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3: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属(shǔ) 警报(jǐng)
B.细胞(pāo) 肌肉(jī)
C.储量(chǔ) 偷窃(qiè)
D.差异(chā) 差不多(chà)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诱人 功击 危险 B.模形 秒针 胡子
C.必要 变幻 反摊力 D.后退 圆润 刀剑
3.“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作比较
4.读《火烧云》这篇课文应该用( )的语气。
A.快速、跳跃 B.徐缓、抒情 C.激昂、高亢
5.说话是一门艺术,下面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A.当你排队买票有人插队时,你说:“喂,别插队,自觉点。”
B.当你参加演讲比得了一等奖时,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是有天赋嘛!”
C.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D.当你想要买一个新书包时,你对妈妈说:“马上给我买!”
6.下面对课文《海底世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为我们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B.课文具体从动物、植物、矿产三个方面介绍了奇妙的海底世界。
C.课文是围绕“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一句来写的,它是全文的中心句。
D.课文首尾呼应,中间部分具体介绍了大海深处的情况。
二、填空题
7.填空。
chéng ______凉 ______现 ______立
xíng ______状 模______ ______动
gōng ______人 ______劳 ______击
jiàn ______设 刀______ 看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幻( ) 胡( ) 推( ) 骑( )
幼( ) 葫( ) 堆( ) 椅( )
9.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使句子通顺。
(1)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几乎看不到一点( )。
(2)过了一会儿,天空中的那匹马变得模糊了,再也看不( )了。
(3)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往往包含着( )的美感。
10.学会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用成语替换句中画线的部分。
(1)他不高兴,不振作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 )
(2)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私下里小声交谈。( )
1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_______火烧云十分壮观,_______吸引许多人停下来观看。
(2)海底_______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_______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3)_______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_______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
12.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
(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
(3)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 )
(4)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海底世界》一文,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突出了海底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我们的世界很奇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一会儿,天空出现____________,马头________,马尾________……忽然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那条狗十分________,在向前跑……接着又来了________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火烧云(节选)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 )的,一会儿( )的,一会儿(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4.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
①半紫半黄 ②红彤彤 ③金灿灿
15.第①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16.注意加点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夏天的天气变化莫测,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电闪雷鸣。
17.第①段写了火烧云______的变化,第②段写了火烧云_______的变化。
课外阅读。
植物会出汗(节选)
史军
炎炎夏日,踢完一场球赛,每个队员都已经是汗如雨下。如果这个时候,能得到大树的荫凉,那一定是件美事。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
我们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毛孔里冒了出来。大树们出汗,通常是从叶片的气孔里冒出来的,不过,大树们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根会吸收养料和水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植物是怎么把这些物资运输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的树梢呢?想想看,如果你们家住在10楼,恰逢水泵坏了,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小桶水送到家呢?
起初人们认为,大树是通过毛细作用来“提”水的。所谓毛细作用,简单来说,就是水会顺着很细很细的管道向上“爬”,我们在家可以用一个比较细的玻璃管体验一下。玻璃管越细,爬升的高度就越高。可是,经过计算发现,以大树输送管道(维管束)的尺寸产生的毛细作用,根本无法把水分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
实际上,大树使用的还真的是水泵。它们就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不过,这个供水系统究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拉力,到目前还是个谜。
那么大树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去。对于白杨树这样的阔叶树来说,从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有0.2%用作光合作用,在它们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千克的干物质,大约需要从土壤中抽取300到400千克的水释放到空气中。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
可以肯定的是,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凉爽的树荫。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就是这个原因了。
18.认真读短文,整理重要信息。
(1)人出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出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树出汗会( )热量。
(4)夏天时,在( )树林里比在( )树林里更凉快。
像这样重要的信息你还能整理出两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认真读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水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5自然段中,你整理的重要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针对第5自然段提一个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树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习作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这次习作请你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小动物。不少于300字。
要求:(1)题目自拟。
(2)可以引用了解到的关于小动物的资料。
(3)语句通顺,表述准确。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音。
细胞,拼音:xì bāo,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功击——攻击:进攻。
B.模形——模型: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多用来展览或实验。
C.反摊力——反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面的力由于物体本身具有弹性系数,进行反弹的力
D.正确。
3.C
【详解】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从“只能前进四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是说明方法。
4.B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的能力。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火烧云美的变化的感叹。
阅读时先用徐缓的语气读出火烧云上来时的美,等到火烧云完全上来时,又用抒情的语气读出对火烧云美的变化的感叹。因此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说话得体的能力。
说话得体表现在:1、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交流时,无论对谁都要让对方感到人人平等。C答案做到了。2、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不要感到飘飘然,说声谢谢就好。B答案过于骄傲了。3、说话时要有礼貌,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多有礼貌用语,比如“请”“谢谢”“可以吗?”等等。AD显然很不礼貌。故选C。
6.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海底世界》的中心句是“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全文先后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光线、海底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海底的不同植物以及矿产资源,展现了海底同陆地充满差异的世界,表现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
故选项C说法有误。
7. 乘 呈 成 形 型 行 工 功 攻 建 剑 见
【详解】此题考查同音字辨析。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且意义间无联系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乘、呈、成都读chéng
乘:1.骑;坐(交通工具)。2.趁;就着。3.运算方法之一。最简单的是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的数的运算等。可以组词:乘凉、乘车、乘法等。
呈:1.具有(某种形式);呈现(某种颜色、状态)。 2.恭敬地送上去。3.呈文。可以组词:呈现、呈报等。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 2.成全 3.成为;变为。4.成果;成就。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等。可以组词:成功、完成、成就等。
形、型、行都读xíng
形:1.形状。2.形体;实体。3.显露;表现。4.对照等。可以组词:形状、图形、形态等。
型:1.模型。2.类型。可以组词:模型、类型、造型等。
行:1.走、走路。直行、前行、寸步难行 前往。2. 流动、流通。发行、运行。3.做、从事、实施。行医、行善、实行。4.可以,行了。
工、功、攻都读gōng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2.工作;生产劳动。3.工程。4.工业。5.指工程师。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可以组词:工人、工作、员工等。
功:1.功劳(跟“过”相对)。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3.技术和技术修养等。可以组词:功劳、功课、功夫等。
攻:1.攻打;进攻(跟“守”相对)。2.对别人的过失、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3.致力研究;学习等。可以组词:攻击、攻打、攻克等。
建、剑、见都读jiàn
建:1.建筑。2.成立;创立。3.提出;首倡等。可以组词:建设、创建、建立等。
剑:古代兵器,长条形,一端尖,两边有刃,安有短柄。现在击剑运动用的剑,剑身是细长的钢条,无刃,顶端为一小圆球。可以组词:刀剑、舞剑、铸剑等。
见:本义是看到、看见,特指平视。可以组词:看见、听见、见闻等。
8. 幻影 胡须 推行 骑马 幼小 葫芦 扎堆 椅子
【详解】本题考查辨字组词。
“幻”字可组词:魔幻、虚幻、幻想、幻象、如梦如幻。
“幼”字可组词:幼稚、幼教、幼儿、长幼尊卑、幼小。
“胡”字可组词:胡须、胡乱、胡诌、胡言乱语、胡思乱想。
“葫”字可组词:葫芦、水葫芦、冰糖葫芦。
“推”字可组词:推广、推进、推动、推陈出新。
“堆”字可组词:堆积、堆放、草堆、土堆、堆积如山。
“骑”字可组词:骑马、骑行、骑兵、骑士、骑楼。
“椅”字可组词:椅子、桌椅、躺椅、椅背。
9. 光明 清晰 特殊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思相反的词语。
(1)黑暗:指一种低照度的照明状态,比如无月光、星光的夜晚。反义词:鲜亮、斑斓、光明、明亮、和熙、显亮。
(2)模糊:意思是轮廓模糊不清。反义词:醒目、清晰、鲜明、明确、明显、明晰。
(3)普通:(形)平常的;一般而不突出的。反义词:特别、特殊。
10. 没精打采 窃窃私语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没精打采:精:精神;采:神色。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窃窃私语:窃窃:声音细微;语:说话。暗地里小声说话。
11. 因为 所以 不仅 还 只要 就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1)结合“火烧云十分壮观”“吸引许多人停下来观看”可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原因,故选用关联词“因为……所以……”。
(2)结合“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可知,后一句的意思比前一句意思更进一步,故选用关联词“不仅……还……”或“不但……而且……”。
(3)结合“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可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故选关联词“只要……就……”。
12. 夸张 比喻 排比 设问、拟人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一蹦三尺高”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夸大了“我们”高兴的心情,属于夸张手法。
(2)该句用“好像”一词,将“冰柱”比作“锋利的刀剑”,用了比喻手法。
(3)注意句式“有的……有的……有的……”出现三个及以上的相同字词,属于排比句。
(4)注意句子一问一答的形式,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窃窃私语”将海底的动物人格化,用了拟人手法。
13.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总—分—总 天空 大地 对大自然的喜爱 一匹马 向南 向西 一条大狗 凶猛 一头大狮子 一模一样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默写与理解。
(1)《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和矿藏这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先总的介绍“我们的世界是奇妙的”,再具体描写天空是怎样奇妙,大地又是怎样奇妙的,最后写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对美妙世界的热爱。
(3)选自课文《火烧云》,原文: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14.② ③ ① 15.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16. 晴天 阴天 倾盆大雨 17. 颜色 形状
【解析】1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出自课文《火烧云》,语段为: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15.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短文第①段是围绕“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这句话来写的,“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写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且变化快。“葡萄灰”“梨黄” “茄子紫” 形象地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像某些实物的颜色一样,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多的特点。
16.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变化莫测”的意思是形容事物变化多端,不可捉摸。那么补充的句子要体现夏天的天气变化极多,如:夏天的天气变化莫测,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瓢泼大雨,一会儿电闪雷鸣。
17.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
第①段写了火烧云“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颜色的变化,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变化极快的特点。
第②段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火烧云的形状由“跪着的马”到“凶猛的狗”到“威武的狮子”到什么都不像。表现了火烧云瞬息万变的特点。
18. 保持稳定的体温 为了运输养料 带走 杨 松 第一条:那么大树一天要出多少汗呢?盛夏时节,每公顷加拿大白杨林每天都要从土壤中取出50吨水贡献到空气中去。第二条: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 19. 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 产生蒸腾拉力,调取水分 叶子怎么调动树里的水分?答: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 有人针对树叶调取水分这个供水系统是如何常年运转的做过研究吗? 20.我们更应该保护树木,因为它们,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凉爽,更美丽。
【解析】18.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
(1)结合“我们人体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一旦温度上升,大脑就会发出赶紧出汗的指令,这时所有汗腺就开始工作,汗水就从毛孔里冒了出来。”可概括出人出汗的目的是人出汗的目的是:保持稳定的体温。
(2)结合“大树们出汗可不是为了降低体温,而是为了运输养料。”可知大树出汗的目的是为了运输养料。
(3)结合“可以肯定的是,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可知答案。
(4)结合“出汗多的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爽”可知夏天时在杨树林比松树林更凉快。
可以通读全文找到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信息即可。
示例1:叶子是怎么释放水汽的?结合“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可知答案。
2.出汗较少的是哪种树?结合“相对来说,针叶树要节俭得多,每公顷油松每个月才会蒸腾掉50吨左右的水。”可知答案。
19.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结合“实际上,大树使用的还真的是水泵。它们就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可知水泵指的是枝干顶端的那些叶片。
结合“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因为跟蒸腾作用有关,这种特别的提升力就被称为蒸腾拉力。”可概括出它的作用是产生蒸腾拉力,调取水分。
(2)结合第5自然段的内容,写出一个你读出来的重要问题和答案即可。
示例:什么是大树的供水系统?叶子通过不停地向空气中释放水汽,迫使树干维管束的水分前来补充,这样节节传递,就像是把树根吸收的水分给抽了上来。这样就形成了大树的供水系统。
(3)结合第5自然段内容,提出你的问题即可。
示例:什么是蒸腾作用?
20.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我们之所以能在大树下享受荫凉,也是因为大树在出汗降温呢!”“大树出汗会带走很多热量,所以我们才能享受到凉爽的树荫”可知大树为人类带来了清凉,我们要保护树木。
示例:我们享受了大树带来的清凉,我们要保护树木,这样大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21.范文:
我喜欢的小动物
如果你问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那我就告诉你,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兔子。
在我五岁时,妈妈给我买了一只雪白雪白的小兔子,让我喜欢得不得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可爱”。“可爱”有一身像棉花糖似的毛,在它圆圆的小脑袋上长着一对灵敏的大耳朵。在它有一对红宝石般的大眼睛。我最喜欢的就是“可爱”的尾巴了,它的尾巴像一个小绒球,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
“可爱”的胃口可好了!不管是草、菜叶,萝卜等,统统来者不拒。每天只要有吃的,它的嘴便动个不停。我拿吃的接近它,它就连蹦带跳地跑过来,大吃特吃一通。
过了几天,我带着“可爱”去看奶奶。到了那,我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把关在笼子里的“可爱”放出来,只见它一下子跑到了电视机前面,趁我们不注意,坐在地板上舔爪子,然后,用爪子在脸上蹭,好像是在洗脸。那个景象被我看见了,我立刻告诉奶奶,奶奶听了哈哈大笑。
“可爱”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可爱又调皮,我真希望伴随它一辈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习作话题是写你喜欢的小动物,小动物有很多,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先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选择你最喜欢的,你认为最好写的动物去写,如:鸡、猫、狗、兔子、仓鼠等等。写的时候可以把你观察到的动物的外貌特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甚至有些小动物还会有些小脾气,都可以写一写,注意文章的布局,写完后读一读,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
标题:可以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题,或者更直接点,如“我家的小狗豆豆”、“大白兔”等。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大家“我”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中间:可描述一下小动物长什么样?它平时喜欢吃什么?玩什么?你和它之间有没有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为什么喜欢它?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情感。比如:我家的小狗豆豆可爱、淘气、忠诚,它是我最忠实的朋友,我特别喜欢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