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下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艘吨位小于25万吨的邮轮从科威特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A.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⑥④⑤
2.图示海峡中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有(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 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A. 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 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 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 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5. 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A. 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B. 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
C. 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 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读图,完成6-7题。
6.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
A.飓风频繁登陆 B.季风环流显著 C.盛行西风强盛 D.极地东风强劲
7.与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
拉达克位于南亚克什米尔东南部,海拔在3000~6000m之间。为促进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师索南旺楚发明了“冰雪佛塔”(如图)。该工程将上游河床的地下水通过水管引到河谷低地,水自下而上喷涌而出,在—20℃甚至更低气温下立即结成冰凌落下,冰凌层层覆盖堆叠,即形成“冰雪佛塔”(高约6米)。“冰雪佛塔”融化速度非常慢,3月中旬,当所有平坦地面的冰融化后,“冰雪佛塔”还矗立着;5月初,会出现绿叶茂盛的树木与雪白冰塔并存的罕见景象:5月中下旬,“冰雪佛塔”才完全消融。据此完成8-9题。
8.该区域建造“冰雪佛塔”,主要是由于( )
A.高原、荒漠广布,土壤贫瘠 B.降水少,夏季多发生旱灾
C.春季农作物播种期旱情严重 D.增添旅游景观,发展旅游业
9.大规模建造“冰雪佛塔”对河谷低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 )
①春季气温相对较低,空气湿度加大 ②雪线明显上升,地表水增多
③农业用水增加,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 ④地下水量增加,植物萌发时间提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巴拉圭河是南美洲第五大河流,是巴拉那河的主要支流。其发源于巴西高原,科伦巴以上为中上游。下图示意巴拉那河局部流域。读图完成3~4小题。
10.图示沼泽的主要成因是( )
A.凌汛现象,河水溢 B.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C.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冻土广布,不易渗水
11.与亚松森河段相比,科伦巴河段(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结冰期长 D.水位季节变化小
某群岛面积1.22万平方千米,由约200个岛屿组成,岛上建有1座城镇。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原有的陆地哺乳动物已不复可见。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群岛上草原无树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阴凉多风的气候 B.过早与大陆分离
C.过于单一的地形 D.火山的不断喷发
13.群岛禽鸟类丰富受益于
A.靠近大陆的位置 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缺少大型食肉动物 D.人类活动影响弱
14.一艘海岸货船往返于两主要岛屿,主要是
A.运送淡水和观光客 B.接送岛民上下班
C.运送补给和收集羊毛 D.用于海洋环境科考
Y企业是我国大型现代化客车制造企业,同时占据着国内专用车(中小学校车、救护车、观光车等)市场。近年来,Y企业大力投入研发新能源客车,率先打开了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大门。2022年11月世界杯期间,由Y企业生产的888辆纯电动客车,驶进了位于西亚的“油气大国”卡塔尔。下一步,Y企业将与卡塔尔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助力卡塔尔实现公共交通转型。据此完成15~17题。
15.Y企业发展多种专用车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 B.共用组装生产线
C.提供就业岗位 D.提高市场份额
16.Y企业在卡塔尔投入的电动客车,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是
A.滑坡 B.风沙 C.寒潮 D.暴雨
17.未来,Y企业在卡塔尔适宜的发展方向是
① 建设自有生产工厂 ② 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③ 培训客车驾驶人员 ④ 拓展燃油车市场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④
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产生严重影响。下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
A.路基位置 B.积雪路段 C.坡度较大 D.停车避险位置
19.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原因最可能是
A.行道树遮挡了阳光,路面积雪不易融化
B.行道树涵养水源,降雪较多
C.行道树上的大量积雪降落并堆积在道路上
D.行道树减缓了风速,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
20.若图中汽车正往正南方向行驶,则风吹雪发生时,风雪流从
A.左前方袭来 B.右前方袭来
C.右后方袭来 D.左后方袭来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本纳斯沙漠(见下图)面积大约为280平方千米,常被称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西部片是指以美国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的影片,陡峭的山谷、苍凉的荒原是此类影片的经典元素。美国西部的犹他州是早期西部片的拍摄地。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部片多在西班牙的本纳斯沙漠地区拍摄。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西部片拍摄地转至非洲,本纳斯沙漠所在地区经济陷入困境。如今,该地利用本地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1)简述本纳斯沙漠成为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的原因。(8分)
(2)分析20世纪60年代西部片拍摄地由早期的犹他州迁往西班牙本纳斯沙漠地区的原因。(6分)
(3)说出电影产业的兴起对20世纪70年代的本纳斯沙漠所在地区的影响。(8分)
22.加拿大的面积为9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 650万(2017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加拿大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川作用在加拿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
(2)草原地区是加拿大重要的农业区,拥有全国3/4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麦类。指出该草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描述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6分)
(3)说明加拿大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8分)
(4)水产品是加拿大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请分析其成因。(6分)
23.(16分)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总量及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
据图分析图中哪个区域的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并提出应对措施。1-5 ADCDB 6-10 BCCCC 11-15 DABCD 16-20BAADC
21(1)答案:欧洲西部绝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2分),蒸发弱,地势较低,深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2分),降水多,气候湿润,沙漠不发育;本纳斯沙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烈,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降水稀少(2分);冬季位于西风的背风谷地,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形成欧洲西部唯一的沙漠(2分)。
(2)本纳斯沙漠地区地势陡峭,属于山谷,气候干旱,与美国西部环境相似;犹他州在20世纪60年代时经济发展水平高,地租和消费水平高,拍摄的成本高;而此时西班牙经济较美国落后,拍摄地迁至此地可大大节约拍摄成本。
(3)有利: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6分)
不利:区域内人口数量增加,建设拍摄影片所需的场景等,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破坏。(2分)
22.答案 (1)海岸线曲折;湖泊众多;波状起伏的平原;角峰与U型谷等。
(2)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
(3)东西向延伸;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人口集中,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4)(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河流径流汇入;位于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位于温带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人口稀少,消费量少。
解析 第(1)题,加拿大主要的冰川地貌有冰川侵蚀而形成的众多的湖泊,幽深的峡湾及山区的角峰、U型山谷和冰川沉积形成的波状起伏的平原。第(2)题,结合材料“拥有全国3/4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麦类”可知加拿大草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征从商品率、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图示反映加拿大的铁路主要分布在南部,多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从影响铁路分布的气候、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方面分析。第(4)题,加拿大东南部的纽芬兰岛附近为著名的渔场,主要成因从寒暖流交汇等方面分析;加拿大人口稀少,国内市场小。
23.东北地区(2分)碳排放总量大(2分),减排效率低(3分),因此节能减排任务最重。
措施: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能源结构,发展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每点3分,共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