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21:3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古诗三首《山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通、读顺、背诵课文。
2、抓住字眼理解诗意。
3、想象画面,走进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走进诗的意境。
主问题: 1、你读懂了诗的意思吗?2、诗中都有哪些美丽的画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诗引入新诗。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枫桥夜泊》,在诗人的眼中,秋天是怎么样的?(在诗人的眼中,秋天是 ( 板书:对愁眠))出现幻灯片
背诗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另外的一首诗那么作者杜牧的眼中又是?板书:山行
1、指导题目“行”可以组一个什么词?
2、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读通、读顺古诗。
2、在课本上划出古诗的节奏。
指名读诗
(相机指导“斜”)同音成韵
3、抓住字眼,理解诗意。
出现自学检测单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远上( )斜( ) 石径( )坐( )霜叶( )红于( )
指名说
4、探究主问题一:
(1)、自学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轻声朗读,抓住诗中的字眼,逐字逐 句理解诗意。
(2)、互学要求:有不理解的做标记记录下来,讨论不理解的字词。
(3)——、展学要求: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过渡:同学们,我们读出了诗的节奏,那我们还要读出诗的画面。
三、抓住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探究主问题二:
1、自学要求:诗中都有哪些美丽景物?用简笔画在检测单中画一画。
2、互学要求:组长主持,组员依次表达,学生畅所欲言,那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并机做简笔画。
3、展学要求: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并展示作品。
过渡:所以在杜牧的眼中,秋天是--------(板书:红于二月花)
齐读全诗。
师:诗学到这里,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画面,还要读到你自己,说说秋天我们都见过那些美丽的景物?
生自由表达,勾出生活的回忆。
四、练习说活,想象诗意。
(出现南飞的大雁图、原野图、庄家丰收图、小松鼠觅食图、孩子们秋游图,指导说话。)
五、用诗的语言,写一写眼中的秋天。
我眼中的秋天,
是---------------------------,是---------------------------
是---------------------------,是----------------------------
学生写话,交流老师写下水文。
预设下水文
我眼中的秋天,是郎朗晴日里南汇的大雁,
是苍茫原野上的一片彩墨,是累累硕果辛劳的果农,
是莹莹秋日里欢乐的笑语,是橙橙落叶觅食的松鼠,
更是暖暖阳光下笑脸如花的你们。
六、交流学生的作品。
张继 眼中的秋天 对愁眠
板书设计 : 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 笑脸、花、落叶、、、、
总结:诗人杜牧眼中的秋天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杜牧眼中的秋天“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喜悦,孩子们,只要对生活充满热情,眼中就会看到诗一样的生活
预习单和检测单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 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完成)
斜( )石径( )坐( )霜叶( )红于( )
本课的知识点;
《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 ,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景物的顺序由远及近。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向是我感觉比较头疼的教学,拿到教材仔细看了一下,今天要学的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古诗。特别是这首《山行》,短短的四行诗句,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诗人杜牧能于一般文人为之伤感叹息的萧瑟秋景中,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感受到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颇有一种独得之乐,可以说,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这让我打开了思路,既然这么美的诗,何不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呢。
于是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中 张继眼中的秋天是对愁眠,《山行》中杜牧眼中的秋天是愉悦的,孩子们眼中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把遥远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拉近了。从学生的写话单来看,学生把秋天的画面写的很美好。不足之处:理解诗句的意思这一环节时,对于第一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学生的表述不清楚时,没能很好理解。设计的理念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更加开放,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