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
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 2B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
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2分,共
48分)
1.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设立教授《诗》《书》《礼》《易》《春
秋》的五经博士,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广儒学。这一做法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促进了思想凝聚
C.保障了经济繁荣 D.延续了百家争鸣
2.图 1 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
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
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A.经济的发展
B.艺术的高超
C.民族的交融
D.军力的强盛 图 1
3.唐朝时,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的特点。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B C D
4.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
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
用有利于
A.普及小麦种植 B.形成养马习俗
C.增强垦荒能力 D.提高劳动效率
5.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的民族方
针。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设西域都护府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金瓶掣签 D.设置中书省
6.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
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位于图 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 2
7.洋务运动期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该企业一律不用洋
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 B.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C.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 D.革新生产组织形式
8.
图 3
图 3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
A.台湾军民反殖民统治的决心 B.西方列强“以华制华”的政策
C.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 D.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
9.1912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
《女界报》(图 4)。这说明当时四川
A.近代报刊业已领先全国
B.平等自由思想逐渐传播
C.广大民众读报风尚盛行
D.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图 4
10.毛泽东曾回忆说:“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
《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他
如此青睐《新青年》,是因为该杂志提倡
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1.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
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
A.三民主义 B.君主立宪 C.反帝反封建 D.人民民主
12.1928年春夏,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先后制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其中
规定“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
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体现了
A.人民军队爱人民 B.革命英雄主义
C.游击战战术灵活 D.军民团结抗战
1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向往的圣地。曾有
学生用“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
的诗句表达他们“到延安去”的坚定信念。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组织了远征军入缅作战 B.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赢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 D.已将延安建设成文教中心
14.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
此,我国政府
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15.邓小平曾经就我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载人飞船 B. “两弹一星” C.高速铁路 D.超级计算机
16.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
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 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
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7.2023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
仓”,以此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续写 45 年前“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里
的“伟大创造”是指
A.耕者有其田 B.农业集体化 C.生产责任制 D.西部大开发
18.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主要项目有赛马、举哑铃、投
掷标枪、投掷铁饼、格斗、摔跤等,竞技中名列前茅的人会获得极大的荣誉。这表
明古希腊
A.和平时代来临 B.崇尚力量之美 C.生活方式朴素 D.文化水平低下
19.辣椒,四川习称“海椒”,明朝时称为“番椒”。今天四川人有喜食辣椒的习
俗,与这一习俗形成相关的是
A.铁路时代来临 B.玄奘西行 C.新航路开辟 D.开埠通商
20. 表 1 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
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
亥革命的影响》 推动作用
据表 1可知,法国大革命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21.苏俄(联)某一历史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
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基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
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福利国家”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2.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对 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平
均税率提升约 40%,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关税。这导致了
A.新政实施受挫 B.国际合作加强 C.世界局势缓和 D.经济危机加剧
23.表 2 1974——1990 年部分世界博览会主题
时间 主题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据表 2可知,现代人类社会
A.发展面临共同挑战 B.亟待建立经济新秩序
C.能源危机异常严峻 D.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24.图 5是一幅名为《山姆大叔(指美国)忙坏了》
的漫画。该漫画
A.讽刺了美国维护霸权力不从心
B.说明了华盛顿体系的分崩离析
C.凸显了地区冲突对美苏冷战的影响
D.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到挫折 图 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分)
二、非选择题(第 25题 25分,第 26题 12分,第 27题 15分,共 52 分)
25.(25 分)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传统】
材料一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
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
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
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1分)指出
孔子和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4分)以及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
的成效。(4分)
【历史镜鉴】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 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
匆匆赶到工厂去。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中
午 12点,工人们像刚从牛棚里放出的牲口,四散向家中奔去。午餐一吃完,他们
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不堪、肮脏龌龊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
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
付房租给房东。
——据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4
分)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4分)
【人民至上】
材料三 到 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
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
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
作用。(6分)
材料四 2020年 11 月 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 9个贫
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 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
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
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
又一重大胜利。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
认识。(2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3 近现代部分历史人物
达·芬奇 马克思 邓世昌 孙中山
爱因斯坦 李大钊 袁隆平 杨利伟
——整理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心中有榜样,行动有力量。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应该有一种精
气神,以“榜样”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请你预先制作一张人物卡片,向未来的新同
学介绍自己的“榜样”。
要求:
(1)在卡片“共同精神品质”栏中写出所选榜样的共同精神品质;(3分)
(2)在卡片“榜样姓名”栏中填写三位具有共同精神品质的榜样的姓名,其中,
第一位从表 3中选择,第二、三位从表 3之外的近现代历史人物中选择;(3分)
(3)在卡片“各自事迹”栏中分别写出反映这种精神品质的具体史实。(6分)
我的“榜样”
共同精神品质:
榜样姓名: 各自事迹:
(1)
(2)
(3)
27.(15 分)文物是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它往往
会以独特的方式,诉说历史的真相,拨动我们的心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会说话】
材料一
图 6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 7 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
(1)观察图 6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文物说的话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括
号内打“√”,错误项的括号内打“╳”)(3分)
A.“我”出生在商周时期。( )
B.“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
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 )
C.“我”身上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
药、天文历法等。( )
(2)观察图 7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能告诉我们哪些历
史信息。(3分)
【让文物说话】
材料二
图 8利簋及铭文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而武王伐
纣纪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铭文中。利簋铭文提到周军在“甲子”日“岁鼎”
时取得关键胜利。“岁鼎”是指岁星(木星)运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观。考古学家、
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
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
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 1046年 1月 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
——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文物“开口说话”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手
段,(3 分)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真相。(2分)
【听懂文物说的话】
材料三 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精
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迹。考古学就是
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
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的光辉。
——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价值。(4分)2023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并用2B铅笔正确地填涂考号。
2.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设立教授《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博士,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广儒学。这一做法
A.解决了王国问题 B.促进了思想凝聚
C.保障了经济繁荣 D.延续了百家争鸣
2.图1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
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
A.经济的发展
B.艺术的高超
C.民族的交融
D.军力的强盛 图1
3.唐朝时,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B C D
4.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
A.普及小麦种植 B.形成养马习俗
C.增强垦荒能力 D.提高劳动效率
5.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的民族方针。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这一方针的是
A.设西域都护府 B.设立军机处
C.实行金瓶掣签 D.设置中书省
6.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
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
7.洋务运动期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该企业一律不用洋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 B.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C.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 D.革新生产组织形式
8.
图3
图3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
A.台湾军民反殖民统治的决心 B.西方列强“以华制华”的政策
C.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 D.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
9.1912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女界报》(图4)。这说明当时四川
A.近代报刊业已领先全国
B.平等自由思想逐渐传播
C.广大民众读报风尚盛行
D.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图4
10.毛泽东曾回忆说:“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他如此青睐《新青年》,是因为该杂志提倡
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11.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
A.三民主义 B.君主立宪 C.反帝反封建 D.人民民主
12.1928年春夏,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先后制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其中规定“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体现了
A.人民军队爱人民 B.革命英雄主义
C.游击战战术灵活 D.军民团结抗战
1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向往的圣地。曾有学生用“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诗句表达他们“到延安去”的坚定信念。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组织了远征军入缅作战 B.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赢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 D.已将延安建设成文教中心
14.1953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
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15.邓小平曾经就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
A.载人飞船 B. “两弹一星” C.高速铁路 D.超级计算机
16.196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1971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7.2023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以此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续写45年前“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这里的“伟大创造”是指
A.耕者有其田 B.农业集体化 C.生产责任制 D.西部大开发
18.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主要项目有赛马、举哑铃、投掷标枪、投掷铁饼、格斗、摔跤等,竞技中名列前茅的人会获得极大的荣誉。这表明古希腊
A.和平时代来临 B.崇尚力量之美 C.生活方式朴素 D.文化水平低下
19.辣椒,四川习称“海椒”,明朝时称为“番椒”。今天四川人有喜食辣椒的习俗,与这一习俗形成相关的是
A.铁路时代来临 B.玄奘西行 C.新航路开辟 D.开埠通商
20. 表1 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作者 论著 评价
(德)布维尔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9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
(法)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
王振国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表1可知,法国大革命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
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
21.苏俄(联)某一历史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基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福利国家”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2.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对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平均税率提升约40%,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关税。这导致了
A.新政实施受挫 B.国际合作加强 C.世界局势缓和 D.经济危机加剧
23.表2 1974——1990年部分世界博览会主题
时间 主题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据表2可知,现代人类社会
A.发展面临共同挑战 B.亟待建立经济新秩序
C.能源危机异常严峻 D.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24.图5是一幅名为《山姆大叔(指美国)忙坏了》
的漫画。该漫画
A.讽刺了美国维护霸权力不从心
B.说明了华盛顿体系的分崩离析
C.凸显了地区冲突对美苏冷战的影响
D.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到挫折 图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本传统】
材料一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1分)指出孔子和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4分)以及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的成效。(4分)
【历史镜鉴】
材料二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12~14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中午12点,工人们像刚从牛棚里放出的牲口,四散向家中奔去。午餐一吃完,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不堪、肮脏龌龊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
——据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4分)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4分)
【人民至上】
材料三 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
材料四 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又一重大胜利。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3 近现代部分历史人物
达·芬奇 马克思 邓世昌 孙中山
爱因斯坦 李大钊 袁隆平 杨利伟
——整理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心中有榜样,行动有力量。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应该有一种精气神,以“榜样”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请你预先制作一张人物卡片,向未来的新同学介绍自己的“榜样”。
要求:
(1)在卡片“共同精神品质”栏中写出所选榜样的共同精神品质;(3分)
(2)在卡片“榜样姓名”栏中填写三位具有共同精神品质的榜样的姓名,其中,第一位从表3中选择,第二、三位从表3之外的近现代历史人物中选择;(3分)
(3)在卡片“各自事迹”栏中分别写出反映这种精神品质的具体史实。(6分)
我的“榜样”
共同精神品质:
榜样姓名: 各自事迹:
(1)
(2)
(3)
27.(15分)文物是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它往往会以独特的方式,诉说历史的真相,拨动我们的心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会说话】
材料一
图6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7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
(1)观察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文物说的话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括号内打“√”,错误项的括号内打“╳”)(3分)
A.“我”出生在商周时期。( )
B.“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 )
C.“我”身上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
(2)观察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3分)
【让文物说话】
材料二
图8利簋及铭文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而武王伐纣纪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铭文中。利簋铭文提到周军在“甲子”日“岁鼎”时取得关键胜利。“岁鼎”是指岁星(木星)运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观。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国语》《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
——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文物“开口说话”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手段,(3分)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真相。(2分)
【听懂文物说的话】
材料三 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迹。考古学就是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的光辉。
——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价值。(4分)2023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D C D C A B D C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B D C B C C B D A A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25.(25分)
(1)内涵:以人为本。(1分)
主张:(孔子)以德治国;实行德政,反对苛政。(每点 1分,共 2分)
(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每点 1分,共 2分)
成效:出现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每点 2分,共 4分)
(2)状况:艰辛困苦;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节奏快;劳动条件恶劣;居住条件
差。(每点 2分,任答两点 4分)
影响:造成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步兴
起。(每点 2分,任答两点 4分)
(3)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
活普遍得到改善。(每点 2分,共 6分)
(4)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任答一点 2分。其他言之成
理的答案亦可)
26.(12分)【评分标准】
等级 精神品质 人物 事迹
(0~3分,共 3分) (每点 1分,共 3分) (每点 2分,共 6分)
第一等 提炼的精神品质明确、正面 人物选择典型 事迹典型,充分反映
(9~12 价值鲜明、有思想深度;且 其精神品质
分) 在三位人物身上体现突出
第二等 提炼的精神品质明确、正面 人物选择正确 事迹正确,能够反映
(5~8 价值明显;且在三位人物身 其精神品质
分) 上体现较突出
第三等 提炼的精神品质不明确、正 人物选择有误 事迹有误,不能反映
(0~4 面价值不足;且在三位人物 其精神品质
分) 身上体现不突出
【示例】
我的“榜样”
共同精神品质:追求真善美(3分)
榜样姓名: 各自事迹:
(1)达·芬奇 创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画作,富有人文主义精神。
(1分) (2分)
(2)托尔斯泰 创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猛烈
(1分) 抨击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富有博爱精神。
(2分)
(3)贝多芬 创作《英雄交响曲》等名曲,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1分) (2分)
27.(15分)
(1)A.√ B.x C.√(每个 1分,共 3分)
(2)从其内容中可以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中外交流等
情况;从艺术方面可以了解当时壁画和雕塑的技法、风格、水平;比较不同时段的壁画和
雕塑的差异,可以发现社会各方面相关的变化。(任答一点 2分,任答两点 3分。其他言
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3)手段:文献史料研读、天文历法知识、物理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等。(任答一点 2分,任答两点 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真相:文献记载的武王伐纣真实可信(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 1046年 1月 20日)。(任
答一点 2分)
(4)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更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到更多国
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晰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信心。(每点 2分,任答两
点 4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2023年成都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D D C D C A B D C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A B D C B C C B D A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5分)
(1)内涵:以人为本。(1分)
主张:(孔子)以德治国;实行德政,反对苛政。(每点1分,共2分)
(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每点1分,共2分)
成效:出现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每点2分,共4分)
(2)状况:艰辛困苦;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节奏快;劳动条件恶劣;居住条件差。(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影响:造成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步兴起。(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
(3)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活普遍得到改善。(每点2分,共6分)
(4)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任答一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6.(12分)【评分标准】
等级 精神品质 (0~3分,共3分) 人物 (每点1分,共3分) 事迹 (每点2分,共6分)
第一等 (9~12分) 提炼的精神品质明确、正面价值鲜明、有思想深度;且在三位人物身上体现突出 人物选择典型 事迹典型,充分反映 其精神品质
第二等(5~8分) 提炼的精神品质明确、正面价值明显;且在三位人物身上体现较突出 人物选择正确 事迹正确,能够反映 其精神品质
第三等(0~4分) 提炼的精神品质不明确、正面价值不足;且在三位人物身上体现不突出 人物选择有误 事迹有误,不能反映 其精神品质
【示例】
我的“榜样”
共同精神品质:追求真善美(3分)
榜样姓名: 各自事迹:
(1)达·芬奇 (1分) 创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画作,富有人文主义精神。(2分)
(2)托尔斯泰 (1分) 创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小说,猛烈抨击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富有博爱精神。(2分)
(3)贝多芬 (1分) 创作《英雄交响曲》等名曲,追求自由、平等、博爱。 (2分)
27.(15分)
(1)A.√ B.x C.√(每个1分,共3分)
(2)从其内容中可以了解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中外交流等情况;从艺术方面可以了解当时壁画和雕塑的技法、风格、水平;比较不同时段的壁画和雕塑的差异,可以发现社会各方面相关的变化。(任答一点2分,任答两点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3)手段:文献史料研读、天文历法知识、物理技术、化学方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任答一点2分,任答两点3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真相:文献记载的武王伐纣真实可信(武王伐纣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任答一点2分)
(4)了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状况;更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找到更多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清晰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信心。(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