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3 地球的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3 地球的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04 18:31:07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3 地球的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解答】在解答本题时,我们必须弄清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是由西向东,周期为一年,约365天,并且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据此分析,选项A、C是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规律。选项B中地球公转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本题答案是D。
2.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楷在杭州西湖边上同时测量一根1米长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是(  )
A.两地的竿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解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由于北京比杭州纬度高,所以北京太阳高度小,影子较长。
故答案为:C
3.一年中杆影最短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
A.最小 B.最大 C.0度 D.90度
【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的关系回答.
【解答】杆影越长,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小;反之,杆影越短,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大;
杆影最短,所以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最大。
故答案为:B
4.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
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
【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其实是角度!),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答】C不正确,直射赤道,那么太阳高度角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向两极递减,只有纬度相同的地方(同半球或不同半球)高度角才相同.不可能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A正确,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最小;
B正确,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正确,在不同半球,只要两地所在纬度距离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相同。
故答案为:C

5.杭州市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最短的季节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分别是(  )
A.夏季,冬季 B.夏季,夏季 C.冬季,冬季 D.冬季,夏季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解答】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北半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夏季),此时北半球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杆影长度最短。
故答案为:B
6.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四季形成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根据题中火星的运动可判断火星是否有季节的变化;
(2)地球的一天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由火星自转周期可知火星的一天是多长;
(3)燃烧需氧气,火星空气中是否存在氧气;
(4)土壤与沙的成分是不同的。
【解答】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题中告诉我们,火星也是倾斜着身子在绕太阳公转,所以火星有季节变化,A正确;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B错误;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因火星上没有氧气,所以汽油在火星上不能燃烧,C错误;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火星基本上是沙漠,与地球上土壤成分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A
7.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称为   ,这个角在一天中最大出现在   (填“清晨”“正午”或“傍晚”),而一年中最小出现在   (填“冬季”或“夏季”)。
【答案】太阳高度角(或太阳高度);正午;冬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回答.
【解答】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而且体积非常巨大,因而它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可以看成几乎是平行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高度角,这个角在一天中的正午最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一年中的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
故答案为: 太阳高度角(或太阳高度) ;正午;冬季
8.太阳高度越大,地面上相同面积的地方受到的太阳热量也越   ,所以太阳高度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答案】多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角和热量是成正比关系回答
【解答】太阳高度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越小,光热越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越少。
故答案为:多
9.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图1 图2
(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填“冬”或“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答案】(1)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3)B
(4)冬;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根据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做判断
【解答】 (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归纳分析得知:季节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长短就不同;
(2)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影子最短,冬季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影子最长;
(3)我国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影子短,为B图;北方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所以影子长,为A图;
(4)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故楼间距应该以冬季采光做参考;
故答案为:(1)冬; (2)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 (3)B; (4)冬;公转
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图中A、B、C、D的节气及日期分别为:
A   ,   ;
B   ,   ;
C   ,   ;
D   ,   。
(3)图中地轴的状态是   ,它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
(4)当地球从C点出发,又回到C位置的时间间隔是   。
(5)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   线,此时该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答案】(1)解:图中标注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3)倾斜;北极星
(4)一年(或365.2422天)
(5)北回归;90°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
【解答】 (1)、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如图:
(2)、 根据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B春分日,A夏至日,D秋分日,C冬至日;
(3)、图中地轴的状态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66.5°夹角,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C点出发,又回到C点刚好一个周期,为365.2422天;
(5)、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直接往返移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A点在夏至日,因此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故答案为:(1)、如图 (2)、A、夏至日,6月22日前后;B、春分日,3月21日前后;C、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D、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3)、倾斜,北极星; (4)、一年(或365.2422天) ;(5)、北回归线,90°
二、中档题
11.下列有关杆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杆影最短时间出现在中午
B.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
C.一年中,中午的杆影长度在不断地变化
D.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解答】A、一天中,杆影最长在日出日落,最短在正午,正确;
B、杆影长度与太阳高度相反,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小,错误;
C,一年中,太阳高度一直变化,杆影长度也在·变化,正确;
D、 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太阳在南方,杆影朝北,正确。
故答案为:B
12.在杭州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杆影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杭州位于北半球,太阳在杭州的南方,故杆影朝北,自西向东移动。
故答案为:A
13.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下列四个选项中,杭州六和塔的影子最短的是(  )
A.“六一”儿童节 B.“七一”建党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相反。
【解答】杭州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是夏至日(6月22日),杆影最短;杭州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是冬至日(12月22日).离6月22日最近的一天是七一建军节7月1日。
故答案为:B
14.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关吗?如图所示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图   是冬季射入的光线情况,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较   (填“大”或“小”)。
图A 图B
【答案】A;小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月短。
【解答】冬季太阳高度小,杆影长度较长,图A和图B相比,影子较长,所以是冬季,杆影较长;
图B影子较短,所以是夏季,影子较短。
故答案为:A;小
三、拓展题
15.读下面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当光照情况如图一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二中的(  )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列所示节日中,与图一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
A.元旦 B.国庆节 C.儿童节 D.中秋节
(3)在图二上作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4)图中a,b,代表的节气的日期分别是:a    b   。
(5)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日期为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   纬线。
(6)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元旦节时地球公转到最靠近位置   ,此时南半球为   季。
(7)端午节这天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8)要使杭州地区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
【答案】(1)B
(2)C
(3)解:逆时针画箭头。
(4)春分;夏至
(5)3.21;0度
(6)d;夏
(7)A
(8)冬至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1)、 图一逆时针旋转,可知在北极上空观察,而且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此时为夏至日;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故b点事夏至日;
(2)、 夏至日(6月22日),A元旦(1月1日),B国庆节(10月1日),C儿童节(6月1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与夏至日最接近的是C儿童节;
(3)、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图略;
(4)、 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5)、地球转到a位置为春分日(3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因此0°纬线;
(6)、
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元旦(1月1日)靠近冬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都在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7)、端午节(农历5月初五),杭州已经进入夏季,故这天杭州昼长夜短,选A;
(8)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相反,杭州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这天窗台有阳光照射,全年太阳都能照射进来,故以冬至日来计算。
故答案为:
(1)、B;(2)、C;(3)、逆时针画箭头,图略;(4)、春分;秋分;
(5)、3.21日;0°;(6)、d;夏;(7)、A;(8)、冬至
1 / 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4.3 地球的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第1课时)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B.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
C.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
D.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假如在夏至日正午12:00,小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小楷在杭州西湖边上同时测量一根1米长竹竿的影子,结果最有可能是(  )
A.两地的竿影一样长 B.杭州的长,北京的短
C.北京的长,杭州的短 D.无法判断
3.一年中杆影最短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
A.最小 B.最大 C.0度 D.90度
4.下列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一地点,一天中有无数个太阳高度角
B.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角出现于正午
C.太阳直射赤道时,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D.处南北半球的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能相同
5.杭州市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最短的季节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季节分别是(  )
A.夏季,冬季 B.夏季,夏季 C.冬季,冬季 D.冬季,夏季
6.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7.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称为   ,这个角在一天中最大出现在   (填“清晨”“正午”或“傍晚”),而一年中最小出现在   (填“冬季”或“夏季”)。
8.太阳高度越大,地面上相同面积的地方受到的太阳热量也越   ,所以太阳高度决定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9.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
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
观测结果:
图1 图2
(1)图1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   (填“冬”或“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   。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   。
(4)原理应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2)。请你分析:
①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   (填“冬”或“夏”)季的光照情况。
②我国楼间距南北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10.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图中A、B、C、D的节气及日期分别为:
A   ,   ;
B   ,   ;
C   ,   ;
D   ,   。
(3)图中地轴的状态是   ,它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
(4)当地球从C点出发,又回到C位置的时间间隔是   。
(5)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太阳直射   线,此时该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二、中档题
11.下列有关杆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杆影最短时间出现在中午
B.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大
C.一年中,中午的杆影长度在不断地变化
D.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12.在杭州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3.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下列四个选项中,杭州六和塔的影子最短的是(  )
A.“六一”儿童节 B.“七一”建党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4.你观察过射入室内的阳关吗?如图所示从南面窗户直接射进室内的阳光,图   是冬季射入的光线情况,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较   (填“大”或“小”)。
图A 图B
三、拓展题
15.读下面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当光照情况如图一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二中的(  )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列所示节日中,与图一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
A.元旦 B.国庆节 C.儿童节 D.中秋节
(3)在图二上作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
(4)图中a,b,代表的节气的日期分别是:a    b   。
(5)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日期为   前后,此时太阳直射   纬线。
(6)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元旦节时地球公转到最靠近位置   ,此时南半球为   季。
(7)端午节这天杭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8)要使杭州地区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   日的楼影来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
【解析】【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解答】在解答本题时,我们必须弄清楚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运动规律。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4小时。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方向是由西向东,周期为一年,约365天,并且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且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据此分析,选项A、C是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规律。选项B中地球公转的方向应为自西向东。本题答案是D。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解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由于北京比杭州纬度高,所以北京太阳高度小,影子较长。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与影子长短的关系回答.
【解答】杆影越长,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小;反之,杆影越短,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越大;
杆影最短,所以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最大。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其实是角度!),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解答】C不正确,直射赤道,那么太阳高度角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向两极递减,只有纬度相同的地方(同半球或不同半球)高度角才相同.不可能各地太阳高度角相同;
A正确,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日出日落太阳高度最小;
B正确,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正确,在不同半球,只要两地所在纬度距离直射点所在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相同。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解答】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北半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夏季),此时北半球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杆影长度最短。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四季形成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产生的,根据题中火星的运动可判断火星是否有季节的变化;
(2)地球的一天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由火星自转周期可知火星的一天是多长;
(3)燃烧需氧气,火星空气中是否存在氧气;
(4)土壤与沙的成分是不同的。
【解答】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题中告诉我们,火星也是倾斜着身子在绕太阳公转,所以火星有季节变化,A正确;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所以火星的一天与地球的一天相近,B错误;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因火星上没有氧气,所以汽油在火星上不能燃烧,C错误;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火星基本上是沙漠,与地球上土壤成分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A
7.【答案】太阳高度角(或太阳高度);正午;冬季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回答.
【解答】太阳距离地球十分遥远,而且体积非常巨大,因而它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可以看成几乎是平行的.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阳高度角,这个角在一天中的正午最大;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一年中的冬季),太阳高度角最小。
故答案为: 太阳高度角(或太阳高度) ;正午;冬季
8.【答案】多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太阳高度角和热量是成正比关系回答
【解答】太阳高度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越小,光热越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的越少。
故答案为:多
9.【答案】(1)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3)B
(4)冬;公转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根据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做判断
【解答】 (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归纳分析得知:季节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长短就不同;
(2)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越长。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影子最短,冬季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影子最长;
(3)我国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影子短,为B图;北方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所以影子长,为A图;
(4)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故楼间距应该以冬季采光做参考;
故答案为:(1)冬; (2)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不同 ; (3)B; (4)冬;公转
10.【答案】(1)解:图中标注方向为:自西向东
(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3)倾斜;北极星
(4)一年(或365.2422天)
(5)北回归;90°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也是自西向东。
【解答】 (1)、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如图:
(2)、 根据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B春分日,A夏至日,D秋分日,C冬至日;
(3)、图中地轴的状态是倾斜的,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个66.5°夹角,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4)、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C点出发,又回到C点刚好一个周期,为365.2422天;
(5)、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直接往返移动,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A点在夏至日,因此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
故答案为:(1)、如图 (2)、A、夏至日,6月22日前后;B、春分日,3月21日前后;C、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D、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3)、倾斜,北极星; (4)、一年(或365.2422天) ;(5)、北回归线,90°
11.【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引起的;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公转引起的。
【解答】A、一天中,杆影最长在日出日落,最短在正午,正确;
B、杆影长度与太阳高度相反,杆影越长,太阳高度越小,错误;
C,一年中,太阳高度一直变化,杆影长度也在·变化,正确;
D、 杆影的朝向与太阳的位置相反 ,太阳在南方,杆影朝北,正确。
故答案为:B
12.【答案】A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解答】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杆影朝向与太阳方向相反。杭州位于北半球,太阳在杭州的南方,故杆影朝北,自西向东移动。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相反。
【解答】杭州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是夏至日(6月22日),杆影最短;杭州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是冬至日(12月22日).离6月22日最近的一天是七一建军节7月1日。
故答案为:B
14.【答案】A;小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解析】【分析】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改变,太阳高度越大,杆影月短。
【解答】冬季太阳高度小,杆影长度较长,图A和图B相比,影子较长,所以是冬季,杆影较长;
图B影子较短,所以是夏季,影子较短。
故答案为:A;小
15.【答案】(1)B
(2)C
(3)解:逆时针画箭头。
(4)春分;夏至
(5)3.21;0度
(6)d;夏
(7)A
(8)冬至
【知识点】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解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解答】(1)、 图一逆时针旋转,可知在北极上空观察,而且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此时为夏至日;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故b点事夏至日;
(2)、 夏至日(6月22日),A元旦(1月1日),B国庆节(10月1日),C儿童节(6月1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与夏至日最接近的是C儿童节;
(3)、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图略;
(4)、 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5)、地球转到a位置为春分日(3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因此0°纬线;
(6)、
图二,abcd依次是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元旦(1月1日)靠近冬至日(12月22日),冬至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都在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7)、端午节(农历5月初五),杭州已经进入夏季,故这天杭州昼长夜短,选A;
(8)太阳高度与杆影长度相反,杭州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这天窗台有阳光照射,全年太阳都能照射进来,故以冬至日来计算。
故答案为:
(1)、B;(2)、C;(3)、逆时针画箭头,图略;(4)、春分;秋分;
(5)、3.21日;0°;(6)、d;夏;(7)、A;(8)、冬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