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学习目标:
●对所学知识的查缺补漏,温故知新。
●提高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
自然特征 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概况;
农 业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分布 主要农作物
●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中考浏览:
28.美丽的重庆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雾。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景色独特。近两年经过无数热情的网友拍照、转发,成为“网红城市”。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15,重庆东部相邻的省区A是 ,南部相邻的地形区B是 。
(2)重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辖区面积8.2万k㎡。截止2014年末,常驻人口数
2991万人。重庆市的人口密度为 。(四舍五入取整数)
(3)重庆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联系图示内容,解释重庆这两个别称的由来。
(4)作为网红城市,重庆麻辣火锅也频频刷爆抖音。《纲目拾遗》记载:辣椒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简述重庆人爱吃辣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重庆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已成为重庆人的共识。以下做法符合这种理念的是( )(双选)
A.建设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 B.防治水污染,全年禁止捕鱼
C.重点开发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开发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
二、重点习题
15.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夏季气温最低的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春运发生了诸多变化。图8为2019年春运第一周统计数据,读图完成16~18题。
16. 运输人次最多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7. 运输人次同比增长幅度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8. 高铁建设平原地区也多采用高架桥梁,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降低工程难度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水能发电在我国占重要地位。读图9,完成19~20题。
(
图
9
我国
部分水电站分布图
)19. 我国水电站多分布在
A.人口稠密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地势阶梯交界处 D.大河中下游地区
20.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①水能 ②天然气 ③核能 ④太阳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我国实行“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①缓解了人口老龄化 ②取消了计划生育政策 ③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 ④增加了劳动力储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东北三省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
2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②热量充足,河湖众多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大
④气候雨热同期 ⑤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③④⑤
23.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增长缓慢。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D.开发使用新能源
24.读我国某区域轮廓示意图(图10),下列关于本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毗邻港澳,便于吸引外资
B.水陆交通便利
C.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D.“小桥·流水·人家”是本区特色景观
25. 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部 B.河流短小,水能缺乏
C.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经典题例
29.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既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悲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
图
*
天山北坡经济区城市分布图
)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该区域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 。
天山北坡经济区(图17所示)位于天山北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纽带,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一环,该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指导北疆发展有重要意义。
(2)归纳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 。
(3)读图18,比较黄河干流ab、cd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其中结冰时间较早的是 段,水量较大的是 段。
(原)毛乌素沙地(图18所示)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建国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治沙,如今的毛乌素地区绿化面积已达90%以上,主要种植了玉米、马铃薯、优质牧草等作物。
(4)说出毛乌素沙地成功恢复植被对黄河的生态意义。
四、当堂检测
12.我国人口普查每10年开展一次,2020年底我国完成了第七次人口普查。读我国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柱状图(图6)回答,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变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出现负增长②少数民族比重减少
③城镇人口占比提高 ④老龄化程度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北京受其影响严重。读华北地区近500年来沙尘暴次数统计图(图7),完成13~14题
13.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与北京市沙尘暴的形成,关系不密切的是
A.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B.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北京重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
D.北京靠近冬季风发源地
1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众多,含沙量大
B.长冬无夏,寒潮多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16.读安徽省地形图(图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位于南方地区
B.河流都没有结冰期
C.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D.南部山区盛产茶叶、柑橘
下列关于港澳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都很丰富
B.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C.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
D.台湾省外向型经济发达
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读宁夏年降水量分布图(图9),完成18~19题。
18.下列关于宁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B.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宁夏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D.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
19.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①阻挡西北冷空气 ②阻挡西北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大多依山坡而建,背风向阳,墙壁用石头垒砌,墙体厚,窗口很小。读青海省碉房景观图(图10),完成20~21题。
20.传统碉房墙体厚、窗口小的主要目的是
A.阻挡沙暴 B.稳固墙体
C.防风避寒 D.防止雨水
21.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