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1:2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薄弱”的“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薄暮 B.日薄西山 C.淡薄 D.薄荷
2.下列词语中,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巧舌如簧 B.心猿意马 C.拾金不昧 D.夸夸其谈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养遵处优 一本正经 B.翻云覆雨 情同手足
C.随心所欲 皎尽脑汁 D.墨不作声 轧伤 憎恨
4.下列词语依次填到横线上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与人交际,说话很重要。谦逊有礼的语言,能使对方 ;幽默活泼的语言,能使对方 ;尖酸刻薄的语言,却会使对方 。
A.眉开眼笑 如沐春风 如鲠在喉 B.眉开眼笑 如鲠在喉 如沐春风
C.如沐春风 眉开眼笑 如鲠在喉 D.如沐春风 如鲠在喉 眉开眼笑
5.下列哪一幅书法作品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 )
A. B. C. D.
6.下列词语中,与“揿电铃”构词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拉胡琴 B.打算盘 C.个子高 D.翻书页
二、填空题
7.根据拼音写词语。改错与提高
五指中,大mǔ zhǐ( )最肯吃苦,却得不到感谢。shí zhǐ( )主要是打电话、拧luó sī( )、解niǔ kòu( )等工作。中指地位最优,xiàng mào( )最堂皇。无名指和小指除了xiǎng lè( )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 fù yōng( ),而小指的用处则更加miǎo xiǎo( )。
8.填空。
( )心所( ) 运( )自( ) 翻( )覆( ) 绞尽( )( )
( )不自( ) 一( )正( ) 养( )处( ) ( )拳( )掌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甚聪惠: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___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_
10.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2)警察严肃地告诫罪犯“( ),( )”。看到小红热心帮助残疾人,老师高兴的说:“( ),( )”。
(3)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名言警句,如:《论语》中从正反两方面告诫我们要讲节气、讲道义,不能贪图蝇头小利的句子是( ),( );《论语》还告诉我们:( ),( )因此,我们不要结交一些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要和言行坦荡、胸怀宽广的人交朋友。《朱子语类》告诫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名言是:( ),( )。
三、语言表达
11.语文与生活。
萧伯纳是世界著名的作家。有一次演讲时,一位大腹便便的富翁对身材瘦削的萧伯纳说:“人们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闹着饥荒。”萧伯纳说:“人们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了。”
请你说说萧伯纳的话巧妙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我想,大概可能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
李老师十分关心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孔君平诣其父( )
(2)乃呼儿出(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用“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7.本文选自(作者)______写的散文______,文章语言______,引人入胜。
18.“屏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在文中“屏障”是指____________。
19.这段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以精妙之笔勾勒出中指____________的姿态和____________的地位。
阅读专项训练。
寄宿生活的回忆(节选)
有时众目所注意的,是一段鲞(xiǎng)鱼。这种鲞鱼在家庭的厨房里是极粗末的东西,在当时卖起来不过两三个铜板一段。但在我们的桌面上,真同山珍海味一般可贵。因为它又咸又腥,夹得到一粒,可以送下三四口饭呢。而不幸这种鲞鱼大都是石硬的。厨房司务要省柴,蒸得半生不熟。筷子头上不曾装着刀锯。两根平头的毛竹对付这段带皮连骨的石硬的鲞鱼,真非用敏捷的手法不可。我总要千难万试,侯着适当的机会,看中了鲞鱼的一角而下箸。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别人的筷子已经跃跃欲试地等候在我手臂的两边,犹如马路口的车子等候绿灯了。我不好尽管阻碍交通,只得( )了一片鲞皮回来。有时连夹了四五次,竟连鲞皮都不得一条;而等候开放的人的眼,又都( )在我的筷头,( )着我的演技。空筷子( )回来太没有面子。但到底没有办法,我只得红着脸孔,蘸一些鲞汤回来,也送下了一口白饭。
20.下面哪一个标题用来概括这个短文的内容最合适?( )
A.吃鲞鱼 B.夹鲞鱼 C.争鲞鱼 D.让鲞鱼
21.读到哪些文字,你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请你从下面的角度中选择一个,在旁边作一处批注。
巧用拟人 妙用夸张 善用对比 趣用比喻
22.将下面的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注集 督视 缩 拉
上面的每个词都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如填入的“________”一词,仿佛让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于短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从“千难万试”“但到底没有办法”等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同学感到很厌恶
B.在作者的回忆中,饱含着对当时贫穷生活的不满
C.从作者的心理活动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心机的人
D.作者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这些文字,表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六、书面表达
24.写作大擂台。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
A.薄暮(bó):傍晚。
B.日薄西山(bó):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人或事物接近死亡。
C.淡薄(bó):稀薄,不浓。
D.薄荷(bò):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有四棱,叶子对生,卵形或长圆形,花淡紫色,茎叶有清凉的香气,可入药,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薄”是多音字。
[ báo ]1.扁平物体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小。与“厚”相对:~片。2.淡:酒味~。3.(感情)冷淡:待他不~。4.不肥沃:~田。
[ bó ]1.微;少;弱:~技。~产。2.不厚道;不庄重:刻~。轻~。3.看不起;慢待:鄙~。厚此~彼。4.迫近;靠近:日~西山。
[ bò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
故D项读音不同。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感彩。
A.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说得美妙动听。含贬义。
B.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忽而想这,忽而想那,好像马跑猿跳,控制不住。含贬义。
C.拾金不昧:捡到财物,不隐藏起来据为己有。含褒义。
D.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作调查研究,滔滔不绝,漫无边际地乱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含贬义。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我们易错字辨析。
在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看准字形,注意同音不同形字的区分,注意易错字的偏旁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熟记字形。
A.养遵处优——养尊处优:意思是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尊:尊贵的地位。在这个词语中“尊”没有走之底。
B.全部正确。
C.皎尽脑汁——绞尽脑汁:意思是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这里注意“绞”的偏旁。
D.墨不作声——默不作声:指不说话不出声,沉默的样子。“默”是沉默的“默”。
4.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运用。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如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如鲠在喉:意为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结合语境可知,“谦逊有礼的语言”让人听起来比较舒服,如同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故填“如沐春风”;“幽默活泼的语言”会给人带来欢乐,对方会高兴愉快,故填“ 眉开眼笑”;“尖酸刻薄的语言”比较伤害人,对方听了不容易接受,非常难受,故填“如鲠在喉”。
5.D
【详解】考查书法鉴赏。
“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构词方式。
“揿电铃”是“动词+名词”的构词方式,“拉胡琴、打算盘、翻书页”都是这种构词方式。
C.“个子高”是“名词+形容词”的构词方式。
故选C。
7. 拇指 食指 螺丝 纽扣 相貌 享乐 附庸 渺小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螺丝”“相貌”“附庸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随 欲 转 如 来 去 脑 汁 情 禁 本 经 尊 优 摩 擦
【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掌握,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心里想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运转自如:活动不受阻碍,运动得非常熟练自然。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来回地翻动身体。
绞尽脑汁:形容苦思积虑,费尽脑筋,想尽办法;费尽心思去思考一件事情。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养尊处优:生活在富贵优裕的环境中。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9. 同“慧”,聪慧。 拜访。 给……看。 听说。
【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本题出自文言文《杨氏之子》。
(1)甚聪惠:非常聪慧。惠:同“慧”,聪慧。
(2)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访,拜见。
(3)孔指以示儿曰: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示:给……看。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闻:听说。
10. 为设果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多行不义 必自毙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人有耻 则能有所不为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名人名言、谚语俗语的理解记忆能力。
(1)南北朝刘义庆的《杨氏之子》,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他出来。他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2)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在句子中一般作宾语、分句。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一句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耻:羞耻之心;这句话大意是: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11.他巧妙地利用了富翁的话语进行反击,虽然只是在富翁的原话里加上了几个字,但经过这样的改动后,谁都能读出话中对富翁唯利是图、为富不仁、奸诈狡猾的无情揭露与讽刺。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萧伯纳是顺着富翁话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予以回击。萧伯纳说:“人们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了。”表面上是讽刺富翁的大腹便便,更深层次是借由富翁的身材,反映出富翁的唯利是图、为富不仁,对别人的压榨才“成就”了自己现在的样子。所以萧伯纳的话既幽默又讽刺,简单易懂的讽刺了富翁的唯利是图、为富不仁、奸诈狡猾。
12. 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我想,可能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我发现了规律。 示例:我生病缺了一周课,病好以后,李老师给我补上了落下的功课;有一天放学后,李月的父母因故没有来接她,李老师把她送回了家;李老师鼓励刘小天发挥特长参加绘画比赛,刘小天第一次获奖非常高兴。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重复啰嗦。“大概”和“可能”重复,去掉一个。即: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或:我想,可能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本句中去掉修饰语“有关胚胎发育的”,去掉状语“在九岁时就”,表示时态的“着了过”不能去掉。即:我发现了规律。
(2)本题考查写话。
结合题干要求,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围绕“李老师十分关心学生”写一段话,注意例子要符合要求,语句要通顺。
示例:李老师十分关心学生。平时要是班上哪位同学没来上课,李老师就会及时给他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发现哪位同学闷闷不乐,李老师就会耐心地询问他缘由并且给他安慰。
13. 拜访 就,于是 14.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15.短文讲述了孔君平去拜访杨氏之子的父亲,父亲不在,杨氏子与孔君平交谈,机智巧妙回答孔君平问题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风趣幽默的孩子。 16.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析】13.本题考查的字词解释。
(1)孔君平诣其父: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诣:拜见。拜访。
(2)乃呼儿出: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乃:于是。
1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孔:这里指孔君平。以:连词,表示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以便”。示:给……看。儿:指杨氏之子。曰:说。此:代词,这。君:您,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联系字词解释,可将句子翻译出来: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能力和人物评价能力。
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文章的大意。这篇文章中,事情的起因是孔君平去拜访杨氏之子的父亲,父亲不在,杨氏子与孔君平见面。经过是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交谈,结果是杨氏子机智巧妙回答孔君平问题。经过提炼,可以将文章大意概括出来。
杨氏之子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的机智、幽默。
16.本题考查的是找文中关键句子的能力。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孩子的婉转对答,使孔君平无言以对。这足以表现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
【点睛】参考译文:在梁国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7. 丰子恺 《手指》 幽默风趣
18. 指屏风或阻挡之物 中指左右两边的手指
19. 拟人 优美 独特
【分析】17.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识记。如果记不清,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复习巩固。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刻画了五个鲜明的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最后阐明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
屏障:本义指屏风或阻挡之物,文章中指“中指”左右两边的两根手指。
19.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结合“相貌最堂皇的”和“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可知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中指姿态美和高傲的特点。
20.B 21.示例:趣用比喻。当“我”夹不动鱼时,其他人的筷子像马路口等绿灯的车子,把筷子比喻成等待的车子,表现大家渴望夹鲞鱼、迫切想要先吃到鱼的心情。 22. 拉 注集 督视 缩 缩 作者小心翼翼地拿回筷子,红着脸、皱着眉头的样子。 23.D
【分析】20.本题考查概括短文标题的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对短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接着,根据短文的内容辨析四个选项。A项,“吃鲞鱼”太笼统,对于短文来说,针对性不够强;C项,阅读后可知,短文并没有写到争抢的画面,因此不合适;D项,短文也没有写到“让鲞鱼”。B项,文中“一夹不动,再夹,三夹又不动”,这样的语句直接说明了短文写的是“夹鱼”。本题选B。
21.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分析给出的批注示例,从中明白示例是从写法、内容和体会三个方面作批注的。接着,根据题干给出的四个写法角度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并仿照示例着手批注。
22.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和评价鉴赏的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选出相应的动词填入括号里。“注集”的意思是汇集,文中指大家的目光聚集在“我”的筷头。“督视”的意思是监视,督察,文中指大家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有监视的意味。“拉”指拉回一片鲞皮,“我”此时是用力的;而“缩”,指缩回筷子,“我”此时是不安的、难为情的。四个词语让人仿佛看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后两空作答时,选取一个动词,把想到的画面写出来即可。
2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作答时,首先要理解短文内容;然后,对四个选项进行辨析。作者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突出对寄宿生活的调侃,可见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D项正确。而另外三项,都指向负面情绪,这与短文主旨不符,所以是错的。
24.示例:鼻子长在脸的正中,是五官中最突出的器官了。一旦碰壁,先受伤的也总是他。他的能耐真不小,能闻出各种味道,遇到冷风。刺鼻的花粉就打喷嚏报警。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描述特点以及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进行理解,书写时语言通顺、字迹工整、书写无误即可。
根据认真阅读课文《手指》,结合知识积累可知:
那是世界上最瑰丽、最奇妙的一双眼睛,它们并不很大,可它们时时刻刻都光彩奇异,那里面一定盛着许许多多迷人的故事;睫毛粗而密集,瞳仁如漆一般黑,眼白似牛奶一样白,可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眼白里暗藏着深深的翡翠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