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读人物事迹,悟精神品质(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读人物事迹,悟精神品质(共17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26 15: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读人物事迹,悟精神品质
必修上第二单元教学课件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劳动神奇而伟大。它可以改造世界,也可以创造文明。
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无论是依靠决胜千里之外的高科技、还是城市美容师的挥汗如雨,不同的劳动和相同的汗水浇开社会和谐和人类文明之花。
在每一个角落,我们都能看到辛勤劳动者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通过三篇人物通讯,了解三位劳动者的事迹。
专题导入
专题目标
1.阅读资料,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阅读作品,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物的先进事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3.结合社会环境及时代特点,认识劳动的价值。
4.为人物通讯的主人公撰写颁奖词。
专题探究
阅读有关人物通讯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人物通讯”这一文体的特点。
任务一
了解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
专题探究
阅读三篇人物通讯,了解主人公的事迹及主要贡献并进行归纳:
任务二
阅读人物通讯,了解人物事迹和贡献
篇 目 主人公 身 份 主要事迹 主要贡献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专题探究
课 文 主人公 身 份 主要事迹 主要贡献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
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1.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推测水稻的杂交优势。
2.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开始培育杂交水稻。
3.实现水稻三系配套。
4.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5.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杂交水稻技术走向世界。
农业科学家
专题探究
课文 主人公 身份 主要事迹 主要贡献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张秉贵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热情周到为顾客服务。
百货大楼售货员
1.担任售货员以来,22年“没有对顾客发过一次火,红过一次脸,态度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对顾客体贴入微的服务。
2.他立足本职工作,练就了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本领;刻苦学习,钻研商品知识。
3.用服务温暖众人心,赢得广大顾客的尊敬爱戴和全社会的学习赞美。
专题探究
课文 主人公 身份 主要事迹 主要贡献
《“探界者”钟扬》
钟扬
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也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
1.少年时的选择和努力,奠定了他成为杰出植物学家的基础。
2.到复旦大学当老师的第二年起,钟扬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十几年间,他和同伴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
3.热心科普工作。积极参与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的科普宣传工作,亲自撰写、翻译、审校科普著作。
4.做“接盘”导师,悉心培养学生。
5.甘做先锋者、奉献者、牺牲者。
专题探究
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认识三位通讯主人公劳动的社会价值。
主人公 岗 位 时代背景 社会价值
袁隆平
张秉贵 钟 扬 科学研究
柜台销售
科研、教育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让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1977年,国民经济仍在恢复中,市场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商业服务领域仍然存在比较多的矛盾,营业员和顾客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
在人类社会发展,生态恶化,生物种群锐减的今天。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这些种子“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
积极思考时代的问题和矛盾,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推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成为时代楷模。
研究水稻的杂交是世界性难题。要顶着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
专题探究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在他们身上各有可贵的精神品质,请选择其中一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的写作立场。
任务三
分析三位劳动者的精神品质
主人公 相关内容 精神品质
袁隆平
对“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研究过程中敏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起始阶段的欣喜、期待、失望、思索及发现
面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这道世界性的难题的表现
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
作为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
对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贬斥杂交稻的观点的反驳
不断进取,志存高远,为更多的人谋福利
专题探究
主人公 相关内容 精神品质
张秉贵
事迹被传颂
对顾客体贴入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秉贵的日常工作
用热情感染顾客
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心灵、精神的成长,对自己劳动价值的认识
用服务温暖顾客
从全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深远影响
专题探究
主人公 相关内容 精神品质
钟扬
“接盘”导师
勤奋努力,外向热情,雷厉风行,有主见和追求,敢想敢做。
成长经历与性格特点
“种子达人”
不计名利,作为科学家的执着追求,献身科学、胸怀人类的精神品格。
对科普工作的热心及付出。
科学队长
作为教育专家的责任与担当。
生命延续
不懈奉献,甘当先锋者的精神和行为。
对人物精神品质表现,体现着通讯作者的立场——肯定与赞美。
专题探究
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他们三人的工作岗位各不相同,在他们身上各有可贵的精神品质,也有许多共同的精神品质,请思考并简要概括。
①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做好本职工作。
②有责任,有担当,有着崇高、远大的理想。
③面对困难、挑战,不屈不挠,不懈奋斗。
④主动探索,勇于实践。
⑤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专题小结
通讯主人公
职 业
事 迹
贡 献
作者立场
社会价值
精神品质
【袁隆平颁奖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专题拓展
袁隆平和钟扬分别在2004年和2018年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们的颁奖词如下,请你选一则进行赏析。也可以为张秉贵拟写一则颁奖词。
【钟扬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不提其他头衔,朴素、富有深意。
强调境界,照应“耕耘者”
引用毛泽东诗句,诗意表达赞美。
句式整散结合
长短结合
朴素又典雅
专题巩固
课外阅读人物通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敦煌是我的宿命》,朗读并欣赏“感动中国”栏目写给她的颁奖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再 见