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
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耕作制度的成熟
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变化
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带动了南方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花的种植和推广
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边疆地区的开发
宋代人口实际数量超过1个亿
人口数量的增加
农业的发展
宋代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
宋代五大名窑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元青花
元代釉里红
行业 时期 成就
制瓷业 商朝 原始瓷器
东汉 成熟的青瓷
北朝 成熟的白瓷
唐朝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三彩、秘色瓷
宋朝 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元朝 青花瓷
明清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知识补充:制瓷业的发展
材料二: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生产也有很大进步。矿冶业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开采冶炼规模的扩大以及产量的增加上。北宋时,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规模都很大。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河南省鹤壁市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址,竖井矿口的直径约2米半,井深46米左右,四条较长的巷道总长500余米,就巷道遗址及采煤区遗址看,采煤人数当数百人之多。
——《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
思考: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与两则材料,感受北宋矿冶业特别是煤炭开采业的发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活字印刷术
宋以前的市 宋及宋以后的市
时间 有时间限制 打破时间限制,出现夜市
地点 市坊分开 打破空间限制,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管理 市令或市长管理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中国古代的城市的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商店可以随时开设。
市的发展
榷场
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交牙钱、领得证明文件方能交易。宋初同南唐通市,在汉阳、郸口等地设置榷署。
雄州榷场图
宋元货币的发展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宋代大量使用铜、铁钱,其官方数量铸造得很多,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僚、地主的窖藏,岁币和海外贸易的需要,“钱荒”十分严重。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四川商人印发了交子使用,后来官方发现有利可图,改交子为官办。交子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还发明了会子。
宋代钱币的发展
城市的兴盛引人注目,下图为描绘北宋汴梁城与南宋临安城繁荣景象的图画。
城市的繁荣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首都,由元代科学家刘秉忠规划建设,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代京师。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土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大都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新变化 领域及成就 具体表现 影响
农业
手工业
商品经济
城市 经济重心
发展成就突出
有明显的发展
发展到一个高峰
空前繁荣
南移是突出现象
1.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①提高粮食产量
②人口增长
2.棉花种植宋开始与元推广
①带动纺织业发展
②突破自然经济结构
3.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
3.印刷业
雕版印刷术普及
1.制瓷业
宋
元
①促进海上丝绸之路
②新物质象征
2.矿冶业
煤作燃料
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①推动文化普及
②带动造纸业
1.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榷场活跃
(边疆市场)
3.海外贸易繁荣
(海外市场)
4.纸币出现
宋交子
元全国发行
北宋东京 南宋临安
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元杭州)
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永嘉之乱(西晋,公元 311年)
安史之乱(唐朝,公元 755年)
靖康之变(北宋,公元1127年)
中原人口南渡
南方经济发展
先进的生产技术
劳动力资源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3.南方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4.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5.统治者的重视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新变化 领域及成就 具体表现 影响
农业
手工业
商品经济
城市 经济重心
发展成就突出
有明显的发展
发展到一个高峰
空前繁荣
南移是突出现象
1.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①提高…
②人口增长
2.棉花种植宋开始与元推广
①带动…
②突破…
3.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
3.印刷术
毕昇活字印刷术
1.制瓷业
宋
元
①促进海上丝绸之路
②新物质象征
2.矿冶业
煤作燃料
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①推动文化普及
②带动造纸业
1.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榷场活跃
(边疆市场)
3.海外贸易繁荣
(海外市场)
4.纸币出现
宋交子
元全国发行
北宋东京 南宋临安
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元杭州)
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1.唐中叶,南方渐超北方
2.北宋依赖南方、户口南多北少
3.南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4.元朝南北差距扩大,人口税收集中江南
大运河
长途海运航线
重新开通大运河
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
——运输江南的粮食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新变化 领域及成就 具体表现 影响
农业
手工业
商品经济
城市 经济重心
发展成就突出
有明显的发展
发展到一个高峰
空前繁荣
南移是突出现象
1.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①提高…
②人口增长
2.棉花种植宋开始与元推广
①带动…
②突破…
3.边疆地区进一步开发
3.印刷术
毕昇活字印刷术
1.制瓷业
宋
元
①促进海上丝绸之路
②新物质象征
2.矿冶业
煤作燃料
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①推动文化普及
②带动造纸业
1.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榷场活跃
(边疆市场)
3.海外贸易繁荣
(海外市场)
4.纸币出现
宋交子
元全国发行
北宋东京 南宋临安
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元杭州)
税收成为宋元国库的重要财源
1.唐中叶,南方渐超北方
2.北宋依赖南方、户口南多北少
3.南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
4.元朝南北差距扩大,人口税收集中江南
①带动南方文化进步
②南北分卷制度
③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地区
大运河
长途海运航线
平民社会
门第观念的衰落
社会评价的改变
人身自由
贱民阶层的减少
契约关系的拓展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
官府干预的降低
国家限制的松弛
社会的变化
辽宋夏金元社会的新变化 新变化 表现
1.门第观念淡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十万贯)。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重政治地位
重经济地位
①贱民减少,雇佣奴婢取代世袭奴婢
②租种契约(租佃制)
①科举制更加完善,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取士不问家世
②婚姻择偶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婚姻不问阀阅
①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②迁徙住所、更换职业、日常生活标准,官府限时更为松弛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