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1-03 09:31:00

文档简介

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一、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1.下列《复活》中节选的文字表现了玛丝洛娃怎样的特点?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
2.阅读《复活(节选)》中的句段,思考玛丝洛娃 “嫣然一笑”的缘由。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3.阅读以下《复活(节选)》选段,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心理。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我想见见您……我……”
4.下面文字是《复活》选段,文中对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你别跟我啰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
“你到底拿过没有?”
“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5.《复活》中这段文字运用哪些手法表现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6.赏析《复活》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对你说:你去管闲事干什么……”这边有人喝道。
“老天爷在上,我连知道也不知道。”那边有个女犯大声说。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7.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分析人物心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8.阅读《复活(节选)》第一部分,概括层次大意。
把聂赫留朵夫领到女监来的副典狱长,显然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时走了过来。他看见聂赫留朵夫不在铁栅栏旁边,就问他为什么不同他要探望的女犯谈话。聂赫留朵夫擦了擦鼻涕,提起精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答说:
“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
副典狱长沉思了一下。
“嗯,好吧,把她带到这儿来一下也行。”
“马丽雅-卡尔洛夫娜!”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
9.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器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简要分析《复活》中这段文字如何刻画玛丝洛娃这个人物形象的,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阅读《复活(节选)》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这段对话,分析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分别是什么态度?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11.下面语段节选自《复活》,姑妈她们赶走玛丝洛娃意味着什么?
“姑妈她们①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①〔姑妈她们〕指,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姑。玛丝洛娃原本是爱赫留朵夫姑姑家的女仆。下文的“巴诺伏”是聂赫留朵夫姑姑的庄园,爱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便是在那里相遇的。
12.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听了聂赫留朵夫的话,玛丝洛娃为什么“微微一笑”?
13.如何理解《复活》中玛丝洛娃的痛苦?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
14.阅读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选段,思考玛丝洛娃见到了曾经的情人,产生了“利用他弄到些好处”的想法,为什么?
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15.15.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复活》中最后一句玛丝洛娃“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6.下面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17.理解《复活》中“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这句话的含义。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令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18.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心理转变过程。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19.《复活》中这段文字,玛丝洛娃的动作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20.阅读《复活》选段,完成下题。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怎样理解“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这句话?
21.问题探究:从《复活》这段节选的文字可以看出玛丝洛娃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
22.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聂赫留朵夫什么样的性格与心理。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23.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复活》中玛丝洛娃为什么不相信轰赫留朵夫?
24.从《复活(节选)》一文中看,你认为玛丝洛娃有“复活”的希望吗?
25.《复活(节选)》中说聂赫留朵夫产生了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你认为这种想法坚定吗?
26.从《复活》文中看,你认为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7.简要赏析《复活(节选)》的写作特色。
28.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_____________,它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疾病。
③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别有用心的势力的_____________、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坚持原则。
A.功夫 驱除 蛊惑 B.工夫 祛除 迷惑
C.工夫 祛除 蛊惑 D.功夫 驱除 迷惑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尽管烜赫一时,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②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的。
③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④记者看到那些重新进入乡间小学校的儿童,他们虽然筚路蓝褛、身体孱弱,但一双双大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之光。
⑤郗鉴慧眼独具,舍弃了那群衣冠楚楚的公子们,毫不犹豫地选定坦腹东床的少年王羲之作为女婿。事实证明,他的见识果然不凡。
⑥十一长假期间,各种景点的消息络绎不绝,网友们不断搜索并发布自己出游的照片,以使大家可以互相借鉴。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30.下面是一段解说词,语意比较难以理解,请把它改成语意连贯的5个短句。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常设展厅包括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的自然馆和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的科技馆两大板块的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31.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
B.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C.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人吃粥。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创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碎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菱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苗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题目: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位西方学者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不断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话不仅对小说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对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历程的总括:那正是一个脱离圣雄豪杰的神话传奇、不断向平民生活靠拢的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明代“四大奇书”中,《西游记》说佛论道,离世俗生活甚远,可以____________。《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至《水浒传》讲说民间英雄豪杰传奇,已经向市井读者大大跨近了一步,不过打虎的武松,拔杨的鲁智深,到底还是身边难觅的超人。至世情小说《金瓶梅》,则开长篇小说专写市井人物的_________,读者在书中常能发现___________的影子,却再难见割据的雄主、超凡的英雄。——作者视点放得越低,文学进步的脚步就越大。这可能就是学者把《金瓶梅》推为“白话小说____________”甚至是“真正的小说”的重要原因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按下不表 先例 下里巴人 分水岭
B.存而不论 先河 左邻右舍 里程碑
C.按下不表 先河 下里巴人 里程碑
D.存而不论先例左邻右舍分水岭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作者视点放得越低,文学进步的脚步就越大”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B.《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C.《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D.《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平民读者需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3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旬。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进人大门后沿着洋槐并立的林阴道一直前行, , 。
, 。 , ,现在则成为托尔斯泰博物馆的总部。
①那是出现在小说《战争与和平》里文豪的母系亲属:即贵族保尔康斯基伯爵的房子
②因托尔斯泰为了和农民们谈话经常路过这里而得名
③台地对面地势略高的山岗上巍然屹立者一幢白色房子
④左手边有一个池塘,据说托尔斯泰常在此与农奴的孩子们戏水娱乐
⑤这里有一条“托尔斯泰小路”
⑥继续前行,爬上一个慢坡后左拐,便来到了一片台地
A.④⑥③⑤②① B.④⑥⑤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⑥ D.⑤⑥②①③④
35.经典文学形象述评。请根据示例,从下面所给的作品中选取一个人物形象,先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其行状,再对该形象的特点、作用或意义进行个性化评价(不超过80字)。
备选作品:《红楼梦》(曹雪芹)、《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鲁滨逊漂流记》(笛福)、《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复活》(托尔斯泰)、《巴黎圣母院》(雨果)
形象述评示例:《复活》中迷失本性的聂赫留朵夫千方百计营救被自己始乱终弃、深深伤害过的喀秋莎,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救赎的愿望,也让自己“复活”,成长为揭露俄国贵族罪行的叛逆者。
36.(2019高二上·安徽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①   。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②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③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37.(2019高三上·汉中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萝卜
曹永
差不多每天晌午,老栓都要去菜地看看。他喜欢蹲在地埂上,看看嫩绿的蔬菜,听蔬菜弄出那种梆梆的细响。
这会儿,老栓正背着手往菜地走,隔老远,就看到地里有个人。
地里的萝卜长得很好,半截插在土里,半截露在外边,顶着绿缨。吹风的时候,绿缨就摇来晃去。
那个人从地里拔出一个萝卜。老栓皱着眉头说,哎。那人抬起头,侧过一张白净的脸。老栓说,这是我家的地。那人说,噢,我有点口渴,就拔个萝卜。老栓说,你没打招呼,拔得倒热乎。
那人从地里走出来,和蔼地说,我给你钱。老栓说,我家不缺这几块钱。那人提着萝卜,有点尴尬。这时候,老栓发现那人的肩膀上挂着个黑乎乎的东西。他知道那是照相机。
那人说,我想去阳关山,你知道怎么走吧?老栓说,顺着湖边走,绕过去就是。那人说,我去那边拍黑颈鹤。老栓说,你们闲得没事做。
那人把萝卜掰成两截,边嚼边说,这萝卜可真甜。老栓得意地说,当然嘛,西海的萝卜。那人说,你们这里适合种蔬菜。老栓说,不瞒你说,收成确实不错。
老栓觉得这个人其实不怎么讨厌,他盘腿坐在地边,说,这边地肥,气候也好。他从地里抓起一把泥土说,你看,多黑,多酥。那人说,听说这些地方以前全是水。
老栓的眼睛陡然明亮起来,兴奋地说,就是,听说民国时,有个县官骑马环游草海,连走三天,硬是没能走完。那人说,现在也是个大湖泊。老栓说,比以前小多了。
太阳亮晃晃地挂在天上,非常旺盛。老栓看那人把萝卜吃完,说,我给你再拔出一个?那人说,我确实想再吃一个。
老栓跑到地里,用指甲往萝卜上面掐,那种掐得响的萝卜最甜。他挑到一个,擦得白白净净的,然后递给那人,你吃,这个肯定甜。
那人接过萝卜说,这地方可真漂亮。我喜欢这里的安静。老栓有点不高兴,你住在这里试试。想说话也找不到个伴。
那人说,以前的时候,这地方的鸟多不多?老栓说,我记得以前湖边到处是鸟,有黑颈鹤、黑翅鸢、白琵鹭,多得数不清。那人说,这些可都是国家保护的珍稀鸟类。
老栓缓缓说,那时候,说粮食不够吃,就把湖扒开,放水造田。湖水放掉后,到处种庄稼,鸟儿在湖里找不到吃的,就跑到地里抢粮食,我们经常打鸟吃。那人说,你们竟然打来吃?
老栓说,后来,我们想吃也吃不到了。自从把草海的水放干,这地方连续多年碰到灾害,鸟兽差不多绝迹了。那人说,你们自讨苦吃。
太阳开始收敛光芒,悄悄往西边溜去。老栓说,八十年代说要蓄水还湖,又把豁口堵起来,总算慢慢看到鸟兽的踪影。那人说,你们没再打鸟?老栓说,看你说的,以前打鸟,是怕它们争粮食。湖水蓄起来后,气候也跟着慢慢好转,我们就在湖边种菜,你看这白菜,多嫩,你看这萝卜,多甜。
老栓说,我有点想不通。年青人怎么喜欢往外边跑,挡都挡不住。那人说,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外面能挣钱嘛。
老栓说,我就不信比种菜还挣钱。那人说,你的儿子也在外面打工?老栓说,看你说的,我家福鼎怎么可能打工,他在省城上班哩。他读书时候成绩就好,大家都说这娃将来有出息。
那人说,我想去阳关山看看。老栓抬腿就往地里钻,很快从里面提出一条萝卜,说,你再吃一个。那人皱眉说,我吃不下了。老栓说,以后你就吃不到这么好的萝卜了。
那人说,怎么吃不到了?老栓说,听说要大力发展旅游,以后这些菜地不让种了。这么好的地,我实在舍不得。那人吐出嘴里的萝卜皮说,以后去省城享清福。
老栓说,福鼎孝顺,几次把我和他娘接到贵阳,但我们住不惯,只待几天就跑回来了。看着那些楼房,我总觉得像个鸟笼。
那人总算把萝卜啃完,说,我忙着去阳关山。老栓说,我再给你拔个萝卜。那人慌忙把他拽住,我真的不能再吃了。说着仓皇走了。
老栓蹲在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蔬菜。他似乎想起什么,窜进菜地,从地里提出两条萝卜,朝那个人追去。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通过“一张白净的脸”和“肩膀上挂着个黑乎乎的东西”,交代出那个人城里人的身份。
B.小说以一段草海湖萝卜地里的对话,不仅写出了一个湖泊的变迁史,还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脉络。以此来表现村民环保意识增强了。
C.当那人谈到老栓感兴趣的话题时,老栓很高兴,一再劝他吃萝卜。这一情节刻画了老栓简单热情、朴实善良的性格特点。
D.小说开头写菜地,结尾也写菜地,结构上首尾呼应,主题上也前后照应,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得到了升华。
(2)在小说中“那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3)如果把小说的题目“萝卜”改为“草海湖变迁”,你认为是否合适?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心与手
[美]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铸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个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个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铸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铸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铸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铸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想一想: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做了哪些铺垫?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玛丝洛娃依然带着“熟悉的温顺表情”,说明这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没有认出他来”一方面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玛丝洛娃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是一段关于玛丝洛娃的形象描写,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其中“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是神态描写,这种“熟悉的温顺表情”表明玛丝洛娃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是一种神态描写,“惊讶”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却没有认出他来”也说明玛丝洛娃内心排斥那段记忆,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依然带着“熟悉的温顺表情”,说明这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没有认出他来”一方面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玛丝洛娃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2.【答案】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嫣然一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情。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以及上下文情节,设身处地地思考人物此时可能有的心理活动。此时,玛丝洛娃正处于监禁中,她无亲无故,因此对于有人来看自己,感到很高兴; “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也反映出她此刻的心理:一个有钱人来看自己,正体现了自己的“身价”。她的身份是妓女,因此这一笑也是一个出于特殊身份,习惯于讨好有钱人的行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嫣然一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情。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3.【答案】聂赫留朵夫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概括分析。做题要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要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分析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描写,理清层次,抓关键词语。要设身处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节选部分是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犹豫、斟酌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想拉近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一方面又想表明对她的尊重。“我想见见您……我……”语言的不流畅是因为此行是准备请求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并要帮助她上诉。他为自己以前对玛丝洛娃犯的罪行感到悔恨、愧疚,同时也不知道玛丝洛娃能否原谅自己。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4.【答案】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证明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解答此类问题,应该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文本,对于可以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问题,找到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概括,对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考生自己根据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来进行解答。本题节选部分是《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在狱中见面的一个情节,玛丝洛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卡秋莎,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把坐在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文段中的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恰恰证明了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证明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5.【答案】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描写的手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神态),以及间接烘托(环境、情节、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象特点。解答此题,准确指出描写的手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选段首先是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的对话,然后是关于聂赫留朵夫的描写,“‘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这是心理描写,直接表现聂赫留朵夫看到玛丝洛娃的处境后的赎罪心理;“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是神态描写,“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是动作描写,“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是心理描写,这些描写表现出聂赫留朵夫情绪的激动,以及悔恨赎罪的急切心理。
故答案为: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6.【答案】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玛丝洛娃的表情表现了她认出对方之后的胆怯的心理,那段不愿触及的记忆又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点语段的赏析能力,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语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语段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重在通过刻画人物的手法表现物形象,景物描写重在通过写景方式表现人物情感。本语段主要是描写人物玛斯洛娃的,“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属于语言描写,“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属于神态描写,该语言和神态描写主要表现出玛斯洛娃认出对方的胆怯的心理,以及不堪回首的记忆。
故答案为: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玛丝洛娃的表情表现了她认出对方之后的胆怯的心理,那段不愿触及的记忆又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7.【答案】玛丝洛娃“盯住他不放”,通过动作写心理:这是给她造成伤害的曾经的情人。爱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已经上下文情节和直接描写人物的句段,设身处地地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心理活动。文段描写了两个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描写主要是语言、心理和神态描写,如“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可见,聂赫留朵夫对自己过去的罪行有所反省,希望能够忏悔;“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是心理描写,体现出他内心对自己的反省;“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是神态描写,他“说不下去”“忍住翻腾着的泪水”,是因为他所犯的罪过竟然导致这位天真纯洁的女孩沦落为妓女,他深刻地感到自己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内心充满悲伤,也表现出他对自己深刻的反省。玛丝洛娃只有一句描写,“一动不动地站着”,可见玛丝洛娃已经回忆起关于他的记忆,“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透露出她复杂的内心,他们曾经相爱,拥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对方却抛弃了她,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以至于她现在沦落到这个地步,因而她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盯住他不放”,通过动作写心理:这是给她造成伤害的曾经的情人。爱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8.【答案】第一部分,以上段落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落层次大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该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什么作用,据此整合答案。这是节选故事的开端,聂赫留朵夫前来探监玛丝洛娃,想要援救她;“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意识到是他曾经的引诱让这个天真纯洁的乡村少女堕落的,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是一项严重的罪行,希望能够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同时也希望能救赎自己“有罪”的灵魂,探监是他“救赎”之路的第一步。
故答案为:第一部分,以上段落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次大意的能力。概括段落层次大意,可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意。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小说情节的发展讲究的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所以本题应往这方面思考。
9.【答案】肖像描写。这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眼睛“特别有神”,让人无法厌恶她,作者这样写激起了人们对她的同情。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原文“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鬈发、脸、眼睛等,这是属于肖像描写;“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显得特别有神”,写出了这位姑娘的可爱、镇定、眼睛有神的特征,让人见了她觉得喜欢她,作者这样写这位姑娘让人们见了不讨厌她,进而引起人们对她的的同情。
故答案为:肖像描写。这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眼睛“特别有神”,让人无法厌恶她,作者这样写激起了人们对她的同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10.【答案】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感到脸红”,非常羞愧,他始乱终弃,现在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玛丝洛娃不愿触及创伤,简短愤恨地对答几句,表现出那段生活对她的伤害之深。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语段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分别是什么态度。阅读相关的语段,找到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关孩子的语句,分析他们不同的态度。“‘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问起孩子,神态是他“感到脸红”,“脸红”这表明聂赫留朵夫内心非常羞愧,因为他始乱终弃。现在有主动问起孩子的事,表明他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并“气愤地简单回答”孩子死了,“转过眼睛不去看他”这些语言、神态以及动作描写表现出那段生活对玛丝洛娃的伤害之深,她的态度明显表明出她不愿再触及创伤。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感到脸红”,非常羞愧,他始乱终弃,现在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玛丝洛娃不愿触及创伤,简短愤恨地对答几句,表现出那段生活对她的伤害之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语段中重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1.【答案】这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从那以后,她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卖弄风情、心灵麻木的娼妓。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要从五个角度考虑:1.从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2.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角度考虑;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5.从情节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考虑。本题,题干要求分析姑妈她们赶走玛丝洛娃意味着什么?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被聂赫留朵夫诱奸,怀孕后被赶出贵族之家,历尽沧桑,沿着社会的阶梯不断往下滚,最后跌落至火坑,过了若干年非人的生活。但苦难还没到头,她又被诬告谋财害命,进了监狱,押上了审判台。由文下注释“‘姑妈她们’指,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姑。玛丝洛娃原本是爱赫留朵夫姑姑家的女仆。下文的‘巴诺伏’是聂赫留朵夫姑姑的庄园,爱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便是在那里相遇的”可知,被她们赶走,正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
故答案为:这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从那以后,她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卖弄风情、心灵麻木的娼妓。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12.【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这笑是做妓女的习惯表情,也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把握能力。作答本题,考生需要通读小说的内容,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中心主题;其次,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能够鉴赏和把握。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一个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在小说中,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所以他对玛丝洛娃说“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而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坎坷的经历让她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蔑视的情绪,她也不相信那个曾经抛弃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会救赎自己,所以,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这笑是做妓女的习惯表情,也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3.【答案】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她只是不理解,不想面对,“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段提到玛丝洛娃的痛苦有两处:“她感到痛苦”“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这是对玛丝洛娃的心理描写。理解玛丝洛娃的痛苦主要结合原文语境 “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可见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玛丝洛娃是不想面对痛苦,有意识地让自己忘记痛苦的回忆,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她只是不理解,不想面对,“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4.【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像聂赫留朵夫这样的贵族会愧疚,会赎罪,自己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她对社会感到绝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内容的能力。考生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当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再次重逢时,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对于早已丧失女性尊严的玛丝洛娃,她的这种媚笑,出于她做妓女时所怀着的功利目的——获得好处,而养成的定型化的表情,这是玛丝洛娃尚未达到人性复活阶段的习惯性的媚笑。正因为她人性尚未复活,所以她才会这样对着聂赫留朵夫媚笑,才会想到自己那不幸的经历,从而才会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利用他才对。她不相信聂赫留朵夫对她的同情和忏悔,不相信他会愧疚,会赎罪,这也是玛丝洛娃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后对社会感到的极度绝望,不再相信的体现。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像聂赫留朵夫这样的贵族会愧疚,会赎罪,自己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她对社会感到绝望。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15.【答案】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考生了解小说的内容,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中心主题;其次,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能够正确把握,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语句的作用。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一个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在小说中,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亲眼看到自己一手制造的罪恶如何改变了单纯善良美丽活泼的玛丝洛娃的一生,聂赫留朵夫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知道她无罪,所以他要拯救玛丝洛娃,“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而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坎坷的经历让她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蔑视的情绪,见了聂赫留朵夫,她内心掀起了波澜,但她不相信曾经抛弃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会救赎自己,所以,她不抱任何希望,所以,玛丝洛娃“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而这一笑,让人对这个曾经单纯善良美丽活泼的姑娘产生同情,思索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并且也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16.【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形象。这是玛丝洛娃的语言描写,再这之前的情节是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而聂赫留朵夫答应“我一定尽力去办”。沉默之后,“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说明玛丝洛娃根本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微微一笑”是一种妖媚地笑,“我想请求您……给些钱”“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说明玛丝洛娃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7.【答案】通过聂赫留朵夫来写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是聂赫留朵夫的心理独白。根据前文语境,他带着愧疚和赎罪来见玛丝洛娃,却看到她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他亲眼看到了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理解关键词“丧失生命”,是说玛丝洛娃失去的不是通常意义的生命,而是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通过聂赫留朵夫来感受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
故答案为:通过聂赫留朵夫来写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18.【答案】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心理转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虑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并结合上下文情节分析人物产生某种心理的因素和发生转变的缘由,最后梳理并整合成答案。再次见面,聂赫留朵夫想要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赎罪,想要尽力营救玛丝洛娃。但玛丝洛娃已经不再是当初在姑妈家时那个天真纯洁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堕入风尘的妓女,她搔首弄姿,内心对聂赫留朵夫的“忏悔”“赎罪”也充满不信任的态度,只打算从他身上得到点好处,找他要钱。这让聂赫留朵夫怀疑自己对她的同情和援助是否真的能够拯救她,尤其是是否能够救回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而不再是妓女的她。聂赫留朵夫心里因此产生了矛盾,“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一个是用金钱买断过往一切罪过的利己行为,一个是“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想要自我救赎的心理,但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决定坦白就是坚定走救赎自己之路,不是随便给点金钱,而是要尽力帮助玛丝洛娃。
故答案为: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19.【答案】动作描写突出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此处情节写玛丝洛娃想法子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而聂赫留朵夫经过思想斗争,仍想求她宽怨。玛丝洛娃的动作描写“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说明她的心思不在听他说话,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而只在乎他那只手里攥着的钱;“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中“伸过去”“抓住”“塞”这一连串的动作,体现了玛丝洛娃急于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生活状态,生存下去是她本能的追求,而爱情离她很遥远。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突出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0.【答案】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句子作用和重要情节的作用,需要结合文章中心、主旨。选段出自《复活》中的一个场景,分析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作品的中心进行分析。赫留朵夫作为一个富家少爷,面对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他完全可以装作不认识,不知道,或者是略微尽心给些钱帮助就可以,但是没必要非得陪着去吃苦,还想娶了她。但是聂赫留朵夫清醒过来的灵魂不答应,不这样做,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自己犯下的错误,必须自己去承担,那样他的心理压力才会小一些。所以,聂赫留朵夫首先是为了良心的安宁而做。其次,拯救玛丝洛娃,其实是聂赫留朵夫的一种赎罪行为,这种行为已经上升到信仰的角度。自己犯了错,必须自己弥补,这样才会得到神灵的宽恕。可以说,他一方面在拯救玛丝洛娃,一方面也在进行自己的人生修行。从灵魂角度来说,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候的错误已经让他的灵魂蒙上了污尘,所以,他必须借赎罪的机会,重新擦拭自己的灵魂,以求灵魂的安宁。选段中“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说明了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拯救玛丝洛娃也是他自己精神复活的重要一步。这也正好切中了“复活”的主旨思想。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21.【答案】玛丝洛娃的语言和神态表明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以及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也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做此题,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题干要求“从《复活》这段节选的文字可以看出玛丝洛娃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阅读文本可知,这段文字选自节选的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但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但仍坚持请她饶恕,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但玛丝洛娃根本就不相信。“何必提那些旧事”“冷冷地”是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表明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的语言和神态表明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2.【答案】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面对玛丝洛娃对自己的不信任,他再次陈述心志,表达自己赎罪的愿望,希望能让玛丝洛娃相信自己。“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面对玛丝洛娃的目光,他“不敢开口了”,这反映出他性格的懦弱,他曾爱过她,却又抛弃了她,导致她最后堕落为妓女。而今他发现自己的罪过,想要弥补,但他曾经给她造成的伤害是那么深,以至于玛丝洛娃用“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意识到自己所犯罪过之深重,感到自责,因而也觉得乞求宽恕和赎罪的话说不出口了。尽管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内心是真诚地感到自责与忏悔的,因此才迈出了拯救玛丝洛娃,也是拯救他自己灵魂的这一步。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3.【答案】①这一次重逢,是他们情感的大碰撞。当聂赫留朵夫开始向她忏悔时,她根本就不相信。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②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欺骗、暴力、金钱、诡计-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赏析文本的内涵;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本题,要求对分析玛丝洛娃不相信轰赫留朵夫的原因,这里主要从玛斯洛娃的经历分析,过去她爱过赫留朵夫,结果却被他欺骗,以至于如今这么悲惨,再见面时尽管她向她忏悔,却不能消除她对他的不信任,她怎么可能会相信一个曾经抛弃她的人呢?何况玛丝洛娃的身份是妓女,她见识了太多的肮脏,人们不过是看重她的美色,想方设法引诱她,这些经历已经改变了她的社会地位以及思想意识,这些都决定她不可能相信一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
故答案为:①这一次重逢,是他们情感的大碰撞。当聂赫留朵夫开始向她忏悔时,她根本就不相信。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②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欺骗、暴力、金钱、诡计-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该类题型分为内容概括和原因概括,内容概括又称为要点概括,只要筛选重点信息就可以,而原因概括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然后分点概括。
24.【答案】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本文写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这时候还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但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探监仍然有效,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不愿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将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唯其痛苦,才说明她没有彻底麻木,也就有疗治的可能。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可以先确定自己的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首先要理解“复活”的含义,“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即玛丝洛娃能从现在这种麻木不仁、游戏风尘而“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的自甘堕落的状态,重新变回在农场里那个天真无邪、心底纯洁善良的女孩。从节选部分来看,玛丝洛娃似乎并不容易被拯救,她对过去的事反复强调“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仿佛已经完全忘记了导致自己堕入可悲命运的缘由正是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并抛弃的过去;面对聂赫留朵夫时,“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现实的好处,对于聂赫留朵夫所说的话完全不在意,只顾着拿钱,对聂赫留朵夫所谓“请求你的饶恕”的话表示“您的话真怪”“鄙夷不屑”,似乎她已经彻底堕落,再也不记得曾经的自己,也不打算再回到过去的自己了。但我们也应该关注玛丝洛娃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她认出聂赫留朵夫后“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可见,她其实并非真正忘记了那件事,但那件事对她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因而她不怎么愿意回想,“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可见,她的心灵并没有真正的麻木不仁,恰恰是因为她对过去被伤害的记忆太深刻了,才选择了“遗忘”“无视”的方式来对抗这种痛苦,而她的心灵仍旧敏感。因此,聂赫留朵夫想要“唤醒”她的做法是完全可能成功的,只要能够打开她封闭的心灵,她就仍有可能“复活”。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本文写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这时候还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但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探监仍然有效,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不愿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将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唯其痛苦,才说明她没有彻底麻木,也就有疗治的可能。
【点评】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25.【答案】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通观全篇我们知道聂赫留朵夫产生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不坚定的。“‘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燥,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聂赫留朵夫感到“害臊”“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说明他对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而悔恨不已,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因为爱,主要出于忏悔,想弥补自己的过错,补偿玛丝洛娃,想求得心灵的安宁。然而他的内心又是矛盾的。“‘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聂赫留朵夫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早就堕落。不再是原来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了,因而“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这一段很好地展现了聂赫留朵夫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爱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
故答案为: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解答这个问题,除了熟悉文本外,还要有比较好的叙述能力,语言要简练不能拖沓。答题格式是先亮明观点,再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26.【答案】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在作品中的历程,是一个典型的转变的历程。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通过宗教上的忏悔,他寻找了各方面的关系,为马斯洛娃减轻刑罚,并最后要求与其结婚。可见,其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拯救。同时,他身为一个贵族,意识到了阶级帝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冤屈,从某种侧面也反应了作者本人的心理历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点评】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27.【答案】复杂的心理状态,深刻的细节描写①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后,到监狱去看她。作者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他的心理,如他“激动的神气”“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窘态毕露”等表现了他的羞愧和自责;此外更多的是直接写他的心理,“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写出了他的自我反思;他心里的两种不同想法在不断地斗争,其实就是表现了他的犹疑不决。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将他的心理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出来。②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凸显深刻内涵。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媚笑”,对于聂赫留朵夫和一般的读者,这种媚笑似乎总是“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的。这“媚笑”是玛丝洛娃沦为妓女之后的习惯性神态的表现,这样的表情在生活里对于已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有某种适应需要的特殊作用。对于早已丧失女性尊严的玛丝洛娃,她的这种媚笑,出于她做妓女时所怀着的功利目的——获得好处,而养成的定型化的表情,这是玛丝洛娃尚未达到人性复活阶段的习惯性的媚笑。正因为她人性尚未复活,所以她才会这样对着聂赫留朵夫媚笑,才会想到自己那不幸的经历,从而才会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利用他才对。此外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媚笑所引起的不愉快感,也包含着聂赫留朵夫自己对造成这种恶果的责任和谴责。另外,玛丝洛娃的媚笑,能刺激读者联想到她的不幸经历,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对于她的媚笑只点出叙事的要处,使叙事过程中充溢着大量“空白”,为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聂赫留朵夫在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一、同步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复活
1.下列《复活》中节选的文字表现了玛丝洛娃怎样的特点?
玛丝洛娃转过身,抬起头,挺起胸部,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走到铁栅栏跟前,从两个女犯中间挤过来,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却没有认出他来。
【答案】玛丝洛娃依然带着“熟悉的温顺表情”,说明这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没有认出他来”一方面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玛丝洛娃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这是一段关于玛丝洛娃的形象描写,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正面描写的手法。其中“带着聂赫留朵夫所熟悉的温顺表情”是神态描写,这种“熟悉的温顺表情”表明玛丝洛娃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惊讶地盯着聂赫留朵夫”是一种神态描写,“惊讶”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却没有认出他来”也说明玛丝洛娃内心排斥那段记忆,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依然带着“熟悉的温顺表情”,说明这曾经是一个温柔的姑娘;“没有认出他来”一方面说明聂赫留朵夫变化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玛丝洛娃不想保留那段回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2.阅读《复活(节选)》中的句段,思考玛丝洛娃 “嫣然一笑”的缘由。
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答案】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嫣然一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情。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以及上下文情节,设身处地地思考人物此时可能有的心理活动。此时,玛丝洛娃正处于监禁中,她无亲无故,因此对于有人来看自己,感到很高兴; “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也反映出她此刻的心理:一个有钱人来看自己,正体现了自己的“身价”。她的身份是妓女,因此这一笑也是一个出于特殊身份,习惯于讨好有钱人的行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仍然高兴有人来看她,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嫣然一笑”是她作为妓女的习惯表情。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3.阅读以下《复活(节选)》选段,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心理。
“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我想见见您……我……”
【答案】聂赫留朵夫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概括分析。做题要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要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分析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描写,理清层次,抓关键词语。要设身处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节选部分是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犹豫、斟酌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他想拉近与玛丝洛娃的关系,一方面又想表明对她的尊重。“我想见见您……我……”语言的不流畅是因为此行是准备请求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并要帮助她上诉。他为自己以前对玛丝洛娃犯的罪行感到悔恨、愧疚,同时也不知道玛丝洛娃能否原谅自己。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4.下面文字是《复活》选段,文中对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的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你别跟我啰唆了。”他旁边那个衣衫褴褛的男人叫道。
“你到底拿过没有?”
“对你说,人都快死了,你还要什么?”对面有一个人嚷道。
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在说些什么,但他说话时脸上的那副神情使她突然想起了他。但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答案】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证明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解答此类问题,应该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文本,对于可以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问题,找到相关内容并进行总结概括,对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在充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考生自己根据文本所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来进行解答。本题节选部分是《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同卡秋莎在狱中见面的一个情节,玛丝洛娃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聂赫留道夫到监狱探望卡秋莎,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把坐在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文段中的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恰恰证明了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的表情变化证明她并没有忘记聂赫留朵夫,而且那段经历让她痛苦。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5.《复活》中这段文字运用哪些手法表现聂赫留朵夫这一人物?
“您说什么,我听不见。”她叫起来,眯细眼睛,眉头皱得更紧了。
“我来是……”
“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
【答案】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描写的手法。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神态),以及间接烘托(环境、情节、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象特点。解答此题,准确指出描写的手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选段首先是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的对话,然后是关于聂赫留朵夫的描写,“‘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这是心理描写,直接表现聂赫留朵夫看到玛丝洛娃的处境后的赎罪心理;“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是神态描写,“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是动作描写,“竭力控制住感情,免得哭出声来”是心理描写,这些描写表现出聂赫留朵夫情绪的激动,以及悔恨赎罪的急切心理。
故答案为:①心理描写。直接写聂赫留朵夫的心理,他认为玛丝洛娃的遭遇的根源在自己,自己应该赎罪。②动作、神态描写。他的情绪很激动,说明他急于想得到玛丝洛娃的谅解,同意自己赎罪的想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6.赏析《复活》选段中划线的句子。
“对你说:你去管闲事干什么……”这边有人喝道。
“老天爷在上,我连知道也不知道。”那边有个女犯大声说。
玛丝洛娃看到聂赫留朵夫激动的神气,认出他来了。
“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叫道。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
【答案】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玛丝洛娃的表情表现了她认出对方之后的胆怯的心理,那段不愿触及的记忆又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点语段的赏析能力,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语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语段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重在通过刻画人物的手法表现物形象,景物描写重在通过写景方式表现人物情感。本语段主要是描写人物玛斯洛娃的,“您好像是……但我不敢认。”属于语言描写,“玛丝洛娃眼睛不看他,她那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属于神态描写,该语言和神态描写主要表现出玛斯洛娃认出对方的胆怯的心理,以及不堪回首的记忆。
故答案为: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玛丝洛娃的表情表现了她认出对方之后的胆怯的心理,那段不愿触及的记忆又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7.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分析人物心理。
“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聂赫留朵夫大声说,但音调平得像背书一样。
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
“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又叫道。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
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答案】玛丝洛娃“盯住他不放”,通过动作写心理:这是给她造成伤害的曾经的情人。爱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已经上下文情节和直接描写人物的句段,设身处地地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心理活动。文段描写了两个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的描写主要是语言、心理和神态描写,如“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可见,聂赫留朵夫对自己过去的罪行有所反省,希望能够忏悔;“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臊,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是心理描写,体现出他内心对自己的反省;“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是神态描写,他“说不下去”“忍住翻腾着的泪水”,是因为他所犯的罪过竟然导致这位天真纯洁的女孩沦落为妓女,他深刻地感到自己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内心充满悲伤,也表现出他对自己深刻的反省。玛丝洛娃只有一句描写,“一动不动地站着”,可见玛丝洛娃已经回忆起关于他的记忆,“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透露出她复杂的内心,他们曾经相爱,拥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对方却抛弃了她,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以至于她现在沦落到这个地步,因而她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盯住他不放”,通过动作写心理:这是给她造成伤害的曾经的情人。爱赫留朵夫“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8.阅读《复活(节选)》第一部分,概括层次大意。
把聂赫留朵夫领到女监来的副典狱长,显然对他发生了兴趣,这时走了过来。他看见聂赫留朵夫不在铁栅栏旁边,就问他为什么不同他要探望的女犯谈话。聂赫留朵夫擦了擦鼻涕,提起精神,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回答说:
“隔着铁栅栏没法说话,什么也听不见。”
副典狱长沉思了一下。
“嗯,好吧,把她带到这儿来一下也行。”
“马丽雅-卡尔洛夫娜!”他转身对女看守说,“把玛丝洛娃带到外边来。”
【答案】第一部分,以上段落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落层次大意的能力。首先要分析该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什么作用,据此整合答案。这是节选故事的开端,聂赫留朵夫前来探监玛丝洛娃,想要援救她;“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意识到是他曾经的引诱让这个天真纯洁的乡村少女堕落的,认识到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是一项严重的罪行,希望能够得到玛丝洛娃的宽恕,同时也希望能救赎自己“有罪”的灵魂,探监是他“救赎”之路的第一步。
故答案为:第一部分,以上段落写聂赫留朵夫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迈出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段落层次大意的能力。概括段落层次大意,可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意。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是“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小说情节的发展讲究的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所以本题应往这方面思考。
9.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器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简要分析《复活》中这段文字如何刻画玛丝洛娃这个人物形象的,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肖像描写。这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眼睛“特别有神”,让人无法厌恶她,作者这样写激起了人们对她的同情。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原文“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描写了玛丝洛娃的鬈发、脸、眼睛等,这是属于肖像描写;“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显得特别有神”,写出了这位姑娘的可爱、镇定、眼睛有神的特征,让人见了她觉得喜欢她,作者这样写这位姑娘让人们见了不讨厌她,进而引起人们对她的的同情。
故答案为:肖像描写。这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眼睛“特别有神”,让人无法厌恶她,作者这样写激起了人们对她的同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白描和工笔等。对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
10.阅读《复活(节选)》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这段对话,分析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分别是什么态度?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讶,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您是怎么找到我的?”她不理他的话,径自问。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聂赫留朵夫望着她那张变丑的脸,暗自说。
“前天您受审的时候,我在做陪审员。”他说。“您没有认出我来吧?”
“没有,没有认出来。我没有工夫认人。当时我根本没有看。”玛丝洛娃说。
“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
“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真的吗?是怎么死的?”
“我当时自己病了,差一点也死掉。”玛丝洛娃说,没有抬起眼睛来。
【答案】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感到脸红”,非常羞愧,他始乱终弃,现在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玛丝洛娃不愿触及创伤,简短愤恨地对答几句,表现出那段生活对她的伤害之深。
【知识点】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语段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在涉及孩子的问题上分别是什么态度。阅读相关的语段,找到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有关孩子的语句,分析他们不同的态度。“‘不是有过一个孩子吗?’聂赫留朵夫问,感到脸红了”,聂赫留朵夫向玛丝洛娃问起孩子,神态是他“感到脸红”,“脸红”这表明聂赫留朵夫内心非常羞愧,因为他始乱终弃。现在有主动问起孩子的事,表明他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谢天谢地,他当时就死了。’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并“气愤地简单回答”孩子死了,“转过眼睛不去看他”这些语言、神态以及动作描写表现出那段生活对玛丝洛娃的伤害之深,她的态度明显表明出她不愿再触及创伤。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向她问起孩子,“感到脸红”,非常羞愧,他始乱终弃,现在想承担后果,补偿过去。玛丝洛娃不愿触及创伤,简短愤恨地对答几句,表现出那段生活对她的伤害之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语段中重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1.下面语段节选自《复活》,姑妈她们赶走玛丝洛娃意味着什么?
“姑妈她们①怎么会放您走的?”
“谁还会把一个怀孩子的女佣留在家里呢?她们一发现这事,就把我赶出来了。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
①〔姑妈她们〕指,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姑。玛丝洛娃原本是爱赫留朵夫姑姑家的女仆。下文的“巴诺伏”是聂赫留朵夫姑姑的庄园,爱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便是在那里相遇的。
【答案】这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从那以后,她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卖弄风情、心灵麻木的娼妓。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要从五个角度考虑:1.从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2.从情节与人物的关系角度考虑;3.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4.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5.从情节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考虑。本题,题干要求分析姑妈她们赶走玛丝洛娃意味着什么?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被聂赫留朵夫诱奸,怀孕后被赶出贵族之家,历尽沧桑,沿着社会的阶梯不断往下滚,最后跌落至火坑,过了若干年非人的生活。但苦难还没到头,她又被诬告谋财害命,进了监狱,押上了审判台。由文下注释“‘姑妈她们’指,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姑。玛丝洛娃原本是爱赫留朵夫姑姑家的女仆。下文的‘巴诺伏’是聂赫留朵夫姑姑的庄园,爱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便是在那里相遇的”可知,被她们赶走,正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
故答案为:这是玛丝洛娃悲剧命运的开始,从那以后,她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卖弄风情、心灵麻木的娼妓。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小说的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12. “不,没有完。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
“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玛丝洛娃说。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听了聂赫留朵夫的话,玛丝洛娃为什么“微微一笑”?
【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这笑是做妓女的习惯表情,也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把握能力。作答本题,考生需要通读小说的内容,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明确小说的中心主题;其次,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的内心和性格,能够鉴赏和把握。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一个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在小说中,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所以他对玛丝洛娃说“我不能丢下不管,哪怕到今天我也要赎我的罪”。而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坎坷的经历让她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蔑视的情绪,她也不相信那个曾经抛弃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会救赎自己,所以,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表示自己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会赎罪,她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微微一笑”,这笑是做妓女的习惯表情,也表达了对聂赫留朵夫的厌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3.如何理解《复活》中玛丝洛娃的痛苦?
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
【答案】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她只是不理解,不想面对,“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段提到玛丝洛娃的痛苦有两处:“她感到痛苦”“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这是对玛丝洛娃的心理描写。理解玛丝洛娃的痛苦主要结合原文语境 “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可见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玛丝洛娃是不想面对痛苦,有意识地让自己忘记痛苦的回忆,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想起从前的事会感到痛苦,说明她并没有彻底麻木,没有完全堕落。她只是不理解,不想面对,“痛苦”是她从觉醒走向复活的开始。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4.阅读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选段,思考玛丝洛娃见到了曾经的情人,产生了“利用他弄到些好处”的想法,为什么?
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像聂赫留朵夫这样的贵族会愧疚,会赎罪,自己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她对社会感到绝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内容的能力。考生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积累的方式主要是摘抄和理解分析。当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再次重逢时,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对于早已丧失女性尊严的玛丝洛娃,她的这种媚笑,出于她做妓女时所怀着的功利目的——获得好处,而养成的定型化的表情,这是玛丝洛娃尚未达到人性复活阶段的习惯性的媚笑。正因为她人性尚未复活,所以她才会这样对着聂赫留朵夫媚笑,才会想到自己那不幸的经历,从而才会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利用他才对。她不相信聂赫留朵夫对她的同情和忏悔,不相信他会愧疚,会赎罪,这也是玛丝洛娃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后对社会感到的极度绝望,不再相信的体现。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像聂赫留朵夫这样的贵族会愧疚,会赎罪,自己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她对社会感到绝望。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15.15. “那事早就完了。”她说,“如今我被判决,要去服苦役了。”
她说出这句悲痛的话,嘴唇都哆嗦了。
“我知道,我相信,您是没有罪的。”聂赫留朵夫说。
“我当然没有罪。我又不是小偷,又不是强盗。这儿大家都说,一切全在于律师。”她继续说,“大家都说应该上诉,可是得花很多钱……”
“是的,一定要上诉。”聂赫留朵夫说,“我已经找过律师了。”
“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她说。
“我一定尽力去办。”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复活》中最后一句玛丝洛娃“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考生了解小说的内容,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中心主题;其次,能够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能够正确把握,然后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语句的作用。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一个典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在小说中,聂赫留朵夫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亲眼看到自己一手制造的罪恶如何改变了单纯善良美丽活泼的玛丝洛娃的一生,聂赫留朵夫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知道她无罪,所以他要拯救玛丝洛娃,“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而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淳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蹂躏和抛弃后,流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坎坷的经历让她对社会产生了不满和蔑视的情绪,见了聂赫留朵夫,她内心掀起了波澜,但她不相信曾经抛弃自己的聂赫留朵夫会救赎自己,所以,她不抱任何希望,所以,玛丝洛娃“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而这一笑,让人对这个曾经单纯善良美丽活泼的姑娘产生同情,思索她悲剧命运的根源,并且也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再次出现的“笑”,让人对其同情,同时更激发了聂赫留朵夫的罪恶感。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作用的能力。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结构、内容、主题上分析,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16.下面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答案】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形象。这是玛丝洛娃的语言描写,再这之前的情节是玛丝洛娃请求聂赫留朵夫“别舍不得花钱,得请一个好律师”,而聂赫留朵夫答应“我一定尽力去办”。沉默之后,“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说明玛丝洛娃根本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微微一笑”是一种妖媚地笑,“我想请求您……给些钱”“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说明玛丝洛娃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不相信聂赫留朵夫的话,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17.理解《复活》中“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这句话的含义。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令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答案】通过聂赫留朵夫来写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重点语句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先要读文本,分析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将句子还原到文章中,根据“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义。“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是聂赫留朵夫的心理独白。根据前文语境,他带着愧疚和赎罪来见玛丝洛娃,却看到她已沦落到社会最底层,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妖媚地笑着向他要了十个卢布,他亲眼看到了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理解关键词“丧失生命”,是说玛丝洛娃失去的不是通常意义的生命,而是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通过聂赫留朵夫来感受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
故答案为:通过聂赫留朵夫来写玛丝洛娃的堕落和不幸,“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18.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分析聂赫留朵夫的心理转变过程。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答案】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心理转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虑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并结合上下文情节分析人物产生某种心理的因素和发生转变的缘由,最后梳理并整合成答案。再次见面,聂赫留朵夫想要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赎罪,想要尽力营救玛丝洛娃。但玛丝洛娃已经不再是当初在姑妈家时那个天真纯洁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堕入风尘的妓女,她搔首弄姿,内心对聂赫留朵夫的“忏悔”“赎罪”也充满不信任的态度,只打算从他身上得到点好处,找他要钱。这让聂赫留朵夫怀疑自己对她的同情和援助是否真的能够拯救她,尤其是是否能够救回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而不再是妓女的她。聂赫留朵夫心里因此产生了矛盾,“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一个是用金钱买断过往一切罪过的利己行为,一个是“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想要自我救赎的心理,但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决定坦白就是坚定走救赎自己之路,不是随便给点金钱,而是要尽力帮助玛丝洛娃。
故答案为: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聂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最终他还是坚定了自己要帮助玛丝洛娃的想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19.《复活》中这段文字,玛丝洛娃的动作表现了人物什么心理?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答案】动作描写突出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此处情节写玛丝洛娃想法子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而聂赫留朵夫经过思想斗争,仍想求她宽怨。玛丝洛娃的动作描写“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说明她的心思不在听他说话,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而只在乎他那只手里攥着的钱;“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中“伸过去”“抓住”“塞”这一连串的动作,体现了玛丝洛娃急于从聂赫留朵夫那里要钱。这些动作描写体现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生活状态,生存下去是她本能的追求,而爱情离她很遥远。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突出了玛丝洛娃真实的状态,她根本不在意对方的想法,只是要尽可能地获得一些好处。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0.阅读《复活》选段,完成下题。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怎样理解“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这句话?
【答案】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和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句子作用和重要情节的作用,需要结合文章中心、主旨。选段出自《复活》中的一个场景,分析时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作品的中心进行分析。赫留朵夫作为一个富家少爷,面对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他完全可以装作不认识,不知道,或者是略微尽心给些钱帮助就可以,但是没必要非得陪着去吃苦,还想娶了她。但是聂赫留朵夫清醒过来的灵魂不答应,不这样做,他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自己犯下的错误,必须自己去承担,那样他的心理压力才会小一些。所以,聂赫留朵夫首先是为了良心的安宁而做。其次,拯救玛丝洛娃,其实是聂赫留朵夫的一种赎罪行为,这种行为已经上升到信仰的角度。自己犯了错,必须自己弥补,这样才会得到神灵的宽恕。可以说,他一方面在拯救玛丝洛娃,一方面也在进行自己的人生修行。从灵魂角度来说,聂赫留朵夫年轻时候的错误已经让他的灵魂蒙上了污尘,所以,他必须借赎罪的机会,重新擦拭自己的灵魂,以求灵魂的安宁。选段中“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说明了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拯救玛丝洛娃也是他自己精神复活的重要一步。这也正好切中了“复活”的主旨思想。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决心从精神上拯救玛丝洛娃,其实这也是他迈出自己精神复活的第一步。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21.问题探究:从《复活》这段节选的文字可以看出玛丝洛娃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
“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
【答案】玛丝洛娃的语言和神态表明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小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以及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也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能力。做此题,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去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题干要求“从《复活》这段节选的文字可以看出玛丝洛娃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阅读文本可知,这段文字选自节选的第四部分,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但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但仍坚持请她饶恕,帮助她觉醒,走向复活。但玛丝洛娃根本就不相信。“何必提那些旧事”“冷冷地”是通过语言和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表明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的语言和神态表明爱赫留朵夫过去给她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她不想触及那段痛苦回忆。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2.阅读《复活(节选)》中的段落,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聂赫留朵夫什么样的性格与心理。
“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
【答案】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先在文章中找到与表现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特别要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句段。答题时一般是先概括性格特点,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面对玛丝洛娃对自己的不信任,他再次陈述心志,表达自己赎罪的愿望,希望能让玛丝洛娃相信自己。“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面对玛丝洛娃的目光,他“不敢开口了”,这反映出他性格的懦弱,他曾爱过她,却又抛弃了她,导致她最后堕落为妓女。而今他发现自己的罪过,想要弥补,但他曾经给她造成的伤害是那么深,以至于玛丝洛娃用“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意识到自己所犯罪过之深重,感到自责,因而也觉得乞求宽恕和赎罪的话说不出口了。尽管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他内心是真诚地感到自责与忏悔的,因此才迈出了拯救玛丝洛娃,也是拯救他自己灵魂的这一步。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再次提起往事,力求说服玛丝洛娃相信他。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的懦弱,其实也是为了表现他内心深深的自责和忏悔。
【点评】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23.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
“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复活》中玛丝洛娃为什么不相信轰赫留朵夫?
【答案】①这一次重逢,是他们情感的大碰撞。当聂赫留朵夫开始向她忏悔时,她根本就不相信。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②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欺骗、暴力、金钱、诡计-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赏析文本的内涵;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本题,要求对分析玛丝洛娃不相信轰赫留朵夫的原因,这里主要从玛斯洛娃的经历分析,过去她爱过赫留朵夫,结果却被他欺骗,以至于如今这么悲惨,再见面时尽管她向她忏悔,却不能消除她对他的不信任,她怎么可能会相信一个曾经抛弃她的人呢?何况玛丝洛娃的身份是妓女,她见识了太多的肮脏,人们不过是看重她的美色,想方设法引诱她,这些经历已经改变了她的社会地位以及思想意识,这些都决定她不可能相信一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
故答案为:①这一次重逢,是他们情感的大碰撞。当聂赫留朵夫开始向她忏悔时,她根本就不相信。现在的聂赫留朵夫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曾经爱的那个人,而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有钱人。②玛丝洛娃不仅不以自己的妓女身份为耻,甚至引以为荣。在她看来,茫茫尘世无非是好色之徒聚居的渊,他们从四面八方窥伺她,不择手段--欺骗、暴力、金钱、诡计-去占有她,她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全都证实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该类题型分为内容概括和原因概括,内容概括又称为要点概括,只要筛选重点信息就可以,而原因概括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然后分点概括。
24.从《复活(节选)》一文中看,你认为玛丝洛娃有“复活”的希望吗?
【答案】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本文写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这时候还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但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探监仍然有效,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不愿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将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唯其痛苦,才说明她没有彻底麻木,也就有疗治的可能。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可以先确定自己的观点,而后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言之成理,言之有据。首先要理解“复活”的含义,“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即玛丝洛娃能从现在这种麻木不仁、游戏风尘而“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的自甘堕落的状态,重新变回在农场里那个天真无邪、心底纯洁善良的女孩。从节选部分来看,玛丝洛娃似乎并不容易被拯救,她对过去的事反复强调“说这些干什么呀!我什么都不记得,全都忘了。那事早完了”“没有什么罪可赎的。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全完了”,仿佛已经完全忘记了导致自己堕入可悲命运的缘由正是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并抛弃的过去;面对聂赫留朵夫时,“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接着,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想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现实的好处,对于聂赫留朵夫所说的话完全不在意,只顾着拿钱,对聂赫留朵夫所谓“请求你的饶恕”的话表示“您的话真怪”“鄙夷不屑”,似乎她已经彻底堕落,再也不记得曾经的自己,也不打算再回到过去的自己了。但我们也应该关注玛丝洛娃隐藏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她认出聂赫留朵夫后“涨红的脸突然变得阴沉了”“一动不动地站着,斜睨的目光盯住他不放”,可见,她其实并非真正忘记了那件事,但那件事对她造成的伤害太大了,因而她不怎么愿意回想,“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可见,她的心灵并没有真正的麻木不仁,恰恰是因为她对过去被伤害的记忆太深刻了,才选择了“遗忘”“无视”的方式来对抗这种痛苦,而她的心灵仍旧敏感。因此,聂赫留朵夫想要“唤醒”她的做法是完全可能成功的,只要能够打开她封闭的心灵,她就仍有可能“复活”。
故答案为: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奸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妓女。本文写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她这时候还处于深深的堕落之中。见到了聂赫留朵夫这个毁了她的人,她不痛骂,不拼命,连最起码的谴责都没有。令人惊讶的是她还向聂赫留朵夫讨了十卢布。但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探监仍然有效,他的出现使玛丝洛娃震惊,使她想起她不愿回想的往事,诸如聂赫留朵夫为她打开的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聂赫留朵夫难以理解的残酷,她遭受的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使她觉得将她面前的聂赫留朵夫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太痛苦了。唯其痛苦,才说明她没有彻底麻木,也就有疗治的可能。
【点评】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25.《复活(节选)》中说聂赫留朵夫产生了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你认为这种想法坚定吗?
【答案】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通观全篇我们知道聂赫留朵夫产生要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是不坚定的。“‘我来是要请求你饶恕。’……他大声说出这句话,感到害燥,往四下里张望了一下。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于是他高声说下去:‘请你饶恕我,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他再也说不下去,就离开铁栅栏,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聂赫留朵夫感到“害臊”“说不下去”,内心充满了悲伤,说明他对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如此之大而悔恨不已,表现了他对自己的反省。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因为爱,主要出于忏悔,想弥补自己的过错,补偿玛丝洛娃,想求得心灵的安宁。然而他的内心又是矛盾的。“‘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丧失生命”指失去了做人的尊严。聂赫留朵夫察觉玛丝洛娃已没了灵魂,早就堕落。不再是原来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了,因而“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这一段很好地展现了聂赫留朵夫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一个利己的聂赫留朵夫和一个想要实现自我救赎的聂赫留朵夫之间展开了激战;另一方面,爱赫留朵夫看到了玛丝洛娃已经完全变了个人,当年的纯洁美好不复存在,行为举止间流露出风尘女子的放荡,这一切让他质疑自己对她的拯救是否有意义。
故答案为:这种想法是不坚定的。①当他得知玛丝洛娃的遭遇后,出于忏悔,他想要同玛丝洛娃结婚,但是这样“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而且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②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也不再是往日自己喜爱的那个纯洁可爱的卡秋莎,心里的魔鬼告诉自己“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使得聂赫留朵夫常常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这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矛盾的心理状态,此时他并没有进行彻底的改变。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要解答这个问题,除了熟悉文本外,还要有比较好的叙述能力,语言要简练不能拖沓。答题格式是先亮明观点,再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26.从《复活》文中看,你认为聂赫留朵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欣赏文本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聂赫留朵夫是小说《复活》的男主人公,是“忏悔贵族”的典型。他在作品中的历程,是一个典型的转变的历程。曾经是一个纨绔子弟,作风随便,诱拐马斯洛娃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马斯洛娃,心中的良心引发了他对马斯洛娃的同情和忏悔。通过宗教上的忏悔,他寻找了各方面的关系,为马斯洛娃减轻刑罚,并最后要求与其结婚。可见,其灵魂得到了彻底的拯救。同时,他身为一个贵族,意识到了阶级帝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冤屈,从某种侧面也反应了作者本人的心理历程。他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聂赫留朵夫突破了贵族传统的道德观念,放弃了贵族特权的地位,最后跟贵族阶级决裂。他否定了土地所有制,提出了解决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必须把土地交给农民的看法。他对一切都表现出深厚的人性,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和爱护之心;对革命者充满敬意;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对贵族非常的厌恶;他有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高尚理想,聂赫留朵夫性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所以,聂赫留朵夫这个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典型意义的,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这一思想感情的载体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故答案为: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点评】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27.简要赏析《复活(节选)》的写作特色。
【答案】复杂的心理状态,深刻的细节描写①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后,到监狱去看她。作者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他的心理,如他“激动的神气”“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窘态毕露”等表现了他的羞愧和自责;此外更多的是直接写他的心理,“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写出了他的自我反思;他心里的两种不同想法在不断地斗争,其实就是表现了他的犹疑不决。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将他的心理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出来。②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凸显深刻内涵。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媚笑”,对于聂赫留朵夫和一般的读者,这种媚笑似乎总是“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的。这“媚笑”是玛丝洛娃沦为妓女之后的习惯性神态的表现,这样的表情在生活里对于已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有某种适应需要的特殊作用。对于早已丧失女性尊严的玛丝洛娃,她的这种媚笑,出于她做妓女时所怀着的功利目的——获得好处,而养成的定型化的表情,这是玛丝洛娃尚未达到人性复活阶段的习惯性的媚笑。正因为她人性尚未复活,所以她才会这样对着聂赫留朵夫媚笑,才会想到自己那不幸的经历,从而才会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利用他才对。此外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媚笑所引起的不愉快感,也包含着聂赫留朵夫自己对造成这种恶果的责任和谴责。另外,玛丝洛娃的媚笑,能刺激读者联想到她的不幸经历,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对于她的媚笑只点出叙事的要处,使叙事过程中充溢着大量“空白”,为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知识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小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后,思想上引起的一系列的激烈斗争。小说巧妙地利用外界的事物和现象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外界事物影响着人的情绪;有时又由于人的情绪使周围环境带上一种特殊的色彩。如法庭审判、监狱的情况,农民和流放犯的生活,都积极地影响着聂赫留朵夫的思想和情绪,有时聂赫留朵夫的恶劣情绪又产生对周围环境的厌恶感情,如聂赫留朵夫在参加法庭审判后到柯尔查庚家看见他家的一切都感到厌恶。作者通过聂赫留朵夫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对贵族地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现了聂赫留朵夫道德自我修养的整个过程。小说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复活》的结构与描写的基本原则,是尖锐的对比。小说中描写了极其广泛的生活画面:从法院到教堂,从监狱到流放所,从莫斯科到彼得堡,从城市到乡村,从俄罗斯到西伯利亚。通过这些画面,作者把上层社会与人民生活进行对比,把贵族老爷、达官贵人与贫苦的老百姓进行对比,把统治者与犯人进行对比。小说还善于运用讽刺的手法。托尔斯泰所运用的讽刺手法,有他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他是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利用揭露形式与内容的矛盾,造成有力的讽刺效果。例如作者对法庭的官员所进行的描述对整个法庭描写就是这样。托尔斯泰对整个法庭的描写从它的陈设到审判的程序都作了详尽的描绘,表面上看起来,这个法庭好像是很庄严很神圣的,但实际上却是极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通过逐步深入的描写,托尔斯泰揭露了那些执法者都是装模作样的。他们假装正经,故作姿态,都是一些道德败坏,草菅人命的官僚分子。像这样揭露法庭表里不一的讽刺手法,就辛辣地嘲笑了沙皇俄国法庭韵伪装公正,和貌似神圣的丑态。托尔斯泰还常常用他本人的解释来揭露贵族及官吏们的卑鄙和虚伪,并以此充实他对人物性格讽刺性的刻画。在果戈理的作品中,当书中人物大言不惭地谈论着卑鄙的事情时,他们自己就揭露了自己。而在托尔斯泰的作品里,人物常常隐讳着自己的罪恶。正因为这样,作者对他们的揭露就更为尖锐有力。小说还善于使用细节描写,如“陪审员们刚刚坐好,庭长就对他们讲话,说明他们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庭长讲话的时候,不住地变换姿势:一忽儿用左胳膊肘倚在桌上,一忽儿用右胳膊肘倚在桌上,一忽儿靠着他的椅背,一忽儿靠着他的圈椅的扶手,一忽儿把一叠纸的纸边弄齐,一忽儿摩挲一把裁纸刀,一忽儿摸一支铅笔”,法庭庭长为了要在六点钟之前赶去和一个红头发的瑞士姑娘约会,他希望审判早点结束。这一系列动作细节充分表现了他心不在焉。
故答案为:复杂的心理状态,深刻的细节描写①善于通过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重见玛丝洛娃后,到监狱去看她。作者通过他的神态动作来表现他的心理,如他“激动的神气”“竭力忍住翻腾着的泪水”“窘态毕露”等表现了他的羞愧和自责;此外更多的是直接写他的心理,“但他立刻想到,要是他觉得羞耻,那倒是好事,因为他是可耻的”写出了他的自我反思;他心里的两种不同想法在不断地斗争,其实就是表现了他的犹疑不决。这些不同形式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将他的心理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出来。②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凸显深刻内涵。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的“媚笑”,对于聂赫留朵夫和一般的读者,这种媚笑似乎总是“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的。这“媚笑”是玛丝洛娃沦为妓女之后的习惯性神态的表现,这样的表情在生活里对于已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有某种适应需要的特殊作用。对于早已丧失女性尊严的玛丝洛娃,她的这种媚笑,出于她做妓女时所怀着的功利目的——获得好处,而养成的定型化的表情,这是玛丝洛娃尚未达到人性复活阶段的习惯性的媚笑。正因为她人性尚未复活,所以她才会这样对着聂赫留朵夫媚笑,才会想到自己那不幸的经历,从而才会在心里盘算着该怎样利用他才对。此外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媚笑所引起的不愉快感,也包含着聂赫留朵夫自己对造成这种恶果的责任和谴责。另外,玛丝洛娃的媚笑,能刺激读者联想到她的不幸经历,引起读者的思考。作者对于她的媚笑只点出叙事的要处,使叙事过程中充溢着大量“空白”,为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题目是“简要赏析《复活(节选)》的写作特色。答题方法:判断艺术技巧+阐释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考生可以从叙事技巧、情节结构技巧、写人手法、语言艺术四个方面判断艺术技巧,接着就是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去分析技巧是怎么运用的,最后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四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
28.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_____________,它变成了另一个样子。
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端午节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疾病。
③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别有用心的势力的_____________、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坚持原则。
A.功夫 驱除 蛊惑 B.工夫 祛除 迷惑
C.工夫 祛除 蛊惑 D.功夫 驱除 迷惑
【答案】C
【知识点】近义词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解答本题要注意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工夫”,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功夫”,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工程夫役。这里与“几十年”搭配的显然是“工夫”,排除A项、D项。“祛除”的“祛”从衣,古代代表的祭祀意思。祭祀中祛除的是邪恶的不好的东西。“祛除”同时也是医学上的用词,治疗的意思。驱除的驱从马,代表的是赶走,将对方落荒而逃的意思。驱除的东西是个中性的名词,更加广泛。只要是让本来在某个地方的人或物赶到另外的地方,都可以用驱除。这里与“疾病”搭配的应该是“祛除”。“迷惑”,使人迷乱;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蛊惑”,使人心意迷惑。可指迷惑、诱惑、使人心意迷惑、惑乱、迷乱等。蛊是一巫术,或者巫术使用的道具。如字形,把某种虫子放到器皿里使用,使人丧失自制力而加以控制,类似催眠。蛊惑即“以蛊惑之”,使人迷惑不明真相,混淆视听。这里与“别有用心的势力”搭配的应是“蛊惑”,排除B项。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
2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
①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尽管烜赫一时,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②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姹紫嫣红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的。
③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④记者看到那些重新进入乡间小学校的儿童,他们虽然筚路蓝褛、身体孱弱,但一双双大眼睛里都闪烁着喜悦之光。
⑤郗鉴慧眼独具,舍弃了那群衣冠楚楚的公子们,毫不犹豫地选定坦腹东床的少年王羲之作为女婿。事实证明,他的见识果然不凡。
⑥十一长假期间,各种景点的消息络绎不绝,网友们不断搜索并发布自己出游的照片,以使大家可以互相借鉴。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答案】D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本身是没有错的,错在与语境不合、修饰对象不当、褒贬不当、范围不当、谦敬不当等等。所以学生首先要知道成语的意思,然后关注它所修饰的对象以及所在的语境。①“烜赫一时”指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使用正确。②“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不能用来形容“光芒”,使用错误。③“无可救药”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使用正确。④“筚路蓝褛”形容创业的艰苦,不指衣服破烂。此处用来形容儿童衣着褴褛,是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⑤“衣冠楚楚”指服装整齐漂亮,使用正确。⑥“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不用于“消息”。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累赘、褒贬不当、用错对象、前后矛盾、不合语境。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30.下面是一段解说词,语意比较难以理解,请把它改成语意连贯的5个短句。要求: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常设展厅包括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的自然馆和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的科技馆两大板块的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答案】①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②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③博物馆常设展厅包括自然馆和科技馆两大板块。④自然馆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⑤科技馆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
【知识点】选用、变换句式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为了增强言语的清晰度变换句式中长短句互换的技能。让长句变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对长定语进行处理。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方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本题可分离出来的几个句子有,1常设展厅包括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2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的自然馆;3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4博物馆常设展厅包括自然馆和科技馆两大板块。5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然后重新组句,重新排序即可。
故答案为: ①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位于拉萨的西藏首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②博物馆于10月1日结束试运营并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③博物馆常设展厅包括自然馆和科技馆两大板块。④自然馆主要展示西藏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物种等。⑤科技馆主要展示古老的西藏科技智慧、最新科技成就和基础科学知识等。
【点评】本题考查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的能力。变换句式指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句子意义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简言之,就是内容不变,形式变化。变换句式,实际上是根据语境要求,追求一种更好的表达效果。复句变成单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定一个句子作全句的主干句;②把其它句子都变为偏正短语;③将偏正短语分别加在相应的主干成分上。特别注意:单句内部的标点符号;各修饰成分的顺序;适当增删词语。
31.下列破折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
B.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C.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人吃粥。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考生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语言表达中的停顿和特殊的语气语义。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A项,“伟大的中国”是对“你的母亲”的解释说明;B选项,“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是对“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的解释说明;C项,“两条板凳”与“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人吃粥”之间是话题转换关系,从板凳的数量转换到对屋子大小的情况介绍;D项,“一点光,一点热”是对“一点点恩泽”的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3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创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碎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菱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苗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题目: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知识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能力。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本题从分析小说标题寓意的角度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主要从标题的字面意思和标题与小说人物、主题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首先结合文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角度分析标题的内涵。从表层意来看,“锄”是名词,也是动词,从名词来看,这“锄”是一种农具,文中是六安爷劳作的农具,代表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从动词来看,“锄”是指用锄头整理田地,除草,是六安爷的一种劳作行为,代表着他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文中是六安爷带着锄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这些都是表层含义;从深层含义来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劳动者和土地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里的“锄”就有了更深层的精神意义,它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耕文明,象征着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而六安爷锄地的这一行为中就蕴含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他借用这种方式与土地作了告别。
故答案为: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点评】此题考查标题含义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位西方学者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不断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话不仅对小说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对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历程的总括:那正是一个脱离圣雄豪杰的神话传奇、不断向平民生活靠拢的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明代“四大奇书”中,《西游记》说佛论道,离世俗生活甚远,可以____________。《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至《水浒传》讲说民间英雄豪杰传奇,已经向市井读者大大跨近了一步,不过打虎的武松,拔杨的鲁智深,到底还是身边难觅的超人。至世情小说《金瓶梅》,则开长篇小说专写市井人物的_________,读者在书中常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