,同时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也有一定影响;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花蒿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⑥]_______和[⑤] ,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蒿素等多种物质。
[解析](1)青嵩素能治疗疟疾,是因为它可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③]细胞膜功能,有保护和够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图中①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代谢,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液泡、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细胞膜、细胞壁和线粒体。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花嵩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⑥]叶绿体和[⑤]液泡,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嵩素等多种物质。
[答案] (1)细胞膜; (2)叶绿体; 液泡
22、鼠、猪、猴等动物是医学研究中最常见的实验动物,诺贝尔医学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其中有75个奖项得益于对实验动物的研究。
(1)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
核中的________来实现。
(2)但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法令要求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下列可作为支持减少实验动做
法的理由是_________(可能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①猪、鼠、猴等哺乳动物的某些性状接近于人类; ②发明了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
③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 ④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
[解析](1)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因此为了让实验动物的某种性状更接近于人体,提高动物实验的成效,科学家常通过改变动物细胞核中的基因来实现;(2)随着科学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环保意识的增长,实验动物的命运,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动物,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首先,动物和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力剥夺实验动物的生命.每年全球实验大量的动物被屠杀.再次,实验动物是人刻意培养的一个封闭的群体,动物的近亲繁殖,动物生下具有先天缺陷的动物,如缺乏T细胞在裸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自发性抽搐,在动物实验中,这样做他们是不人道的,它可以说是性质的违反法律,因此,下列可作为支持减少实验动物做法的理由是②发明了一些替代动物实验的研究技术;③动物也有其自由生存的权利;④从实验动物得到的结果不能简单迁移到人类。
[答案] (1 )遗传物质(答“DNA”或“基因”) (2)②③④
23、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工具中的( )。
A. B. C. D.
(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_________呼吸的。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4)实验后将蚯蚓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
[解析](1)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凹凸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它们是刚毛,协助蚯蚓运动。因此,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B放大镜。(2)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的。(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并且是适宜的。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最好一致。尤其在做假设时最好是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或生活经验做正面的假设,这样才能和实验的结果保持一致。如果做反面假设,如本题的假设,就会与实验的结果相反,这时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正面的假设。故选B。
[答案](1)B (2)温湿的体壁 (3)B
24、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 ;
(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过程为 ;
(3)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 ,以适应飞行。
[解析] (1)①有种子,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应该是裸子植物,B中的轻松属于裸子植物;②体内没有脊柱,所给出的动物中只有E蚕属于无脊椎动物;③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只有C马是哺乳动物;(2)蚕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3)黄鹂的前肢特化成翼(翅膀),扇动可以产生动力,利于飞行。
[答案] (1)BEC (2)卵→幼虫→蛹→成虫 (3)翼(翅膀)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第28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3分;共38分)
25、下图是草履虫应激反应图,请根据图回答:
(1)图中甲,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2)图中乙,草履虫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向左或向右)。
(3)根据出现的不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解析] (1)观察甲图可知: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草履虫受到的是食盐的有害刺激;(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草履虫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产生反应;观察乙图可知:草履虫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草履虫受到的是肉汁的有利刺激;(3)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刺激都能做出一定的反应。
[答案] (1)向左 (2)向右 (3)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6、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为了提高同学们对烟草危害性的认识,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活动,方法如下:
(1)用一支香烟浸在50毫升的水里面两小时,得到浸出液;用同样的方法得到40毫升、30毫升和20毫升的烟草浸出液;(2)在烧杯中用吸管吸出一只水蚤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速率(次/分,正常为100到350次/分);(3)将不同梯度体积分数的烟草浸出液滴加到载玻片上;(4)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溶液(浸出液) 清水 50毫升 40毫升 30毫升 20毫升
每10秒内水蚤的心率35 36 37 39 4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2)设置一组清水的目的是 。
(3)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的影响: 。
[解析] (1)由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过程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因此该兴趣小组探究的科学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有影响吗?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即酒精溶液的浓度的不同.对照实验的对照组一般是条件正常的,变量没有变化的一组,实验组变量有变化的一组,因此设置清水这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
(3)由表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的浓度由小增大,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由35增加到41.表明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加速作用。
[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有影响吗?(2)起对照作用;
(3)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升高,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具有加速作用
27、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硫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气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号为1、2、3、4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4号瓶不充入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中所示(“﹣﹣﹣”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二氧化硫气体浓度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min)
出现黄斑 较多黄斑 大面积变黄 整体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1)4号瓶的作用是_________。
(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是_________。
[解析] (1)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SO2气体,4号瓶不充入气体,作为对照实验;(2)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大小必须是相同的,也必须是无色透明的,并且气密性良好;(3)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二氧化硫的浓度越大,三种植物的受害时间越长,对植物的影响越大;(4)相同浓度的二氧化硫,三种植物的受害时间不同,出现症状最短的植物敏感程度最大,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依次是菠菜、青菜、油菜.故三种植物中可以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是菠菜。
[答案] (1)对照;(2)大小相同,无色透明的且气密性良好;(3)浓度和受害时间;(4)菠菜
28、科学家刚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时,并不清楚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了弄清细胞核的功能,有人利用伞藻做了如下实验:
伞藻的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如图),其细胞核只位于假根中。甲种伞藻的帽呈伞形,乙种伞藻的帽呈菊花形。科学家先将甲、乙伞藻的帽都切除,然后将乙伞藻的伞柄移植到甲伞藻的假根上(称丙),将甲伞藻的伞柄移植到乙伞藻的假根上(称丁)。一段时间后,丙、丁伞藻都分别长出了新的帽,帽形如图。
(1)科学家针对这一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哪两种假设?
假设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
假设2: 。
(3)根据假设,实验的预期结果: ;
(4)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 。
[解析] (1)该实验是要弄清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提出的问题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还是细胞核。(2)根据上述问题,可以作出两种假设:假设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假设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3)根据上述假设,可以对实验结果作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那么,移植了乙伞藻的伞柄(有细胞质)的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移植了甲伞藻的伞柄(有细胞质)的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那么,保留有甲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保留有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4)由实验结果可知,保留有甲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丙伞藻的伞柄上长出伞形帽,保留有乙伞藻的假根(有细胞核)的丁伞藻的伞柄上长出菊花形帽,所以可以得出结论:伞藻的帽形是由细胞决定的。
[答案] (1)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还是细胞核 (2)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 (3)预期1: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质,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 预期2:如果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是细胞核,那么,丙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伞形帽,丁伞藻的伞柄上应当长出菊花形帽。 (4)伞藻的帽形是由细胞核决定的。
四、解答题(共7题;共54分)
29、以下是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请说出它们的原理:
(1)将食物晒干存放不易变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不易变质,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食品采用真空包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与答案](1)微生物在缺水环境中不易繁殖 (2)微生物在低温环境中不易繁殖 (3)真空包装与空气隔绝,微生物缺氧而不易繁殖。
30、看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是图 ,其与细菌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 。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E]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结构中的D] 。
[解析] (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既具有相同点,又具有不同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不同点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叶绿体、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蜗牛属于动物,所以乙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其与细菌细胞最显著的差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2)如图植物细胞中的E细胞壁的作用十分必要,由于它的支持作用,植物长得高大,因而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所以柳树长得比较高大。(3)甲图中的D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够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 (1)乙;有成形的细胞核 (2) 细胞壁 (3)细胞质
31、“知了、知了",这是仲夏时节经常可以听到的声音,烈日当头,天气异常地炎热,知了发出的鸣叫声也异常地密集而响亮,小科同学了解到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到树干上,蝉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叫声特别响亮。小科同学思考:天气凉了就不易听到知了的鸣叫声,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从生物的分类角度看,知了(蝉)属于 。
A.软体动物 B.爬行动物 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
(2)该类动物成员众多,它们的主要特征是 。
(3)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解析] (1)知了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所以从生物的分类角度看,知了属于节肢动物。(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三对足。(3)要验证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应选取多只知了,以避免偶然性,并统计它们在从低到高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答案] (1)C (2)有头胸腹三部分结构,两对翅,三对足 (3)D
32、如图分别为镜头、显微镜以及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不同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乙显微镜中所标的d指 (填结构名称)。
(2)使用甲图中的镜头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镜头组合是 (填镜头序号)。
(3)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 。
A.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4)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应该转动 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解析] (1)图乙显微镜中的d指粗准焦螺旋。(2)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的乘积,即乙图中a目镜和b物镜的乘积;图中不带螺纹的①②是目镜,带螺纹的③④是物镜,所以甲图中的镜头能使物像放大的最大倍数是②和③的乘积,即400倍;(3)对光后看不到白亮的视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光不正确;另一种是物镜镜头没有正对通光孔,若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即可;若是对光不正确,主要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有时还需要更换低倍物镜;(3)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下列选项中的装片没有压上压片夹。(4)实验中,要使观察到的效果由丙图中的①变成④, 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要使观察效果由④变成②,应该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答案] (1)粗准焦螺旋 (2)②③ (3)A (4)右下方;转换器
33、升金湖是我国东部大型水禽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百头鹤和东方白鹤等珍禽在我国的主要越冬地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使其成为我国东部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不可多得的基地之一、l997年l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请据此回答问题: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是鸟类的________行为。
(2)迂徙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的体形呈纺锤形,前肢变成_____,胸部有发达的胸肌;,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
(3)近年来,升金湖迁徙的鸟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 。
[解析] 鸟类的迁徙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具有流线型的体型,身体覆盖羽毛,前肢演化为翼,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胸肌发达,用以牵动两翼飞翔,靠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恒温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答案] (1)先天性 (2)翼;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4、下面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2)C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________发育。
(3)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________植物。
(4)E生活在水中,它用________呼吸。
[解析](1)脊椎动物体内的脊椎骨(脊柱),AE符合题意;(2)C是蜜蜂,属于昆虫;发育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3)D具有根、茎、叶的分化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是蕨类植物;(4)E鱼类,用鳃呼吸。
[答案] (1)A和E (2)完全变态 (3)蕨类 (4)鳃
35、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资料1~资料3再现了这个认识过程。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现在已经知道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把格鲁的看法通过实验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实验1:把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实验2:换用野靛做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实验3: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结。
(1)资料1我们知道“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
(2)根据上述资料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3:18世纪最流行的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他设想:如果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便可以推断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实际上,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双亲的特征。直到18世纪末,人们才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
(4)凯尔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是指什么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资料1我们知道“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精子;“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内部有卵细胞的是指子房;格鲁的说法不正确。首先花根据雄蕊和雌蕊的有无情况可分为两性花与单性花,单性花又分为雄花和雌花.雌雄异株指在具有单性花的种子植物中,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株体,如杨、柳、菠菜;雌雄同株:雌花与雄花生长在同一的株体上,如:玉米、黄瓜等。所以“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是错的。植物体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桑树与结果实、不长花粉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结果实的桑树虽然结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说明同一种树上只有一种花,且只是雄花(长花粉、不结果实的)或只是雌花(结果实、不长花粉的),说明是雌雄异株的植物。(2)综合3个实验分析可知没有雄蕊(或花粉)结不出种子,说明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3)通过“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具有双亲的特征”可以看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中的精子中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4)“某些过程”是指受精过程,即精子携带遗传物质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
[答案](1)精子 (2)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3)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4)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 (5) “某些过程”是指受精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