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思(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思(共2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5:3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文学阅读与写作
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思
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课件
《沁园春·长沙》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诗人对青春的赞美和歌颂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表达,其中意象是最常见的表情达意的载体。这组“青春之歌”用了怎样的意象,来表达青年诗人们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对理想未来的吟唱?
专题导入
专题目标
1.分析三首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揣摩每首诗的情感。
2.比较不同诗歌在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
任务一
明确意象的含义
专题探究
1.什么是意象?
意 象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意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游子思乡
游子之叹
羁旅之思
专题探究
任务二
梳理《沁园春·长沙》中出现的意象及其特点
1.《沁园春·长沙》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意象 观察视角 修饰词 意象特点
专题探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上阙
专题探究
意象 观察视角 修饰词 意象特点
山 远、色彩 万、红遍 山多,红得范围广
林 远、色彩 层、尽染 树林层层叠叠,被染得程度深
江 近、色彩 漫、碧透 江水满溢、碧绿、清澈
舸 近 百、争流 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昂扬奋进
鹰 仰视 击 迅捷、矫健、有力
鱼 俯瞰 翔 轻盈畅快、欢愉自在
总结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在这样博大的空间里,生命的命运好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敢于与外在世界抗争,形成了开阔豪迈的意境,而宏大的物理空间是博大的心理空间的投射,表现了毛泽东博大的心胸。
以壮景抒豪情
专题探究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阙
专题探究
意象 观察视角 修饰词 意象特点
同学少年 忆 风华正茂 表现出一群有志青年慷慨激昂,评论国事,奋笔疾书,激浊扬清的形象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总结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下阙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出早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形象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专题探究
看:山、林、江、舸、鹰、鱼
忆:指点、激扬、击水、浪遏飞舟
动静搭配,远近结合,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 ,描绘了一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辐射式
诗人(我)
胸怀博大的看景人也便成了“风景”,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 !


同学少年
各种并置景物
各种并置活动
并置式
2.《沁园春·长沙》中的意象是怎样排布的呢?
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专题探究
1.梳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中的意象及其特点。
诗歌 主要意象 意象特点 情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任务三
体会不同诗歌中意象选择的差异
专题探究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专题探究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
专题探究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专题探究
诗歌 主要意象 意象特点 情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云海、北冰洋、太平洋 雄奇、壮阔、博大,气势磅礴、恢弘 勇敢激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热切向往、执着追求的勇气
《红烛》 红烛 赤诚、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赞美,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专题探究
2.比较《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在意象选择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比较项 主要意象 意象特点 象征意义 情感 青春的价值 我辈远志
《沁园春·长沙》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专题探究
比较项 主要意象 意象特点 象征意义 情感 青春的价值 我辈远志
《沁园春·长沙》 山、林、江、舸、鹰、鱼 绚丽多姿、生机勃勃 象征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暗喻和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引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发了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胸怀天下,勇担大任 家国情怀
担当意识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云海、北冰洋、太平洋 雄奇、壮阔、博大,气势磅礴、恢弘 象征了五四运动浩大的声势,也象征了摧毁与创造的力 对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雄奇之力的赞美。 革旧出新,创造 创新精神
《红烛》 红烛 赤诚、不惜牺牲、无私奉献 象征执着探索、不惜牺牲、无私奉献的人 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体现了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奉献与赤诚 执着追求理想,甘为国家牺牲奉献
专题拓展
分类 释义 举例
比喻性意象 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别。 明喻,如: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艾青《小夜曲》),诗人把舞蹈家的“人体”,比喻成“云”“风”等。
隐喻,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闻一多《死水》),诗人把黑暗的旧中国比作“一沟死水”。
象征性意象 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暴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等。
描述性意象 通过描述具体景物与事物,借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 余光中的《乡愁》,诗人展示了一系列描述性意象,有“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都围绕、衬托着“乡愁”的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意象的分类
专题小结
意 象
意境
诗歌情感
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
形成
体会
解读
意象是理解诗人情感的重要密码
生成
.
写一篇阅读札记。要求:
1.从《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中任选一首,抓住自己喜欢的意象,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2.条理清晰,语言通畅,不少于200字。
专题巩固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